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2994424391

    取決於身材比例。一般是從環兒那兒往後試。一個現象:男子56的握環兒那兒,105+的握到最末端。中間級別握距在此之間。抓舉一般是寬握,寬握就是你的大臂和肩部成一條直線,小臂和大臂的夾角大於九十度。挺舉一般是中握或窄握,中握就是小臂垂直於大臂;窄握就是小於。挺舉握的寬窄一般取決於柔韌性,也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好的挺舉握的窄,差的握的寬。也有可能取決於其他考慮,比如:追求拉力集中的窄,追求拉高和高發力點的寬,追求上挺支撐距離短的握的寬,追求上挺用力集中的握的窄。你看到有些運動員翻站窄握,上挺前調鈴或上挺時滑槓改為寬握或中握就是為了在拉鈴用力集中,上挺快支撐。再有一條,一般業餘愛好者都愛握的非常窄,其實柔韌性根本不夠,上挺動作肩胛的支撐是錯的,自己還以為自己比運動員柔韌性還好。其實握距寬窄的問題,你多看選手們的訓練影片就知道了。【合集】中國舉重隊_運動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影片網根本沒必要拿出來問。或者買本體院教材,舉重,黃皮子,就叫舉重,不貴,淘寶有賣,買來看一看,裡面講的很清楚。中國舉重技術領先世界,沒必要學國外的,尤其美華人的,低劣粗糙,以免養成一些壞習慣,不好改。看幾個例子,呂小軍順便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呂小軍上挺時右手是滑槓的,右手上挺的瞬間會比上挺前握寬一點點。呂小軍之所以是本教科書,因為的他動作架子和技術都非常標準,比如他的挺舉握距是一個大拇指。很多選手的柔韌性就達不到,要相對握得更寬。56的蒙成,抓舉把環兒握在手心105克洛科夫的抓舉握距注意到了嘛,克氏也是滑槓的。克的挺舉也是握一個大拇指。其實抓舉的握距沒啥可說的。就是末端和環兒之間你自己去嘗試,一定要寬握!有答案說,握距取決於發力點,其實發力點的位置也是因人而異的,當然,大體發力點在哪裡是有共識的。你說,有些窄握的挺舉也帶不到最佳發力點(最佳發力點一般是抓舉的發力點)啊,那人家錯了麼?人家只是捨棄了最佳的發力位置取了拉鈴力量。說說挺舉的握距,這個才有的說。先看一個特別的例子,77的周玉坤。你以為他在抓舉?不,他在挺舉,半挺選手。動作極其開闊霸氣。他這個挺舉的握距,和前面看的蒙成抓舉的握距是一樣的。再看一個看看田濤的看看廖輝的一般挺舉的握距是一個窄到一個大拇指,寬到靠近環兒。當然,也有像周玉坤這樣特別的,握得極其寬。挺舉握距的寬窄主要取決於柔韌性,這話我放這,多體驗多體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來在外面上班,想媳婦想得不行,但又不想領她出來跟我受苦,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