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母嬰的守護者
-
2 # 無極老師
心中有佛,不在於形式,心中無佛,拋家舍業,學了我們科學大智慧開悟,活的清晰,死得明白,人生100%早晚都要學的,早學少走30年彎路,能救命,能發財
-
3 # 薩怛多般怛囉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大智度論
這首偈語很好的說出了出家功德之勝,對於學佛之人來說,最希望的是能披上那福田衣。但是要出家是需要具備無始劫,無量世的願力,以及福報,並不是想出家就能出的。雖然出家具有如此大的意義,但是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能有學佛之念的人都很少,何況是出家更是微乎其微的。
既然母親想要去出家,可以瞭解媽媽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媽媽平時是不是也會誦經持咒,是不是對出家都已經瞭解明白了,也明白了出家的意義。而且念頭非常強烈,那就讓她自己去決定。如果太強烈的去幹預,反而影響家庭和諧。而題主也可以去了解一下佛教的知識。再者我自己也是皈依弟子,我也希望我母親有一天也具備這樣的福報,能去寺院生活親近三寶,畢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
4 # 靜等花開411723127
媽媽突然出家,看似突然,肯定不突然,她自己在心裡不知道醞釀了多久,只是沒說出來而已。想出家的媽媽,平時看起來肯定與眾不同,外人看來有點不合群,還喜歡孤獨,還不願與人糾纏一些是非人我,最重要的一點肯定還愛好看書,尤其是佛教的書。
出家是有大福報的人才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世所修來的,有一句話說,黃金白銀容易得,唯有袈裟難披肩。可見,出家是多麼難能可貴。做子女的唯有隨順,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隨喜讚歎!
-
5 # ft隨緣而住
作為一個普通的世俗人,發心出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福報大,善根深厚,才能堪破世俗紅塵。我們只有仰慕,尊敬之。
-
6 # 無憂雪蓮1688
既然下定決心出家,肯定不是心血來潮,一時興起,別勸了。
有一遠房親戚也是娘倆一塊出家了,因為生活遭遇了很大的變故,看破紅塵。
三十年前,這是個令人羨慕的家庭,老頭在市裡大型國企當領導,兩女一子都各自成家,其樂融融,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個下雨天兒子意外觸電身亡,留下孫子才六歲,老倆口倍受打擊,一直鬱鬱寡歡,不久老頭又查出癌症晚期,沒幾個月便撒手人寰。這時小女兒的婚姻走到了盡頭。接二連三的變故,讓老太太萬念俱灰,覺得自己罪孽深重,老太太本來也信佛,處理完一切家中事,直接領著小女兒去山上的寺廟裡剃度出了家。
前些年老太太在廟裡安詳去世,算把一世的塵緣徹底了了。願這位親戚在天國不再有這麼多坎坷煩惱。
-
7 # 南希黛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大智度論
-
8 # 慧遇
媽媽出家,肯定不是突然間做出的決定,做為兒女,應該最瞭解自己的父母,你的媽媽平時一定是一個有著慈悲心,爰幫助人的老人,她今生能出家,一定是宿世的善緣成熟了,出家不是每個人想出就能岀的了的。
有一個公案,講的是在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翁在佛的精舍門前哭哭啼啼,佛陀託缽回來正好看到他,就問弟子們怎麼回事?弟子們說:這老翁要求出家,但是我們觀其前五百年,後五百年都與佛無緣,就勸他今生就不要出家了,可是他不肯走。佛陀就把這老翁帶進精舍,與他剃度出家,弟子們不解,佛陀說:你們只看到前五世,後五百世,在八萬大劫前,這老翁是一個砍柴人,一天正在山間砍柴,一隻猛虎突然向他撲來,他趕緊爬到了一棵樹上躲避,這隻老虎就在樹下,一邊拍樹一邊轉圈,這老翁嚇壞了,就隨口唸了一句“南無佛”,就這一句南無佛,今生的種子成熟了,所以來到精舍要求出家!
所以你不要阻擋你的媽媽出家,不僅是她老人家往惜修得的福報,也是你們的福報,媽媽的善緣會福佑子孫的!
-
9 # 不清白者
媽媽自有人生道。
世事該辦皆已辦。
受悅出世妙法修。
也是大事未了斷。
隨順樂!
