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黔農小莫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黃鱔是淡水魚類中的佳品,由於野生自然資源日趨減少,黃鱔的人工養殖經濟效益較高,前景看好。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結構的調整,在池塘中設定網箱養殖黃鱔模式得到廣範推廣。為有效地提高黃鱔養殖產量和效益,促進黃鱔養殖健康發展,現將黃鱔網箱養殖技術及其病害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網箱設定:1.規格:一般選擇聚乙烯類 7 × 3股網片或四紗無結網片,大小以寬1.8~2.5米,長4.5~6.0米,高約1.5米為標準。2.放箱:放箱前,池塘內水位應達1.5米以上,且池塘作過清塘滅菌及滅寄生蟲的處理(即可用新鮮生石灰300~500 克/米2。水體消毒清塘.並消滅大部分寄生蟲,最好再用敵百蟲進行殺蟲處理),每畝塘設定網箱一般不超過30只網箱在放苗前7~10天入水。待網衣上看生一層藻類後即可放苗。3.覆草:放苗前要在網箱內移植消毒過的水花生或油草或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覆蓋面佔箱體面積的70%左右。

    二、苗種選擇與放養:1.苗種的質量 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黃鱔作為苗種。不宜選用帶傷鱔魚或用糖精餵過的鱔苗。2.苗種放養時間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此階段因天氣由涼轉暖,氣溫仍低,須就近購苗,否則成活率低,最好選擇Sunny明媚的天氣放苗;苗種規格以 10~ 30克/尾為佳,放養密度約15斤/米2。第二階段是6月至7月。這個階段是全年的最佳放養時間,苗種規格以30~50克/尾較好,密度約2斤/米2。第三階段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此階段氣溫開始下降,放養目的在於為第二年培養種苗居多,放養規格以10克/尾為佳,密度約15斤/米2;如為養成魚當年上市則須放大規格種魚——約60克/尾,且密度約2.5斤/米2。

    三、投餵方法:飼料投餵要做到“四定”和“四看”。“四定”即定時、定量、定質、定位。定時:即黃鱔在生長適溫範圍內,在上午9時和下午l7時各投飼1次。定量:即水溫在 20℃~28℃時,日投餵量為黃鱔體重的2%~4%,上午投餵佔30%,下午投餵佔70%,具體投餵量一般以黃鱔能在二三小時全部吃完為度。定質:要求飼料新鮮,特別是動物鮮活飼料不能腐爛變質,配合飼料也要在保質期內。定點:餌料應投餵在固定的食臺上,以減少散失,同時便於觀察及清除殘渣。

    四、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養殖水體要求清新、活爽,溶氧量充足,pH值6.0~7.6,透明度30釐米~40釐米;每天應清除箱內殘餌和箱外汙物,以保持水流暢通;有條件的一般在5月~6月份每3天~5天換水1次,換水量為池水總量的1/5,7月~9月份每天換水10釐米左右;但要防止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流入池塘;必要時施用水質改良劑,如每667

    平方米定期潑灑生石灰10公斤;在網箱中定期施放或在飼料中新增微生物製劑,有效降低水體中硫化氫、氨氮等有害物質的含量,以達到改良水質的目的。及時開機增氧。高溫期每天凌晨5時開機2小時左右,悶熱天開機4小時;保持池水溶氧每升4毫克以上。

    2.水溫與水草黃鱔最適生長水溫為25℃~28℃;夏季當水溫超過30℃時,應採取加註新水、加大水草覆蓋面積等措施來調控水溫;水草既是黃鱔棲息的生態場所,又可調節水溫、水質;放置的水草應占整個網箱水面的80%;當網箱內水草過多過密時,則應人工撈除、疏稀,目的是防暑降溫,為黃鱔的生長、棲息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便於觀察。

    3.防逃管理堅持每天巡塘查箱,觀察池魚、箱鱔活動和水質變化情況。清除箱內殘餌、腐爛水草和箱外汙物,發現死鱔及時撈出;經常洗刷網箱,保持箱內外水體交換;結合洗箱檢視箱體有無破損;平時除定期滅鼠外,還可根據黃鱔吃食情況判斷是否破箱。

    4.越冬管理水溫降至l0℃以下,黃鱔進入冬眠狀態。可結合池魚捕撈,將池水水位適當降低,讓網箱箱底緊貼池底,並在箱底鋪20釐米厚且有機質較多偏鹼性的泥土,網箱內放40釐米厚的稻草。當氣溫較低時黃鱔鑽入箱底泥中,氣溫上升時黃鱔竄入稻草中;另外在越冬期,網箱水體應少交換,以免水溫太低凍傷黃鱔。另可採取提高水位、搭建塑膠棚的辦法保持水溫在8℃左右,以確保水面不結冰。

