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安石語
-
2 # 娛樂圈的八爪魚
郭德綱是目前相聲屆的大師。其創辦的德雲社可謂是相當紅火,其信口拈來就可以說段相聲的功力令人折服。
經常看郭德綱的相聲,是每日的快樂源泉,也不得不佩服郭德綱和于謙老師這組完美搭檔,為了廣大勞動者提供了笑料,生活增加了情趣。
郭德綱的說學逗唱的本事已經爐火純清了,徒弟裡面也有很出色的,比如岳雲鵬深得師傅真傳,所以也收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希望郭德綱能夠繼續帶來好的相聲作品。
-
3 # 遊戲軍事
只知道這個,郭德綱[1][2],1973年1月18日出生於天津,華語相聲演員,電視、電影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人。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1981年,開始正式學習相聲,三年後,跟盲藝人王田雨學西河大鼓,常寶豐等天津藝人學相聲;之後演說《楊家將》、《張廣泰》、《隋唐》等相聲段子。1989年,拜天津相聲演員、作家楊志剛為師學相聲,學習了《鬧公堂》、《打燈謎》、《八扇屏》、《大保鏢》、《吃元宵》等傳統相聲段子。2003年,主持《超級大贏家》。[3]2012出演電影《車在囧途》。2013年蛇年第一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並出演電視連續劇《大宅門1912》。2014年出演喜劇電影《大話天仙》,劇中反串趙夫人;同年又與安以軒、汪東城主演懸疑電影《秘術》。2018年2月16日,郭德綱的喜劇電影《祖宗十九代》全國公映並斬獲了1億票房。
出生地
天津
外文名
Guoguo
出生日期
1973年1月18日
職業
“草根藝人”、相聲演員,小品演員
性別
男
身高
165cm
代表作品
《我這一輩子》《我要幸福》《我要反三俗》《西征夢》《學電臺》
星座
摩羯座
主要成就
著名相聲演員 著名主持人
血型
O
籍貫
天津
現所在地
北京
婚姻狀況
已婚
義子
陶雲聖(陶陽)(京劇神童)
生肖
鼠
學歷
初中肄業
從師
侯耀文
暱稱(綽號)
天津小孩(曾經的網名)、德雲班主、綱子(長輩與同輩等對他的稱呼)、郭師傅(尊稱)、老郭、德綱
其fans的稱呼
綱絲、小聖人(出自新相聲 你得學好) 、後臺領導(徒弟們給的新尊稱)
動態
2013年1月,傳郭德綱移民澳洲 被稱“張蘭第二”。
教育程度
初中
師 承
侯耀文
配 偶
王惠
大兒子
郭麒麟
搭 檔
于謙
二兒子
郭汾瑒
體重
83KG
中文名稱
郭德綱
-
4 # 正月十三86
郭德綱說是一方面,關鍵是他會編岀來一些好笑料。其實寫相聲比說相聲重要的多。再說的好,作品沒笑點,也是清水一碗。
-
5 # 阿勇的心
候耀文先生說過,郭德綱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金文聲先生說過,德綱罵的人,都該罵,我只嫌罵的太輕。我覺得郭老闆首先天賦好,加上其自身努力,成就了一身的能耐。說,吐字清晰,可無字幕。學,京評梆曲,無一不會。逗,嘻笑怒罵,針砭時弊。唱就更不用說了,在他之前,我不知道太平歌詞是什麼。那會兒倒是知道有一群相聲表演藝術家,但不是耍貪嘴,就是講笑話,要唱也是流行歌。五音不全,六律難和。沒有字幕,不知所云。
郭老闆可謂藝高人膽大,嘴快心不狠。在他身上能看到傳統在閃光。為師父女兒仗義直言,替徒弟不惜得罪權貴。放眼娛樂圈時有的出軌涉毒,郭老闆可稱楷模。錢可以說有,認識的女星可以說多,卻從未聽說過有緋聞。難道是捨不得錢?可徒弟要結婚買房,家人生病,又是大包大攬,一擲千金。當然缺點也有,重江湖,不圓滑。
-
6 # 火魚觀點
段子低俗!郭德綱被人民日報點名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多事的季節。8月的德雲社並不太平,時不時陷入各種風波,而這個九月,德雲社的大班主郭德綱再度被人民日報點名,原因只有一個——段子低俗!
