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找到這些
民國十八年(1929),廣福寺英參大師墓碑。 王 平攝
廣福寺位於東塍鎮康三村的龍岫山南麓,唐元和六年(811)僧重濟建,舊名“資瑞院”,址在寺岙,北宋端拱間(988-989)遷現址,景德元年(1004)建成殿舍,大中祥符九年(1016)完成塑像,景祐元年(1034)造浴室,二年(1035)立懺堂,慶曆八年(1048)擴建僧堂、三門、羅漢堂,並建僧舍70間,熙寧三年(1070)改名“壽聖禪院”,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改名“廣福院”,興隆元年(1163)改院為寺,為臺臨古郡東鄉的唐宋名剎。
廣福寺歷經800多年風雨滄桑,晨鐘暮鼓在香菸繚繞中遠播,東南沿海一帶香客絡繹於道,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遭界廢。康熙九年(1670)展界,僧涵霖重建。道光元年(1821)僧世安住寺,三年(1823)八月,重建金剛殿。十四年(1834)焚於火,十五年(1835)僧奇章,朗月復重建。民國十七年(1928)建方丈樓,西廂房各7間(現存)。1950年,大雄寶殿簷角年久失修坍塌,里人集資拆除兩燦,由五間歇山頂改修為三間硬山頂。不久,寺院全部殿舍被闢為康谷中、小學校舍。2000年學校搬遷,經報市政府審批,復定為市佛教活動場所。2001年2月18日,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里人郭世德領銜募資擴建重修,2008年建成。
新建的廣福寺殿宇巍峨,雕樑畫棟,重樓疊殿,飛簷鉤雲攬月。背枕龍岫山燕峰,門臨半月溪清流,山門內小橋曲徑,古木垂陰,寧靜致遠。殿舍計有大雄寶殿、觀音殿、藥師殿、天王殿、淨玉堂、方丈樓、客堂、鐘樓、鼓樓、香積廚、僧寮等50多間。鐘樓銅鐘重2噸,鼓樓碩鼓大可盈間。山門上“廣福寺”匾額,系道光五年(1825),欽命吏部尚書潘世恩所題。大雄寶殿上的“智月常圓”匾額,是乾隆九年(1744),欽命浙江提督刑部右侍郎狀元彭啟豐題額。方丈樓前,宋故第一代恩禪師之塔基座,清重建廣福寺石碑一通(已殘),民國十八年(1929)立的英參大師墓碑一通等文物難得留存,彌足珍貴。
廣福寺歷代高僧輩出,唐名僧重濟首建寺院,宋德度,黃岩人,住廣福寺時立壇行持,與百姓驅邪治病,救治病者以萬計,時人稱為“咒師”。紹熙五年(1194)惠智住寺,於分水嶺下石壁刻“佛號”摩崖。清康熙間的涵霖,乾隆間的海德、建平,道光間的世安、夢師、奇章、碧川,寂然等,至民國初的英參大師,都在弘揚佛教中名垂教史,尤以英參大師為突出。
英參大師(1869-1926),出生在廣福寺西北一里之鄰的上嶺村,俗姓鄭,名道松,生而聰穎,迥異時流,少攻儒學,十四歲時,悟世無常,與母語思出家。母以膝下獨苗,期傳宗接族,諭師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爾年幼無知,幸勿萌此見。”大師孝母,從此不敢提此事。
不意此後竟無心讀書,常抱微疾。母心疼,送師寄養在廣福寺德茂老宿處避疾,竟然恙疾安止,一住三年,不肯回家。拜稱老宿為師太祖,老宿鍾愛如珍,攜至郡城香林院中,師終日讀經,手不釋卷。一日,臺宗道經香林,老宿喚英參出來拜謁,師執卷具儀致禮,叩問義。晤後謂老宿曰:“此子可教,何不令其披剃乎?”宿答:“彼無弟兄,以宗嗣關係。”是年,佛降生日,老宿赴鍾巽院傳法住持事。英參師趁機剪下發辮,換上緇服,封鎖門戶,自往理髮處剃頭。值老宿回院,見門鉗鎖,心生疑竇,即梯垣而入。俄頃,師歸開門而進,一見儀禮俱足,一表堂堂僧相,老宿無可奈何,於光緒十七年(1891)春,禮文宗和尚為師,受具足戒於城裡兜率寺跡端融老和尚座下。
