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馬上就要入伏了,而老農民常說三伏天是最熱的,那三伏中那一伏最熱呢?有什麼科學依據呢?
17
回覆列表
  • 1 # 沒得比官網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中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三伏中以

    中伏最熱

  • 2 # 草莓布丁麻麻

    “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迴圈。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

    “伏”又稱“長夏”五行家對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關係可以自然迴圈。

    秋天屬“庚辛金”所以“入伏”要從“庚日”開始。溫度最高,需要潛伏的時間要在夏至後二十天以後,所以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庚日”是“甲子記日”,和夏至等節氣的時差不定,這就會出現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

    三伏中最熱的是8月15~17日。

    初伏

    干支紀日

    初伏也稱頭伏,夏至1後第三個庚日2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中付也稱二伏,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末伏也稱終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 3 # 老向農人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中國從古時候就流行“干支紀日法”,就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個字結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組的不同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那時盛行“五行生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金怕火燒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就規定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這種規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伏天之所以酷熱,從日照關係上看,從春分這日開始到夏天,太陽從直射赤道逐漸變為直射北迴歸線。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陽熱量最多而散熱最少。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並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後的伏天,特別是中伏和三伏天。因為在夏至以後,太陽位置南移,雖然太陽輻射熱量逐漸減少,但仍比陸地損失的熱量多。

    三伏天”是以古時候中原為地理標誌的 ,在中原地區一般是中伏最熱,但在其他地區有可能最熱的是初伏或者末伏,不一而定。所以有些地方感覺初伏最熱,而有些地方會感覺末伏最熱。

  • 4 # 琿眼看世界

    我就簡單點來說,入伏後最熱的時間就是是中伏,進入中伏後坐著都會汗流浹背,也會讓人煩躁不安,還要後面的秋老虎,同樣也會熱得不得了

  • 5 # 大媽聊養生

    今天正式迎來末伏,不經意間,夏天已經進入尾聲……

    末伏,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俗稱“秋老虎”,今年的末伏時間是:2018年8月16日-8月25日 10天。

    俗話說:“秋後一伏熱死人”,這時候的天氣溫差大,早上跟晚上較為涼爽,白天的Sunny依然劇烈。防不好秋老虎,過不好末伏!

    那麼末伏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 、防秋老虎

    所謂“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由於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

    此時,除仍需加強防暑降溫之外,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除此之外,還應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

    二、 注意飲食

    這一時節,飲食需節制,切不可貪食、過量。宜食清淡且富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具有消熱祛溼作用的食物。

    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比如:龍眼、蘋果、梨、葡萄、桃子。

    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

    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以止瀉

    梨: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桃:桃性溫,具有補氣養血、養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

    食酸不食辣

    “一年之內,秋不食姜”是中醫古訓,也是幾千年來中國百姓親身經歷的總結,吃東西有明確的季節講究。

    秋天要多吃酸的東西。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一說到酸的東西,咱們嘴裡的津液就開始分泌了,這個就能除燥,另外就是,蜂蜜有滋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

    秋季本就乾燥,不宜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

    三、 健脾祛溼

    末伏天氣仍熱,且雨水較多,溼熱交蒸,合而為溼熱邪氣。

    在這個時節,如果脾傷於溼,會出現飲食不化、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症,所以我們要格外注意。

    老中醫講“溼氣通於脾”,所以健脾祛溼也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之一。

    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溼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四、吹空調要把握好“度”

    立秋過後,天氣依舊悶熱難耐,這種前提下,大家可以選擇空調、電扇、鋪涼蓆等方式適當解暑降溫,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

    空調可設定在25℃至26℃為宜,夜裡最好不開,更不可對著直吹,也不要頻繁一進一出空調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溼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和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人士尤應注意。

    五、末伏飲茶

    末伏茶飲,以“祛溼”為重。

    茶飲中的青茶、經年倉儲的普洱生茶、熟茶和老白茶都會有很好的祛溼排汗之效,並且老茶較溫和,基本上對多種體質的茶友較多適合。

    體質燥熱,經常口乾舌燥、喉嚨幹痛、眼脹目痛、臉上還會冒痘的人,可以適當飲用綠茶,也能達到祛燥溼、降火的功效。

    對於體質虛寒的人來說,多飲用一些這種性溫祛溼祛熱的偏暖性的茶,比如熟普,不僅能夠調和脾胃,還能助消化、去油膩等。

    六、適量運動

    進入末伏時節,適量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戶外運動時,強度以微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七、晚起早睡補午覺

