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忠報國【讀音】:jìn zhōng bào guó【解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出處】:《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例句】:盡忠報國,乃臣子之責。明·郭勳《英烈傳》第三回2、勵精圖治【讀音】:lì jīng tú zhì【解釋】:勵: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出處】:《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宋史·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例句】:勵精圖治在勤民,宿弊都將一洗新。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3、撥亂反正【讀音】:bō luàn fǎn zhèng【解釋】:撥:治理;亂:指亂世;反:通“返”,回覆。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出處】:《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例句】:今天運將轉,不過數十年,真人當出,撥亂反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二4、救亡圖存【讀音】: jiù wáng tú cún 【解釋】:救:拯救;亡:危亡;圖:謀求;存:生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國家的生存。【出處】:清·王無生《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夫救亡圖存,非僅恃一二才士所能為也;必使愛國思想,普及於最大多數之國民而後可。”【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5、安邦定國【讀音】: ān bāng dìng guó【解釋】:邦:泛指國家。使國家安定鞏固。【出處】: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捲上:“我這劍要賣與烈士,大則安邦定國,小則禦侮捍身,您孩兒每識個什麼?”【例句】:薦賢舉善是吾心,安邦定國訪知音。 明·無名氏《伐晉興齊》第一折
1、盡忠報國【讀音】:jìn zhōng bào guó【解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出處】:《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例句】:盡忠報國,乃臣子之責。明·郭勳《英烈傳》第三回2、勵精圖治【讀音】:lì jīng tú zhì【解釋】:勵: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出處】:《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宋史·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例句】:勵精圖治在勤民,宿弊都將一洗新。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3、撥亂反正【讀音】:bō luàn fǎn zhèng【解釋】:撥:治理;亂:指亂世;反:通“返”,回覆。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出處】:《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例句】:今天運將轉,不過數十年,真人當出,撥亂反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二4、救亡圖存【讀音】: jiù wáng tú cún 【解釋】:救:拯救;亡:危亡;圖:謀求;存:生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國家的生存。【出處】:清·王無生《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夫救亡圖存,非僅恃一二才士所能為也;必使愛國思想,普及於最大多數之國民而後可。”【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5、安邦定國【讀音】: ān bāng dìng guó【解釋】:邦:泛指國家。使國家安定鞏固。【出處】: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捲上:“我這劍要賣與烈士,大則安邦定國,小則禦侮捍身,您孩兒每識個什麼?”【例句】:薦賢舉善是吾心,安邦定國訪知音。 明·無名氏《伐晉興齊》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