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武歷史講堂
-
2 # 復旦大學徐靜波
據我所知,歷史上日本天皇為了名譽而自殺,好像還聞所未聞。自殺的都是武將,作家三島由紀夫雖然不是武將,但受武士道精神浸滲很深,為表明自己的意志,最後選擇了自殺(至於芥川龍之介和川端康成自殺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應該與名譽無關)。
歷史上日本武將選擇自殺,都是為了名譽,所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天皇是王公貴族的首領,在日本歷史上屬於“公家”一類,都是別人為了他們的名譽而自殺,而他們自己不必自殺。
歷史上,日本天皇也多次有過很悲慘的境遇,但幾乎都是選擇苟且偷生。我舉幾個例子。
12世紀末期,地方上的豪族源氏家族把中央朝廷晾在一邊,自己在鎌倉建立起了將軍主政的鎌倉幕府,朝廷雖然權勢衰敗,但仍然心有不甘,1221年趁鎌倉幕府內部發生權力內訌(北條家族替代了源氏家族),就糾集了部分的公家勢力來討伐北條家族掌權的幕府,雙方發生了惡戰,結果北條掌控的幕府擊敗了朝廷的軍隊,當朝的順德天皇被流放到了佐渡,發動討伐的中心人物後鳥羽上皇被流放到了隱岐,皇家財產幾乎都遭到了沒收,這事情對朝廷來說真可謂奇恥大辱了吧,照理天皇和上皇就應該自殺了吧?結果他們都選擇了苟且偷生,天皇和上皇結果都死在了流放地,仍然不肯自殺。
還有一個例子,也差不多是這個時代,14世紀,後醍醐天皇決心推翻幕府,恢復王政,最後在足利尊氏的幫助下終於如願,重新執掌朝廷,厲行改革,大興土木,重振皇家的權威,結果行動過於激進,冒犯了為他恢復王政的出了大力的足利尊氏,最後足利尊氏起兵,迫使後醍醐天皇離開朝廷,天皇卻並沒有因此引咎自殺,而是逃到了京都南邊的吉野(現在屬於奈良縣),另立朝廷,與足利尊氏確立的王朝(歷史上稱為北朝)分庭抗禮,最後淒涼地死去。
你看,歷史上遭到失敗甚至被流放的天皇,都不願意自殺,或者壓根兒都沒有想到要自殺,都苟且偷生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同樣,二戰失敗時,昭和天皇也沒有想到要自殺(儘管他的部下有多名將軍選擇了自殺)。麥克阿瑟率領美軍進駐日本後,昭和天皇竟然還自己上門去看望他,與麥克阿瑟等達成了秘密協議,最後得以免除戰犯身份,保持了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的身份。
對於皇室來說,自殺是武將的事,武士道屬於武家文化,與“公家文化”無關,王公貴族即便遭到了失敗和恥辱,也不必以身相抗。事實上,在公家文化裡,好像真的沒有為名譽獻身的理念。
-
3 # 七師弟
日本文化切腹這個事情,類似我們傳統中的自刎。那麼這裡看官的疑問是,為啥電視劇裡日本兵很多有剖腹自殺的,但是天皇在戰敗之後不自殺。
古來東亞文明之中,除非亡國幾乎沒有自盡的君王日本戰敗,是對外侵略戰爭失敗,是自己去外面打了人家燒殺搶掠的失敗,並不是別人亡國日本的戰敗,所以在君王這一層,是政策的失敗。而對於軍人來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和獲得勝利,軍人戰敗,那就不只是錯誤,而是恥辱。所以侵略戰敗一事,從性質上講,是天皇的失誤,但是是軍人的恥辱,所以諸多日本軍人剖腹自盡。
君王自盡,除非國破家亡,民族遭受巨大恥辱,日軍對外侵略失敗,日本國內也遭受巨大軍事打擊,但是這不算民族遭受恥辱,因為畢竟主動打別人的不是日本人。要說恥辱,還是被日本侵略和屠殺平民的國家。
自盡並非日本皇室傳統刨腹自盡,並非日本的皇室傳統,而是日本社會文化之中武士道精神的一種體現,除此之外日本還有佛教文化,鬼靈文化等等諸多文化,如果天皇因戰敗自盡,只能給世界留下日本王室好戰剛烈的武士印象,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且一旦天皇自盡,那麼眾多效忠天皇的階層,以及整個皇族貴族該如何自處呢?所以這就是君王除非亡國不會自盡的原因。