    晚睡並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建議大家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睡眠時間不要超過23點。

    中醫認為“春生夏長”,到了夏天,人體陽氣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規律,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

    所以,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

    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鐘為宜,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 6 # 使用者101244847676

      首先因為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Sunny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而進入了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每個地區會有所不同。因為末伏已是立秋後,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

      三伏養生各有側重

      初伏防中暑  入伏的頭兩日氣溫極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點在於防中暑。此時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外出應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勿做劇烈運動,保證午睡。全天補充水分的策略應是少量、多次,還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

      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體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兒中暑,則應立即送院搶救。

      中伏防溼邪  伏天“溼熱交加”,溼邪最易傷脾,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四肢無力,食慾不振。進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飲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中伏時候天氣最熱,食物是祛暑溼的好幫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溼之品熬粥,或者用鮮藿香、佩蘭各10克,飛滑石、焦大麥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均於祛溼有效。

      末伏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後,“秋老虎”正凶時。雖然暑熱天已經結束,但“秋老虎”的餘威不可小視,應注意預防“上火”,並注意清心安神。雖然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要特別注意補水,以免出現口乾、鼻幹、咽乾、面板乾燥等不適。另,由於熱擾心神,在注意防暑降溫的同時,還應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干擾。

  • 7 # 農言著實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為什麼呢?

    初伏、中伏、末伏,俗稱三伏,按照中國的農曆節氣,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按照陽曆則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呈現出氣溫高、溼度大、氣壓低、風速小等特點,高溫高溼堪比“桑拿”,是中國中原地區一年的天氣中悶熱到異常難捱的一個連續時間段!

    其中中伏為三伏天最熱的時間階段!

    伏字的本意為潛伏的意思,也是陰氣被陽氣所迫藏伏於地下。三伏,這是與中國農曆對應的時日,而且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三伏天天數也不盡相同,30天或者40天,以40天居多!

    入伏的具體時間要由當年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來決定!也即:夏至三庚!

    節氣日期為夏至,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第十個,約在每年陽曆的6月20、21、22三天中的其中一天!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

    所謂干支紀日,為中國古代流傳的“干支紀日法”,即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干支相配結合成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所含十天干“庚”字的為庚日,每十天有一庚日!

    從夏至開始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這樣三伏天為3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間出現第五個庚日,那麼中伏多十天,三伏天共為40天!

    2018年,在7月17日入伏,8月25日結束,共計40天!

    副熱帶高壓,這是天氣預報中播報員播報頻率最廣的一個名字!同時又是盛夏三伏天高溫高溼的罪魁禍首!

    三伏天處於盛夏時節,太陽直射和副熱帶高壓基本是風借火勢,火助風威!

    高壓會隨太陽直射點的北移而緩慢移動,同時周邊氣流形成的雨帶,三者同在三伏天一同籠罩中原、華北、東北等地區,形成高溫高溼的酷暑氣象環境!人在其中,如不借助各種消暑手段,有種生不如死的體驗!

    所以,即便不被太陽暴曬,也難免出現中暑的時候!

    更需注意的是,雖然酷熱難耐,生冷瓜果或者冰鎮飲料一定不要貪吃,同時更要注意從空調環境到外部環境的轉化,可能會帶給自己一些突如其來的病狀,在家裡或者辦公地,以及隨身的包包裡最好準備一些藿香正氣液以防中暑症狀的發生!

  • 8 # 龍百曉生

    一般來說,三伏天應該是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了!因為這時一般為10天或20天,而這時太陽也是最靠近北半球的時候!一、中國地域廣闊,三伏天只做參考值!

    但因為中國地域廣大,而且對於三伏也只是古人古時的推算方式,那時候的國土面積也沒有這麼大,可能當時就是依據某個地域的氣候變化而制定推算的!

    因此說,三伏天熱不熱只是個參考值!例如,我們這邊最熱的天氣可能會出現在“初伏”,而另一個地方則有可能出現在“末伏”,如果趕上極端天氣影響,也可能出現在“三伏”以外的時候!二、三伏天一般為期40天,很少年份為30天!