    五、病害防治:我們要有防重於治的觀念“以防為主、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的原則來對待鱔病預防工作的關鍵在於日常管理要把握好上述技術要點,就能有效預防鱔病的發生。黃鱔在發病前一般有些異常情況出現,因此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一但發現異常就應設法儘快查出原因,以及對症下藥。現將一些黃鱔發病的病因,症狀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藥物預防。放養前進行養殖水體的滅蟲殺菌工作;每半個月交替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消毒,以殺滅或控制病原體。內服預防藥物,每100公斤黃鱔用大蒜250克~500克拌餌進行投餵,每週1次。每月用驅蟲劑拌餌投餵一療程(5天)。

    2.腸炎病。病因:腸型點狀氣單孢菌。症狀:病鱔活動遲鈍,食慾下降,腹部出現紅斑,肛門紅腫、流膿血,剖開可見腸道充血發炎。防治方法:①每100千克黃鱔用10克磺胺胍拌飼投餵,連用3~6天,同時用0.5~10克/米漂白粉整箱潑酒。②每100千克黃鱔用大蒜500克,與食鹽500克拌勻搗爛後拌飼投餵,連喂3~6天。③其它專用藥物。

    3.腐皮病。病因:氣單孢桿菌。症狀:體表區域性或大部出血發炎.形成大小不一的紅色圓斑,腹部兩側

    側較明顯.病情嚴重的表皮腐爛,剝去腐皮可1骨骼。防治方法:①用l~2克/米漂白粉對整箱潑藥連用3天。③發病時可用1~2只蟾蜍剝開頭皮,繫上繩子,在池中反覆拖幾次,連續兩天後可痊癒。③每立方水體用25 萬單位紅黴素整箱潑灑,同時每100於克黃鱔用10克磺胺噻唑拌餌投餵,連喂3~6天。④其它專用藥物。

    4.出血病。病因:嗜水氣單孢菌。症狀:病魚遊動緩慢,頭常伸出水面呼吸,有厭食現象,肛門變紅,體表出現點狀或片狀充血,腹部較明顯,舌及上、下頜、腮部充血。口中流血水,剖開看到腸壁充血或淤血,心臟,肌肉充血,肝腫大,腎臟充血變黑等。防治方法:①用慶大黴素拌飼投餵,連喂 3天。②用每毫升0.25單位的金黴素浸洗鱔體。③其它專用藥物。

    5.寄生蟲病。病因:毛細線蟲。病狀:病鱔食慾差,魚體消瘦,剖開可見腸內有乳白色細長蟲子。防治方法:每100千克黃鱔用10~15克90%晶體敵教百蟲拌飼投餵,連喂5~7天。

    6.禁用藥物病害防治中藥物的使用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的規定。原來常用而現在禁止使用的有:硝酸亞汞、呋喃唑酮、孔雀石綠、磺胺脒(胍)、磺胺噻唑、氯黴素、五氯酚鈉、呋喃西林等。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 # A極品深山養蜂場

    可以用網箱,水箱太小,不適合黃鱔養殖。

    在野生環境中,黃鱔常棲居於淺水泥土,這是由於泥土能提供穩定的溫熱條件和黑暗的生活環境。在生產中,以竹筒、磚瓦、水草等作魚巢代替泥土可以滿足黃鱔的生活條件,進行無土養殖。相對有土養殖而言,黃鱔無土養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觀察管理方便、馴食配合飼料容易、有利於防治病蟲害和效益較高等優點。目前無土養殖基本上採用流水養殖模式,但在水資源緊缺的地方,流水無土養殖模式又難以推廣。黃鱔靜水無土養殖卻比流水無土養殖更容易推廣。靜水無土養殖節水節勞力,投資少,見效快,適應範圍廣,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產週期,鱔可增重3~5倍。

