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月23日宣佈,將把從國際空間站日本“希望”號實驗艙釋放超小型衛星的專案委託給民間。 據悉,作為向民間開放活用“希望”號開展專案的第一彈,相關機構已開始徵集意向業主。將甄選1家或按各個專案選出數家企業,爭取在2018年度內進行委託。
4
回覆列表
  • 1 # 令狐迦基

    這是大勢所趨。

    民用超小衛星,目前在中國,也開始投入商業領域。不少民營資本在這一領域開始運營。

    美國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日本作為一個經濟大國,以及航天強國,開放、開發這一領域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領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領域。從商業價值、國防價值、國家安全等各個角度來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是技術競爭。技術競爭,有幾個方面。

    第一,發射成本。美國弄了可回收火箭後,小衛星發射成本會更低。而透過太空站發射,也是一個低成本的方式。中國在這方面,不能說沒有優勢,但是要保持優勢,壓力很大。小衛星目前的平均發射成本還是在200萬人民幣左右。對應的體積在1UX2U (U是小衛星的大小計量單位)左右。

    第二,軌道精確性。因為小衛星沒有動力裝置,無法變軌,所以,需要一次性把它們發射到預定軌道。

    第三,通訊技術。通訊技術是衛星功能的核心保證。通訊技術不過關,要麼變成一顆死星,要麼增加運營成本。一座地面衛星接收站的無人成本在100萬人民幣左右。小衛星訊號弱,訊號指向性也差。這對通訊技術的研發是很大挑戰。

    其次是衛星功能的拓展。人造衛星的歷史到今天要60多年了,從一開始的探測、偵查,到廣播訊號中繼,到科學探索,地面定位,功能一直在擴大。但這些功能,除了定位,我們能用手機就能感受到,其他作用彷彿都是高大上,只有專業機構才能使用。哪怕是海事電話,也是特殊工種才用。

    那麼隨著衛星成本的降低,小衛星的功能肯定會有突破性的拓展,哪個國家、哪個公司佔據了突破性的優勢,所帶來的各種利益無法計算。很可能是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突破。

    再一個就是商業價值。目前地球上的商業熱點,幾乎飽和了。網際網路領域,天天等著天才出世,來想出新的熱點。其他領域,也是挖空心思來找投資熱點。基因、健康、養老等等,科技領域的投資,可謂山窮水盡。小衛星的商業價值及其巨大。一旦技術性的應用有了突破,那會帶動一大堆相關領域的共同發展。

    JAXA的這次授權,可以看作是對全球民用超小衛星的應用做了背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農曆二月二十六日五點三十七分生男孩姓林叫什麼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