即使天皇想要自盡,都無法完整實現剖腹是非常有儀式感的,其中最後一道工序,是介錯人使用介錯刀,(短刀自盡,長刀介錯人),砍下剖腹者的人頭,最好是一刀解決問題。這就留下一個最無法實現的問題,那就是天皇剖腹之後,誰來砍下天皇的人頭呢?一般介錯人,由剖腹者最看重的好友或者兄長來執行,那麼即使天皇要求了,也沒有誰會答應擔任天皇的介錯人,去砍下天皇的人頭。
-
4 # 北京不冷東京熱
這確實是個問題。
作為深受武士道精神與軍國主義思想禍害的國家,自殺是不少日本軍國主義份子所崇尚的精神與歸宿。
在1945年8月14日、15日,日本即將宣佈投降與投降的當日,一些不願意看到日本投降的高階軍國主義份子,選擇自殺“殉國”,效忠皇國。
那麼作為總頭目的天皇,為啥也沒有“一塊跟著去呢”?
據記載,在盟軍司令麥克阿瑟登陸日本後,儼然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為了從麥克阿瑟口中得到盟軍對日本的處理態度,當時的昭和天皇親自過來拜見麥克阿瑟。麥克阿瑟一看裕仁親自來了,在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後,單刀直入地問:你們國家戰敗了,許多軍人為了榮譽,都選擇了剖腹,可是你為什麼不自殺呢?
結果昭和天皇來了一句:日本發動戰爭的主要責任不在我,而是內閣的責任。
“見多識廣”的麥克阿瑟,見到天皇這麼一句推卸戰爭責任輕飄飄的話,大感意外,但在當下,也只好聳聳肩過去了。
後來,美國為了便於控制日本,決定保留天皇,但要天皇下詔書,發表《人間宣言》,宣告自己是人,不是神。
不過總體而言,最應該負戰爭第一責任的昭和天皇,在事後事實性地逃脫了戰爭責任,且一直活到89歲。而其皇室內直接發動了南京大屠殺的朝香宮鳩彥王,也因為皇室的身份逃脫了戰爭責任,晚年一直打Golf悠哉過活,一直活到1981年。
對於日本皇室,雖然現在的明仁天皇一直主張對戰爭反省,但其父親做的事,不能遺忘。至今,日本的皇室雖然遠離了世俗政治的煩擾,但其存在本身,仍然是不少激進右翼分子心中的一個精神支柱。
-
5 # 詹思丁
感謝邀請。二戰結束,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是一個奇葩的存在。按道理,日本是二戰的主要發動者和罪魁禍首之一,給世界特別是亞洲人民帶去了無盡的痛苦和傷害。這樣的國家理應在戰後審判中徹底肅清法西斯滋生的土壤,這樣才能對得起被日本法西斯殘害的無數英靈,這也是對歷史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日本天皇在明治維新後實際上成了日本的的最高決策者,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天皇的批准,日本是不能對外發動任何戰爭的,天皇對日本在二戰期間的所作所為一定要付主要責任,想要撇清責任實在是侮辱國際社會的智商,但偏偏就是這樣的任務逃避了國際社會的審判。而且也沒有遵照日本的習俗,戰敗後,主要領導人切腹自盡。之所以會這樣,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日本自己的原因。瞭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天皇在日本百姓中國的地位非常特殊,幾乎是日本人的精神寄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遠遠高於皇帝在華人心中的地位。