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楊柳觀音(佛身):右手持楊柳,踞坐巖上,手持淨瓶。
二、龍頭觀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
三、持經觀音(聲聞身):箕坐巖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
四、圓光觀音(梵王身):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
五、遊戲觀音(帝釋身):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與普門品中"或被惡人受,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相應。
六、白衣觀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巖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
七、蓮臥觀音(天大將軍身):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臥姿,表卅三觀音之小王身。
八、瀧見觀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巖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
九、施藥觀音(毗沙門身):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十、魚籃觀音(小王身):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漁籃即馬郎婦觀音故事很生動。原陝西民風悍兇,不知有三寶。元和十二年忽有一孤身美女提籃賣魚,人皆競欲娶之。女子說:有一夕能誦《普門品》者,可歸,早晨有廿餘能誦徹。女子再授《金剛般若》,至晨能背者猶十人,續再授《法華經》全帙,給三天期限,結果獨有馬氏子能。馬郎迎娶後女子即稱病,須臾便死,體且爛壞。瘞埋後數日,一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啟開視之,唯見黃金鎖子骨。老僧說此為觀音大士,憫汝悲障重,垂方便示化。此後陝西地方誦經者益多。宋黃庭堅《觀音贊》說:"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
十一、德王觀音(長者身):趺坐巖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於臍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 十二、水月觀音(居士身):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十三、一葉觀音(宰官身),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宰官。 十四、青頸觀音(婆羅門身):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藥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卅三身中佛身 .十五、威德觀音(比丘身):箕坐巖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天大將軍身 .十六、延命觀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巖,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十七、眾寶觀音(優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卅身中之長者。 十八、巖戶觀音(優婆姨身):端坐於巖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九、能靜觀音(長者婦女身):佇立巖畔,兩手按一巖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二十、阿耨觀音(居士婦女身):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二十一、阿摩提觀音(宰官婦女身):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卅身中之毗沙門身。 二十二、葉衣觀音(婆羅門婦女身):敷草坐巖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卅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二十三、琉璃觀音(童男身):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二十四、多羅尊觀音(童女身):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二十五、蛤蜊觀音(天身):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據《觀音慈林集》卷下載,唐文宗一向極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進貢為口實,大加收括民財,致怨聲載道。觀音聞知後為解救眾生,變為蛤蜊,示現於皇宮的廚房。文宗見後驚奇,請終南山恆政禪師致問,乃知觀音化現教示,即下旨停罷貢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觀音殿,沿海漁民額手稱慶,家家奉供,稱為蛤蜊觀音。 二十六、六時觀音(龍身):作居士裝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二十七、普悲觀音(夜叉身):衣端受風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二十八、馬郎婦觀音(乾闥婆身):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二十九、合掌觀音(阿修羅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三十、一如觀音(迦樓羅身):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普門品中有:"雲雷鼓掣電,降雹澎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配圖的經本多畫有雷電降電與觀音埸面。 三十一、不二觀音(緊那羅身):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執金剛身。 三十二、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三十三、瀝水觀音(執金剛神身):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一、楊柳觀音(佛身):右手持楊柳,踞坐巖上,手持淨瓶。
二、龍頭觀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
三、持經觀音(聲聞身):箕坐巖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
四、圓光觀音(梵王身):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
五、遊戲觀音(帝釋身):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與普門品中"或被惡人受,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相應。
六、白衣觀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巖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
七、蓮臥觀音(天大將軍身):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臥姿,表卅三觀音之小王身。
八、瀧見觀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巖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
九、施藥觀音(毗沙門身):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十、魚籃觀音(小王身):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漁籃即馬郎婦觀音故事很生動。原陝西民風悍兇,不知有三寶。元和十二年忽有一孤身美女提籃賣魚,人皆競欲娶之。女子說:有一夕能誦《普門品》者,可歸,早晨有廿餘能誦徹。女子再授《金剛般若》,至晨能背者猶十人,續再授《法華經》全帙,給三天期限,結果獨有馬氏子能。馬郎迎娶後女子即稱病,須臾便死,體且爛壞。瘞埋後數日,一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啟開視之,唯見黃金鎖子骨。老僧說此為觀音大士,憫汝悲障重,垂方便示化。此後陝西地方誦經者益多。宋黃庭堅《觀音贊》說:"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
十一、德王觀音(長者身):趺坐巖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於臍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 十二、水月觀音(居士身):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十三、一葉觀音(宰官身),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宰官。 十四、青頸觀音(婆羅門身):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藥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卅三身中佛身 .十五、威德觀音(比丘身):箕坐巖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天大將軍身 .十六、延命觀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巖,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十七、眾寶觀音(優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卅身中之長者。 十八、巖戶觀音(優婆姨身):端坐於巖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九、能靜觀音(長者婦女身):佇立巖畔,兩手按一巖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二十、阿耨觀音(居士婦女身):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二十一、阿摩提觀音(宰官婦女身):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卅身中之毗沙門身。 二十二、葉衣觀音(婆羅門婦女身):敷草坐巖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卅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二十三、琉璃觀音(童男身):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二十四、多羅尊觀音(童女身):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二十五、蛤蜊觀音(天身):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據《觀音慈林集》卷下載,唐文宗一向極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進貢為口實,大加收括民財,致怨聲載道。觀音聞知後為解救眾生,變為蛤蜊,示現於皇宮的廚房。文宗見後驚奇,請終南山恆政禪師致問,乃知觀音化現教示,即下旨停罷貢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觀音殿,沿海漁民額手稱慶,家家奉供,稱為蛤蜊觀音。 二十六、六時觀音(龍身):作居士裝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二十七、普悲觀音(夜叉身):衣端受風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二十八、馬郎婦觀音(乾闥婆身):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二十九、合掌觀音(阿修羅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三十、一如觀音(迦樓羅身):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普門品中有:"雲雷鼓掣電,降雹澎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配圖的經本多畫有雷電降電與觀音埸面。 三十一、不二觀音(緊那羅身):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執金剛身。 三十二、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三十三、瀝水觀音(執金剛神身):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