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救、
見微知著、
見異思遷、
見義勇為、
見機行事、
見風使舵、
見怪不怪、
見利忘義、
見錢眼開、
見多識廣、
見彈求鶚、
見哭興悲、
見佛不拜、
見棄於人、
見素抱樸、
見勢不妙、
見兔放鷹、
見機而作、
見不逮聞、
見獵心喜、
見可而進、
見經識經、
見善必遷、
見鞍思馬、
見精識精、
見小暗大、
見仁見智、
見性成佛、
見豕負塗、
見所未見
見世生苗、
見卵求雞、
見風是雨、
見財起意、
見縫插針、
見牆見羹、
見端知末、
見慣不驚、
見兔顧犬、
見稜見角、
見雀張羅、
見事生風、
見時知幾、
見賢不隱、
見賢思齊
見機而行 見機:看時機,看情況。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見鞍思馬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出處:宋·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三·感興》:“倚鞍思駿骨,撫轡念綠駬。”
見財起意 見人錢財,動起歹念。
出處:元·無名氏《硃砂擔》第四折:“剛道個一聲兒惡人迴避,早激的他惡哏哏鬧是非,那裡也見財起意。”
見彈求鶚 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同“見彈求鴞”。
見彈求鴞 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出處:《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見德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同“見賢思齊”。
見多識廣 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見風使船 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這賀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專會見風駛船,看眼色行事。”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見風使帆 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幸喜寫了憑據的二萬頭,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係。別事見風使帆,再作道理。”
見風是雨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見風轉篷 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出處: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辦事,還是見風轉篷的自私。我有錢不給這等人!”
見縫插針 比喻儘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間。
出處: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鋼炮後來打死敵人不少。’陳三又見縫插針地鼓勵他。”
見羹見牆 後用以指對聖賢的思慕。
出處:相傳堯去世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之Phantom於牆,食則見堯之Phantom於羹。見《後漢書·李固傳》。
見怪不怪 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
出處: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見怪非怪 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同“見怪不怪”。
見慣不驚 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見慣司空 指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見機而作 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見機行事 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見幾而作 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
見幾而作 幾:通“機”,時機;作:行動。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採取行動。
見經識經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
見精識精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同“見經識經”。
見景生情 看到眼前的景物,喚起某種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應對的辦法,即隨機應變。
出處:元·宮大用《七里灘》第四折:“不由我見景生情,睹物傷懷。”
見可而進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後指有把握就行動。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出處:漢·荀悅《漢紀·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見哭興悲 見別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傷。指產生同情心。
見利思義 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出處:《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見利忘義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出處:《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見獵心喜 獵:打獵。看到打獵心裡就高舉。比喻看見別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過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動,也想試一試。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自序》:“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見獵心喜。”
見卵求雞 看到雞蛋,就希求蛋化為雞,而來司晨報曉。比喻言之過早。
出處:《莊子·齊物論》:“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見貌辨色 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和尚見古人得個什麼便住此山?’師曰:‘情知汝不肯。’僧曰:‘爭知某甲不肯?’師曰:‘鑑貌辨色。’”
見溺不救 猶言見死不救。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見其一未見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瞭解不全面。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見棄於人 見:被;棄:遺棄,拋棄。被別人拋棄。
見錢眼紅 看到錢財,眼睛就紅了。形容人貪財。同“見錢眼開”。
見錢眼開 看到錢財,眼睛就睜大了。形容人貪財。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一回:“棄舊迎新,見錢眼開,自然之理。”
見牆見羹 比喻念念不忘先賢。
出處:《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睹堯於羹。”
見誚大方 指讓內行人笑話。同“見笑大方”。
見雀張羅 比喻設圈套誘騙。
出處:《紅梨記·踏月》:“則怕他指山賣磨,見雀張羅,滿口兒如蜜缽,心如逝波。”
見仁見智 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處:《周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見善必遷 遷:去惡從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出處: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以陛下天姿英聖,儻加之見善必遷,是將化蓄怨銜恩,反過差為至當。”
