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子糾

    我們每個人都會學習,學習的最佳狀態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這樣的學習甚至可以無師自通,成為高手中的高手。當然你也要有一定的基礎,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劉邦的那個時代,秦始皇剛剛滅六國,建立新的帝國,一套新的社會制度剛剛推行。人們還不適應新的法律治度。所以人心浮動,有的想灰復舊制,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諸侯國制度,有的想取而待之,就是幹掉秦始皇,自己當皇帝,怎麼爽就怎麼來。

    後來,秦朝嚴酷的法律導致農民起義,社會動亂。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劉邦等人揭竿而起,加入了推翻秦朝的隊伍中。剛開始劉邦身邊的那些酒肉朋友也不懂怎麼打戰,也不是什麼軍事天才。他們打的方式主要就是偷襲,搞突然襲擊,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給敵人致命的一擊,幹掉敵人。這樣的方式在小混混中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實用的。劉邦本來就是小混混,對這樣的打法很熟悉,用起來也得心應手,所以他們在最初的階段是比較順利的。劉邦和這些人邊打邊摸索,邊打邊學習。漸漸的掌握了一些實戰打法。身邊的隊伍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力量,吸引來了一些更優秀的人才。

    由於經常打戰,個個以性命相博,經常是非生就死,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的學習成績直線上升,最終,這些人也逐漸摸索出一套打戰的技巧。還有新人的加入為這個群體注入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思想。在楚漢戰爭的時候,韓信的加入更是為這支隊伍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韓信的用兵之法,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這一點在韓信的十面埋伏和他的北伐戰爭中就可以體會一二。

    經常和這樣優秀的軍事人才在一起實戰,一起學習,想不優秀都難。

    所以說劉邦身邊的那些酒肉朋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想成功就要去實踐,每一個真理都是實踐出來的。再好的學習成績不能拿來實踐,都是無用的。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行動。

  • 2 # 螻蟻知天命

    漢高祖劉邦,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不過這個英雄卻痞氣十足,酒肉朋友總多。劉邦自小就不務正業,到處結交狐朋狗友,到了壯年,試做官吏,當了秦朝泗水亭亭長。史書記載:公廷中的官吏,劉邦都混得很熟,可見劉邦人緣極好。

    劉邦時常與朋友喝酒,他的酒肉朋友主要有:樊噲、曹參、周勃等。這三人在後來的反秦戰爭以及楚漢戰爭時期,立下汗馬功勞,是西漢建國的大功臣。那麼劉邦曾經的酒肉朋友為何都變為軍事人才?

    首先是樊噲,他曾以殺狗賣狗肉為生。劉邦沛縣起義後,樊噲跟隨他擊敗了泗水郡郡監所帶領的軍隊。在碭東,樊噲與章邯的部下交鋒,擊退敵軍,斬敵首十五級,在濮陽攻打章邯的軍隊,攻城時他率先登城,斬首二十三級;打敗了秦將李由的軍隊,斬敵首十六級。

    樊噲在劉邦反秦戰爭的初期作戰英勇,斬首總多,這或許與他狗屠的身份有關,但最重要的是樊噲不是一般人。樊噲並不是有勇無謀之人,而是一個頗有頭腦的人。

    鴻門宴之時,他面對項羽聲色俱厲地說道:“我們沛公首先進入並平定咸陽,露宿霸上,以此來等待您的到來。大王您今天一到這裡,就聽信了小人的胡言亂語,跟沛公有了隔閡,我擔心天下從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們都懷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

    項羽聽罷,有些慚愧。這番話言辭鑿鑿,絕非莽夫所言,所以說樊噲是個有勇有謀之人,劉邦正是知道樊噲是個人才,這才與他喝酒吃肉,所以說劉邦所結交的都是天下的英雄豪傑。

    再說曹參,他是秦朝沛縣的獄掾,在縣裡是有名望的官吏,劉邦是他的下屬。雖是上下級關係,但是曹參和劉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沛縣準備起義時,父老都推薦曹參和蕭何做沛公,可見曹參是個極具能力且名望頗高。

    但是曹參不敢做出頭鳥,於是讓自己的好友劉邦做了沛公,自己以中涓的身份跟隨他。曹參率軍進擊胡陵、方與,打敗秦朝郡監的軍隊,向東拿下薛縣;攻打定陶,奪取臨濟,南救援雍丘,進擊李由的軍隊,殺掉李由,俘虜秦朝軍候一人。劉邦封曹參為執帛,號稱建成君。

    曹參的功績: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曹參戰功赫赫,可以堪稱韓信第二,所以他在做沛縣獄掾之時,劉邦就看出他絕非泛泛之輩,於是與他結交,喝酒吃肉,暢談天下大事。

