中文名稱:鴨病毒性肝炎 典型症狀:精神萎靡,不吃食 易感種群:鴨 疾病型別:傳染性疾病 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本病主要發生於4~20日齡雛鴨,成年鴨有抵抗力,雞和鵝不能自然發病。病鴨和帶毒鴨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透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飼養管理不良,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鴨舍潮溼、擁擠,均可促使本病發生。本病發生於孵化雛鴨的季節,一旦發生,在雛鴨群中傳播很快,發病率可達100%。 本病潛伏期1~4天,突然發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靡,不食,行動呆滯,縮頸,翅下垂,眼半閉呈昏迷狀態,有的出現腹瀉。不久,病鴨出現神經症狀,不安,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兩腳發生痙攣,數小時後死亡。死前頭向後彎,呈角弓反張姿勢。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齡而有差異,1周齡以內的雛鴨可高達95%,1~3周齡的雛鴨不到50%;4~5周齡的幼鴨基本上不死亡。剖析可見特徵性病變在肝臟。肝腫大,呈黃紅色或花斑狀,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臟有時腫大,外觀也類似肝臟的花斑。多數腎臟充血、腫脹。心肌如煮熟狀。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氣囊中有微黃色滲出液和纖維素絮片。 治療方法: 一旦確診可注射鴨病毒性肝炎卵黃抗體,也可用高免血清,每隻肌肉注射0.5毫升,保護率可達90%以上。
中文名稱:鴨病毒性肝炎 典型症狀:精神萎靡,不吃食 易感種群:鴨 疾病型別:傳染性疾病 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本病主要發生於4~20日齡雛鴨,成年鴨有抵抗力,雞和鵝不能自然發病。病鴨和帶毒鴨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透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飼養管理不良,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鴨舍潮溼、擁擠,均可促使本病發生。本病發生於孵化雛鴨的季節,一旦發生,在雛鴨群中傳播很快,發病率可達100%。 本病潛伏期1~4天,突然發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靡,不食,行動呆滯,縮頸,翅下垂,眼半閉呈昏迷狀態,有的出現腹瀉。不久,病鴨出現神經症狀,不安,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兩腳發生痙攣,數小時後死亡。死前頭向後彎,呈角弓反張姿勢。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齡而有差異,1周齡以內的雛鴨可高達95%,1~3周齡的雛鴨不到50%;4~5周齡的幼鴨基本上不死亡。剖析可見特徵性病變在肝臟。肝腫大,呈黃紅色或花斑狀,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臟有時腫大,外觀也類似肝臟的花斑。多數腎臟充血、腫脹。心肌如煮熟狀。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氣囊中有微黃色滲出液和纖維素絮片。 治療方法: 一旦確診可注射鴨病毒性肝炎卵黃抗體,也可用高免血清,每隻肌肉注射0.5毫升,保護率可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