見神見鬼 好象看見了鬼神。比喻多疑。
出處:唐·釋惠然《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便即見神見鬼,指東劃西。”
見時知幾 指看到時運的推移而預知事情變化的先兆。
見豕負塗 看見豬趴在路上。比喻骯髒汙穢。
出處:《周易·暌》:“上九,暌孤,見豕負塗。”
見始知終 指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能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
見世生苗 比喻眼前就會收效得利。
見事風生 指遇事雷厲風行。
見事生風 形容遇到事情,興風作浪。
出處: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誌異》:“第少年喜事,每捕風捉影,見事生風。”
見勢不妙 看到形勢不好。
見死不救 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你做的今見死不救,羞見這桃園中殺馬宰烏牛。”
見所不見 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見所未見”。
見所未見 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出處:漢·揚雄《法言·淵騫》:“日聞所不聞,見所不見。”
見兔放鷹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布大教網,漉人天魚,不如見兔放鷹,遇獐發箭。”
見兔顧犬 顧:回頭看。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見危授命 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見危致命 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同“見危授命”。
見微知萌 微:細微;萌:發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跡象,就知道其發展的程度。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見微知著 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見物不見人 只看到事物,看不見人。指片面強調物質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見賢思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出處:《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小暗大 指小事清楚,大事糊塗。
出處:《孔子家語·五儀解》:“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見笑大方 指讓內行人笑話。
出處:《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見性成佛 性:本性。佛教禪宗認為只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出處: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五:“久參泐潭,潭因問:‘禪師西來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子作麼生會?’師曰:‘某甲不會。’”
見噎廢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應作的事。
見義必為 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見義當為 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同“見義必為”。
見義敢為 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見義勇為”。
出處:宋·曾鞏《太子賓客致仕陳公神道碑銘》:“為吏明悟敏捷,見義敢為,不少屈以求合。”
見義勇為 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見異思遷 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出處:《管子·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後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出處:宋·無名氏《張協狀元》二八:“見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張協狀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裡人,買本看。”
見智見仁 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見素抱樸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出處:《老子》曰:“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裡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裡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死不救、
見微知著、
見異思遷、
見義勇為、
見機行事、
見風使舵、
見怪不怪、
見利忘義、
見錢眼開、
見多識廣、
見彈求鶚、
見哭興悲、
見佛不拜、
見棄於人、
見素抱樸、
見勢不妙、
見兔放鷹、
見機而作、
見不逮聞、
見獵心喜、
見可而進、
見經識經、
見善必遷、
見鞍思馬、
見精識精、
見小暗大、
見仁見智、
見性成佛、
見豕負塗、
見所未見
見世生苗、
見卵求雞、
見風是雨、
見財起意、
見縫插針、
見牆見羹、
見端知末、
見慣不驚、
見兔顧犬、
見稜見角、
見雀張羅、
見事生風、
見時知幾、
見賢不隱、
見賢思齊
見機而行 見機:看時機,看情況。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見鞍思馬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出處:宋·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三·感興》:“倚鞍思駿骨,撫轡念綠駬。”
見財起意 見人錢財,動起歹念。
出處:元·無名氏《硃砂擔》第四折:“剛道個一聲兒惡人迴避,早激的他惡哏哏鬧是非,那裡也見財起意。”
見彈求鶚 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同“見彈求鴞”。
見彈求鴞 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出處:《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見德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同“見賢思齊”。
見多識廣 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見風使船 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這賀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專會見風駛船,看眼色行事。”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見風使帆 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幸喜寫了憑據的二萬頭,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係。別事見風使帆,再作道理。”
見風是雨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見風轉篷 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出處: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辦事,還是見風轉篷的自私。我有錢不給這等人!”
