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冠教師

    對於孩子不願意去上嚴厲老師的課,要究其原因,調查一下是因為什麼問題導致了這種結果。

    首先與孩子進行交流:

    嚴厲老師上的什麼課?是不是不喜歡上這門課?還是因為在之前的課堂上因為調皮,被老師嚴厲的批評過?

    如果是因為調皮,是因為做了什麼事情,之後家長再和孩子深入的交談,開啟孩子的心結,如果是孩子的原因,讓孩子主動和老師主動承認錯誤;如果是老師過於嚴厲,再和老師進行溝通。

    再於該老師進行溝通:

    透過老師瞭解孩子的課堂狀況,看看孩子在之前老師的課堂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孩子的抗拒上課的心理。之後積極和老師進行交流,讓老師和孩子面對面談談心,開啟孩子的心結,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誤會。

    再和孩子的班主任和同學進行溝通

    向班主任反應孩子遇到學習中的困惑,讓班主任積極的幫助孩子儘早的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另外和孩子的同學談談,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幫助孩子,儘快的消除牴觸的心理。

    這樣幾方面的瞭解,可以對孩子所遇到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以此來更快的開啟孩子的心結。

  • 2 # 菠蘿蜜波若

    我們共同對嚴厲的老師說“不”!

    嚴格的是行動,溫和的是氛圍。

    略偏激地講,所有老師,應當是嚴格而並非嚴厲,尤其大部分時間應當是溫和的。

    孩子在學習,表現好時,老師的讚賞令孩子如沐春風、手足舞蹈。

    孩子在學校,表現平平,跟著大眾走,感受環境引導與老師提醒。

    孩子在搗亂,表現不好,被老師批評,下次不敢再犯,猶如父母的訓誡。

    孩子說這位老師嚴厲,

    那麼為人父母的我們,應當問孩子,這位老師哪裡嚴厲,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引導孩子去理性分析。哪一件事情,或者哪些事情讓孩子感到嚴厲。

    家長與學生都渴望溫和並富有成效的老師。

    我們都期待嚴格,但是讓學生敬服的老師。

    可是,我們憑什麼花錢去請一位滿滿戾氣的老師?

    讓孩子選擇,

    父母與孩子理性分析,

    排除孩子逃避學業的可能,去共同選擇,深入學習。

     

  • 3 # 楊鍋來了

    你剛好問到了我們班級目前出現的一例男孩就是這樣的情況。

    現在是偶爾來一下,已經六年級了,家長也著急得沒有任何辦法,勸了,罵了,甚至動手打了,可孩子就是不來上學。無意間透露出來資訊,可能孩子懼怕哪個老師,或者說老師偏嚴厲了些。

    但我想說的是老師嚴厲沒有錯,只是要求上,比如課堂,作業等等,這些本來應該認真做好,這就是規矩。何況老師的嚴厲是針對全班的,不只是針對某一個人,孩子覺得嚴厲,一定是自己在某方面沒有做好,被老師批評或者要求重灌完成,就覺得老師的嚴厲是針對自己的。

    一個班老師有幾個吧,不可能個人老師都對你溫柔相待,你做得不好,或者犯錯也完全無視的態度,肯定不行,現在的孩子也慣不得,你越溫柔,他越覺得你可期,這個可以從有些科目的課堂紀律就知道了。

    如果說我們老師對家長說,我們特別對你的孩子不嚴厲,課隨便聽,作業隨便做,只要不太影響別人,就不去幹預孩子,我想家長肯定是不願意的。

    當然上面這些是我們成人的理解 ,作為孩子他肯定理解不到這些道理。因為很多道理我們都和孩子說了,可孩子就是經常性的不來上課。

    我所遇到的這個孩子,昨天家長到學校,可能是無心的提醒吧,他們回家透過給班上平時和孩子耍得好的家長打電話,請他們的孩子到家和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讓同學多勸勸,還好,今天孩子來上課了。也許這也是一種方法,可以試試。

  • 4 # 書海拾掇

    一般來說,嚴厲的老師都是負責任的,有強烈使命感的人。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優秀。

