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看到了這類資料,也小談一下拙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就在《代溝》一書中寫到——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無愧色地訓斥年輕一代:“你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我曾年輕過,而你卻未老過。”但是,現在的年輕一代卻能夠理直氣壯地回答:“在此刻這個世界上,我是年輕的,而你卻從未年輕過,並且永遠不可能再年輕。”米德將整個人類的文化劃分為3種基本型別:前喻文化 並喻文化 後喻文化:前喻文化指晚輩主要向長輩學習;並喻文化指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後喻文化指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前喻文化】即所謂“老年文化”是數千年前原始社會的基本特徵,事實上也是一切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的環境中,整個社會的發展十分緩慢。人們根本不可能設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輩、祖輩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在他們眼裡生活的意義是既定的,前輩的過去就是他們的未來。因此,老人是整個社會公認的行為楷模,當然更是年輕一代的行為標準。老一代傳喻給年輕一代的不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還包括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公認的生活方式以及簡樸的是非觀念。與此相連,就構成了前喻文化能夠得以保持的兩個基本條件:缺乏疑問和缺乏自我意識。人們都把他們生活於其中的文化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縱向、單向、封閉的文化傳遞方式從根本上來說排除了反叛和變革的可能。【並喻文化】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過渡性質的文化,它發端於前喻文化的崩潰之際。由於戰爭失敗、移民運動、科學發展等等原因,使得先前的文化傳遞中斷,文化體系被迫“開放”,從而使年輕一代喪失了現成的行為楷模,他們只能根據自己切身的經歷去摸索和創造,只能以在新的環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為自己仿效的楷模,這就產生了同輩間文化傳遞的並喻方式。【後喻文化】即“青年文化”是一種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傳遞過程,即由年輕一代將知識文化傳遞給他們生活在世的前輩的過程。如果說在前喻文化(即傳統社會)中,社會化的物件是社會中尚未成年的個人,那麼,後喻文化則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反向社會化”。“在這一文化中,代表著未來的是晚輩,而不再是他們的父輩和祖輩。”因此在我看來,代溝是兩群體/個人間因沒有共享一套符號體系,導致社會認知差異,從而產生社會互動的障礙。通俗易懂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而且我發現“我們產生代溝了”諸如此類的表達也延伸至同代人身上。所以是否可以更進一步來說,當代社會下產生的代溝不僅存在傳統意義上的隔代間,同時也會在同代內產生?那誘導原因是什麼呢?從我下的定義來看,共同符號體系的缺失會是其表因。而造成其差異的深層原因大抵是社會變遷了。從代間角度談,體現在時空感變快。過去的大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高度濃縮、影響極廣的社會變革。從農業文明瞬即進入工業時代,而後立即與網際網路時代碰撞。每一代人在還未完全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法則之時,又有接踵而來的挑戰。每一代人在不同的資訊刺激下,建立了符合當下的符號認知體系。而每一代之間的差異認知是需要緩衝的,其未完成前,對異類的排斥會阻礙溝通。比如我們相比下與年輕老師交往更容易,大抵因為我們還算“像”,不會出現我說美劇你講崑曲的符號差異。這也就不難發現,有關學生生活的老師,如班主任、輔導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因為雙方時間差的接補耗時較短。但不是說年代相隔越遠就越難接補。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讓彼此享有共同符號體系。或許“前喻文化”與“後喻文化”的平等對話,能消除溝通障礙。從代間角度談,體現在距離感變強。這個更多以資本積累為標尺的時代,促使我們更理性計算“兩點之間,利益為重”。這個冰冷的理性鐵籠,促使我們不願意為任何與我無干的人耗費氣力。人與人之間因工業時代的文明也隨之產生機器距離,因資訊時代的發展也隨之產生了虛擬距離。更可怕的是,社會結構的固化使得社會流動軟化,彷彿一種與生俱來的距離感是不可消滅的了。如果說上一種溝壑需要增加互動,那我認為這一種溝壑需要我們先與自己對話,在“並喻文化”中,我們適當放低自己,讓對方過河,給一種符號共享的可能,如果社會機制還無法做到,我們自己先力所能及,比如發展社群文化。簡言之,這個時代下的代溝,用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比韋伯的目的理性行動更容易得到縮減。難道不是嗎?(望善批、望和辯)
