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武學習
-
2 # 阿悅113
政府主導,可以按小區容積率的2倍規劃重建,在網上公開投標,原有業主按1:1面積回遷,補償從拍賣當天至交樓當天的租金,租金多少由當地政府職能部門稽核並公佈,補償裝修款,按每平方2000元的標準補償。回遷樓層從2樓起往上對應原樓層從頂層起。舉例,原樓有8樓回遷2樓,原樓7樓回遷3樓,以此類推,回遷房座向對應原樓座向,超過部分面積補建安造價的1.5倍給開發商(由政府稽核並公佈)不足部分,同樣辦法補給業主。
-
3 # 一根小草葉
二十萬,是錢嗎?賣冰棒的老太太可能都看不眼裡的。
就是不收土地出讓金,沒有材料費,只付出工人工資夠嗎?
-
4 # 小云g373
六層老樓拆了重建,由六層重建後為十二層,拆遷戶就地回遷,其餘按商品房出售。拆遷戶應該不需要再出錢,開發商也有利可圖(因為開發商不需要出土地出讓金),而且是小高層(十二層)不影響老城區的其它建築。當然最主要的是政府支援!政府不支援一切都枉然!純屬於老百姓的簡單想法
-
5 # 流浪漢6755383
每戶20萬?現在三無農村自建房成本約2000一平米(沒無報建,無設計,沒資質施工隊),還是沒有電梯的價格。按每戶70平米計算都要14萬了。20萬這個預算蓋出來的樓你敢住麼?
-
6 # 萬福2888
非常支援拆了重建,即減少了鄰里鬧矛盾又解決了老樓的一切問題,諸如下水管道不通,自來水管道老化,暖氣管道老化等等。
-
7 # 止戈風雲
每戶出二十萬完全可以,只要能找到良心的建築公司根據房屋成本計算公司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可以完成,加裝電梯,面積套型微調,可以精裝修業主出錢,也是可以加一二層,賣的錢作為建築公司的利潤,佔地不變,如果街道政府及建設部門能夠支援對於老城改造又有了新的途徑,全部由政府完成不現實,如果業主自己出錢建設應該鼓勵!近幾年開發商賺了不少不能光拿地,這個不需要拿地也可以賺錢的新途徑可以試試
-
8 # 秋風287105541
老樓拆了,每戶出20萬重新蓋可能性不大。目前一般建造成本加簡單裝修不含稅費大約每平3000-4000左右,平均每戶按150平建築面積估算(面積小的60平米左右),每戶出資約在40-60萬元左右,少的出資約20多萬,比買房動輒幾百萬的相比,那少很多了。如果真能實施,大家應該沒有意見。但是新出的地價和新商品房價格會大跌。政府財政收入會大幅度減少。
-
9 # 使用者誠信689
給開發商搞,因為現在的舊樓房都是五六層樓高,拆除比較容易,開發商拆除後可以建二三十層樓高的住宅小區,老住戶一套賠一套,剩下的全由開發商賣掉,如今的老小區一般都是在鬧市區,賣的價格很高,如果政府不再收太多錢,開發商還是有錢賺的。這樣做既節約了很多土地又美化了城市,老百姓才真正得了實惠。如今全國都在搞小區外表改造,加裝電梯,其實這種改造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白白浪費錢財,還造成鄰居之間的矛盾,以前的舊樓房很多都是預製板結構的,裡面面積很小,電線老化,下水容易堵塞,各種缺點很多,不值得這樣改造,應該全部拆除重建一步到位才是老百姓的心聲!
-
10 # 朱工499
每戶就拿幾萬塊錢都不願意,重新蓋成本更高,錢從哪來?
你不會是想,產權是你的,找個傻子出錢替你重新蓋吧?
-
11 # 英武學習
拆除重建肯定好!比加裝電梯更合理!現從幾方面對比:
1.結構:老樓是預應力空心板,磚混結構,無論是結構強度、效能與抗震效能都嚴重達不到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6標準。預應力空心板早已被禁止使用,優先釆用現澆板,磚混結構基本被框架結構所代替。7度區磚混住宅只能建5層,8度建3層。原來2001年前磚砌體不低於75號磚25號砂漿,現在要求不低於100號磚75號砂漿,提高了50%左右。原來不設或少設構造柱,現在僅樓梯間要求設8個。根據抗震烈度,原來6度區磚混結構基本不設防;原來圈樑少設、不設,或隔層設定,理在層層設定。原來活荷載1.5KN/㎡,現在提高了33%,為2.0KN/㎡ 。承重更安全了!
拆除重建消除了結構安全隱患。原來各地的抗震設計烈度現在均有所提高,現在像上海,蘇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由6度提高到7度。新的住宅結構往往是框架結構,高層是剪力牆結構,適應新的抗震對應烈度(各大中城市新的地震烈度基本上都是提高1度)。真正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只有安居才能樂業!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最重要!