廿一年(1895),英參於太白山天童寺聽諦閒師講。是年冬,隨諦師赴慈溪金仙寺聽,傳記為“傳天台教觀第四十四世”,遂有“師資相印,得授記焉”之語。自此,分座弘經,即有蘇州報恩寺,會稽戒珠寺請講,席不暇暖。宣統三年(1911),主席永嘉妙智寺,重建西方殿。四年後,退席重興廣福祖庭,十年苦志,以酬根本。時值諦閒師七秩壽期傳戒,中興天台萬年古剎。師匍匐登山而趨,經營法務,自居客堂首眾。奉諦閒師命,充羯磨師,輔宏戒法。期滿,合山公選為萬年寺主持。是年,宏杖,戒期告竣,即下山募緣,不意竟為法忘軀,奄然脫化,壽五十七,居僧三十三夏,傳法二十八冬。
嗣法門人華智銘曰:
臺宗之學,法華為宗。權實本跡,開顯二門。三諦一境,至理大公。因緣生法,空有即中。事理無礙,絕待圓融。師悟此道,本分家風。十乘三觀,諸有皆空。一法既了,萬法皆通。
廣福寺周圍人文史蹟棋佈,山秀水清,風光旖旎。村中有明弘治十四年(1501),浙江監察御史陳銓,台州知府陳相,同知陸瑛,通判袁文紀,推官盛廣以及臨海知縣毋恩,縣承王綸為村中明成化進士,監察御史,人稱再生包公郭紝所立的繡衣坊。鄭氏紀念始遷祖,唐鄭廣文虔公的曾孫協律郎鄭瓘所建的鄭氏宗祠。唐大和二年(828),鄭瓘隱居廣福寺讀書,愛康谷萬山蒼翠,雙水迴流,神仙藪宅,駐足定居,傳有康谷、上嶺等村的鄭氏後裔聚居上嶺、康西等村,英參大師亦謂鄭協律之後裔。鄭瓘與杜牧等名士交善,不願為官,杜牧有詩贈鄭瓘曰:“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自說江湖不歸事,阻風中酒過年年。”後入康谷富戶蔣氏為婿,北宋時後裔有多人入仕。
廣福寺北一公里許,有水岙古村落,村中小溪流水潺潺,古宅深幽,雞犬相聞,不啻為深山裡的桃花源。
寺西二公里許的嶺根村,是辛亥革命志士,名滿東南的王文慶故里,民國時期,村裡出了8位將軍,王文慶與將軍們的故居,堪稱村中的地標。由村人王綸將軍出資建造,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題額的連山橋、將軍亭、唐宋古驛道上的古橋古路廊,乾隆皇帝為清代曠世壽星,壽終140歲的王世芳賜建的“昇平人瑞”坊等等,都是很難得的歷史人文景觀,非常值得觀瞻覽勝。
只找到這些
民國十八年(1929),廣福寺英參大師墓碑。 王 平攝
廣福寺位於東塍鎮康三村的龍岫山南麓,唐元和六年(811)僧重濟建,舊名“資瑞院”,址在寺岙,北宋端拱間(988-989)遷現址,景德元年(1004)建成殿舍,大中祥符九年(1016)完成塑像,景祐元年(1034)造浴室,二年(1035)立懺堂,慶曆八年(1048)擴建僧堂、三門、羅漢堂,並建僧舍70間,熙寧三年(1070)改名“壽聖禪院”,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改名“廣福院”,興隆元年(1163)改院為寺,為臺臨古郡東鄉的唐宋名剎。
廣福寺歷經800多年風雨滄桑,晨鐘暮鼓在香菸繚繞中遠播,東南沿海一帶香客絡繹於道,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遭界廢。康熙九年(1670)展界,僧涵霖重建。道光元年(1821)僧世安住寺,三年(1823)八月,重建金剛殿。十四年(1834)焚於火,十五年(1835)僧奇章,朗月復重建。民國十七年(1928)建方丈樓,西廂房各7間(現存)。1950年,大雄寶殿簷角年久失修坍塌,里人集資拆除兩燦,由五間歇山頂改修為三間硬山頂。不久,寺院全部殿舍被闢為康谷中、小學校舍。2000年學校搬遷,經報市政府審批,復定為市佛教活動場所。2001年2月18日,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里人郭世德領銜募資擴建重修,2008年建成。
新建的廣福寺殿宇巍峨,雕樑畫棟,重樓疊殿,飛簷鉤雲攬月。背枕龍岫山燕峰,門臨半月溪清流,山門內小橋曲徑,古木垂陰,寧靜致遠。殿舍計有大雄寶殿、觀音殿、藥師殿、天王殿、淨玉堂、方丈樓、客堂、鐘樓、鼓樓、香積廚、僧寮等50多間。鐘樓銅鐘重2噸,鼓樓碩鼓大可盈間。山門上“廣福寺”匾額,系道光五年(1825),欽命吏部尚書潘世恩所題。大雄寶殿上的“智月常圓”匾額,是乾隆九年(1744),欽命浙江提督刑部右侍郎狀元彭啟豐題額。方丈樓前,宋故第一代恩禪師之塔基座,清重建廣福寺石碑一通(已殘),民國十八年(1929)立的英參大師墓碑一通等文物難得留存,彌足珍貴。