    由於三伏天正好處於小暑和處暑之間,一般為期40天,也有為期30天的時候,主要看中伏時間的長短,一般時間為10天或20天。

    這40天的時間,大概處於7月中旬至8月中旬前後,這時也是陽曆夏季(6月~8月)的時候,自然也就是最熱的時間點了!

  • 9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這是一箇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科普話題。

    首先這種叫法有點問題,一般來說,“三伏天”,叫“頭伏,二伏,三伏”,故稱之為“三伏天”。

    “三伏天”是以中原為地理標誌,是中原地區一年一度最為“炎熱”的季節和“極端天氣”,故有:“冷不過三九,熱不過三伏”之說,也是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代表作”。

    “三伏天”,屬於自然生態科學範疇。三伏天的“入伏”,即“頭伏”,是在“小暑”節氣之後的第十天前後計算,立秋之前有“兩伏”,秋後有一伏,合稱“三伏”。由此可見,最熱的天氣,自然是“二伏”了。

    “三伏天”的炎熱,是“積累起來的熱”。這時的Sunny已經南移,太陽的直射是“夏至”,夏至過後,太陽便開始了由北向南的緩慢移動。但這時太陽釋放的熱量已達到極致,地球的表面陰氣已全部抵消,雖然Sunny開始消退,但儲熱已達至高,炎熱才剛剛拉開帷幕,夏至之後便是小暑,真正的炎熱天氣開始到來。

    立秋之後,叫“秋老虎”,雖然依然炎熱難耐,但到了夜裡,已經有了秋風的涼意,交了“立秋節”,夜寒白天熱。而中國南方的炎熱可能在“秋後算賬”,而且還會更長,而北方到了“立秋”,就“秋天”到了。

    中原的天氣,“二伏”,是最炎熱的天氣了。這也是“自然中國”的一個鮮明的天然氣候“地理標誌”和“非物質文化”資源。

    “三伏天”來了,要避開炎熱,少運動,靜能生陰,著急上火,心靜自然涼,希望大家靜下心來,以平和平靜的心態,對待自然界的變化,過一個平平安安的“三伏天”。

    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也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展示,“三伏天”的炎熱,加速了“秋季”作物的成熟,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以滿足人們生活生存對糧食的需要。看是炎熱,實為造福於民。

  • 10 # 鄉間一抹陽光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按照陽曆計算,一般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10天,這三四十天,是整個夏天最難熬的。

    最熱的還是中伏,高溫,悶熱,潮溼,讓人分分鐘鍾像是在桑拿房,今年中伏是20天啊!想想都覺得可怕。

    伏天這麼熱是有原因的,夏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直射時間長,輻射大,溫度高。雖然夏至以後,白天變短,夜晚變長,但是入伏的時候,感覺白天還是很長,太陽出來的早,下去的晚,太陽照射時間長,溫度就高。

    其實大家覺著的熱,主要還是地表散發的熱量,夏天太陽照射時間長,地表吸收熱量多,晚上熱量散發慢,再加上溼度大,就會感覺很悶熱,到了中伏,地表溫度累積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尤其是天上雲彩比較低,下雨前的時候,尤其是悶熱難受。

    夏天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大,這也是伏天感覺悶熱的原因之一。

    夏天,7-8月份,西太平洋上方的副熱帶高壓,影響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氣壓下沉,導致天空晴朗無雲,Sunny照射時間長,地面輻射增溫,在地上就會感覺很熱。

    進入伏天以後,天氣悶熱潮溼,要注意防暑降溫。

  • 11 # 衛農老頭

    問題:初伏、中伏、末伏那個最熱,為什麼呢?

    三伏天一般是指農曆的小暑到大暑之間,公曆的7月中旬到8月的中旬之間,總共有30至40天時間,今年的中伏共是20天時間。由於這個時間太陽直射地面時間最長,地面吸收的熱量最多,晝夜溫差最小,溫度高,壓強大,風力小,所以讓人感覺悶熱難受。

    在這三伏中最熱的是中伏,中伏是太陽直射地面最長的,到了末伏就已經立秋了,雖然中午也很熱,但是早晚就比較涼了,也就是溫差大了,人們感覺不像中伏那麼熱了,當然如果因為長時間乾旱,發生了“秋老虎”現象的話也是很熱的。

    說明:為了便於普通人理解,我沒有使用那些讓人難懂的氣象名詞和術語,只是用平白的話語,簡單做了一下介紹而已。

  • 12 # 農夫也瘋狂

    初伏、中伏、末伏那個最熱,為什麼呢?

