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海洲123

    跟民誤傳統有關係,滿族人少好統一,更好做思想工作,給予高官厚祿,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人爭先恐後,建功立業,如初升的太陽,明朝日薄西山何以抵抗,人心渙散,自私自利,為國盡忠的武將死完後,大明也只剩一個空殼了,大風一吹,即刻傾倒,官員不團結,人民不團結何以對抗滿清,所以大明倒下的原因,怪自己(官員貪腐,組織不力,人民離心離德)

  • 2 # 卡通世界愛好者

    從大金滅北宋到大清滅大明,為何滿洲軍隊所向披靡?

    大金滅北宋和大清滅大明都是在漢王朝統治末期,如果是發生在王朝剛建立時期,北宋宋太祖統治時期,北宋軍隊所向披靡,金國會是大宋的對手嗎?而且,金國是在遼國走向衰落後建立起來的,北宋初期除了北方的遼國能跟北宋對峙,北宋基本上沒有對手,北宋初期指的是宋太祖在位時期。

    再來說一下大明我覺得大明王朝不是滅於清朝之手,而是滅於大明王朝內部黨爭和農民起義還有就是明朝萬曆三大徵消耗了明朝的國力如果是放在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明朝根本不會把滿洲放在眼裡’。

    所以不是滿洲太強,而是滿洲興盛的時期中原王朝都走向了衰落

  • 3 # 老大無為

    回答之前,先說想法,狹隘的民族觀要不得。

    其實任何民族、政權在最鼎盛的時候都很厲害,當年的匈奴、突厥、契丹、吐蕃、蒙古等都是如此。尤其是草原民族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練就了一身強悍的體魄,同時為了生存,內部高度團結,經常建立起軍事化的社會組織,一旦戰鬥力爆發將是十分可怕的。所以自金朝到清朝為止對草原民族的減丁政策(定期屠殺草原上的原住民,主要是針對蒙古族)都是保證北疆安定的重點策略之一。

    你所說的滿洲人戰鬥力強,應該是清朝初期,初期的八旗兵戰鬥力是很強的,可說是東亞最強武力。

    八旗原本就是在狩獵組織“牛錄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只不過由於戰爭需要,將"狩獵之牛錄"轉換成了"八旗之牛錄"。

    事實上牛錄製和猛安謀克以及契丹的頭下軍州的誕生和發展幾乎一致,都是部落制轉換為軍事制度。

  • 4 # 舊時樓臺月

    在我的印象中,現在幾乎沒有滿洲這個叫法了,因為我聽的最多的還是偽滿洲國,就是那個自稱戰鬥力非凡而做了日本人傀儡政權的軍隊吧?哈哈,開個玩笑!

    如同漢人稱將中華文明的起源地稱之為中原,滿人也喜歡將其發祥地稱之為滿洲。當然,無可厚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認知,即使在如今五十六個民族和平相處的年代,民族之分還是存在的。雖然不會像以前那樣以“我漢人”“我滿人”那樣稱呼,而是稱之為中華民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民族屬性,既然問主一口一個“我滿洲”,那麼我也得重拾我“漢人”的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需要糾正問主的這句話:“大金滅北宋,大清滅大明”。

    這句話問題出在哪裡呢?第一,所謂“大金滅北宋”,北宋是什麼概念?這是後世給定義,即宋朝在開封為首都的統治政權相對於宋朝在臨安為政權來講的,所以,問主顯然混淆了這一概念,認為“大金”把宋朝給滅了,這顯然是不對的,最值得炫耀的應該是把當時兩個不爭氣的皇帝擄走了吧。為何?據我所知,你所謂戰鬥力強悍大金不還是沒熬過宋朝麼?在宋朝之前就被元給滅了,戰鬥力強悍了幾年?好吧,我姑且不提蒙元,那麼大金憑藉著強悍的戰鬥力不也是與宋朝打了幾場敗仗麼。歷史不能講如果,所以我不提宋高宗阻止岳飛北伐的事情,也不去幻想北伐是否會擊潰你們“大金軍隊”,哦,對了,差點忘了,岳家軍對金作戰根本不帶慫的。(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希望你們去了解一下:你們滿人和後金不是一脈,彆強行扯上關係,大金是大金,滿清是滿清,是不同的一脈。所以問主這句話本身就是矛盾重重。)

    再來看看“大清滅大明”。這句話看似無懈可擊,畢竟明朝之後就是清朝對吧。但是仔細想想卻是荒誕不經。我們先來看看清朝所編《明史》中的一段記載:

    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具體內容不需要我過多贅述,我們且看最後一句“任賊分裂”,“賊”是誰?是逼死崇禎皇帝,親手滅亡大明政府的賊。我想說,你大清皇帝給編纂明史的人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將你大清軍隊稱為“賊”吧,那麼這個賊是誰呢?稍微懂點歷史的人就知道這指的是農民軍李自成,你可以寫他為“賊”,但是你不能把他說為是滿人吧?所以,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表達,大明滅亡了,但不是你清軍滅亡的,而是以李自成佔領北京城,逼死崇禎皇帝為標誌宣告明朝滅亡的。而在之前,你所謂的戰鬥力強悍的滿軍還龜縮在關外呢。而他們之所以能入關,想必不用我多言吧?大家心裡清楚就行,反正跟他所謂強悍的戰鬥力無關。(當然,他們入關之後在手無寸鐵的百姓面前揮刀屠殺的樣子可能就是他們所理解的戰鬥力強悍吧)

    再者,我還想問一下問主,所謂“戰鬥力強悍”是怎麼定義的,坐收漁翁之利,還是以明朝的沒落階段去對比清軍的興盛階段?又或是在太平天國時期驅使漢人軍隊去鎮壓漢人起義?與列強交戰條約屢籤不止?

    好吧,這畢竟是一段不堪的歷史,對於漢人和滿人都是如此。所以,我還是希望這種容易引起爭論,甚至傷害民族感情的話題還是少提點吧。最後,我再說一句可大可小的話:“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大家細細理解吧!

  • 5 # 冷兵器研究所

    什麼叫“我們滿洲軍隊”啊?

    先不說,金代的完顏女真跟明末的建州女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就是好奇問這個問題的人有啥資格自稱“我們滿洲軍隊”?

    您是複姓完顏,有DNA資料顯示是當年那些狼主的後代,還是姓愛新覺羅啊?

    就算是以上兩種情況,您家資產裡有軍隊這種存在嗎?還是復辟偽滿洲國啊?

    而要是僅僅是戶口本滿族,那這麼說就太數典忘祖了,因為戶口本滿族巨大部分祖先是被滿清八旗所劫掠的包衣後人。當初那些包衣要是敢說什麼我們滿洲,估計主子們的鞭子和刀子就上來了,讓你們知道下什麼叫奴才的本分。

    至於軍隊所向披靡?

    先說金國,

    1211年(金大安三年)八月爆發的野狐嶺之戰。光是上京、胡裡改等路(黑龍江、吉林等地)就有猛安謀克17萬戶以上的金國,動員了四十五萬人(還有三十萬勞工),跟九萬蒙古軍隊對決。

    結果蒙古大將木華黎曰:“彼眾我寡,弗致死力戰,未易破也。”率敢死士,策馬橫戈,大呼陷陣,帝麾諸軍並進,大敗金兵。

    此時距離,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創造所謂“女真滿萬不可敵”神話,才過去不到一百年。

    再說滿清

    1894年的甲午戰爭,清軍陸軍主力9月失平壤,10月失鴨綠江,11月失旅順,12月失海城,1895年1月失蓋平,真是月月有慘敗。海城丟失後,清軍集結了優勢兵力5次反攻海城都沒拿下。3月初,日軍重新發動攻勢拿下牛莊、營口、田莊臺。遼東戰場6萬清軍向遼陽潰退,彈藥補給通道斷絕。清軍這一路陸戰,大部分都是防禦,而且海城之戰是在自己腹地發起圍攻。

    結果呢?整個甲午,日本陸軍就戰死了一千人。

    此時距離滿清立國258年,而對比下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立國251年的明軍,可是主動進攻,深入幾百裡山區。而明清戰爭也把滿清八旗打得人力接近枯竭,要去黑龍江去捕捉生女真去填補人口損失,結果給了俄羅斯人以機會。

    看出兩者的差距了嗎?

    連自己龍興之地都保不住的軍隊……真是所向披靡啊!

    其實說到底,一個蠻族政權剛崛起的時候,往往擁有很高的軍事效率。然後遇到一個進入末年的中原王朝,所以就顯得所向披靡了。然後自己往往爛得比當初的對手還快呢。

    就好比,一個二十出頭的小流氓,暴打了鄰居家七八十的富戶,霸佔了人家的家產,然後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結果才到四五十,就被其他年輕的鄰居按在地上摩擦了。

    這有啥可牛,可吹的?

    自己祖上當強盜很牛逼,所以很光榮?

  • 6 # 華夏一老卒

    原來人家一直沒忘了祖宗的榮光啊!不知可否想起被屠殺的平民百姓,感覺最近關於漫威中“上氣”的爭論可以休矣!傅滿洲、滿大人...........................對於華夏來說也是禍。

  • 7 # 最後的騎兵90

    你們滿洲軍隊戰力所向披靡?滿洲歷史上的確有過輝煌,那又怎麼樣?