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是世界上唯一的從建立至今沒有中斷過的皇室,這不得不說是來之不易。而且天皇在日本人心中不僅僅是一個皇帝和國家元首,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而且是日本最優秀的精神品質的象徵,甚至被神化。這樣的天皇,如果被國際社會審判為有罪,或者要為戰爭的失敗負責的話,無疑是對天皇形象的巨大打擊,對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種打擊,所以天皇不能死,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逃避對發動戰爭或者戰敗的責任,天皇不到,日本人的精神就不倒,對於穩定日本人被原子彈嚇破膽的人心將有巨大的好處,為戰後的重建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是國家社會特別是美國因素。二戰後期美蘇在劃分勢力範圍上出現分歧,在日本問題上美國堅持獨佔,不給蘇聯任何機會,這對美國在戰後與蘇聯在遠東地區的競爭非常重要,特別是某國國內局勢瞬息萬變,隨時有可能倒向蘇聯,這時美國就需要一個自己能夠完全控制的國家來應對可能的變局,日本就是最佳選擇。當然這一切都需要日本的配合。日本戰後重建需要美國的幫助,同時保留天皇也需要美國的支援。就這樣美日兩國就有了合作的共同基礎,保留天皇,特別是世保留天皇的名聲就是美國尋求日本配合的最關鍵一步,此後日本便對美國俯首帖耳,忠心耿耿。
正是基於以上兩個原因,日本天皇已經沒有自殺的必要,就算自殺也不會有任何實際意義。
-
6 # 歷史雜貨鋪
天皇不自殺原因很簡單呀,他想活著而且也有人希望他別死,不是誰都有希特勒那樣的勇氣,權傾一時,在戰敗後不願意接受審判直接選擇自殺,天皇可沒那個氣魄。這個問題改為日本天皇在戰敗之後為何躲過了審判更為合適。如果問為什麼不自殺,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天皇人家不想自殺。
其實話說回來,如果有可能的話誰也不會選擇這條路,有幾個人有自殺的勇氣呢,更何況日本天皇在其國內就像神一般的存在。日本是二戰的軸心國之一,他們在那段歷史中犯下滔天大罪,可是日本天皇卻偏偏逃過了審判,按道理來說,裕仁天皇是發動戰爭的元兇,他是必須要接受審判的,於情於理都要審判。
那麼裕仁天皇為何啥事都沒有呢?眾所周知,日本在戰敗之後美軍登陸日本,麥克阿瑟將軍一直駐紮在日本,在此期間他和日本天皇來往密切,我們不知道他們達成了什麼默契,只知道後來麥克阿瑟給美國上報了許多東西,其中一條就是放過天皇,並且列舉出了一系列不殺天皇的好處。
在此期間日本統治階級對美國士兵非常的好,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場所來供該國士兵享樂,日本還是像以前一樣,號召女子前來獻身,實在是諷刺,一個民族每次遇事都會選擇犧牲女子,也算挺無恥的。總之美國是為了更好的統治日本,天皇在日本地位非常特殊,有他存在,美國控制日本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天皇得以免死,遠東委員會直接選擇不起訴天皇,並且不追究天皇和皇室的責任,天皇一直是安然無恙,既然都免死了,天皇一開始就沒想自殺,後來更不會想著自殺了。
-
7 # 陳皮果子
呃...裕仁天皇是個有求生慾望的正常人類,而不是被視作的神。1945年前的日本,天皇的確有被神化的存在,作為神,當然不是凡夫俗子所能輕易接觸到的。 當這個半神遇到關乎自己性命安危的時候,就放下了神的段位,露出了凡人的本質。
天皇作為法西斯日本的精神領袖,對於二戰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點天皇自己也清楚。在日本投降後的三週裡,天皇應該也在斟酌如何擺脫,期間情況不得而知,但是結果是:1945年9月27日,日本的神穿著燕尾服西裝、乘坐著勞斯萊斯主動前往拜會麥克阿瑟將軍,而是是事先沒有約定的。
