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噴子的利益
-
2 # 足壇視界
回答問題之前,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德國本屆的問題:
1.一味的傳球!對,就是傳球,不是傳控!真正的傳控是要傳的好,接的好,控球好,這是德華人的軟肋,技術比較粗糙。但即便傳控做的好,也是不夠的,沒有致命的威脅傳球,也是白搭。德國隊踢球缺少創造力,整個三場小組賽儘管射門多,但是沒有創造出有威脅的射門,所以根本進不了球!
2.沒有能力挽狂瀾的巨星帶領球隊!縱觀整個德國國家隊的歷史上,都沒有一個巨星球員,德國隊依靠團隊配合不假。但是一旦團隊配合起不了作用,就需要一個人透過個人能力解決問題。就像上屆世界盃阿根廷對伊朗一樣,90分鐘雙方焦灼在0比0上,這時候梅西站起來打入絕殺球,這就是一個人的力量改變的比賽。德國隊缺少這種人!
3.以上兩點為客觀原因,其實還有一種主觀因素,那就是勒夫的排兵佈陣。這個陣型看似4231,實則是無鋒陣,維爾納的風格類似邊鋒或者邊前衛,在前邊根本替代不了克洛澤或者戈麥斯那種作用,也沒有他們那種終結能力,維爾納顯然在中鋒這個位置不合格!大家應該都記得,上屆世界盃,勒夫用無鋒陣遲遲打不開局面,後換上戈麥斯後進球變得輕鬆了起來。還有穆勒在第一場過後狀態非常差,對球隊無任何幫助,可勒夫在次場和第三場仍然讓穆勒首發。應該早點讓布蘭特這種靈巧能創造出機會的球員上場,也許能打破僵局,但是勒夫都是在最後5分鐘才換上,讓人家怎麼發揮?
綜上,我覺得德國隊可迴歸傳統邊路傳中這種大中鋒踢法。如果非要尋求改變,主教練可引導球員解放天性,放棄保守死板的踢球方式,努力提升個人能力。另外,鑑於當今足壇流行的快速反擊戰術,也可以稍微把陣型往後撤點,別老把別人全部壓在半場,面對一個鐵通,而自己後場很空。把控球丟掉,把陣地戰變成反擊戰!
-
3 # 隔壁耿直的老王
我個人覺得是有可能的,我們先來看下組資料
德國隊8次進世界盃決賽,4次奪冠,13次四強,6次歐冠決賽,3次歐冠奪冠,8次四強,世界排名第四,再看看球員身價,7000萬有兩位,分別為克羅斯,薩內,球隊超2000萬有15位,2018年平均年齡27歲,從球員個別身價來看,沒有像內馬爾,梅西等超級明星,但是球員總身價卻是世界前四
本次世界盃德國戰車小組賽慘遭淘汰,如果第一場輸給了墨西哥,是球員狀態不好可以理解,但是後面被南韓隊打成0:2就無法給球迷交代了,這次世界盃德國隊給世界留下了一個謎團,不知是被博彩公司操控了比賽,還是其它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這次世界盃還有種關於德國隊的說法,就是德華人在二戰留下了陰影,德國戰車二戰離莫斯科近在咫尺卻未能再向前一步,德華人再次登上莫斯科的地盤出戰世界盃,心裡畏懼了,球員的心裡影響不可忽略!這點也只有德國球員知道了!
-
4 # 李教練94
我覺得肯定能!這一屆世界盃,他們在予選賽和大賽前的幾場熱身賽,打得都不錯,沒發現什麼明顯的漏洞和問題,對世界盃比賽的激烈程度,估計不足,可能有些輕敵和放鬆大意,但他們缺的不是底蘊、不是人才、不是技術、不是上進心、不是意志品質和民族的鬥志,由於人才濟濟、各有特點,到底用誰更好、更合適?由於每個人的控帶傳接能力都很好,到底誰應該是核心,是組織者,不好定奪?當到了比賽的時候,面對積極兇狠的拼搶,頑強拼搏的積極跑動,他們對攻防轉換之快的禁區密集防守,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是沒有辦法!再加上把握射門機會基本技術的能力以及他們在中場的傳遞過於強調穩定和不失誤,回接、回拿、回傳的過多,對把握時機和進攻的威脅性考慮的不夠,耽誤了好多時間和戰機!
足球是在進步的,進攻得分和加強防守、力爭不失的矛盾,貫穿整個足球運動史!義大利的鏈式密集防守,曾讓世界的足球比賽,前鋒很少進球,並以此曾拿到世界冠軍!後來荷蘭的全攻全守和阿根廷的球星作用,又把足球運動向前的推動和發展了!
不管怎麼說,相對的這二個矛盾,還是進攻要得分的難,而防守破壞的簡單、容易,德華人,知恥而後勇,調整心態,認清形勢,加強臨門一腳和把握機會能力的訓練,提高、加快中場的轉換、進攻速度,重視進攻的時機把握和威脅性,制定嚴謹的套路打法,明確核心和組織團隊,位置職責明確到人,我相信憑德華人的性格,他們還是奪冠大熱門的球隊!
-
5 # 保護傘公司情報顧問
德國隊和法國隊的人才是井噴式的,看青訓就知道了,傳控不適合德國,其實德國改變的是防守要像義大利那樣堅固,迴歸德式傳統加防守,這樣的德國隊就是無敵的
回覆列表
每一個東西到達巔峰後必定會落入低迷,所以這還得花費一段時間來調整,我們也相信德國隊有那個信心,也希望勒夫能讓薩內入選國家隊,沒有克洛澤德國戰車的攻擊不再那麼可怕,沒有了拉姆戰車猶如無方向盤,所以希望德國能早日找到接班這兩位傳奇的新人,而克羅斯和薩內就是最佳人選,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都不行,我在這裡希望德國足球從此完蛋,年年輸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