    孩子不喜歡上嚴厲老師的課,是一種正常現象,這不僅是你的孩子這樣,而是很大部分孩子都一樣,因為人都是喜歡自由,喜歡無拘無束,嚴厲就意味著有壓力,有這樣那樣的約束,換作是你也不喜歡。那應該怎麼辦呢?這就是考驗我們家長的時候,現跟大家分享以下幾點做法:

    1、我們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傳輸老師的正能量資訊,比如:老師嚴厲是為了你更好的學習;老師嚴厲,是為了糾正你的缺點,讓你更優秀等等正能量資訊,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對老師嚴厲的方法持質疑的態度。

    2、我們不要想著去幹擾或改變老師嚴厲的方法,因為這是老師的教學風格,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所以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去適應,鼓勵孩子去接受,讓孩子更好地面對壓力,讓心力變得更強!

    3、我們要幫助孩子,使孩子變得更好,使孩子變得更自信。嚴厲老師對於好學生來講,是開綠燈的,並會收穫滿滿的關懷和鼓勵,相反,對於差生來講,就會頻頻亮紅燈,並進行不斷的鞭策。

    4、我們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多用心去和老師溝通,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並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看到家長如此緊張孩子的學習,他是開心的,也會自然而然的去關注你的小孩,並盡力去幫助他。小孩會感受到老師的這份關懷,在他心裡就如沐浴溫暖的Sunny,又如何會不喜歡上課呢?

    5、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學校或班級舉辦有關課程的活動。孩子在活動中會與老師更多的接觸,讓彼此之間更多的瞭解,熟悉了對方自然會更容易接受他。

    遇到嚴厲的老師,應該要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一位嚴厲的老師能使孩子抗挫折能力得到最好的鍛鍊。

  • 5 # 樹人園丁

    我認為哪個孩子也不願意去上嚴厲老師的課,除非有自虐傾向。我們小時候後上課不也是這種情況嗎?都喜歡上脾氣好的老師的課,一想到上嚴厲老師的課就頭痛。

    至於說怎麼辦?文中你沒有說清楚,老師為什麼嚴厲?是不是你家孩子做的不好?還是因為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要求嚴格?

    如果是你家孩子做的不好,你可以教導孩子,要認真聽講,老師對你嚴厲是因為他對你負責任,想讓你學好。你得讓孩子從自身找原因,嚴於律己,上課守秩序,積極回答問題,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這樣做了如果老師還是特別嚴厲,那你就要及時和老師溝通,把你和孩子這段時間孩子向好的改變告訴老師。我想老師會理解的。如果還不能改變現狀,你就得向學校反映情況,因為排除了學生的問題,老師這樣嚴厲已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了,對學習肯定是不利的。

    如果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嚴厲,那就是老師的問題了。我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在一個壓抑的課堂上,學生情緒不高,多巴胺分泌就會受到抑制,好好的課堂氣氛就被老師給破壞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也被破壞了。作為家長可以聯絡同班的家長向學校反應這個問題。

    總之,先從自己孩子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與老師的溝通,希望互相理解。畢竟目的都是想搞好教學,讓孩子喜歡上課,喜歡學習。

  • 6 # 世問

    孩子不願意去上嚴厲老師的課,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們都知道:嚴師出高徒。嚴厲的教師,一般都是非常負責任的教師,他們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學生出現很小的知識差錯,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但是學生往往也是能學更多的知識,成績提得也很快。因此,很多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讓這樣的教師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嚴厲老師的教育之下,能成人成才。但是,學生可不這樣想啊!