天皇嚴格遵循了坦白從寬的原則,將日本二戰的罪行都攬到自己身上,但是由於文化的差異,這點對於老美的統帥麥克阿瑟而言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如此坦白和承擔罪行意味著死罪難免。不可否則,美國居於冷戰需要保留了日本的政治體系,但是這次拜會應該也對於天皇的命運至關重要。
-
8 # 區域拒止
圖為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
日本天皇作為日本象徵,在戰後沒有自殺也沒有被清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日本自己為天皇做的努力。
戰爭末期,日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日本政府為了保證天皇制不垮臺,開始與蘇聯方面接觸。1945年7月日本外務大臣東鄉茂田聯絡駐蘇大使,要求轉告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和談意願,但蘇聯方面告知其外長前去參加波茨坦會議。
圖為日本簽字投降現場
等到《波茨坦公告》釋出,蘇聯出兵東北,美軍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自知無力迴天,於是提出投降,但就一個條件“不能有損天皇陛下作為最高統治者之特權”。美國鎮態度討論後同意了請求,但投降後必須都聽從於盟國最高司令官。9月2日,天皇任命皇族東久邇親王為內閣大臣,在密蘇里號上正式簽字投降。
圖為麥克阿瑟和天皇
不過日本的努力並不是主要原因,美國在戰後縱容天皇制的存留才是主要原因。在《波茨坦公告》的草案中,美國就曾提出“如果日本講和,日本的君主制度就可以儲存。”等到美國獨自佔領日本後,為了防止日本極端分子對美國士兵進行襲擊,更要保持天皇制的存在來穩定局勢。
所以,戰後日本天皇沒有自殺和被追究責任,很大程度是因為天皇的存在符合美國的利益。
-
9 # 青年史學家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天皇自殺的案例,要麼自然死亡,要麼被殺。日本的自殺在當時一般指的是武士,並不針對天皇。因此,日本戰敗,從傳統文化角度來說,天皇沒有必要自殺,也不需要自殺。
再者,二戰結束初期的日本處在一片廢墟之中,需要重建。而且人民剛剛經歷了戰爭的失敗,心理上遭受很大的創傷,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安撫。而在日本當時只有天皇具備這樣的功能。如果天皇在這個時候選擇自殺的話,只會讓日本雪上加霜。
麥克阿瑟來到日本後也清楚地知道穩定日本秩序的只有天皇,而且當時日本尚有數百萬沒有解除武裝計程車兵,如果天皇被處決的話,這些士兵一定會做最後的反撲,美華人則要繼續付出近百萬人傷亡的代價才有可能征服日本。
因此,麥克阿瑟在會見了日本裕仁天皇后,決定保留日本天皇,二人會見時所談的內容至今仍然無人知曉。
日本天皇在戰爭中的角色到底是幫兇還是主導者,抑或是傀儡,或許是兼而有之。
-
10 # 足行探索發現
在1945年的8月30號這天,日本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這位客人的到來讓日本的天皇感到十分的緊張,因為這個人的到來將對日本的局勢產生極大的改變。這位客人是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他來日本的目的是為了把日本改造成一個全新的國家。作為納粹德國的盟友,日本先是失去了對戰爭的控制權,緊接著各個盟友相繼倒臺,最後美國運來的兩顆原子彈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很快遞交了投降書。麥克阿瑟的到來就是為了摘取勝利果實的,他在日本有絕對的權力,甚至可以罷免日本的精神領袖“天皇”。
