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3281133407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出自《詩經·邶風·擊鼓》,原文如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執子之手,與子共著.

    執子之手,與子同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執子之手,夫復何求?

    這四句裡只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詩經裡的文字(詩經裡還有“君子偕老”的詞句)。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一句,毛《傳》訓“契闊”為“勤苦”,鄭(鄭玄)《箋》則發揮其意,謂“從軍之士,與其伍約:‘死也、生也,相與處勤苦之中,我與子成相說愛之恩’(沙場上軍士之間相互勉勵約定相互救助的盟約。不管遇到什麼危難,我們都不要獨自跑掉而不顧對方)。”錢鍾書在《管錐編》中評價說:“《箋》甚迂謬”,又指責其“穿穴密微”,並很幽默的將“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等句,比較《水滸傳》第八回林沖刺配滄州臨行雲“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穩”語,斷為“情境略近”。

    另外兩句的“共著”,“同眠”,都是擬“偕老”變化而來的,在網路文章中廣為流傳,情侶間使用,來表達白頭到老的意思,是種承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聽郭德綱相聲很快就能睡著?這是什麼科學道理?大腦不是應該更興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