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6個節氣
立春
2月3—5日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雨水
2月18--20日 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雨水牆紙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驚蟄
3月5--7日 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春分
3月20--22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清明
4月4--6日 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穀雨
4月19--21日 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
春季有6個節氣
立春
2月3—5日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雨水
2月18--20日 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雨水牆紙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驚蟄
3月5--7日 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春分
3月20--22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清明
4月4--6日 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穀雨
4月19--21日 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