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55342772864

    造紙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

    分有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機制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於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溼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然後烘乾成紙。手工則用有竹簾、聚酯網或銅網的框架,將分散懸浮於水中的纖維抄成溼紙頁,經壓榨脫水,再行曬乾或烘乾成紙。機制和手工兩種造出來的紙最大區別在於,由於手工紙採用人工打漿,紙漿中的纖維儲存完好;機制紙採用機器打漿,紙漿纖維被打碎。使得手工紙在韌性拉力上大大優於機制紙。機制紙存在漿網速差導致纖維縱橫向分佈不均,手工紙不存在纖維縱橫向分佈比例不均,特別體現在書畫用紙上(比如:宣紙 最初的紙,是作為新型的書寫記事材料而出現的。在紙沒有發明以前,中國記錄事物多靠龜甲、獸骨、金石、竹簡、木牘、縑帛之類。商代的甲骨文、鐘鼎文實物資料,本世紀以來不斷出土;戰國到秦漢的竹簡、木牘和帛書、帛畫,也有大量出土實物。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縑帛昂貴,簡牘所佔空間很大,都不便於使用。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易得的新型書寫材料。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終於發明了用麻繩頭、破布、舊魚網等廢舊麻料製成植物纖維紙。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淵源。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造了造紙術。他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闢了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見之古籍記載,《後漢書·蔡倫傳》中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筒;其用縑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遂尊他為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人。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中國第一部條理清楚、體系分明的字典《說文解字》裡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代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紙的發明、發展及傳播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公元105年發明造紙後, 造紙術就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它地區傳播。蔡倫被封到陝西洋縣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漢族民間傳說,蔡倫生 前也向家鄉傳授過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今掖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另外,紙和藻飾書透過絲綢之路也先後傳向 北方各少數民族地區。晉代開始,中國書畫名家輩出,大大促進了書畫用紙的發展。如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他父子時期書畫用紙大有提高。晉與南北朝的書寫紙抄經紙為麻和楮皮製造,紙面已敷用澱粉與白色礦物塗料並進行研光。隋代統一南北後,唐、宋繼承與發展了數百年造紙的成就,並開闢了唐、宋中國手工造紙的全盛時期:唐代書畫與佛教盛行,使紙的需求劇增,造紙的原料擴大 到用藤和桑皮等。書畫紙還用澱粉硝煮成塗料塗布後再經打蠟,最後用粗布或石塊等揩磨砑光。寫經紙還用黃檗染成黃色以避蠹。北宋時,安徽已採用日曬夜收的辦法,漂白麻纖維以製紙,抄出的生紙光滑瑩白,耐久性好。南宋時中國南方已盛產竹紙,王安石、蘇東坡等都喜歡用竹紙寫字,認為竹紙墨色鮮亮,筆鋒明快,當時受到 許多文人墨客的仿效,從而促進了竹紙的發展。宋代不但盛產竹紙,而且開始用稻、麥草造紙。北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中記載了浙江人以麥、稻杆做紙漿及與油藤 配用造紙。到了明代,中國用竹子造紙的技術(指手工)已臻完善,該時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系統敘述了用竹子造紙的生產過程,並附有生產裝置與操作過程的插圖。該書已譯成日、法、英文傳人日本與歐洲,是中國系統記述造紙工藝的最早著作。經過元、明、清數百年歲月,到清代中期,中國手工造紙已相當發達,質量先進,品種繁多,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發展傳播的物質條件。造紙行業是包裝、印刷和資訊產業等提供商品材料為主的加工工業,也是市場化、國家化程度較高的一般競爭性加工工業。中國造紙業工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經濟的發展為造紙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造紙行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 造紙行業裝置投資約佔總投資額的60%,自動化程度高於一般造紙業;每增加一萬噸紙漿的生產能力,需要投入約1.2-2億元;每增加一萬噸紙漿及紙板,需要資金投入約1-1.2億元,百元產值佔用固定資產額與冶金、石油、化工行業相近。二、行業具有規模效益 由於造紙工業裝置投資大,固定成本高,因此擴大規模成為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三、對資源依賴度較大 造紙產業以木材、竹、蘆葦等原生植物纖維和廢紙等再生纖維為原料,屬於資源約束性工業,對纖維來源的依賴程度極高。相比較世界上主要製漿造紙國家森林覆蓋率高、原料資源豐富的狀態,中國國內纖維原料供需矛盾突出。四、市場集中度低 目前中國製漿造紙工業大型集團較少,強勢企業少,大部分製漿造紙企業規模較小,這種狀況使得企業的規模效益無法實現,限制了企業技術水平、裝備水平、產品檔次的提高和汙染的有效防治。五、資源消耗較高 汙染防治任務艱鉅 造紙工業不合理的原料結構、規模結構以及較低的技術裝備水平,決定了中國造紙工業的水、能源、物料的消耗較高併成為主要的汙染源,中國造紙工業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受產能擴張、生產成本增加、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加劇等因素的影響,將促使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由過去依靠投資增量發展轉向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的質量效益型方向發展,同時也會加快落後裝備的淘汰速度和企業間的併購重組、整合資源的速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大紅色”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