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眼喝茶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現在三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幾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經非常難得。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藥用價值越高,儲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濃,因此老白茶極具收藏價值。那麼,白茶為什麼被稱為“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呢,本文為大家分享。

      一、“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科學依據

      1.白茶,之所以能夠“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則主要是因為在陳放的過程中,轉化出更多某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黃酮”。白茶中“黃酮”含量是六大茶類最高,相比於其他茶類,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黃酮類化合物含量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於其他五大茶類,具有出色的藥理和保健作用。在白茶陳化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白茶中的黃酮含量是逐年遞增。黃酮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可以降低膽固醇,向天果中的黃酮還含有一種PAF抗凝因子,這些作用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可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

      2.福鼎白茶年份越長,“老白茶酮”含量越高,呈線性增長。“老白茶酮”學名全稱:8-C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黃烷-3-醇,英文縮寫為EPSF。研究者在老白茶中共發現EPSF物質有7種化合物,故稱之為EPSF類物質。國內現有已經進行的茶葉成分研究中,此次是福鼎老白茶樣品中EPSF含量最高,比普洱茶中的含量高出百倍,為了更方便記住該類化合物,把EPSF類化合物統稱為“老白茶酮”。“老白茶酮”對心血管疾病起到防護作用,為福鼎老白茶降血壓、改善血液迴圈等有很大的作用。

      3.在過去,清人《閩茶曲》記載“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可見在福建民間,人們有存老茶的習慣。至於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具體源自何時何地,已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透過存放,白茶的品質風格確實會發生顯著變化。

      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學科帶頭人、茶學博士點領銜導師、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劉仲華教授及其團隊,在2011年時承擔“白茶與健康”研究專案時,對1年、6年、18年的白茶同時進行研究發現,隨著白茶貯藏年份的延長,陳年白茶在抗炎症、降血糖、修復酒精肝損傷和調理腸胃等功能方面,比新產白茶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因此,白茶才能稱得上“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二、“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含義

      1.「一年茶」因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所以剛製作出來的頭年的白茶,接近綠茶的口感,茶性會比較寒涼,因而不建議體寒者飲用,再加之滋味相對單薄,可能品飲起來稍欠豐富。香氣清新鮮純,有類似豆漿的香味;湯色淺黃明亮,湯感爽口清銳,如清泉甘露,滋味相對平淡些。

      2.「三年藥」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茶性已在悄然發生變化。

      儲藏得當的白茶,在兩三年的過程中,茶葉內部成分已在發生變化。青氣褪去,湯色加深,由淺黃變到杏黃或更深黃;新白茶類似於豆漿香味的“毫香蜜韻”,在存放3-4年後往往會出現“荷葉香”,香氣已漸趨醇和;滋味漸柔,入口順滑;茶性也由凉漸轉平和。這個時候的白茶,亦茶亦藥,品藏皆宜。

      3.「七年寶」確切說白茶存放至五六年就算老白茶了。隨著時間的陳放,白茶內含物的陳化轉變得越來越醇厚,與陳香並存的依舊是那白茶特有的毫香。滋味香濃,湯色呈琥珀色,紅亮透明。到達五六年、六七年這個年份的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防過敏的功效,會更加明顯。

  • 2 # 問茶武夷

    白茶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是一種極度接近自然,但又能悄然實現轉化的茶葉。因此,有人說,未經時間再造的白茶,就好比是一件半成品。

    清人周亮工在《閩茶曲》中說:“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從這個詩句中也可以看出,在歷史上,福建特別是南平一帶,人們便有存老茶的習慣。

    透過存放,白茶的品質風格會有顯著變化。

    一年茶,即當年新白茶。白茶屬輕微發酵茶,當年的白茶,口感接近綠茶,香氣清新,滋味清甜爽口。

    三年藥,是指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茶性已經發生了變化:青氣已褪,湯色加深,由淺黃、鵝黃變為杏黃、橙黃。多有“茶葉香”且醇和,滋味也比較柔和、順滑,茶性由當年茶的較寒涼轉變為平和。三四年的白茶,亦藥亦茶。

    七年寶,多是指存放了五到七年之後的白茶,這已經是老白茶了。有陳香,時間更久的會有藥香。好的老白茶,湯色如琥珀,滋味醇厚,入口順滑、有粘稠感。

    為何只有白茶有“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這與白茶的工藝有直接關係。相關試驗證明,採用萎凋工藝的白茶的黃酮含量會高於採用殺青工藝的茶類,萎凋工藝有利於黃酮含量的積累。繼而會隨著白茶貯藏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抗氧化作用和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降血脂等多種作用。