  • 3 # 小何小溪

    水箱養很少吧!魚塘,水池養就看過,先挖好魚塘,鋪膜倒水泥,再鋪一層乾草,帶把挖出來的泥弄進魚塘,三天後就放鱔魚苗

  • 4 # 凡凡的春天

    可以用網箱,水箱太小,不適合黃鱔養殖。

    在野生環境中,黃鱔常棲居於淺水泥土,這是由於泥土能提供穩定的溫熱條件和黑暗的生活環境。在生產中,以竹筒、磚瓦、水草等作魚巢代替泥土可以滿足黃鱔的生活條件,進行無土養殖。相對有土養殖而言,黃鱔無土養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觀察管理方便、馴食配合飼料容易、有利於防治病蟲害和效益較高等優點。目前無土養殖基本上採用流水養殖模式,但在水資源緊缺的地方,流水無土養殖模式又難以推廣。黃鱔靜水無土養殖卻比流水無土養殖更容易推廣。靜水無土養殖節水節勞力,投資少,見效快,適應範圍廣,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產週期,鱔可增重3~5倍。

  • 5 # 鄉村振興實踐者

    在野生環境中,黃鱔常棲居於淺水泥土,這是由於泥土能提供穩定的溫熱條件和黑暗的生活環境。在生產中,以竹筒、磚瓦、水草等作魚巢代替泥土可以滿足黃鱔的生活條件,進行無土養殖。相對有土養殖而言,黃鱔無土養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觀察管理方便、馴食配合飼料容易、有利於防治病蟲害和效益較高等優點。目前無土養殖基本上採用流水養殖模式,但在水資源緊缺的地方,流水無土養殖模式又難以推廣。黃鱔靜水無土養殖卻比流水無土養殖更容易推廣。靜水無土養殖節水節勞力,投資少,見效快,適應範圍廣,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產週期,鱔可增重3~5倍,現將黃鱔靜水無土養殖的關鍵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水草放養合理投放水草可淨化水質,使鱔池換水次數減少為每月1~2次,且能起到防暑降溫、減少應激反應、提供魚巢、防治病蟲害等作用。常見的水草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細綠萍等。在不同季節要按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蘆和水浮蓮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細綠萍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黃鱔棲身水草下受凍。一般在鱔种放養前15天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水草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水草種植面積不宜超過全池面積的2/3,至少要空出1/3漁池面積來設定食臺和便於黃鱔活動。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時將多餘的水草撈出或將過長的水草刈割,並結合鱔池消毒在草上潑灑0.1×10-6的生石灰,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魚巢設定各種管子、竹筒、磚瓦、廢輪胎、水草、絲瓜絡、棕片、聚乙烯網片等都可以作魚巢。生產中一般用廢舊腳踏車輪胎經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後作鱔巢效果比較好,輪胎置入水草下面,每個小池可放5~6個輪胎。也可用竹筒,兩根竹筒為一排,每池設3~5排,每排間距0.3米左右。每排竹筒下墊磚頭,使竹巢下面有較大空間,便於流水排汙。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壓放磚頭,還起到遮光隱蔽作用。

    避暑遮蔭黃鱔靜水無土養殖池較小(15~20平方米),水位淺(15~20釐米),在夏天水溫極易超過30℃,因此對水池進行遮蔭避暑措施必不可少。一般在池上搭架遮蔭網,並在池邊種植葡萄、絲瓜、南瓜等攀緣植物。但注意池水面要留有10%~30%的光線。氣溫超過30℃時,要加深池中水位,降低黃鱔密度,並緩緩注入新水(採用地下水調節漁池水溫)。

    水質調控

    1.交叉消毒。水體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0.1×10-6或1×10-6的漂白粉全池潑灑,交叉使用。北方水質偏鹼,使用漂白粉的次數要少一些;南方水質偏酸,使用生石灰的次數可多些。

    2.保持合適的水位。黃鱔吃食和呼吸需經常把頭部伸出水面,為減少鱔體力的消耗,水位宜淺。但水位太淺,水溫就變化快,黃鱔的活動空間又小,極不利於黃鱔的生長髮育。因此一般水位為10~15釐米,氣溫高時可加深至25釐米。如果水草生長繁茂,每月換水1次即可,一般要根據水蒸發量及時補充清水。

    3.保持生物多樣性。鱔池要放養田螺、小雜魚、泥鰍等來清除殘餌以調節水質。但要注意這些生物應在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每平方米鱔池放養泥鰍不宜超過0.3公斤,泥鰍宜在黃鱔馴食配合飼料後放養,方可充分發揮泥鰍吃食黃鱔糞便等作用。放養蟾蜍對於防止黃鱔特有的梅花斑病有特效,一般每小池放1~2只即可。每平方米池放養田螺不宜超過0.25公斤。另外,還可在池中培育適量的綠藻等。