-
10 # 我看我亦非我
媽媽出家是回家!理由?出浮躁、焦慮、抑鬱的家!出煩惱、虛情假意的家!出生老病死的家!出六道輪迴的家!回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諸苦、但受諸樂的老家!做一個智慧究竟圓滿而普度無量無邊的苦難眾生的大聖人!所以,出家是積極、現實、責任!不是消極、厭世、逃避!關鍵是身心要真出家!南無阿彌陀佛!
-
11 # 鎖清秋5258
我好羨慕你的媽媽 。她能想得通、看得透、放得了,斷得淨、捨得下、離得開。我從二十多歲就想出家,一直到現在都沒放得下,今生只能做俗人一個了。人生苦短,你媽能在短暫的人生裡找到精神的依託,靈魂的依附,與佛結緣 ,是人生一大幸事 。你們應該為她高興才是 ,千萬不要去阻止她,要支援她。當然說的容易,事不在誰身上,別人是體會不到這種別離疼的。你們做兒女的心情可以理解。既然她心意已絕,看破紅塵,你們勸也沒用,還不如就此成全她吧!讓我們一起祝願媽媽餘生快樂!早點修成正果!
-
12 # 雪域皓月
人各有志,不打擾別人的選擇和自在,是一種高階的善良
你雖然是她的孩子,但你也是個獨立的個體,媽媽並沒有權利剝奪你的人生。同樣地,她雖然是你的媽媽,但她的人生也有權利選擇作她自己。
就本質而言,人的志向本沒有高低之分,都值得被尊重。但從心量來看,若沒有包容眾生的雅量、若沒有看破紅塵的勇猛心、若沒有普渡眾生的大悲心,就很難成為一個好的出家人。
所以從發心來說,若立志出家,實現自我解脫和普渡眾生離苦得樂,這世間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志向。請你尊重並祝福她吧,至少做到善良,成全,不打擾
然後等過些年,你在世間受到的苦難足夠多的時候,你就能徹底明瞭。到那時候你甚至有可能會埋怨,當初她怎麼不好好勸你早點出家
願世間少疾苦,眾生早開悟
-
13 # 鳳146983974
她要是真想出家,你能勸得回來嗎?說句實話,阿姨我都想出家了原因是對家裡的父女倆太失望了。以前我在家裡全職時,沒想到會慣出兩個“巨嬰”。今年寒假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兩個傢伙都不願意做家務,我要上班又沒空,不得不給兩個人分了工,我女兒搞衛生我老公做飯,結果我女兒得了100分,我老公不及格(天天做飯不用心,還不願意洗碗擦桌子)這不,大年初一父女倆就吵了一架,直到現在還沒和好,我女兒選擇了去她外婆家吃飯生活(討厭她爸爸沒有契約精神,說話不算話),我老公除了上班就是和流浪漢一樣飢一頓飽一頓(他上七天班就要休息十四天)……唉看著自己苦心經營的家變成了這個樣子,我都快鬱悶死了所以個人認為你媽媽肯定也是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希望,所以才選擇出家的,怎麼可能輕易就回心轉意呢?(其實很多人出家都是因為想逃避現實)
-
14 # 如是自在
不一定好也不一定是壞,
在於她是否能如實按照佛祖經典所說的去實踐。
////////////////::::::
馬雜湊:如何修行解脫道?
無論你繼續做居士,還是棄家走進森林,你的識心總在困擾你。自我是一切念頭的源頭。自我創造了色身和世界,並讓你自認是居士。如果你選擇棄世,識心只會把居士的念頭換成了雲遊僧的念頭,把居家的環境換成了森林而已,而識心的障礙還在那裡。甚至在新的環境裡會更多。改變環境並無幫助。識心才是障礙。無論是居家還是在森林,都必須要降服識心。如果你能在森林裡做到這點,在家裡又為何不能呢?所以為什麼要改變環境呢?無論在什麼環境,你當下就可以用功。
-
15 # 暫時沒有想好名字
俗世緣分已到了 ,出家遠離是非遠離紅塵未嘗不是一種解脫,而且這個不是人人都有緣分做到的,勸說也無益!隨她去吧,阿彌陀佛
-
16 # 淳淳欲棟
你說的突然出家肯定不是突然。只是你之前肯定忽略了她的一些細微表現。如果你已經長大成人並且有自己的家庭的話,母親想要做些什麼事情,那就隨她的願吧。而且到寺廟裡面去清靜,對老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你有空可以多去看看她。
-
17 # 雲裡花開娜姐
不說出家的功德,就說出家的原因。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發生,它是因緣具足自然地發生。如一粒種子,需要泥土,Sunny,空氣,時間,所有條件具足,才能長出需要的東西。
-
18 # 1143160127吳世金
你“媽媽突然出家”,這種情況,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秘密。這個秘密關係到你們的以前和未來。因為這些秘密,你媽媽必須去完成這樣的使命。