    當年威震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蒙古大軍怎麼樣?現在變的如同綿羊,你們只不過遇到好時候,宋明亡國,從來就不是你們打贏的,如果你們遇到的是漢武帝明太祖的軍隊,恐怕連跪地求饒的機會都沒有。

    事實上,滿洲無敵純屬自賣自誇。

    一、女真——滿洲

    滿洲,古代又稱女真族,是發源於東北地區古代渤海、勿吉、肅慎後裔形成,建立金國的女真族和建立清國的女真族是兩個不同民族。

    1.宋朝時期女真族:早在宋朝以前,東北就有渤海、肅慎、靺鞨等部落王國的存在,大約在唐朝時期逐漸有了女真的稱呼。

    契丹族的遼國建立後,女真又分為生、熟女真(根據文明程度劃分),大小几十個部落聽命於契丹族。

    2.明朝時期女真族:原金國滅亡後,部分女真人退回深山老林,繼續苟延殘喘,明代設立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作為管理東北的行政機構。

    明成祖朱棣時,從西伯利亞遷來一批通古斯人,明政府將這群人安置在女真族中間,起到相互制衡穩定東北的統治。隨著時間推移,這群人逐漸認同女真族並自稱,以女真族曾經的金國為榮。

    在明朝庇護下,新的女真族繁衍生息,二百多年後這支託名女真族的通古斯人,後來又反叛明朝,趁機入關立國,把族名由女真改為滿洲或滿族。

    因為特殊情況,有意不承認事實。

    二、宋遼明清金

    宋:公元960年,原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北宋和南宋。

    歷十八帝,319年。北宋1125年亡於金國,南宋1279年亡於蒙古。

    遼:公元916年~1125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機建立,歷九帝,209年。亡於金國。

    遼國貴族耶律大石曾在中亞地區重建遼國,史稱西遼,亡於蒙古。

    明:公元1368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立國。

    歷二十帝,294年,亡於叛臣吳三桂。

    清:公元1636年託名女真族的努爾哈赤建立,起初稱金國,後改國號清。

    歷十二帝,268年,亡於孫文、袁世凱。

    金:公元1115年~1234年,完顏阿骨打建立。

    歷十帝,120年,亡於宋、蒙聯軍

    三、金vs宋 明vs清

    1.金vs宋、遼

    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全盛時期一度成為華夏代名詞,檀淵之盟後,與宋朝基本和解。女真族是契丹族的一個奴隸部族,出身完顏家族的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反抗契丹暴政。

    新生的金國與北宋訂立海上之盟,聯合進攻宿敵契丹遼國,遼國雖然國土廣闊,但早已逐漸腐化,同是以騎兵為主力哪裡還會是金國的對手。

    金、宋南北夾擊,遼國很快覆滅,但北宋軍隊的軟弱無能,連遼國殘兵都不能取勝,金兵隨即撕毀盟約南下,製造靖康之變。

    金國能夠連續滅遼滅宋,因為這時的遼宋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國內弊端早已顯現,君昏臣庸,反觀金國,剛剛建立,上下齊心,一開始為反抗契丹暴政,後來見到宋朝無能,才動了問鼎中原的心思。

    2.清vs明

    明朝從土木堡之變後,武將受制於文官,衛所制遭到破壞,明軍戰鬥力只停留在明面上。

    崇禎帝繼位後,誅殺魏忠賢打破政局平衡,造成文官一家獨大,沒有制約有代表地主士紳階級拼力壓迫農民,引起農民起義,此時關外女真族愛新覺羅家族努爾哈赤以莫須有的‘七大恨’趁亂謀反。

    雙線作戰的明軍堅持了十幾年,崇禎皇帝耗盡明朝最後的骨血,加上洪承疇、范文程和八大晉商等叛徒,明朝轟然倒塌,留在南方的藩王繼續抗清,吳三桂親手殺害最後的皇帝朱由榔,結束明朝國祚。

    清軍順利入關,離不開吳三桂這個叛徒,甚至入主中原也不是因為八旗軍隊戰力強大,沒有明朝國內士紳地主等大量叛徒的幫助,清軍只能是小打小鬧。

    宋、明亡國源於統治階層腐敗墮落,由政治而軍事,由盛轉衰這也是歷朝通病,沒有誰可以始終如一強盛。

    滿洲軍隊戰力強,只因為他們面對的是衰落中的宋、明,假如和宋、明開國時期的軍隊較量,鹿死誰手?

