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一部吧大表哥

    說起國漫拖更王,玄機當屬第一。

    “玄機娘娘”是誰,就是那個動漫界拖更無下限,水劇情無底線的動漫公司啊。

    要說起拖更,水劇情,“玄機娘娘”可是慣犯。不僅更新慢、掉觀眾胃口,而且劇情水、湊時長。尤其是最近的《武庚紀》更是託水越發嚴重,本來一集就能說完的事非要分3集說,本來1分鐘的劇情,放慢節奏能做成5分鐘的時長,當真是可笑啊。

    我們先以《秦時明月》為例說一下吧,這部動漫可謂紅極一時。可是你知道麼,當年第四季出來的時候可是整整更新了四年,你說可不可笑就那麼幾集更新了四年,史上拖更王坐實了呀。再說《武庚紀》呢,我是從第一季“逆天之決”開始入坑的,當時一看老套的題材卻展現出新穎的劇情,一入坑便無法自拔。在這裡我認識了不一樣的紂王、不一樣的神、人、魔、不一樣的武庚。而第二季“天啟”劇情還算可以,作為豐富武庚的角色形象、附加主角光環而製作的劇情也還算說得過去,畢竟主角需要歷經磨難、遭遇苦難、生離和死別,才能變得強大嘛。到了第三季“三界緣起”篇,這一季糾集人馬去攻打神界,從這開始水劇情越演越烈,更新也變慢、劇情內容的製作也不那麼上心。

    經過多方查證和上網查閱資料,我終於找到造成如今《武庚紀》“失寵“的原因。三個字“不賺錢“沒錯,就是不賺錢,相信武庚紀的原著黨應該不多,本身漫畫估計也沒多少人看過,而大家喜歡看《武庚紀》一方面是衝著製作精良(我說的是第一季)、另一方面是衝著玄機的名聲而去看得。盛名之下,雖有不足,但亦無過。

    一部動漫要想保持高質量更新,雖然離不開粉絲、死忠粉的喜愛和支援,但僅僅是喜歡和支援不足以維持一部動畫的更新,更多的是這部動漫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說白了就是能讓動畫公司賺到更多的錢。別不信你可以看隔壁的《斗羅大陸》,可以說都是玄機娘娘的“兒子“了吧。斗羅大陸之所以能夠持續更新,而且還能保證時長,不就是因為有大佬的投資嗎?因為龐大的原著黨的流量,龐大的ip效應,直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能賺到錢、有人看,動畫才能一直做下去,公司才會投入而更多的時間、精力、人員去做這件事、去做好這件事。而《武庚紀》從誕生的那一刻就沒大佬投資,雖然憑藉第一季的精良製作、新穎劇情,收穫了一大波好感,但帶來的經濟效益遠不如旗下“天行九歌“、“斗羅大陸“等動畫,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武庚紀》如同夭折一般,營養不良,對更新劇情也不上心,水水劇情,苟延殘喘。

    動漫商業化是福還是禍?

    活在市場中的,所以會受市場的制約。問題並不是出在商業化,如果沒有商業化根本就連電視動畫都沒有了,問題的核心是保持初心。因為商業化不利而放棄對動畫內容的打磨,是對動畫的不尊重、對觀眾的不負責,這是中國不成熟化的動畫市場所導致的。商人重利,本無可厚非。但一味趨利,失了本心,便是最大的悲哀。《武庚紀》的拖更只是中國動漫產業的冰山一角,我們誰都不能一味的責怪玄機娘娘,捨棄《武庚紀》重點培養其他“兒子“這件事到底是對還是錯。

    希望未來中國的動畫產業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在這個趨利的時代,能多為觀眾想一想,我是愛解說動漫的大表哥,感謝你的觀看,再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人想創業,卻邁不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