對於出家修行來說,在我們這裡是道教,佛教。我們所知道的也就是道觀與廟宇。已經沒有專門的道觀,尼姑庵。以前的道觀,尼姑庵,已經演變成了三教合一的愛國主義宗教團體。
實行三教合一,是古代皇帝賜封完成的。各種宗教信仰的圖騰,是人封的,信徒們,自然就接受了
改革開放以後,廟宇與道觀得到了恢復與發展。作為文物保護的寺廟,道觀,有了宗教學校畢業的學生到寺廟,道觀主持宗教活動。他們的到來,宣揚以愛國之一為核心的三教合一。
他們的努力,打破了道教與佛教的分歧與爭論。表現在做法事到場的時候,根據信徒的需要,既可以穿道教的法衣做道教的道場,也可以穿袈裟做佛教的法事。
在以前,道觀是不吃素的。寺廟是不吃葷的。現在好了,寺廟與道觀都有了葷素的飲食搭配。
在大型的寺廟,以佛教為中心,或者以道教為中心的道觀,在寺廟內,道觀裡,做道場的服裝是不能夠改變的。只是香客的飲食有了改變。
根據宗教改革,尊重人們的信仰自由。但是,前提是愛國為核心。地方政府,對宗教活動,是認真管理的。
根據現在的管理,一個人突然出家修行,是不可能的。這不是演戲,也不是拍電影,或者電視劇。到寺廟,或者道觀,尼姑庵修行,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
作為一個香客,按照地方政府制定的香客住宿規定,住幾天或者一個月,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要在寺廟,或者道觀,尼姑庵修行,就要辦理有關手續,取得合理的資格。
從這種管理系統來說,你媽媽突然出家,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背後的秘密沒有告訴你們。
現在修行的人,是與時俱進的。不但不受飲食葷素的約束,而且,不是結婚的約束。掌教,尼姑,主持都可以結婚,組建家庭。在寺廟工作,與其他工作比較,是沒有工資收入,但是,能夠經常回家探親。
寺廟工作的人員,他們的收入,靠對外做法事。香火旺盛的寺廟,是能夠養家的。小小的寺廟,就是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屬於真正的苦心修行啦!
你媽媽突然出家修行,不管屬於地方政府部門管理的寺廟,還是民間的小廟,都需要解決吃住的問題。突然出家,怎麼可能呢?
因此,對於你媽媽出家,就沒有必要去勸說了。滿足你媽媽的心願,也就是你最大的孝順。
-
19 # 冬有暖陽876
遁入空門,青燈古佛,何嘗不是人生灑脫的最高境界,對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多年前我也向往過這種生活,你的母親既然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可能是紅塵滾滾給了她太多不為人知的悲苦,順著為孝,那就尊重她的選擇吧。
-
20 # 錦鯉果奶
媽媽突然出家,也許這個想法在心底埋藏了好久,只是時機沒到而已。
出家並不是吃齋唸佛那麼簡單,人要修行是個苦行活。
媽媽真要覺得出家比在家裡好,就隨她願吧!
回覆列表
我跟你說個真實的事,你就知道應不應該勸她回家。
我們單位有個手術大夫,業務挺好的,孩子四歲,平時工作上也看不出來有什麼異常,對病人也是盡心盡責,對工作非常認真,這麼說吧,別的醫生怎麼做,他會做的比別人更好,只是平常據說是吃齋唸佛。有一次做一個大手術時,病人大出血,血壓急劇下降,止血失敗,師傅在哪裡聚精會神的處理病人,他在哪裡雙手合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傅氣的一下把他擠下手術檯,全力以赴搶救病人,病人得救了,他成了全院工作人員的笑談。時間不長,他找到一座名山出家去了。置幼小的孩子與不顧,置家庭、父母與不顧,置國家多年的培養不顧 ,去尋找他的快樂,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咱們也不知道他有什麼事,受到什麼打擊傷害,必須要出家才能了結。
你的媽媽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信仰,如果她不想在家,執意要出家,就隨他心意吧。網上有那個最帥的主持,他也是大學畢業,考上了公務員,最後出家當了主持。既然阻止不了,你先去了解一下,看看哪裡條件好一點,出家需要什麼條件,據說名山出家需要大學文憑,要去就去條件好一點的寺廟,這是你做兒女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