  • 3 # 流雲香堂老茶館

    這跟保健品的廣告詞一樣的道理,你不能說它對,也不能說它不對。是茶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大自然中各種物品也皆有其藥用價值,適合就好。不過老白茶我是喜歡喝的,只為口感,不為其“寶”

  • 4 # 小米尋茶

    “一年茶”是指當年新白茶。因為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剛製作出來的頭年白茶,口感接近綠茶,茶性較寒涼。

    “三年藥”是指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其茶性已悄然發生變化。亦茶亦藥,品藏皆宜。

    “七年寶”是指存放了五到七年之後的白茶。伴隨著儲藏時間的推移,會呈現出棗香,乃至發展成為一種舒適的“藥香”。這時候的藥效顯著,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

    白茶

    儲存白茶,時間可以讓茶自然增值。

    體現在茶葉儲存過程中,香氣越來越好,還可以轉為果香、棗香、藥香。滋味也會隨著時間加長,越來越醇和,越來越順滑綿甜。滋味也很更強,回甘也會更好。

    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一年茶”是指當年新白茶。

    茶性:微發酵茶,剛製作出來的頭年白茶,茶性較寒涼。

    形態:香氣清新鮮純,有類似豆漿的香味;湯色淺黃明亮,湯感爽口清銳,如清泉甘露,滋味相對平淡些。

    “三年藥”是指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其茶性已悄然發生變化。

    茶性:儲存正常的白茶在兩三年裡,茶葉內部成分已開始發生變化,茶性也由涼漸轉平和。這個時候的白茶,亦茶亦藥,品藏皆宜。

    形態:青氣褪去,湯色加深,由淺黃變到杏黃或橙黃。往往會有“荷葉香”,香氣已漸趨醇和,滋味漸柔,入口順滑。

    “七年寶”是指存放了五到七年之後的白茶,可以算是老白茶。

    茶性:茶性溫和。此時白茶內含物的陳化轉變得越來越醇厚,與陳香之外,又特有毫香。

    形態:香氣有清甜花香,細嗅下有陳香,還可能會呈現出棗香,乃至發展成為一種舒適的“藥香”。湯色如琥珀,鮮豔而且油亮;其滋味醇厚飽滿,入口也更加順滑,甜度、粘稠度也會逐漸增加。

    藥用價值

    白茶入藥典,可存一段時間,為藥或藥引子。

    新茶性寒,茶多酚可以殺菌消毒,白茶也因為工藝保留最多的茶多酚。白茶在去火和殺菌去毒方面有獨到的藥效,再加上陳放多年,去火功能更為明顯。

    白茶可以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

  • 5 # 愛喝茶的貓

    感謝邀請,其實什麼科學認證類的回答百度上也都有,我也就不去多說,我想說說我的想法,白茶我喝過很多年份的,這裡因為一些原因,我喝的基本都是真實年份,我感受很明顯的是,三年和六年的茶非常好喝,一年我們就不去多說,那為什麼三年六年比兩年,甚至中間的四年,五年還好喝呢,物質轉化是一方面,我覺得這其中也有天地萬物的規矩,三,六九是中國大數,這不僅是白茶年份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有這這三個數

  • 6 # 義芳君說茶

    此說法流傳已久,源於民間大眾對於白茶特質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看法。實際上,這為我們瞭解白茶的獨特性打開了一扇天窗——即白茶的陳化與藥理功效。

    舊時,在經濟落後、民生凋敝的年代裡,在閩東茶區,平日裡誰家要是不小心得了感冒發燒或咽喉腫痛等這類小毛病,一般人是不會專門跑去找醫生。大部分人更願意用民間偏方來治療。白茶,在他們眼裡就是很好的一味良“藥”——可降降火,祛除病菌。

    一直到現在,在當地人們仍有珍藏一些白茶的習慣,以備不時之需。

    由此,白茶的“藥性”可見一般。更有甚者,在東南亞一帶,以往人們買白茶並不是去茶店,而是去藥店。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同樣是陳放,不同於黑茶的後發酵,白茶的活性則貫穿了其生命週期。

    白茶是微發酵茶類,發酵程度僅為5%-10%,工藝上不揉也不炒,主要靠自然晾乾或Sunny曬乾,保留了茶葉鮮葉中大部分元素。因此,白茶比較有活性。這種活性,會隨著時光的沉澱,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

    從一年到三年,再到七年,其實並非絕對的時間概念,而是指代某個具體時間期間。流逝的是時間,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茶葉外觀,還有香氣、口感以及茶葉的藥理屬性。

    一般剛製作出來的新茶,例如白毫銀針,香氣清新,帶新鮮毫香,湯色淺黃明亮,似淡淡的杏黃色,入口鮮爽中帶著一絲絲的青銳,就像一位初出茅廬、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是一顆青澀的無花果。