2.建築與裝置:老樓空心預應力板,根據建築防火設計規範GB50016-2014,耐火等級附錄,只有現澆樓板的1/2左右,防火效能差,達不到三級耐火極限1小時標準(江蘇住宅設計標準,對預應力空心板放寬到0.75小時)。老樓平面佈局很不合理廚衛間偏小,不能滿足家用電器的佈置;各專業管線已經老化,佈置不合理當時的設計標準,例如強電線徑很小,不滿足家用電器要求,存在火災隱患。原來基本沒有弱電系統,智慧設計。新建房子,均按現行規範設計,建築節能,外牆保溫,鋁合金節能斷橋中空玻璃窗,為你節約不少夏天製冷、冬季制熱的電費。有的住宅綠色低碳,設計了地暖。
3.小區環境:老舊小區停車位少,綠化率低,汽車基本停在地面,汽車尾氣造成小區空氣質量、環境質量差。小舊重建,必然合理規劃,設計地下室,増加配套設施,提高綠化率,美化環境。
舊貌換新顏。你這20萬基本都是你住房的建築安裝成本。房產肯定升值。
4.無障礙:新的結構按新的建築方案,電梯會按住宅設計標準設計,整體化考慮,既滿足結構要求,也符合防火規範要求。電梯與樓梯相鄰,實現交通便利,無障礙到達樓層。
老樓加裝電梯,對老結構肯定有影響,消防、防火上有影響,對樓梯疏通通道不如加裝前通暢。電梯井道豎在大門口,與原建築風格迥異。半層入戶無法到達樓層,還要爬樓梯。普通電梯不防水,不防火,不防煙,鋼架結構,簡易外裝飾,壽命豈能與室內安裝的正規電梯相提並論論?不過是聊勝於無而已!再說加裝電梯,電梯本身費用大約佔一半吧?大部分是管線移位,増加動力線,井道鋼架,連廊等費用。電梯使用比較經濟的是一臺電梯供30~60戶,最多不超過70戶,執行經濟,各種費用(電費,維保,檢修,安檢,更換零部件,舊更新)。一梯只服務幾戶,既不經濟,也不節約。對工資不高的業主,也是難以持久維持的不菲支出。
當然,拆除重建,需要政府政策支援,費稅優惠,資金支援;可以把政府用於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支援加裝電梯的資金投入進去,利用市場化運作,達到消除結構隱患,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讓人民群眾真正有幸福感,滿意感!
-
12 # 阿悅113
政府主導,可以按小區容積率的2倍規劃重建,在網上公開投標,原有業主按1:1面積回遷,補償從拍賣當天至交樓當天的租金,租金多少由當地政府職能部門稽核並公佈,補償裝修款,按每平方2000元的標準補償。回遷樓層從2樓起往上對應原樓層從頂層起。舉例,原樓有8樓回遷2樓,原樓7樓回遷3樓,以此類推,回遷房座向對應原樓座向,超過部分面積補建安造價的1.5倍給開發商(由政府稽核並公佈)不足部分,同樣辦法補給業主。
-
13 # 一根小草葉
二十萬,是錢嗎?賣冰棒的老太太可能都看不眼裡的。
就是不收土地出讓金,沒有材料費,只付出工人工資夠嗎?
-
14 # 小云g373
六層老樓拆了重建,由六層重建後為十二層,拆遷戶就地回遷,其餘按商品房出售。拆遷戶應該不需要再出錢,開發商也有利可圖(因為開發商不需要出土地出讓金),而且是小高層(十二層)不影響老城區的其它建築。當然最主要的是政府支援!政府不支援一切都枉然!純屬於老百姓的簡單想法
-
15 # 流浪漢6755383
每戶20萬?現在三無農村自建房成本約2000一平米(沒無報建,無設計,沒資質施工隊),還是沒有電梯的價格。按每戶70平米計算都要14萬了。20萬這個預算蓋出來的樓你敢住麼?