此前,在德雲社蘇州專場中,演員張番和劉銓淼在說《論捧逗》的時候就被現場的文化執法人員緊急叫停,因為在臺上提到了“衣冠不整,氣喘吁吁”管理人員認為對現場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不利,內容涉嫌低俗而緊急叫停,換上了其他演員。
剛入9月,人民日報再度發聲,針對此事件做了嚴厲批評:德雲社這些年在中國相聲界可謂是“鶴立雞群”,在大紅大紫的同時也一直飽受低俗質疑,尤其是包括郭德綱在內的一幫弟子,很多看似通俗的相聲段子幾乎都是遊走在“低俗”邊緣,習慣性的“拿低俗當有趣,博取觀眾的眼球,贏取掌聲和金錢。”
關於蘇州專場事端,人民日報稱:以前相關部門也知道,就是沒跟你“較真”。並提醒:“相聲有新人,新人當自重。德雲社節目可接地氣,但切記低俗,要發展應提高能力,而不能靠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來換取一時風光。”
如此嚴厲的措辭和指名道姓,也足以表明了人民日報對文娛事業發展的關注和重視。可謂是給郭德綱迎頭重重敲響了一記警鐘。
郭德綱被人民日報點名,已經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年初的時候,人民日報講述了郭德綱、岳雲鵬和王寶強等人的奮鬥史,《那一年岳雲鵬14歲,郭德綱26歲》,滿屏都是肯定和褒獎,並對他給中國相聲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讚賞。對此,郭德綱並沒有過分驕傲,在轉發中只說了一句話: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而關於這次再被人民日報點名,郭德綱尚未做出任何公開回應,而是專心投入到自己的演出中,因為他說:“一唱戲,就開心。”而根據郭德綱的個人社交平臺資訊而看,連日的戲曲奉獻也是一場接一場。
關於如何說相聲,早年間郭德綱曾寫過這樣一篇文章《浪跡江湖人不管》:有人問我:相聲怎麼說。一下問住了我。怎麼說?該怎麼說就怎麼說。說相聲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工作,一個養家餬口的手藝而已。要說竅門,無外乎兩點。一是知道自己怎麼回事,二是知道觀眾怎麼想的。觀眾需要的是快樂,給他就是。當然昇華一步,從節目中得到什麼知識或是啟發,那是更好,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在合適的場合用合適的技巧說合適的相聲給合適的觀眾聽,就會取得合適的效果。
事實證明,在相聲界摸爬滾打這麼多年,郭德綱已深諳觀眾胃口的程度喜好,藉機投其所好進行精準營銷,並搖身一變成為相聲界的“老大”,近年來的郭德綱也一直就遊走在不撒手利益、有所堅持的邊緣,過著“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但萬徑有盡,物極必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德雲社發展到今天,也必然會遇到發展瓶頸,如何在樹立全民文化自信的時代感召下,不將自己架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尷尬位置上,是擺在德雲社發展面前的一個既嚴肅又生死攸關的問題。
回覆列表
是不是藝術家,不是自己說了是就是,也不是某些少數人能夠給加冕的。這些應該留待後人評說!
能夠適時的與時俱進就更是很多傳統文化的短板,因為跟不上順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變革,從而不斷衰落,甚至沒落,著實可惜啊!而郭德綱在相聲,評書方面帶來了好的發展模式,讓更多華人在聽相聲,評書過程中深入接受,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好事啊!特別是這些年不斷進行的海外專場,讓很多遠在異國他鄉的華人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撫慰!能夠做到這點的還有誰?
沒有必要總用放大鏡去找別人的缺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希望郭德綱,德雲社能夠不負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愛,繼續努力挖掘,發揚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