    新茶陳放個三五年,茶葉外觀已經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原本的色澤明亮,逐漸褪變成平穩的韻致,好似歷經三五年的職場磨礪,娉娉少女已脫胎成一位優雅韻致的職場佳人,舉手投足充滿成熟魅力。這時候的白茶,湯色逐漸變深,毫香隱退,一口杏黃或橙黃下肚,一股淡淡的荷葉香若隱若現,入口醇滑綿柔。

    到了七八年,甚至更長時間,則對於一款白茶來說,也屬於“薑還是老的辣”的範疇。這時候的白茶也可以稱之為老白茶了。不僅香氣上發生較大變化,根據儲藏變化,可以出現棗香、藥香等香氣,湯色也更深了,出現更加深層油亮的湯色,入口更加順滑甜柔。

    這時候的老白茶不僅能泡飲,也適合煮飲。

    當然,“七年寶”的說法裡更包含了物以稀為貴的意思。本身白茶在六大基本茶類裡屬於小品類,產量不算高,加上能陳放這麼長時間,也是很不容易。一般白茶能陳放10年以上,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 7 # 茶醉小妖

    清人《閩茶曲》裡記載“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在福建民間,人人都有存老茶的習慣,白茶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的極度接近自然但又能悄然轉化,時間讓茶自然增值,茶葉在儲存過程中,香氣越來越好,還可轉為果香、棗香、藥香等,滋味越來越醇和,越來越順滑綿甜,至於民間流傳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有何典故已經無據可查,但我們知道,白茶透過存放和時間轉化,其品質風格確實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一年茶主要指當年新白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剛製作出來的頭年白茶,口感接近綠茶,茶性較為寒涼,湯色淺黃明亮,湯感爽口如甘露,滋味相對平淡;

    三年藥指存放有三四年的白茶,其茶性已經悄然發生變化,青氣褪去,湯色加深,三四年的茶香由最初的甜香毫香變成荷葉香,香氣漸漸醇和,茶性也由涼性轉向平和;

    七年寶指存放五到七年之後的白茶,香氣清甜花香,細嗅有陳香並隨著時間出現棗香和藥香,茶性溫和,內含物陳化轉變越發醇厚,湯色如琥珀,鮮豔且油亮;滋味醇厚飽滿,入口順滑;

    白茶入了藥典,很多藥店每年還要收購白茶存放為藥或藥引,因其藥效功能顯著,白茶可以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白茶因其製茶工藝使得保留最多的茶多酚,可以讓其在去火和殺菌去毒方面有獨有的藥效,特別是陳化多年後,其藥效功能更為明顯。

  • 8 # 茶道小壺仙

    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輕微發酵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白茶是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中國的白茶只有10種,而綠茶卻有100餘種。

    今天小壺仙帶你瞭解中國的白茶都有哪10種!

    白芽茶

    白東南亞茶種類之一。用大白茶或其他茸毛特多品種的肥壯芽頭製成的白茶。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陽等地,浙江泰順也有少量生產。產於福鼎的採用烘乾方式,亦稱“北路銀針”;產於政和的採用曬乾方式,亦稱“南路銀針”。典型的品種是“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

    亦稱“白毫銀針”,“銀針”、“白毫”。產於福建福鼎、政和的針狀白芽茶、因單芽遍披銀白色茸毛、狀似銀針而得名。福鼎銀針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

    白牡丹

    產於福建建陽、政和、松溪、福鼎等縣的葉狀白芽茶,因綠葉夾銀白色毫芽,形似花朵,沖泡後綠葉託著嫩芽,完若蓓蕾初開的白色牡丹而得名。1922年前後研製。原料採自“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品種兩葉抱一芽鮮葉,兼採一些水仙品種茶樹芽葉供拼和。只經萎凋和烘焙製成。形態自然,呈深灰綠或暗青苔色,遍佈白色茸毛。湯色杏黃或橙黃,葉底淺青灰色,香氣清,味鮮醇。

    貢眉

    亦稱“壽眉”。產於福建建陽、建甌、浦城等地的白葉茶。製法基本同白牡丹,唯鮮葉原料為有性群體茶樹一菜茶。取一芽二三葉,經萎凋、焙乾而成。毫心顯而多,色澤翠綠,湯色橙黃,味醇爽,香鮮純。

    新工藝白茶

    亦稱“新白茶”。產於福建福鼎的半條形白葉茶。1969年研製.鮮葉原料與製法同貢眉,但在萎凋後須經輕度揉捻。葉張略有卷褶,呈半卷條形,暗綠帶褐,香清味濃,湯色橙紅,湯味似綠茶而無青氣,似紅茶而無澀感,濃醇清甘是其特點。