    關於入伏民間有順口溜:夏至三庚數頭伏。而2018年7月17日就將迎來初伏,這也意味著三伏天的模式開啟了。

    所謂“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是十天,末伏是十天,中伏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是二十天。而今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所以三伏加起來一共是四十天。那這三伏中,那一伏最熱呢?

    其實,最熱的應該算是中伏了。因為在民間有著“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在三九時,而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中的“中伏”。這是為什麼呢?

    進入到三伏天以後,就有著“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和“風速小”的特點。這個期間的溫度就真的像是在一個蒸籠裡一樣,會讓人熱得透不過起來。其中尤其是在中伏的時候最熱。

    這是因為進入到三伏天后,地表的溼度會越來越大,而且每天還會源源不斷的吸收熱量,由於地表溼度大,吸收的熱量多,但是散發出來的卻很少,這樣每天地表都會儲存很多的熱量。同時在夏季的時候雨水也多了,這樣空氣中的溼度也就大了。這樣就好比地球就是一個大蒸籠,而我們就是蒸籠裡面的包子。有人在不斷向裡面新增柴火,這樣的狀況一直將持續到中伏以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三伏天裡中伏是最熱的了。

    用現代科學的解釋是,在三伏天的時候,副熱帶的高壓會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Sunny照射,地面輻射增溫,所以天氣就會更加的悶熱。馬上就要入伏了,各位朋友們可要注意好防曬防暑工作哦,農夫的手機就多次受到高溫預警的簡訊了,你們那裡現在熱嗎?

  • 13 # 八色彩霞

    7月17(農曆六月初五)初伏10天。7月23(農曆六月十一)大暑。7月27(農曆六月十五)中伏20天。8月16(農曆七月十三)末伏。末伏接著是處暑,處暑是8月23(農曆七月十三)。跟著就到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這是賓陽人過的老傳統節日。過了末伏天,慢慢進入秋季末,天氣也開始轉涼了。暑熱三伏天流汗多,可以說把體內寒毒排除,正是所說的“冬病夏治”之理。酷熱三伏天,暑熱流汗多,秋上收割,下田播二春。現在正是農忙時候,農民三伏忙農作,還有高空農民工,在勞作中注意暑熱高溫,記得適當休息,避暑熱,免中暑,適時補充淡鹽水。三伏天可煮綠豆湯(粥)吃防中暑。三伏天哪個最熱?初伏是秋天的上旬一星期後是大暑,大暑四天後是中伏、末伏日期20天比初伏日期長10天,三伏天哪個最熱?科學來講不是很懂,按長期親身體驗,最熱是中伏到末伏,然後接近處暑收尾天氣轉涼,正式迎來了涼爽的氣候。

  • 14 # 科學興農

    我想大家最關心是今年的三伏天會有多少天吧?

    今年的三伏天是從明天開始的,也就是2018年7月17日開始,一直到陽曆的8月25結束,為期四十天。是不是感覺最熱的天還沒開始就已經熱化了?沒錯今年的三伏天會有四十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我想這時候你應該會好奇為什麼還會有三伏天是三十天的?

    對此我也是專門看看近幾年的三伏天的長短情況,發現近八年的三伏天裡面只有2014年和2012年兩年的三伏天是三十天的。

    其實這裡面的主要涉及到中國的傳統天文曆法問題,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問題。有句話叫做“夏至三庚數頭伏”。古代人用天干地支相互結合來計算日子。這樣的話每隔十天就會出現一個代庚字的庚日,所以說初伏開始的時間是確定了,並且夏至到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所以初伏可以確定為後十天。接著就是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末伏時間為十天。所以中間的中伏時間就是不確定得了。有時是10天,有的時候會出現20天的情況。

    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熱?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這樣看來最熱的應該是中伏了。為什麼中伏會最熱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熱量收支的問題,進入小暑之後,天氣就會越來越熱,積累到中伏的時候,地球的熱量收支已經非常不平衡了,因為白天的熱量到了夜晚沒辦法散出去完,所以到了中伏達到熱量積累的頂峰,自然會熱到你只想躲進空調房裡面。

    此外,中伏一般在七月中到八月中這段時間,這段時間雨水非常多,空氣不流通,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在下大雨,但是卻更加悶熱難耐。