見縫插針 比喻儘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間。
出處: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鋼炮後來打死敵人不少。’陳三又見縫插針地鼓勵他。”
見羹見牆 後用以指對聖賢的思慕。
出處:相傳堯去世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之Phantom於牆,食則見堯之Phantom於羹。見《後漢書·李固傳》。
見怪不怪 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
出處: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見怪非怪 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同“見怪不怪”。
見慣不驚 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見慣司空 指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見機而作 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見機行事 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見幾而作 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
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見幾而作 幾:通“機”,時機;作:行動。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採取行動。
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見經識經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
見精識精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同“見經識經”。
見景生情 看到眼前的景物,喚起某種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應對的辦法,即隨機應變。
出處:元·宮大用《七里灘》第四折:“不由我見景生情,睹物傷懷。”
見可而進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後指有把握就行動。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出處:漢·荀悅《漢紀·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見哭興悲 見別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傷。指產生同情心。
見利思義 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出處:《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見利忘義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出處:《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見獵心喜 獵:打獵。看到打獵心裡就高舉。比喻看見別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過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動,也想試一試。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自序》:“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見獵心喜。”
見卵求雞 看到雞蛋,就希求蛋化為雞,而來司晨報曉。比喻言之過早。
出處:《莊子·齊物論》:“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見貌辨色 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和尚見古人得個什麼便住此山?’師曰:‘情知汝不肯。’僧曰:‘爭知某甲不肯?’師曰:‘鑑貌辨色。’”
見溺不救 猶言見死不救。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見其一未見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瞭解不全面。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見棄於人 見:被;棄:遺棄,拋棄。被別人拋棄。
見錢眼紅 看到錢財,眼睛就紅了。形容人貪財。同“見錢眼開”。
見錢眼開 看到錢財,眼睛就睜大了。形容人貪財。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一回:“棄舊迎新,見錢眼開,自然之理。”
見牆見羹 比喻念念不忘先賢。
出處:《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睹堯於羹。”
見誚大方 指讓內行人笑話。同“見笑大方”。
見雀張羅 比喻設圈套誘騙。
出處:《紅梨記·踏月》:“則怕他指山賣磨,見雀張羅,滿口兒如蜜缽,心如逝波。”
見仁見智 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處:《周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見善必遷 遷:去惡從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出處: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以陛下天姿英聖,儻加之見善必遷,是將化蓄怨銜恩,反過差為至當。”
見神見鬼 好象看見了鬼神。比喻多疑。
出處:唐·釋惠然《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便即見神見鬼,指東劃西。”
見時知幾 指看到時運的推移而預知事情變化的先兆。
見豕負塗 看見豬趴在路上。比喻骯髒汙穢。
出處:《周易·暌》:“上九,暌孤,見豕負塗。”
見始知終 指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能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
見世生苗 比喻眼前就會收效得利。
見事風生 指遇事雷厲風行。
見事生風 形容遇到事情,興風作浪。
出處: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誌異》:“第少年喜事,每捕風捉影,見事生風。”
見勢不妙 看到形勢不好。
見死不救 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你做的今見死不救,羞見這桃園中殺馬宰烏牛。”
見所不見 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見所未見”。
見所未見 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出處:漢·揚雄《法言·淵騫》:“日聞所不聞,見所不見。”
見兔放鷹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布大教網,漉人天魚,不如見兔放鷹,遇獐發箭。”
見兔顧犬 顧:回頭看。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見危授命 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出處:《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見危致命 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同“見危授命”。
見微知萌 微:細微;萌:發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跡象,就知道其發展的程度。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見微知著 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見物不見人 只看到事物,看不見人。指片面強調物質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見賢思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出處:《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小暗大 指小事清楚,大事糊塗。
出處:《孔子家語·五儀解》:“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見笑大方 指讓內行人笑話。
出處:《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見性成佛 性:本性。佛教禪宗認為只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出處: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五:“久參泐潭,潭因問:‘禪師西來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子作麼生會?’師曰:‘某甲不會。’”
見噎廢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應作的事。
見義必為 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見義當為 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同“見義必為”。
見義敢為 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見義勇為”。
出處:宋·曾鞏《太子賓客致仕陳公神道碑銘》:“為吏明悟敏捷,見義敢為,不少屈以求合。”
見義勇為 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見異思遷 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出處:《管子·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後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出處:宋·無名氏《張協狀元》二八:“見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張協狀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裡人,買本看。”
見智見仁 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處:《周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見素抱樸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出處:《老子》曰:“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裡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裡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