廣福寺歷代高僧輩出,唐名僧重濟首建寺院,宋德度,黃岩人,住廣福寺時立壇行持,與百姓驅邪治病,救治病者以萬計,時人稱為“咒師”。紹熙五年(1194)惠智住寺,於分水嶺下石壁刻“佛號”摩崖。清康熙間的涵霖,乾隆間的海德、建平,道光間的世安、夢師、奇章、碧川,寂然等,至民國初的英參大師,都在弘揚佛教中名垂教史,尤以英參大師為突出。
英參大師(1869-1926),出生在廣福寺西北一里之鄰的上嶺村,俗姓鄭,名道松,生而聰穎,迥異時流,少攻儒學,十四歲時,悟世無常,與母語思出家。母以膝下獨苗,期傳宗接族,諭師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爾年幼無知,幸勿萌此見。”大師孝母,從此不敢提此事。
不意此後竟無心讀書,常抱微疾。母心疼,送師寄養在廣福寺德茂老宿處避疾,竟然恙疾安止,一住三年,不肯回家。拜稱老宿為師太祖,老宿鍾愛如珍,攜至郡城香林院中,師終日讀經,手不釋卷。一日,臺宗道經香林,老宿喚英參出來拜謁,師執卷具儀致禮,叩問義。晤後謂老宿曰:“此子可教,何不令其披剃乎?”宿答:“彼無弟兄,以宗嗣關係。”是年,佛降生日,老宿赴鍾巽院傳法住持事。英參師趁機剪下發辮,換上緇服,封鎖門戶,自往理髮處剃頭。值老宿回院,見門鉗鎖,心生疑竇,即梯垣而入。俄頃,師歸開門而進,一見儀禮俱足,一表堂堂僧相,老宿無可奈何,於光緒十七年(1891)春,禮文宗和尚為師,受具足戒於城裡兜率寺跡端融老和尚座下。
廿一年(1895),英參於太白山天童寺聽諦閒師講。是年冬,隨諦師赴慈溪金仙寺聽,傳記為“傳天台教觀第四十四世”,遂有“師資相印,得授記焉”之語。自此,分座弘經,即有蘇州報恩寺,會稽戒珠寺請講,席不暇暖。宣統三年(1911),主席永嘉妙智寺,重建西方殿。四年後,退席重興廣福祖庭,十年苦志,以酬根本。時值諦閒師七秩壽期傳戒,中興天台萬年古剎。師匍匐登山而趨,經營法務,自居客堂首眾。奉諦閒師命,充羯磨師,輔宏戒法。期滿,合山公選為萬年寺主持。是年,宏杖,戒期告竣,即下山募緣,不意竟為法忘軀,奄然脫化,壽五十七,居僧三十三夏,傳法二十八冬。
嗣法門人華智銘曰:
臺宗之學,法華為宗。權實本跡,開顯二門。三諦一境,至理大公。因緣生法,空有即中。事理無礙,絕待圓融。師悟此道,本分家風。十乘三觀,諸有皆空。一法既了,萬法皆通。
廣福寺周圍人文史蹟棋佈,山秀水清,風光旖旎。村中有明弘治十四年(1501),浙江監察御史陳銓,台州知府陳相,同知陸瑛,通判袁文紀,推官盛廣以及臨海知縣毋恩,縣承王綸為村中明成化進士,監察御史,人稱再生包公郭紝所立的繡衣坊。鄭氏紀念始遷祖,唐鄭廣文虔公的曾孫協律郎鄭瓘所建的鄭氏宗祠。唐大和二年(828),鄭瓘隱居廣福寺讀書,愛康谷萬山蒼翠,雙水迴流,神仙藪宅,駐足定居,傳有康谷、上嶺等村的鄭氏後裔聚居上嶺、康西等村,英參大師亦謂鄭協律之後裔。鄭瓘與杜牧等名士交善,不願為官,杜牧有詩贈鄭瓘曰:“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自說江湖不歸事,阻風中酒過年年。”後入康谷富戶蔣氏為婿,北宋時後裔有多人入仕。
廣福寺北一公里許,有水岙古村落,村中小溪流水潺潺,古宅深幽,雞犬相聞,不啻為深山裡的桃花源。
寺西二公里許的嶺根村,是辛亥革命志士,名滿東南的王文慶故里,民國時期,村裡出了8位將軍,王文慶與將軍們的故居,堪稱村中的地標。由村人王綸將軍出資建造,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題額的連山橋、將軍亭、唐宋古驛道上的古橋古路廊,乾隆皇帝為清代曠世壽星,壽終140歲的王世芳賜建的“昇平人瑞”坊等等,都是很難得的歷史人文景觀,非常值得觀瞻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