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情入景,為下文做鋪墊。樹上的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的啼叫。寫景中暗寓節令,採用了融情入景手法,點為下文抒寫悲慨之情作了鋪墊,抒發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一種感嘆,表示對王昌齡同情的一種心情。2、確定全詩情感基調的作用。側重於寫景和敘事。起句用筆奇巧,楊花漫天飛舞,飄泊無定;子規(杜鵑鳥)一聲聲“不如歸去”,鳴聲淒厲。景物的描寫,渲染並烘托了暮春的特定節令和環境,也象徵著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此詩出自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賞析: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託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這是李白的一首七絕名作。據考證,王昌齡貶為龍標尉約在天寶七載(748)。第二年楊花飄落、子規鳴囀的暮春季節,李白在揚州聽到王昌齡被貶的訊息後,寫下這一情真意切的詩篇,寄給貶謫遠方的王昌齡。
1、融情入景,為下文做鋪墊。樹上的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的啼叫。寫景中暗寓節令,採用了融情入景手法,點為下文抒寫悲慨之情作了鋪墊,抒發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一種感嘆,表示對王昌齡同情的一種心情。2、確定全詩情感基調的作用。側重於寫景和敘事。起句用筆奇巧,楊花漫天飛舞,飄泊無定;子規(杜鵑鳥)一聲聲“不如歸去”,鳴聲淒厲。景物的描寫,渲染並烘托了暮春的特定節令和環境,也象徵著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此詩出自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賞析: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託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這是李白的一首七絕名作。據考證,王昌齡貶為龍標尉約在天寶七載(748)。第二年楊花飄落、子規鳴囀的暮春季節,李白在揚州聽到王昌齡被貶的訊息後,寫下這一情真意切的詩篇,寄給貶謫遠方的王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