-
16 # 萬福2888
非常支援拆了重建,即減少了鄰里鬧矛盾又解決了老樓的一切問題,諸如下水管道不通,自來水管道老化,暖氣管道老化等等。
-
17 # 止戈風雲
每戶出二十萬完全可以,只要能找到良心的建築公司根據房屋成本計算公司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可以完成,加裝電梯,面積套型微調,可以精裝修業主出錢,也是可以加一二層,賣的錢作為建築公司的利潤,佔地不變,如果街道政府及建設部門能夠支援對於老城改造又有了新的途徑,全部由政府完成不現實,如果業主自己出錢建設應該鼓勵!近幾年開發商賺了不少不能光拿地,這個不需要拿地也可以賺錢的新途徑可以試試
-
18 # 秋風287105541
老樓拆了,每戶出20萬重新蓋可能性不大。目前一般建造成本加簡單裝修不含稅費大約每平3000-4000左右,平均每戶按150平建築面積估算(面積小的60平米左右),每戶出資約在40-60萬元左右,少的出資約20多萬,比買房動輒幾百萬的相比,那少很多了。如果真能實施,大家應該沒有意見。但是新出的地價和新商品房價格會大跌。政府財政收入會大幅度減少。
-
19 # 使用者誠信689
給開發商搞,因為現在的舊樓房都是五六層樓高,拆除比較容易,開發商拆除後可以建二三十層樓高的住宅小區,老住戶一套賠一套,剩下的全由開發商賣掉,如今的老小區一般都是在鬧市區,賣的價格很高,如果政府不再收太多錢,開發商還是有錢賺的。這樣做既節約了很多土地又美化了城市,老百姓才真正得了實惠。如今全國都在搞小區外表改造,加裝電梯,其實這種改造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白白浪費錢財,還造成鄰居之間的矛盾,以前的舊樓房很多都是預製板結構的,裡面面積很小,電線老化,下水容易堵塞,各種缺點很多,不值得這樣改造,應該全部拆除重建一步到位才是老百姓的心聲!
-
20 # 朱工499
每戶就拿幾萬塊錢都不願意,重新蓋成本更高,錢從哪來?
你不會是想,產權是你的,找個傻子出錢替你重新蓋吧?
回覆列表
拆除重建肯定好!比加裝電梯更合理!現從幾方面對比:
1.結構:老樓是預應力空心板,磚混結構,無論是結構強度、效能與抗震效能都嚴重達不到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6標準。預應力空心板早已被禁止使用,優先釆用現澆板,磚混結構基本被框架結構所代替。7度區磚混住宅只能建5層,8度建3層。原來2001年前磚砌體不低於75號磚25號砂漿,現在要求不低於100號磚75號砂漿,提高了50%左右。原來不設或少設構造柱,現在僅樓梯間要求設8個。根據抗震烈度,原來6度區磚混結構基本不設防;原來圈樑少設、不設,或隔層設定,理在層層設定。原來活荷載1.5KN/㎡,現在提高了33%,為2.0KN/㎡ 。承重更安全了!
拆除重建消除了結構安全隱患。原來各地的抗震設計烈度現在均有所提高,現在像上海,蘇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由6度提高到7度。新的住宅結構往往是框架結構,高層是剪力牆結構,適應新的抗震對應烈度(各大中城市新的地震烈度基本上都是提高1度)。真正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只有安居才能樂業!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最重要!
2.建築與裝置:老樓空心預應力板,根據建築防火設計規範GB50016-2014,耐火等級附錄,只有現澆樓板的1/2左右,防火效能差,達不到三級耐火極限1小時標準(江蘇住宅設計標準,對預應力空心板放寬到0.75小時)。老樓平面佈局很不合理廚衛間偏小,不能滿足家用電器的佈置;各專業管線已經老化,佈置不合理當時的設計標準,例如強電線徑很小,不滿足家用電器要求,存在火災隱患。原來基本沒有弱電系統,智慧設計。新建房子,均按現行規範設計,建築節能,外牆保溫,鋁合金節能斷橋中空玻璃窗,為你節約不少夏天製冷、冬季制熱的電費。有的住宅綠色低碳,設計了地暖。
3.小區環境:老舊小區停車位少,綠化率低,汽車基本停在地面,汽車尾氣造成小區空氣質量、環境質量差。小舊重建,必然合理規劃,設計地下室,増加配套設施,提高綠化率,美化環境。
舊貌換新顏。你這20萬基本都是你住房的建築安裝成本。房產肯定升值。
4.無障礙:新的結構按新的建築方案,電梯會按住宅設計標準設計,整體化考慮,既滿足結構要求,也符合防火規範要求。電梯與樓梯相鄰,實現交通便利,無障礙到達樓層。
老樓加裝電梯,對老結構肯定有影響,消防、防火上有影響,對樓梯疏通通道不如加裝前通暢。電梯井道豎在大門口,與原建築風格迥異。半層入戶無法到達樓層,還要爬樓梯。普通電梯不防水,不防火,不防煙,鋼架結構,簡易外裝飾,壽命豈能與室內安裝的正規電梯相提並論論?不過是聊勝於無而已!再說加裝電梯,電梯本身費用大約佔一半吧?大部分是管線移位,増加動力線,井道鋼架,連廊等費用。電梯使用比較經濟的是一臺電梯供30~60戶,最多不超過70戶,執行經濟,各種費用(電費,維保,檢修,安檢,更換零部件,舊更新)。一梯只服務幾戶,既不經濟,也不節約。對工資不高的業主,也是難以持久維持的不菲支出。
當然,拆除重建,需要政府政策支援,費稅優惠,資金支援;可以把政府用於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支援加裝電梯的資金投入進去,利用市場化運作,達到消除結構隱患,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讓人民群眾真正有幸福感,滿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