    太姥銀針

    產於福建省福鼎縣太姥山。以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白毫品種早春肥嫩茶芽加工,經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製成。外形銀毫密披,挺直壯實勻整,內質湯色清亮,毫香幽遠,滋味清甜爽口,葉底肥嫩軟亮。

    灕江春白茶

    亦稱“灕江象牙”。產於廣西桂林的白茶,1989年研製。採摘單芽及一芽一葉,經攤青、萎凋、拼堆、乾燥製成。分特級、一級、二級。芽葉完整,形態自然,銀灰稍綠,白毫顯著。毫香清鮮,湯色杏黃,清澈明亮,味甘醇。

    月芽白茶

    產於廣西百色市凌雲縣。以凌雲白毫茶品種的早春茶芽,經萎凋、拼篩、烘乾工藝加工。外形茶芽肥嫩略曲,銀毫滿披,湯色橙黃明亮,毫香清鮮,滋味甘甜淡雅,葉底完整勻稱。

    仙台大白

    產於江西上饒周圩茶場的白茶。1984年研製。採摘上饒大面白良種的芽一葉初展,經萎凋、乾燥、揀剔製成。分特級、一級、二級。芽葉肥壯,白毫滿披,銀白色,光亮,葉片灰綠,葉緣隆起,芽葉連枝,氣香清鮮,滋味甜醇,湯色清澈,綠面白底,葉脈微紅,酷似“白毫銀針”。

    水墨幽蘭

    產於廣東省韶關市。採用春季仁化白毛茶的優質鮮葉,按獨特的白茶工藝製成。茶葉外形舒展,兩葉抱芽,銀毫披露,湯色杏黃明亮;青草花香顯露,滋味鮮美甜醇,葉底肥嫩成朵。

  • 9 # 清格茶寮

    白茶市場上流傳著“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白茶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它是一種極度接近自然,但又能悄然實現轉化的茶葉。所以有的茶友說,沒有經過時間考驗的白茶,就像是一件半成品。

    在《閩茶曲》中記載著“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從中可以看到福建民間,人民百姓們都有存老茶的習慣和愛好。

    白茶透過存放,其品質風格確實會發生顯著變化。

    “一年茶”

    指的就是當年新白茶,因為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剛剛製作出來的白茶,口感接近綠茶,茶性較寒。香氣清新鮮純,有類似豆漿的香味;湯色淺黃明亮,口感爽口,如清泉甘露,滋味相較平淡。

    “三年藥”

    指的是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其茶性已經悄悄發生變化。正確儲藏的白茶,青氣褪去,湯色加深,由淺黃變成橙黃色 。存放三四年後的白茶往往帶有“荷葉香”,香氣漸漸醇和,入口順滑,茶性平和。

    “七年寶”

    指的是存放了五年到七年之後的白茶,這已經算是老白茶了。這個時候的白茶,香氣有清甜花香,有陳香,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棗香,乃至發展成為“藥香”。好的陳年白茶湯色如琥珀,滋味飽滿,入口順滑,甜度和粘稠度都逐漸增加。

  • 10 # 淡凡新中式生活

    古語云:高山出好茶。福鼎白茶茶青全部取自海拔500米以上的純種福鼎大白茶樹,正因為海拔高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增加了“茶氨酸”和“可溶氮”的香甜口感。也正因為日夜溫差大及常年午後雲霧遮蔽,使得茶樹生長趨於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含量高等優勢的獨到之處!福鼎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故白茶的儲存、保管非常重要,如果儲存不當就可能變味、變質導致毫無收藏價值和藥用價值。白茶的儲存要求密封、避光、乾燥、陰涼、無異味,以達到長期儲存的目的!白茶是茶葉裡的瑰寶,具有三抗(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除此之外還能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消除疲勞等,尤其針對菸酒過度、油膩過多、肝火過旺引起的身體不適、消化功能障礙等症,顯現出獨特、靈妙的保健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福鼎白茶不僅能有效清除過量的氧自由基,有效增強面板細胞及腦神經細胞的活力與增殖能力,還可以大大增加腸道中雙歧桿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數量,減少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數量,起到平衡腸道微生物菌群分佈,有效調理腸胃的功能。同時,研究中心還經過嚴密的科學研究解析出福鼎白茶在美容抗衰、預防面板細胞光老化、降血脂、降血糖,修復過量飲酒引起酒精性肝損傷、抗炎消炎、平衡腸道微生物菌群調理腸胃等方面的八大顯著功效。此外,研究證明陳年白茶在抗炎症、降血糖、修復酒精肝損傷和調理腸胃等功能方面比新產白茶具有更好的效果。以上這些,也正是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由來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業籃球隊的體能教練一般都練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