    這段時間中國大部分地區受副熱帶高壓的統治,高壓內部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光照直射強烈,地表升溫更加快。

  • 15 # 農大知事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為什麼?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也是人們認為一年當中最冷最熱的季節,在農村對伏天的還有很多說法,如“頭伏(初伏)涼快二伏(中伏)熱,三伏(末伏)才能熱夠格”。還有說三伏後加一伏的說法。這就是說在這三伏當中一般認為中伏是最熱的一伏。

    明天,也就是17日,今年也就進入了三伏天的頭一天,也就意味著今年真正炎熱的天氣才剛剛開始。為什麼說中伏最熱呢?因為每年進入三伏天,太陽的光照時間也是在中伏最長。 地面積累的熱量也達到最高峰,所以天氣也就最熱。

    天氣炎熱也是累積熱量達到最高峰期間。 每的年三伏天,都是會在小暑與處暑中間的,也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而且還很潮溼、悶熱的時候。熱季又到了,在北京昨天已深有體會了,注意防暑吧!

  • 16 # 有書課堂

    今天7月17日,正式進入三伏天的初伏啦。

    每一年中最熱的天,溫度最度、陽氣最盛的日子就要來了,初伏、中伏、末伏中當然是中伏最熱啦!

    今年的中伏時間長,有20天,從7月27日開始,到8月15日結束。想想是不是都很可怕,偶爾蒸一次桑拿還可以,那天天蒸的滋味可不好受了。

    每年的三伏30天與40天不等,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初伏從7月17日開始,到7月26日結束,共10天,末伏從8月16日到8月25日結束。

    孩子們上學前五天結束,讓孩子們可以安心上學了,這個三伏天安排的還真是巧合。

    中伏最熱的原因和科學依據:

    三伏天是按古人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三伏位於小暑與立秋之間,溫度高,溼度又大,白天時間長,相對來說睡眠少,是一年中最悶熱難耐的日子。

    三伏,是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干支紀日中的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前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三伏。

    一般來說每伏10天,但某些年份中伏是20天。一般情況下,“中伏”的氣溫最高,也是最熱的。

    夏至日,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是夏天的開始,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但是大地積累熱量,會滯後。

    就像一天中最高溫度並不是中午12點,而是過後的14點,而溫度最低是也不是半夜12點,而是凌晨4點。

    夏至過後,白天逐漸變長,夜晚變短。每天白天吸收的熱量比夜晚散發的多,這樣地面的溫度一天比一天高,到了中伏,到達了高峰期,也就是到了最熱的時候。

    中伏過後,白天與夜晚的時長又發生變化,就沒有中伏熱了。

    凡事都有一個發生、發展、高潮、結尾的過程,三伏也不例外。

    中伏位於中間,是承上啟下發生轉折的20天,炎熱,消耗大,出汗多,易疲勞,消化功能差,而人到了中伏時感覺尤為明顯。

    關於三伏天的民間諺語: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南方有“頭伏餛飩二伏茶”,“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人金銀蹄” ,“頭伏吃雞二伏鴨“ 總的來說北方以吃麵食為主,三伏天,水煮為主,“原湯化原食”,這樣就補充了水份。

    南方人“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加了生薑煮的雞,能夠去溼。此外也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及請醫生開藥方’,因此我們這很多人喜歡喝薑汁可樂,不知不覺中達到了驅溼效果。

    三伏天來了並不可怕,適當注意便可預防:

    出行上,做好防暑、防曬工作,多喝水。

    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吃“苦”,多吃當季蔬菜,如冬瓜,茄子,荷塘三寶等新鮮蔬菜,多喝蓮子湯,綠豆湯,薏仁粥等。

    休息有規律,勞逸結全,多靜少動,不要熬夜,一定要適當午睡,午睡時間在12:30——14:00為宜。

    當然,現在很多人呆在空調房(空調溫度與室外溫差在4--5度為宜),沒有了熱的感覺,但這是有違自然發展規律的。黃帝內經上說,“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

    適當出汗是排溼解毒,而吃冷飲看起來是消暑,實際上會傷脾胃。因此還是要適當出出汗,少吃冰冷食物。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養三伏”,三伏天確實要注意下保護自己,三伏中的伏為潛伏,宜靜不宜動。

    有必要時,按民間諺語辦事,總歸沒有錯,這可是民間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網劇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