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費玉山
-
2 # 素雪承風984
關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從小就在課本上一代代傳下來了。難道從來就沒有人懷疑過其真實性?
出處:“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既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原文出至《宋史·司司光傳》,看似是當代人自敘其史,真實性應該很高的。但事實上宋史由元末蒙古學者蔑裡乞·脫脫主編的,此時北宋的司馬光已故去近三百年了。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寫三百多年前祖宗的故事。
就算是宋史裡也是說瓷,未提一缸字。那麼甕與缸的區別到底在哪?
馬末都先生說:“收口為甕,敞口為缸”。但是這和我們說這個故事的真假有什麼關係呢?別看這收口敞口的細微區別,你要知道敞口深腹,能淹得下一七歲左右的孩子的缸,在當時(宋朝)是沒有的。能燒成型那都是明朝有了技術後的事了。所以我們基本上聽不見有關缸的成語,而而請君入甕,甕中捉鱉,甕牖繩樞等成語卻都耳熟能詳。
當然我們教科書上看到的故事是今人翻譯成了白話文的,不然拿原文,小孩子他也看不懂啊。翻譯的人他可能也沒了解甕和缸的燒造歷史。我們現在的人好多都分不清甕和缸呢,甚至可以說我們今人很多都只說缸而不提甕。在今人的意識中,已經沒有甕這麼個東西了,統統叫缸。
好,解釋完這個問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故事本身。文中明確說了是一兒登甕,從這個登字,和後面足跌沒於水中,我們可以知道光是水深就沒頭了,而且開口又小,從上拉人出來,小孩子們還真沒法辦到。所以說選擇砸甕救人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你要是真給他換成缸他就末必能救出來了,缸的燒造工藝遠高於甕,而且口廣腹深的缸必定做的胎厚,這樣一件大缸被小孩子砸破且不傷到裡面的人,可能性不大。而甕就不一樣了,甕的燒造較於缸就簡單些,也易碎些。被小孩子砸破也就說得過去了。
至於司司光當年是否真做過這種事,我們就很難知道了,宋史裡的記載也是隔了三百多年,而且這種故事更大的可能是為了表現司司光的機智,而不是單純的記錄一件事情。然後傳到我們所聽到的司司光砸缸又是幾度輾轉他人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司司光砸缸這個故事的整體真實性目前還無法判斷,但是就算是有,那砸的也絕對不是缸,而是原文中的甕。
-
3 # 鴻儒讀書匯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這個方法要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妙處。
當時周圍都是小孩子,沒有人有能力撈人,缸上端是假山沒有著力點,不能從上面拽,缸口離地面也太高,小孩站在地上無法夠到裡面的人,舀水也沒有工具,按照人固定的思維,這孩子近在眼前,卻沒有一個實際措施能把他救出來。
砸缸的這個做法是”打破“了思維定式的,普通人可能壓根想不到還能有這種操作。人們平常做的事,展現的多半是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強,但這”急中生智“的事,表現的是人是否聰明,是否有超越常人的思維能力。
更好的方法或許有,可以鼓勵同學們多討論,但司馬光這個做法也是個很不錯的做法。這個課文的啟示和引導有很多角度,比如要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比如當遇到困難,身邊又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時候,要克服恐懼,盡最大努力解決問題,比如生活中要注意安全,不要作死。。。
回覆列表
少年心智便超凡,
施救一人轉念間。
一代宗師天造就,
史書通志美名傳。
注,通志,宋神宗時賜名《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