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蒜頭大人
-
2 # 順通工程建設機械租賃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想嫁給愛情,想找個自己愛的,又疼愛自己的好男人託付一生。有人曾經說過:找個合適的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然後結婚白頭偕老是婚姻最理想的狀態。可是,有多少人的愛情根本撐不到婚姻的殿堂,等不到穿上婚紗的哪一天。這是因為在那些只適合戀愛卻不適合結婚的人眼裡,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二者根本沒有任何聯絡,所以他們戀愛的物件和結婚的物件從來都不是同一個人。
我們應該都知道,在常規的婚戀關係裡面,戀愛就是通往婚姻的途徑,而且我們認為一份愛情能否“功德圓滿”,只有用結婚來證明,兩個人能結婚,說明他們有緣也有分。但在潛意識裡,我們仍舊把這兩者的模樣悄悄定格,用一張結婚證把一段關係劃分出了不同的區域,而把情感裡最讓人心動的激情與浪漫,悄悄地關在婚姻的門外,自己卻全然不知,等到失去才恍然大悟。
曾經在一部電影裡面看到過這麼一句話:“他對婚姻的定義和我不一樣,勉強湊合以後也不會開心。”選擇向有可能的物件呈現自己生活真實的一面,本來就是一種隱形的篩選,因為“先要有相同的共識,才會有甜蜜的愛情和婚姻。”說到底就是三觀的不同,有的人因為成長環境等外界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產生了不一樣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就會形成不一樣的愛情觀,但是,世界那麼大,總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其實,婚姻是平平淡淡的相守過日子,而戀愛則是轟轟烈烈的充滿激情。二者本身就不是同一種模式,所以嫁給愛情的那些人是因為他們從開始戀愛到後來的結婚生子,甚至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都會依然儲存彼此心中最初的那份愛,在他們的婚姻裡,既有茶米油鹽醬醋茶,又有詩和遠方歡笑相伴。
特別贊同!
結婚這個事情,不能把它看的太理所當然了。它就是很日常的東西,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就比如有些人喜歡吃大蒜,有些人討厭大蒜。
有些人喜歡讀書,有些人喜歡運動。有些人喜歡熱鬧,也有人喜歡安靜。有人追求金錢有人追求權利。
不適合結婚的人,不代表不正常。過去很多人受傳統思想影響,覺得不結婚是件丟人的事情,在適婚年紀通通結婚,後不後悔,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讓他們又開始對下一代下手,逼迫結婚。
現在的90後,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裡早就看透了一切,學會對一切都保留懷疑態度。有些90後能清醒的認識到自己不適合結婚,比起用心築建愛巢,照顧孩子。更喜歡用更多的時間來看世界,享受生活,享受孤獨。
我們要對不願意結婚的人保持寬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