當然此時的日本裕仁天皇從心裡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的,但是不把權力交出去說不定性命就沒有了。一番權衡之下先把性命保下來最重要,裕仁天皇表面上不敢顯露任何不滿,甚至對麥克阿瑟的到來表示十分的重視。早早的在東京的路上派士兵夾道歡迎,長達幾十裡都是持槍背對計程車兵,據說這是天皇出行的最高規格。天皇為了討好麥克阿瑟,也算是把自己高高在上,擺在神壇上的架子給放下來了。麥克阿瑟住在了美國駐日本大使館裡,天皇為了討好他,經常送些金銀財寶,妖嬈的美人也沒少送。時時過問麥克阿瑟的衣食住行,以示關心,生怕怠慢了這位貴客。
麥克阿瑟來日本並不是為了享受的,他要負責這個國家的一切。面對戰後需要重建的日本,麥克阿瑟要解決日本民眾的各種生存問題,沒有什麼精力迴應天皇的討好。天皇卻感到很不安,覺得物質的討好似乎沒有什麼作用,於是下決心親自去大使館拜見麥克阿瑟。麥克阿瑟對日本天皇很是不耐煩,甚至是瞧不起的。天皇在日本是民眾的精神領袖,因為其在侵略戰爭中的領導地位,在二戰勝利之後對日本戰犯的審判過程中,許多國家都希望處死天皇這個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日本當局卻把保留天皇當成談判的條件,如果不能保留天皇,將拒絕簽訂投降書。
把自己的性命和國家的利益放在一起,同世界談判,也只有貪生怕死的天皇做的出來吧。日本崇尚武士精神,在戰爭中的許多日本軍人,寧願剖腹自殺也不願意接受投降。日軍戰敗後,一名將麥克阿瑟責問裕仁為何不自殺殉國,為什麼身為精神領袖的天皇卻要在投降條件下保住自己的性命呢?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天皇的回答特別虛偽,當時天皇只得小心賠笑,顧左右而言他。說自己雖然是天皇但是沒有能力啊,大事不由我做主,我是拒絕戰爭的。將責任輕鬆甩給將要交給軍事法庭審判的人,讓自己順利脫身出來。對天皇的回答,麥克阿瑟更是瞧不上。
在大使館內麥克阿瑟和天皇拍了一張合影,這張合影可以說是裕仁天皇的流傳最廣的黑歷史了。麥克阿瑟高大威猛,隨意的站著,反襯旁邊的裕仁天皇更是矮小猥瑣。這張照片一出來,引起了全世界的嘲笑。裕仁一直以來的小心討好並不是沒有用,麥克阿瑟沒有殺他。雖然麥克阿瑟並不喜歡日本天皇,覺得這樣沒有擔當的領袖其實就是國家的蛀蟲。在日本期間也把天皇神秘的棉紗揭了下來,宣佈了天皇是凡人的《人間宣言》。但是直到他離開日本還是沒有廢除天皇,甚至連日本貴族也保留了下來。天皇幾年的忍辱負重也算是有了回報。
回覆列表
查了一下,這個問題還真有人問過,就是麥克阿瑟。
美軍佔領日本後,日本裕仁天皇拜訪麥克阿瑟,期間麥克阿瑟問裕仁:“戰敗了,你怎麼不剖腹”
裕仁辯解道:“御前會議上,我覺得反對戰爭也起不到作用,於是就選擇了沉默。”
大家聽明白了吧。裕仁的意思是,發動戰爭不是他收益的,自己是受內閣裹挾,糊里糊塗的捲進戰爭的。所以不應該承擔戰敗的責任,也不為戰敗感到羞恥。因為他見麥克阿瑟的第一句話說的是:“戰爭結束了,真好。”
小人嘴臉暴露無遺,把自己摘的真乾淨,說的自己好像受害者一樣。卻不知,自己宣佈投降之後,成千上萬的日本人為此剖腹自殺。就連東條英機都說自己一次也沒有違背過天皇的心意,裕仁還恬不知恥的表演、裝無辜。
麥克阿瑟估計也是想羞辱一下裕仁,也不敢讓裕仁真的自殺,畢竟美軍需要有號召力的人幫忙控制日本。而且日本投降唯一的條件就是保留天皇,這時候要是天皇死了,美國還真不好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