    學生不願意去上這樣的老師的課,我想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信心。不願意上進,得過且過,混日子。一般這樣的學生是最厭煩嚴厲老師的。他們在學校不學習,就是玩一天算一天,更不要說遠大理想了。他們如果跟嚴格的教師,就會經常挨批評、難堪。所以他們 最不願意受老師的管教。

    二,有些同學,看不慣這樣的嚴格教師。他們能自己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不希望老師很嚴格。他們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還用得著老師管理嗎?讓老師瞪眼攥拳地去批評,就失去自我了。這樣的孩子,都是很優秀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學習的主動性很強,不希望老師成為學生的對立面。

    三, 內心極度害怕教師。這樣的學生,可能曾經受過嚴格教師的批評,從內心深處對老師產生了恐慌心理,有一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心理。即使學習中,自己做的很好,也是恐慌不安、巍巍顫顫、膽戰心驚。這是發自內心的害怕和不安。這樣的學生,是真的不喜歡上這樣的老師的課。

    當然還有其他特殊的情況。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希望老師們,對待自己的學生,嚴中有度,寬嚴適度,做一個即嚴格、又讓學生有親切感的老師。

  • 7 # 逆襲英語小課堂

    針對“孩子不願意去上嚴厲老師的課,怎麼辦?”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分兩面來看:

    一、如果老師上課上的很好,只是嚴厲讓孩子難以接受,說明是孩子的問題。其實優秀老師對自己的學生也有一個標準,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我們可以多跟孩子說老師的做法好,“嚴師出高徒”,相信你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你的的學習一定非常棒,同時要看自己孩子是否與老師的要求有差距而導致孩子學習很有壓力,及時給孩子做好心理疏導,只要老師不是針對你小孩,相信孩子會很快能接受這個老師的。

    二、如果老師上課又不是特別好,又嚴厲,說明是老師水平問題。這種情況應該是出現的剛步入職場的老師身上發生的比較多,主要是經驗不足。正是因為缺乏經驗,既有教學任務的壓力,又想帶出好成績,所以對學生也比較嚴厲。這時我覺得可以先看看同班同學和家長的反應,如果老師沒能根據自己所在班級的實際情況而對孩子提出國語嚴厲的要求時,家長可以跟這個老師溝通,這時老師都會反思並會做出相應調整,如果還沒有解決,可以繼續想學校反應。

    不管是那種情況,只要孩子不願意去上課,我建議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先聽孩子說明情況,看看那他的真實想法,還要看其他同學有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再結合老師的實際上課情況和孩子反映的是否一致,只有從多方面瞭解客觀情況,我們才能讓孩子做出調整。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嬌生慣養,學生或者家長都會因為一些小事就要告老師,所以老師普遍都不太敢過於嚴厲對待學生。現在基本上只有好學校的優秀老師才敢嚴厲對待學生,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高興才對,也是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的一個好機會。

  • 8 # 師錦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想問題是比較片面簡單的,如果孩子不喜歡老師,家長要和孩子深入溝通了解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的原因,教孩子和老師相處的方式,孩子還小,他將來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師,透過這樣的機會,同時也讓孩子學會如何跟別人相處。

      同理孩子,深入瞭解“不喜歡”的原因:

      針對問題中提到的孩子,家長可以問:“當老師嚴厲的時候,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你的心情怎麼樣呢?”孩子可能會告訴你:“我覺得老師嚴厲讓我感覺很不舒服。”這時家長可以說:“換做是我,我也會不舒服。”透過同理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成為他心目中真正的朋友,那麼再討論任何問題就容易得多了。

      我們有必要和孩子深入分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有的放矢,這有助於孩子自己調整對老師的認同感。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是來聽老師講課的,學習是為了自己,只要老師的課講得還不錯,我們就不能“恨屋及烏”,連老師的課也不喜歡了。

      讓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老師

      當和孩子建立好良好的溝通關係之後,家長可以繼續問孩子:“既然你不喜歡這麼嚴厲的老師,那你希望老師是怎樣的呢?”孩子可能會說:“我希望老師是溫柔的。”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說:“這是你的希望,可是你的希望不一定能實現,就算這個老師不溫柔,那他是常常不溫柔嗎?”孩子可能會說:“也不是啊,其實也有溫柔的時候。”透過啟發式提問,和循序漸進地引導,讓孩子慢慢接受老師。

      就像問題中提到的這位老師,可能他教學和人品都沒有問題,但就是比較嚴厲和苛刻,這樣也容易不被孩子喜歡。但教師也是人,難免有缺點、有錯誤,最忌諱家長站在狹隘的立場,對老師評頭論足,一旦家長對教師失敬,再教育孩子是很難的。

      當孩子心理上接受了老師之後,告訴孩子怎樣和老師相處。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說:“當老師嚴厲的時候你要乖一點,當老師溫柔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親近一點。”

      在家裡,一定要形成尊師重教之風,儘量幫老師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幫孩子看到學校和老師積極正面的一面,對自己的孩子學習和心理成長會有很大的好處。

      老師確實存在問題,怎麼辦?