  • 8 # 小武書記官

    女真人的兩次崛起幾乎都是沿著一個相同的軌跡:首先依附於強盛王朝,充當其代理人,利用這種半官方的身份吞併其他的部族,擴充自己的實力;待到所歸順的王朝實力衰弱之後,己方的勢力足以與之抗衡之時,成功崛起併入主中原。女真人的兩次崛起除了其民族的彪悍,能君猛將輩出之外,還依靠一套適合本民族特點,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出其政權實力的軍政體系有關。這套制度在金朝是猛安謀剋制度,在後金與清代就是八旗制度。以下本人就對這兩種軍政制度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

    勃極烈、猛安謀剋制度可以看作是女真首次崛起的根基。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將完顏部的都孛堇、國相、孛堇議事會制度變更為勃極烈制度。勃極烈是金朝建國初期的一種軍政合一的權力形式。“勃極烈”,這個詞一看就是音譯過來的漢語,女真語的意思就是“管理眾人”,如果不是音譯而是意譯,其實就是咱們常說的“官員”或者“大人”。這個詞到了清代有了另一個叫法:“貝勒”。在女真部落發展過程中,女真人還接受過遼朝任命的官制,例如:“節度使”、“惕隱”等。完顏阿骨打繼任女真部落聯盟張的時候,被人稱之為“都勃極烈”(最高長官),其次是“諳班勃極烈”(諳班是尊貴的意思,第一任諳班勃極烈是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再之下為左右國論勃極烈(左右國相),此外還有:忽魯勃極烈(國防部長)、乙室勃極烈(掌管禮儀宴會,相當於禮部尚書)等等。勃極烈制度意在對重大問題進行集體決策,具有很強的早期氏族公社議會的痕跡。每逢重大事件,阿骨打都會召開勃極烈會議進行商討,各個勃極烈可以各抒己見,皇帝最後一句他們的意見進行決策。由此可以看出各個勃極烈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但是勃極烈也在削弱皇權,當完顏吳乞買繼位之後,各項禮儀制度日益完善,皇權日益加強,此時仍擁有極大權力的勃極烈就成為了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絆腳石。諸位勃極烈不僅能夠干涉皇帝的決斷權,甚至開始干涉皇帝立儲的問題。自金太宗開始削弱勃極烈的權力,到金熙宗時仿照漢制設立三生六部制。當然金朝的三省六部制與漢家政權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對皇權還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到了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後,徹底改革官制,廢除勃極烈制度。

    猛安謀剋制度源自女真人的圍獵生產組織。女真人在進行圍獵時,全員出動,出獵的形式按什伍進位制進行編組,猛安相當於千夫長,謀克相當於百夫長,其下有什長、伍長等。這充分體現了女真初期兵農合一的體制。在女真族沒有建立起政權之前,猛安謀克這種兵農合一的體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種制度既經濟有效,有利於維持民族發展銳氣。隨著金國在戰事上的節節勝利,猛安謀克的構成也不僅僅侷限於女真人,猛安謀克的職位也被大量授予漢、契丹、奚族人、渤海人。作為地方行政組織,猛安謀克逐漸被納入統一的官制之下,與地方州府並立。

    可以說,勃極烈制度幫助完顏家族從部落聯盟向中央集權王朝的轉變;猛安謀剋制度則打破了原始的血緣聯絡,讓地域成為居民的組織體系,也極大地幫助了金朝的建立。

    在女真人的再度崛起時,八旗制度對軍力的提升,對後金綜合國力的提升也是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八旗制度是在牛錄製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與猛安謀剋制度相似,牛錄在開始也是用於組織圍獵。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誓師伐明,與此同時他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牛錄製度。在建立之初,努爾哈赤就打破了牛錄製度原本固有的血緣關係,開始向地域性集團轉變。牛錄的長官牛錄額真改由努爾哈赤任免,其權利大大增強,成為一方的長官。隨著後金勢力的不斷增強,十個牛錄被歸為一個甲喇,在之後努爾哈赤開始建立一個更大的機構來管理不斷膨脹的軍隊和人口,這就是固山,也就是“旗”。開始只建立了四個固山,分別賦予黃、紅、白、藍旗。四個固山旗,每固山下轄五個甲喇,每個甲喇包括五個牛錄。四旗創立之後,完美地解決了後金軍創立之後存在的各自為戰、不服統一指揮的局面,更加有利於管理。在此後的征戰中,後金軍的勢力不斷膨脹,努爾哈赤將四旗改為八旗: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為上三旗,由皇帝直接指揮;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為下五旗由諸王、貝勒、貝子統領。此後又吸納蒙古人建立了蒙古八旗。後金吞併遼東之後,歸順的漢人被編入漢軍八旗。這種海納百川式的人口擴張,在中國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種群——旗人。

    囉嗦了這麼多,沒有講金滅宋、清伐明的戰爭,我覺得推動人類進步的不是刀劍,而是社會制度的不斷地改進。讀史不應該只看那些殺伐,這種不斷改革演變的政治制度才值得我們細細玩味,這裡面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無限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去髮廊做出來的髮型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