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形無形448

    易經是經歷代修證,符合自然規律的反常規變異理論,知行合一,也就是講的人的行為,行動會帶耒必然結果,當然是有得也有失,得近利而失遠見,因人本知,天人合一,是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如果個人意志強加於人,犯眾恨成必然。

  • 2 # 使用者和言悅色

    自己知道的和行動就要一致叫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也就神行一致,不判若兩人。

    人是宇宙大道之子,當然好多時候和宇宙高度一致,統一。天代表陽,人代會表陰,陰陽協調統一。坐禪時達天人合一,我在宇宙大道中,大道在我中,逐漸身行融於大道之中,手腳都好像不存在一樣,身體風中搖擺。

  • 3 # 藍本動漫

    一句話的深層意思:

    知行合一和天人合一歸根究底就是:物質與精神,知識與文化,利益與道德,經濟與政治,唯物與唯心的辯證統一性,就能看到以上兩個詞彙的深層內涵和意義了。

    至於做不做得到知行合一和天人合一,試問問以上內容中:個人覺得自己的觀念形態之『辯證法統一』否?

  • 4 # 磚jia思維

    知行合一,在我看來,應該是四層意思。這四層意思也是層層遞進的,基本上涵蓋了王陽明一生中思想的大成。

    第一層是“智行合一”:今天大姐說了一句,叫:“知道沒做到,等於不知道。”對,大多數人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這個意思。這一涵義在知識獲取成本越來越低的今天更有意義。要知道在古代,要想獲取某一項知識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那時候資訊傳播艱難,學習成本昂貴。所以但凡某一項知識或技能,華人的習慣往往以代代相傳甚至是傳子不傳女等方式一代一代繼承下來。這跟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過去有個成語叫“知難行易”,也就是知道什麼知識很難,但學會後做起來就比較容易了。但到了王陽明這個時候,他用知行合一顛覆了這個說法。也就是,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和道理,你知道得再多也是沒用的,關鍵是你得能做到。這種話我們聽得不少。但這在王陽明所處的那個時代是個絕對的創新。

    第二層是“意行合一”:在我看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更多的講的其實是這個意思。這一層意思類似於佛家的“正念”或是“活在當下”。也就是說,我們活著,無論做什麼事,要想做得好,在做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專注,這不當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它更是我們人生的一種修為。很多時候,我們把事情做不好,是因為我們的心太燥。比如寫文章卻想著約朋友吃個飯,跟朋友吃飯卻想著下午的工作。人活著為什麼會有很多的焦慮?其實往往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說到底是因為我們在行為做事當中雜念太重,慾望太多。但如果人無論在做什麼的時候,一定專注在這件事情本身裡去,現在在吃飯就認認真真吃飯、現在在讀書就認認真真讀書、現在在工作就認認真真工作。你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這是意行合一。

    第三層是“心行合一”:王陽明還有個詞,叫“致良知”。這個良知是什麼?良知就是我們的心。心是什麼?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是有自己的價值觀的,而這個價值觀的形成,建立在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對世界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對自己的理解的基礎上。比如曹操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就是他的價值觀,作為他來講,其實也沒錯。所謂“心行合一”,其實就是說一個人做事,跟著自己的價值觀去做就好。按照自己的心去做,行動不受其它人的干擾。只要是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就可以做,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堅決不做。這樣可以減少我們的很多煩惱。我們每個人活在世界上,總是受各種各樣的聲音所困擾,從小學到大學直到工作,往往被各種各樣的聲音所困擾。我們經常被別人告訴我們自己:你應該做什麼,而往往忽視的是我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心行合一,在我理解裡,就像喬布斯說:追隨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告訴我,我想要什麼,而別等著別人來告訴我,你應該怎麼樣。

    第四層是“志行合一”。中國曆代大儒,向來有上報皇恩,下安黎庶的志向。北宋大儒張繼的:“為天地立心、為蒼生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是這一志向的極致。王陽明也不例外,更是從小就立下了要當像孔子一樣的聖人的遠大抱負。所以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裡,還有很重的一層意思,就是我們做什麼,要符合我們當初的志向——不能因為登山路上有棵野花就停下來忘記了登山的目標。我們的每一個行動,按照我們的目標去做,為我們的目標服務,堅持不懈,直到成功。正是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立,所以王陽明在臨終前才能說“此心光明,夫復何求”?這才是所謂“知行合一”。

  • 5 # 做一個正直的中國人

    在古人思想中天與人合,說的是天有五星,人有五臟,地有五嶽,人與天像合,地有江河湖海,人有血液流動,地有五脈,五行,人有口,鼻,眼,耳,眉,五脈,經絡,這是中國乃世界上中國先人之大智慧,一切科學,宗教,政治,人與人管理,離不開中國祖宗發明的陰與陽。在高階,及低階動物,都離不了,陰陽五行的存在,做為一個炎黃子孫活在中國大地上,為何不為是一個華人而嬌傲呢?

