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2、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1.《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書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根據鄭玄的話,認為“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陰轉旋之道”。《禮運》實際上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尤其是書中的“大同”思想,對歷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響。康有為為《禮運》作注,在註解中發揮了他有關變法維新的政治主張。按古代說法即認為《禮記・禮運》篇的“大同”之說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響。2.《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3.《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時期中國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永珍,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4.《禮記》全書用散文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1、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2、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1.《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書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根據鄭玄的話,認為“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陰轉旋之道”。《禮運》實際上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尤其是書中的“大同”思想,對歷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響。康有為為《禮運》作注,在註解中發揮了他有關變法維新的政治主張。按古代說法即認為《禮記・禮運》篇的“大同”之說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響。2.《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3.《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時期中國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永珍,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4.《禮記》全書用散文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