      老師確實存在問題時,父母首先要理智地解決問題,而不要讓問題極端化,最後對老師一生造成傷害,對孩子也造成不好的影響。

      如果老師比較豁達、開明,家長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指出;如果老師不很豁達、開明,家長也可以考慮向學校領導反映。如果教師的專業素質真的很差,家長可以適當地與其他家長溝通,如果大家都比較認同,就可以考慮向學校反應是否更換老師,但是這些都不能讓孩子知道,堅決杜絕孩子產生驕橫跋扈的心態。不能讓孩子感到,他不喜歡的老師是可以換掉的。

      家長無論對學校和老師有怎樣的不理解,為了教育孩子,要用積極的態度宣傳老師,樹立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即使學生對老師有意見,家長在中間也應該正面引導,一旦老師在學生心中沒了地位,老師的教育就會在孩子身上“失靈”,直接受損失的是學生。

      當發現孩子對某個任課老師有一些成見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傾聽。先不要發表意見,讓孩子信任父母,然後深入瞭解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找準原因後幫助孩子緩解這種“不喜歡”的情緒,與老師和孩子都進行良好的溝通。

  • 9 # 吾只愛可樂

    老師比較嚴厲,學生大都都會有點牴觸,孩子也喜歡比較和藹可親的老師授課,願意去上總是誇獎學生的老師的課,這是可以理解的,是人都喜歡做沒有什麼難度的事,困難的事都會排斥,但是我想說的是,嚴厲的老師在孩子學習過程中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嚴厲的老師可能在處理與學生相處上沒有那麼細膩,但是老師的出發點和教學是沒有問題的,嚴厲的老師大多要求學生比較認真,要守規矩,批評的時候態度比較強勢,但是這樣的老師,大都會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老師,對自己的要求肯定也會很高。

    要跟孩子好好溝通,首頁要肯定老師嚴厲是為了孩子好,是希望孩子能更好的掌握知識點,能為了孩子變的更加優秀,老師很努力,所以孩子也要更理解老師,配合好老師的教學工作。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老師不嚴格要求孩子才是對孩子放縱,到最後才是真正的毀了孩子的未來,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孩子樹立規矩是在教學管理上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學校,不光要在課上學知識,也要學怎麼遵守規矩,怎麼做人。