    病蟲害生態防治

    1.調節水溫。黃鱔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8℃,最佳攝食溫度為23~26℃。當水溫升高時,喜低溫的病原體生長繁殖就受到抑制,會使一些病少發生,如水黴病、白點病;注意水溫日溫差不宜超過10℃,否則極易出現列印病。另外,調節水溫到最佳溫度,會促進黃鱔攝食,增強其體質。

    2.調節密度。黃鱔放養密度應視鱔池大小、種苗規格、飼料和管理水平而定。規格一般以每尾15~20克為宜,每平方米放養80~150尾,放養密度為1.5~2公斤/平方米,一般不宜超過3公斤/平方米,要注意及時分池。

    3.中草藥防治。中草藥防治的主要途徑是在配合飼料中新增已經粉碎的中草藥或泡製的中草藥製劑,也可用中草藥液全池潑灑或將新鮮中草藥植物莖葉浸泡於鱔池中。目前已被證實對黃鱔有效的中草藥有馬齒莧、大黃、黃芪、五倍子、苦楝樹及貫眾、水辣蓼等。

    4.殺滅寄生蟲。黃鱔腸道寄生蟲尤其是新棘蟲、毛細線蟲寄生率和寄生強度非常高,這也是黃鱔生長慢、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利用野生鱔種養殖要“治病先治蟲”,一旦馴食配合飼料成功,要立即著手殺滅寄生蟲。

    另外,如同有土養殖一樣,靜水無土養殖還要注意科學建池和及時脫鹼、嚴格篩選魚種、合理馴食配合飼料、加強鱔池日常管理等

  • 6 # 上海葡萄哥

    可以養的,主要看水箱的大小以及養多少條,大的水箱可以養多一點,小的可以養少一點,具體的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去做

  • 7 # 牛團長說農村

    水箱可以養殖,為大家介紹一種水箱養殖黃鱔的方法,涉及水產養殖領域,以上端開口的不鏽鋼水箱作為黃鱔的養殖池,在水箱內底部放置截斷的竹筒,竹筒內填入1/3空間的落葉,水箱側壁下端設定排水管,水箱內還放入鱧腸、鐵莧菜、福壽螺和空心菜,向水箱內加水和投放黃鱔苗種後,定期收穫空心菜;水箱內加的水經過中藥組合物處理,處理方法是將中藥組合物用紗布包裹,投放在水體中浸泡,浸泡2小時以上取出。控制養殖條件,而且不受至於地理環境,可以更大範圍內推動黃鱔養殖業的發展,節約空間,可以實現工廠化養殖,水體經過中藥組合物的處理,可使黃鱔寄生蟲感染率下降40%-60%。可以借鑑一下,謝謝

  • 8 # 使用者62498787033

    可以用網箱,水箱太小,不適合黃鱔養殖。

    在野生環境中,黃鱔常棲居於淺水泥土,這是由於泥土能提供穩定的溫熱條件和黑暗的生活環境。在生產中,以竹筒、磚瓦、水草等作魚巢代替泥土可以滿足黃鱔的生活條件,進行無土養殖。相對有土養殖而言,黃鱔無土養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觀察管理方便、馴食配合飼料容易、有利於防治病蟲害和效益較高等優點。目前無土養殖基本上採用流水養殖模式,但在水資源緊缺的地方,流水無土養殖模式又難以推廣。黃鱔靜水無土養殖卻比流水無土養殖更容易推廣。靜水無土養殖節水節勞力,投資少,見效快,適應範圍廣,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產週期,鱔可增重3~5倍。

  • 9 # 他鄉藝客

    不知道你說的是觀賞水箱還是那種養魚網箱,如果是網箱,是可以養的。

    網箱養殖具有投資小、方便在魚塘養殖,規模可大可小,操作管理比較方便,水溫容易控制,養殖成活率高等優點。一般魚塘養殖,靜水池塘網箱總面積不超過祠堂總面積的30%,流動水的池塘,其網箱面積可達池塘總面積的50%。一般採用長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積也不大於20平方米為宜,網商深度為1.2米至1.5米,一般露水氛圍50釐米,水面上的70至100釐米為防止黃鱔逃跑部分,一般網箱所選用的材料為聚乙烯網布,網眼大小應小於鱔苗體型直徑,鱔魚苗,選擇體積規格大小相差不大的,如果體積相差太大,大黃鱔會吃小黃鱔苗的影響產值,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接受男方是單親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