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31253402538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是定語後置句,正常的語序是:太子及知其事之賓客。

    譯為:太子丹以及知道這件事的朋友。

    這句話出自於漢代劉向《荊軻刺秦王》。

    原文節選: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譯文: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了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漸離敲著築,荊軻和著節拍唱歌,發出悲涼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走上前唱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

    又發出激憤的聲音,眾賓客都睜大了眼睛,頭髮都向上豎起頂住了帽子。於是荊軻就上車而去,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

    擴充套件資料

    定於後置句的分類:

    一、“中心詞+之+定語+者”

    這可以看作古漢語定語後置句式的標準格式。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掉一石小米。)

    二、“中心詞+定語+者”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原來是挑選狹長形的桃核來雕刻核舟的)

    三、“中心詞+之+定語”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處在高高的朝廷,就憂慮老百姓的疾苦;退隱在偏遠的江湖[即民間],就擔憂他的國君。)

    可以看出,這類例子中的定語一般是由形容詞擔任,反過來說,由形容詞擔任的修飾性定語如果後置,通常組成“中心詞+之+定語”的格式。

    四、“中心詞+定語”

    這種格式和判斷句中的主語直接加表語一樣,沒有任何語言標誌,辨識起來較困難。但這種情況出現很少,曾經選進過中學教材的《西門豹治鄴》中有一句:“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後。”(跟隨著十來個女徒弟/跟隨的女徒弟有十來個。)

    五、“中心詞+而+定語+者”的結構。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與?(《五人墓碑記》)(能夠不改變自己志向的官員,普天之下,有幾個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直流電在細胞外刺激神經纖維,通電時興奮應發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