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虎皮青貓
-
2 # 燈籠
開篇立意:這要看是什麼明星了
明星只是一個統稱,演員一定是明星,而明星卻不一定是演員,不要混淆。
既然說到片酬,一般按道理來說都是由這部戲的戲份來決定的,男女主角戲份多,那一定片酬多,配角群演沒啥戲份,那片酬也就低。
或者就是按照演技來,一般來說演技好的,一定在圈內浸淫很久,比如老戲骨之類的,他們一把年紀出來拍戲,片酬太低也不可能
但是一般都有意外
現在演員多了一個種類,叫流量明星/演員,是指影響力很大,粉絲很多且能夠為偶像買單,顏值不低,演技不高的人。他們往往都是劇中主角,且戴著流量光環,不管是拍戲唱歌廣告都有大批粉絲追隨,吸金能力超高,他們的片酬也是高的離譜,鹿晗1.2個億出演擇天記,楊穎8000萬出演孤芳不自賞等等。
而現在的影視劇都有一個套路,那就是小鮮肉或者流量明星當主角,戲骨當配角,雖然主角戲份不咋地,但是支線故事被老戲骨演繹的煜煜生輝,那麼很顯然,這樣的組合下,肯定還是小鮮肉的片酬高。
所以演員的片酬從來不看演技這麼“片面“的東西,一直都是綜合考慮,迎合市場的。
-
3 # 生生說啊
題主問的是片酬,不是單純的酬勞,那一般你特指的是演員這方面的。那演員們是根據什麼決定片酬高低的呢。下面讓我來個給大家分析。
拍攝時間的長度和影片中的角色時間就是金錢,對於明星來說你讓她這部戲可能佔用了他們很多獲取商業收入的活動,所以你讓他們花多少時間在這部片子上也是片酬高低的主要原因。一般明星是集數來計算片酬,可有些頂級的演員可以按時薪算。電視劇女王趙雅芝巔峰時期,拍攝電視劇的時候片酬是按小時算的,1小時是8萬港幣。換成現在來說這片酬也是高得嚇人的,所以天價片酬自古就有,就看你是不是夠大牌了。另外就是主角和配角價錢也會有很大差距的,主角戲份多拍攝時間多也會有更高的酬勞,當然這都是同咖位的情況下計算的。要是隻是客串的片酬更少,友情客串的基本就是沒錢的。
不同型別的戲電影有文藝片和商業片之分,就算是成龍這種巨星你要他拍文藝片片酬也不可能和商業片拿的片酬一樣。第一是投資成本不一樣第二是文藝片的收益無法和商業片比。電視劇也一樣的道理,演家庭劇大火的演員你讓她演武俠劇可能片酬就未必一樣了。一些特殊要求也會有影響,比如裸戲和高危險動作的戲、扮醜等也會對片酬高低有影響。總的來說影響片酬高低點因素就是上面彙總提到的。大家還有其他觀點請留言討論。
-
4 # 使用者5127021064090
據我所知,片酬是由製片人與導演,演員根據市場情況,根據劇情的具體內容而定。因製片人是老闆,導演及演員是打工的,雙方是合同關係,與其它人或政府乃至機關,團體無關。
-
5 # 使用者2990747364535
狗毛都是狗從自己身上抜下來的,拔毛肉疼,心裡也疼,可是人人都裝著不疼,因為所有的毛都是為心中的星們織毛衣的,雖疼且樂。
回覆列表
在市場裡,明星是一類生產者,他們的產品是八卦、影視作品、音樂、周邊產品等。這些產品是可以用來消費的,消費者賦予它們價值。而明星創造了這些價值,便以片酬等形式獲得回報。
明星還有一種特殊的產品,即廣告。廣告商透過生產和銷售商品獲得利潤,再將部分利潤用於支付明星的酬勞。商品本身並不是明星生產的,但明星在獲利過程中為商品增加了價值(明星效應),這類酬勞自然也是合理的。
再往深一層考慮,則是“市場根據什麼規則決定明星的片酬”。相信題主已經想到了,答案自然是供求關係。別看大小明星一大堆,佔據80%流量的永遠是20%的人。因為對觀眾來說,“明星”這個概念早已與“稀少”錨定。換句話說,頂級明星永遠是極少數。
因此,消費者能接受一個較高的定價。而文化產品的特殊性又決定了它的複製次數幾乎沒有限制,兩個因素相乘得出天文數字。這個數字分出一部分給明星,即構成他們的天價片酬。
舉個反例可能更好理解。大家很喜歡拿來跟明星對比的“頂尖科研人員”,其實也是處於供不應求的市場地位。但最終消費者與這些人員不是直接聯絡的,供求關係受到太多中間環節的影響,無法像面對明星那樣直接起作用。
例如手機上的攝像頭,需要精密鏡片組。而一套鏡片組的設計、研發和驗證都需要一個頂級團隊來實現。但他們把設計圖、用料甚至生產方案做出來之後,仍然要透過生產商,同時又和其他團隊的產品融合,再經過多層經銷才到達使用者手裡。就算使用者覺得某手機的攝像功能吊打單反,他想到的也只是牌子而非那個功臣團隊。
所以科研人員的收入比明星低是難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