  • 10 # 學緣課堂

    當發現孩子對某個任課老師有一些成見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傾聽。先不要發表意見,讓孩子信任父母,然後深入瞭解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找準原因後幫助孩子緩解這種“不喜歡”的情緒,與老師和孩子都進行良好的溝通。   讓孩子接受他“不喜歡”的老師前,家長關鍵就在於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成為他心目中真正的朋友,那麼再討論任何問題就容易得多了。家長朋友切忌一上來就用個人的價值觀去評價孩子的思想和言行,而應該無條件地接納孩子,這樣才有機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瞭解到孩子的想法後,也不要盲目信從,要及時與老師聯絡,先聽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和想法。另外,還可以和孩子的同學、家長聯絡,聽聽他們對此老師的看法等。這麼做不是不相信孩子,而是孩子的年齡導致他的思維可能會有一些偏見和不客觀的事實,找到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來解決問題。全面瞭解後,再做進一步的分析,找到解決辦法。   措施一:深入瞭解“不喜歡”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對老師產生成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什麼方面的成見?是對老師為人的厭惡?是對老師教學的厭惡?是對老師教學方式的反對?是對老師素質的鄙視?當前,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某些教師自身素質欠缺的原因,很多孩子對於某些任課老師存在牴觸心理。於是,有的孩子就會僅憑一些個人的直觀感覺對任課老師下結論。他們不喜歡某位老師的原因有時很簡單,也許就是因為這位男老師“娘”!還有的認為老師很“偏心”,因為老師往往會對成績優秀的孩子寬容許多,這可能就是孩子眼裡的“偏心”。   不喜歡老師的原因具體我們可以分為兩類來說。第一類,如果孩子認為這位老師存在人品或者形象等方面的問題,那麼我們要和孩子達成一點共識,告訴孩子我們向這位老師學習的是具體這門課的專業知識,其他方面無須向他學習,完全可以向其他人品和形象好的老師或者前輩學習。第二類,如果孩子認為這位老師教課專業水平差而不喜歡他,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曾經有一個學生,特別不喜歡生物老師,認為他很不稱職。後來,我讓他把老師的講課毛病挑出來,不要考慮其他衣著、方言等因素。他就用一個本子專門記錄老師的授課毛病,每次和我見面都要“點評”一番。結果,他期末考試時,生物考了全班最高分。為什麼呢?他自己也覺得很奇怪。其實,他自己變成了生物課督導,站的位置和角度比任課老師還要高。這樣一來,不知不覺就學進去了,這也是“學習的角度”之妙用。   我們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到底是哪方面原因導致他們不喜歡這位老師。這也有助於孩子自己調整對老師的認同感,深入分析原因,有的放矢。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衣取人;我們是來聽老師講課的,只要老師的課講得還說得過去,管其他方面幹什麼呢?更何況我們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老師,怎能“恨屋及烏”?這些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未成年人往往是情緒大於理性。   措施二:接受不完美的老師   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老師。有的老師教學和人品都沒有問題,但就是比較嚴厲和苛刻,這樣也容易不被孩子喜歡。我們知道,孩子進入社會,免不了會遇到嚴厲的上司或老闆,而教孩子們接受一位並不完美的老師、學會與一位苛求的老師相處的同時,我們也在教他們如何成功地與一位嚴苛的老闆相處。   孩子放學回家後往往和家長談起某老師怎麼樣,同學們如何評價某老師,說起某老師的一些缺點。這時家長除了耐心傾聽,而應該從側面講一些自己所知道的這位老師的優點,幫助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威信。因為“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師才願意服從他。   在瞭解不喜歡任課老師和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家長要和老師、孩子分別來談。和孩子溝通完後,家長要主動和老師溝通,以尊敬、虛心的態度,傾聽老師的說法,包括批評孩子甚至批評自己的話。家長這樣做,會促使老師自省。如果老師也存在問題,委婉地提出並真誠告訴他:我們的共同目標是為了孩子進步。老師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往往會想辦法改正。最後一定要記得感謝老師,畢竟要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千萬不要回家就對孩子一頓批評,如果你批評孩子,他會對任課老師更加反感,因為他會認為他被罵都是任課老師告狀導致的。要了解孩子在此門功課的表現,抓住孩子可以表揚的地方,然後這段時間要多和老師溝通,任課老師一般也會和家長很好配合,去挽救這個孩子對此門學科的興趣。畢竟沒有老師願意看到一個學生是因為自己而喪失對此學科的興趣。當著孩子的面,以引導疏通為主,儘量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不是為了老師而學習,不能因為老師的原因而放棄對該課程的興趣。   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教師也是人,難免有缺點、有錯誤,最忌諱家長站在狹隘的立場,對老師評頭論足,一旦家長對教師失敬,再教育孩子是很難的。