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者天下行

    群體本位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與核心精神。它以外勢中心和相互支援依靠為核心,認為人是具有群體生存需要、有倫理道德的互動個體,每一個體的命運都與群體息息相關。群體本位思想建立在家族的血緣群體基礎上,它強調以群體為中心,以群體利益為核心利益,個人只是群體的組成部分,強調個人對家族、社會等群體的責任、義務和貢獻。

    中國傳統的這種群體本位價值觀對於促進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利益、鞏固集權統治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切個體只有在滿足社會群體的要求,實現社會群體的利益時,才能獲得自己的價值。一切對個體有用的東西,如果不把它納入到社會群體的價值系統中就得不到價值肯定。個人不但不是獨立的價值實體,也沒有衡量、評價價值的獨立地位。

    群體本位思想強調整體性,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組織凝聚力而且有很強的適應力和變通力,中國文化作為世界上唯一一支沒有中斷的古老文化,以及中國社會長期保持統一、穩定也要歸因於群體本位的整體主義價值觀念的影響。

    群體主義原則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重要的道德原則,它認為群體的利益絕對高於個人的利益,個人的個性、尊嚴、價值是微不足道的、偶然的,從而導致社會絕大多數個人淪為極少數人統治的工具,個人的正當利益得不到尊重,個性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當西方近代個人主義思想開始衝擊中國時,群體本位的整體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中國在近現代的落伍,引起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反思。

    當代中國倡導的集體主義實際上是對群體本位思想的一種批判繼承,豐富和發展,它把傳統的群體本位思想的整體性與個人緊密結合起來,達到了二者的辯證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魔咒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