剛好看到了這類資料,也小談一下拙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就在《代溝》一書中寫到——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無愧色地訓斥年輕一代:“你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我曾年輕過,而你卻未老過。”但是,現在的年輕一代卻能夠理直氣壯地回答:“在此刻這個世界上,我是年輕的,而你卻從未年輕過,並且永遠不可能再年輕。”米德將整個人類的文化劃分為3種基本型別:前喻文化 並喻文化 後喻文化:前喻文化指晚輩主要向長輩學習;並喻文化指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後喻文化指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前喻文化】即所謂“老年文化”是數千年前原始社會的基本特徵,事實上也是一切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的環境中,整個社會的發展十分緩慢。人們根本不可能設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輩、祖輩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在他們眼裡生活的意義是既定的,前輩的過去就是他們的未來。因此,老人是整個社會公認的行為楷模,當然更是年輕一代的行為標準。老一代傳喻給年輕一代的不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還包括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公認的生活方式以及簡樸的是非觀念。與此相連,就構成了前喻文化能夠得以保持的兩個基本條件:缺乏疑問和缺乏自我意識。人們都把他們生活於其中的文化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縱向、單向、封閉的文化傳遞方式從根本上來說排除了反叛和變革的可能。【並喻文化】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過渡性質的文化,它發端於前喻文化的崩潰之際。由於戰爭失敗、移民運動、科學發展等等原因,使得先前的文化傳遞中斷,文化體系被迫“開放”,從而使年輕一代喪失了現成的行為楷模,他們只能根據自己切身的經歷去摸索和創造,只能以在新的環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為自己仿效的楷模,這就產生了同輩間文化傳遞的並喻方式。【後喻文化】即“青年文化”是一種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傳遞過程,即由年輕一代將知識文化傳遞給他們生活在世的前輩的過程。如果說在前喻文化(即傳統社會)中,社會化的物件是社會中尚未成年的個人,那麼,後喻文化則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反向社會化”。“在這一文化中,代表著未來的是晚輩,而不再是他們的父輩和祖輩。”因此在我看來,代溝是兩群體/個人間因沒有共享一套符號體系,導致社會認知差異,從而產生社會互動的障礙。通俗易懂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而且我發現“我們產生代溝了”諸如此類的表達也延伸至同代人身上。所以是否可以更進一步來說,當代社會下產生的代溝不僅存在傳統意義上的隔代間,同時也會在同代內產生?那誘導原因是什麼呢?從我下的定義來看,共同符號體系的缺失會是其表因。而造成其差異的深層原因大抵是社會變遷了。從代間角度談,體現在時空感變快。過去的大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高度濃縮、影響極廣的社會變革。從農業文明瞬即進入工業時代,而後立即與網際網路時代碰撞。每一代人在還未完全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法則之時,又有接踵而來的挑戰。每一代人在不同的資訊刺激下,建立了符合當下的符號認知體系。而每一代之間的差異認知是需要緩衝的,其未完成前,對異類的排斥會阻礙溝通。比如我們相比下與年輕老師交往更容易,大抵因為我們還算“像”,不會出現我說美劇你講崑曲的符號差異。這也就不難發現,有關學生生活的老師,如班主任、輔導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因為雙方時間差的接補耗時較短。但不是說年代相隔越遠就越難接補。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讓彼此享有共同符號體系。或許“前喻文化”與“後喻文化”的平等對話,能消除溝通障礙。從代間角度談,體現在距離感變強。這個更多以資本積累為標尺的時代,促使我們更理性計算“兩點之間,利益為重”。這個冰冷的理性鐵籠,促使我們不願意為任何與我無干的人耗費氣力。人與人之間因工業時代的文明也隨之產生機器距離,因資訊時代的發展也隨之產生了虛擬距離。更可怕的是,社會結構的固化使得社會流動軟化,彷彿一種與生俱來的距離感是不可消滅的了。如果說上一種溝壑需要增加互動,那我認為這一種溝壑需要我們先與自己對話,在“並喻文化”中,我們適當放低自己,讓對方過河,給一種符號共享的可能,如果社會機制還無法做到,我們自己先力所能及,比如發展社群文化。簡言之,這個時代下的代溝,用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比韋伯的目的理性行動更容易得到縮減。難道不是嗎?(望善批、望和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