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了一個債券(面值1200元,票面利率5%,5年),該債券折價發行,你只花了1000元就買到了,很開心。但是市場利率是10%。
債券成為了你的資產,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000元,對你來說債券的賬面價值是1000元。
持有一年之後,再次進行核算,按市場利率你付出1000元做別的投資應該得到的利息是1000*10%=100元,但是該債券投資所得的利息只有1200*5%=60元,你少得利息收入40元。
這40元是你無形中付出的機會成本,於是加上期初的1000,此時攤餘成本變為1040元。
第二年底,再次核算,這1040元*10%-60元=44元,攤餘成本變為1084;
第三年第,再次核算,1040+44=1084*10%-60元=48.4元,攤餘成本變為1132.4
。。。。。。
每年這樣成本累計增加,最後你實際上還是花了接近1200買的這個債券,並沒有佔便宜。反之亦然。
你買了一個債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5年),該債券溢價發行,你花了1200元才買到,但是利率很高。市場利率才5%。
債券成為了你的資產,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200元,對你來說債券的賬面價值是1200元。
持有一年之後,再次進行核算,按市場利率你付出1200元做別的投資應該得到的利息才1200*5%=60元,但是該債券投資所得的利息卻有1000*10%=100元,你多得利息收入40元。
這40元多的收入可以抵扣成本,於是期初的1200-40元,此時攤餘成本變為1160元。
第二年底,再次核算,100元-1160元*5%=42元,抵扣成本,攤餘成本變為1118元。
第三年第,再次核算,100-1118*5%=44.1元,攤餘成本變為1073.9元。
每年這樣成本累計減少,最後你實際上還是花了接近1000買的這個債券,並沒有多得利息佔便宜。反之亦然。
你買了一個債券(面值1200元,票面利率5%,5年),該債券折價發行,你只花了1000元就買到了,很開心。但是市場利率是10%。
債券成為了你的資產,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000元,對你來說債券的賬面價值是1000元。
持有一年之後,再次進行核算,按市場利率你付出1000元做別的投資應該得到的利息是1000*10%=100元,但是該債券投資所得的利息只有1200*5%=60元,你少得利息收入40元。
這40元是你無形中付出的機會成本,於是加上期初的1000,此時攤餘成本變為1040元。
第二年底,再次核算,這1040元*10%-60元=44元,攤餘成本變為1084;
第三年第,再次核算,1040+44=1084*10%-60元=48.4元,攤餘成本變為1132.4
。。。。。。
每年這樣成本累計增加,最後你實際上還是花了接近1200買的這個債券,並沒有佔便宜。反之亦然。
你買了一個債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5年),該債券溢價發行,你花了1200元才買到,但是利率很高。市場利率才5%。
債券成為了你的資產,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200元,對你來說債券的賬面價值是1200元。
持有一年之後,再次進行核算,按市場利率你付出1200元做別的投資應該得到的利息才1200*5%=60元,但是該債券投資所得的利息卻有1000*10%=100元,你多得利息收入40元。
這40元多的收入可以抵扣成本,於是期初的1200-40元,此時攤餘成本變為1160元。
第二年底,再次核算,100元-1160元*5%=42元,抵扣成本,攤餘成本變為1118元。
第三年第,再次核算,100-1118*5%=44.1元,攤餘成本變為1073.9元。
。。。。。。
每年這樣成本累計減少,最後你實際上還是花了接近1000買的這個債券,並沒有多得利息佔便宜。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