  • 6 # 有話少說

    首先指出一點,說天人合一出自《易經》,是以訛傳訛,毫無根據。

    《易經》卦辭爻辭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顯然,人求天保佑,遠談不上什麼天人合一。

    託名孔子《易傳,文言》解《易經》之乾卦,有大人即聖人四合:“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如果四合也算天人合一,那也是大人即聖人的事情,與普通人毫無關係。

    天人合一,見之《莊子,山木》,“人與天一也”。莊子借孔子與學生顏回對話的寓言故事,人與天一,人性不可能有天性,而是聖人的事情,且為聖人死後體解昇天之意:

    “何謂人與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 7 # 山澗一清泉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是講未來變化的,告訴我們如何去把握未來。一陰一陽謂之道,未來是變化的,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不變的就是道。讀懂了易經就讀懂了世界。

    天人合一。程朱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透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所以如果無法收斂私慾的擴張,則偏離了天道,不但無法成為聖人(儒家最高修為者,人人皆可達之),還可能會迷失世間,所以要修養、歸返、並伸展上天賦予的本性(存天理),以達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時完全進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後就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時人慾已融入進天理中(滅人慾,不是無慾,而是理欲合一),無意、無必、無固、無我(從“毋”變成“無”),則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偏離天道了。可修成聖人太難,人若都要成為聖人才能做事才能行,顯然不符合人民大眾。存天理去人慾,過了。水滿則溢!王陽明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修正的辦法“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他要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實際上知行合一聖賢們是沒有這一提法的。儒家講知先行後,先格物再致知,修身後再齊家治國一平天下,是偏重知的。老子呢講道,認為人應該效法天之道,當自強不息。當效法地之德,厚德以載物。就是告訴你學習水之德就好了,怎麼做呢?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而幾於道(善處下而成王)。告訴我們少去學習那些人道,按天道處世為人就好。如易經坤卦爻辭第二爻:直方大(大地的本性),不習無不利。
  • 8 # 陳哲升

    《易經》主旋律是:順應天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知行合一是存天理,致良知,自然就會產生相應的行為舉止;天人合一是與天地同頻率,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

    大道至簡至易。

    人活在於天地之間,應當效法天地,運應其規律(天道天理、良知、道德等)自然順暢,生生不息……

    逆之則自取滅亡,就如人這當順應社會(社會無可能順應某個人),社會應順應天理(天理無可能順應某個社會),天理是儲存在人與生俱來的良知裡面,憑良心做事就是順應天道。不用外求,求也枉然,機關算盡卻枉費了卿卿性命,嗜慾深者天機淺(離天道遠),就是自尋煩惱,自取敗亡。

    個人淺見,理是真理,深度不夠,望海涵!

  • 9 # 趙日金141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易經》卦辭爻辭盡是占筮吉凶之辭,人求天保佑,哪來的什麼天人合一?

    說天人合一,不是儒家的《易經》,而是道家莊子。且,是莊子編的寓言故事,學生顏回與孔子對話,諷刺儒家的聖人,聖人死後昇天,人與天一了,天人合一;

    “何謂人與天一也?”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學術界誤以為天人合一出自《易經》,以訛傳訛,還當作傳家之寶,廣為宣揚。可悲啊。

  • 10 # 文文8304

    大家好,個人觀點:知行合一,說的有道理。但要先明白知什麼,再行什麼。天人合一,是把天做為了標準。把人也做為了標準。只要把兩個標準合起來,就是好。那麼天就是指的高的標準,人的標準就在天之下了。可是人之下還有地(地氣),天之上還有天(天外有天)。如果只是天人合一,那人只會飄在半空。上不見天日,下不接地氣。(那樣人不會舒服)所以(易經)只是探索,只是未知,沒有唯一標準答案。因為寫它的人,沒把道理想明白,所以後人才不易看懂。(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和大家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硬漢點的歌曲,最好附上一小段歌詞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