在家裡,一定要形成尊師重教之風,這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要儘量幫老師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儘管教師隊伍中一定會有一些不能讓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師,但幫孩子看到學校和老師積極正面的一面,對自己的孩子學習和心理成長會有很大的好處。 措施三:新換的老師要適應   有一位學生寫信求助:我以前的英語老師很好也很喜歡我,我忘記不了他。他使我喜歡上英語,但是一換新的老師,我的英語成績一落直下,從以前的 90多分到現在的 60多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我就是不喜歡現在的老師,好希望還是以前的老師教我啊!   從小學到大學,換老師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一學年會有變動,但有的學校也可能因為教師臨時有突發情況而學期中間變動老師。儘管家長和學生都多少有些怨言,但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反而顯得格外重要些。我們一起看看這位母親是怎麼做的。   “女兒剛上初中二年級時,對剛換的數學老師特別不適應,回家總和我嘮叨:現在的數學老師遠不如原來老師講得好,普通話也不標準。還學著她老師說的不標準的普通話。我仔細地瞭解了孩子新來的數學老師,知道她是剛從外省市學校選拔上來的高階教師,教學成績非常好,只是普通話裡有一些地方口音。我還在網路上能查到新數學老師的一些榮譽資料。吃飯的時候,我當著女兒的面,故意和她爸爸說起數學老師獲得的各種榮譽,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學生,講課也非常出色。飯後讓女兒一起看了網路上老師的成果。女兒沒說什麼,但從表情上已經感覺到孩子比較崇拜這位新的數學老師了。此後,從女兒嘴裡再也聽不到對數學老師反感的話了,相反,女兒說的都是數學老師多麼多麼好,因為她已經適應了數學老師的授課方式了。”   其實感情是需要培養的。在孩子新換了老師因不適應而不喜歡時,我們努力挖掘老師的優點,家長可以到學校做一些觀察、調查,儘可能多地瞭解老師的閃光點,然後把老師的這些長處告訴孩子,去沖淡孩子對老師的不良印象。其次,我們還可以設法取得老師的幫助。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如果能設法讓新來的老師給予孩子一些“偏愛”,比如批改作業詳細一些,作業後面多一些批語,多給孩子一些表揚鼓勵和個別輔導等,孩子很快就能改變對新老師的看法。   措施四:老師確實有問題怎麼辦   在小斌最後不得不轉學的案例中,老師確實冤枉了孩子,但家長的做法也比較過激。當一個孩子抱怨說不喜歡某一位老師,或者說老師有多“可惡”的時候,他可能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傾訴的物件,把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緒或不滿發洩出來。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一雙傾聽的耳朵,而不是說教、批評,也不是想找家長去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更不需要像小斌父親那樣的家長去把事情搞得不堪收拾。當然,老師的品德或者教育方法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時,如果老師比較豁達、開明,家長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指出;如果老師不很豁達、開明,家長也可以考慮向學校領導反映。如果教師的專業素質真的很差,家長可以適當地與其他家長溝通,如果大家都比較認同,就可以考慮向學校反應是否更換老師,但是這些都不能讓孩子知道,堅決杜絕孩子產生驕橫跋扈的心態。不能讓孩子感到,他不喜歡的老師是可以換掉的。   家長要充分理解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動機和目的是相同的。家長到學校來找老師,是為了孩子,老師叫您到學校來,指出孩子的問題,挑孩子的毛病也是為了孩子。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各自發揮不同作用,但大目標是一致的。這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大前提,要充分理解老師。理解到位了,就不會在家校配合上跟老師、學校鬧彆扭。即使老師和學校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要理解老師和學校的動機和目的都是為了“咱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家長與學校、老師的和諧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培養孩子的前提。因此,老師確是存在問題時,父母首先要理智地解決問題,而不要讓問題極端化,最後對老師一生造成傷害,對孩子也造成不好的影響。   總之,哪怕是對老師的有些做法不理解也不應該當著孩子的面,對老師橫加指責,或是簡單否定老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家長可以和老師單獨協商,也許是雙方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同,經過溝通後才可能達到相互理解。如果不主動溝通,而是不負責任的胡亂評價、發牢騷,容易造成孩子對老師不正確的看法,影響孩子對老師的信任程度。如果學生不信任老師,老師的教育也不會走進學生心裡,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影響教育的正常進行。家長無論對學校和老師有怎樣的不理解,為了教育孩子,要用積極的態度宣傳老師,樹立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即使學生對老師有意見,家長在中間也應該正面引導,一旦老師在學生心中沒了地位,老師的教育就會在孩子身上“失靈”,直接受損失的是學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幾種手相是富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