    最後是周勃,他靠編蠶箔維持生活,還常在人家辦喪時事吹簫奏輓歌,處在社會的最低層。周勃有點像韓信,年少之時非常落魄,不過劉邦並沒有輕視他,因為他看到了周勃的亮點,那就是周勃是個拉硬弓的勇士。

    周勃雖然落魄,但劉邦卻經常與他交好,一起喝酒吃肉,待他如親兄弟。周勃非常感動,在之後的戰爭中奮勇殺敵,劉邦賜絳縣八千一百八十戶做為他食邑,號稱絳侯。

    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大封呂氏,周勃一直隱忍不發。待呂后死去,周勃平定諸呂,迎接代王,是為漢文帝。

    總得來說,劉邦的酒肉朋友都能變為軍事人才,一方面是在戰爭上的磨礪;另一方面就是這些人本身就是英雄豪傑。劉邦之所以能贏得天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劉邦會用人。劉邦首先是結交沛縣的英雄,與之喝酒吃肉,加深感情,之後駕馭他們,奪得天下。

  • 3 # 小怪軟體管家

    劉邦可以算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一個傳奇人物了,沒有什麼歷史背景,但最後卻成為了中國第二個封建王朝的創立者!

    劉邦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小流氓,調戲婦女,吃飯不給錢,偷東西,這些事情在劉邦年輕的時候都做過,但奇怪的是,這個人卻非常的大氣豪爽,也稱得上是當地的一個遊俠,為人也非常仗義,所以當時有好多的人聚集在他的身邊,比如說樊噲!

    劉邦曾經說過計謀不如張良,打仗不如韓信,內政不如蕭何,這樣的話從一個君王的口中說出,便可以看出劉邦的大氣,以及他的容人之量!也正是因為這一個特點,所以很多人甘願為他賣命,這也許便是他的用人之道吧!

  • 4 # 老貓談史

    這個問題我來發表一下我的個人觀點,中國有句老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白了就是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而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優秀的人才普遍聚堆,而混混流氓也聚在一起)。

    漢高祖劉邦這個混混出身的人物能夠奪得天下離不開人才的支援,他原本就每天混日子,整天跟狐朋狗友們一起混日子,直到最後才混了個沛縣的泗水亭長,眾所周知,國家的建立與維持,離不開能臣的幫助,劉邦能夠建立起漢王朝,同樣如此,而他早年間大多結識的是酒肉朋友,為何最後都能夠成為軍事人才呢?

    異於常人的劉邦

    劉邦出身農家,但他並不喜歡下地勞動,還經常喜歡罵人,很多人都覺得劉邦沒有出息,日後甚至可能餓死家中,但劉邦依然是我行我素。劉邦整日跟狐朋狗友們喝酒,這也正應了那句“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後來的劉邦在秦末天下大亂時期在沛縣起兵,最終在楚漢之爭奪得天下。而劉邦的部下大多是他的老鄉,如樊噲、蕭何、曹參、周勃、盧綰等,他們後來全都成功國之棟樑,讓人非常疑惑。曹參只是沛縣的獄掾,樊噲以屠狗為業,周勃主要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在關鍵時期都沒有掉鏈子,反而提出了許多有用的意見。

    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劉邦跟其曾經的朋友雖然經常被項羽打的丟盔棄甲但從沒有放棄過,這說明他們都具有一顆大心臟,畢竟他們之前已經經歷過了太多的失敗了。多年的征戰也讓劉邦積累了許多經驗,他早期雖然老打敗戰,但他能屈能伸,哪裡跌倒便從哪裡爬起來。

    給力的老鄉

    其次,劉邦的這群“酒肉朋友”不斷在戰爭中磨練成長。可能在起兵早期,劉邦的老鄉們並沒有作戰經驗,也經常吃虧。這些將領上陣衝鋒相當勇猛,無所畏懼,跟隨劉邦征戰天下的老鄉其實有很多,最終能夠活到漢朝建立的卻只有那麼幾個,能夠在無數次戰役中存活下來的肯定是精英。

    最後,跟隨劉邦後,這些酒肉朋友有了展現自己的舞臺,或許他們以前是織蓆販履之輩,但沒有人願意碌碌無為一輩子,劉邦給他們提供了舞臺,他們並非沒有能力,而是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就其本身的能力而言,所謂的酒肉朋友其實都是有實力的,有了亂世的舞臺,他們的潛力才能夠得以激發。如同後世三國亂世,倘若沒有動亂,那些名臣武將或許會一直埋沒,亂世給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臺。

    而劉邦身邊的酒肉朋友,最終能夠成為軍事人才,離不開大環境的影響,更離不開劉邦的識人任人的能力,也包含他們自身所擁有的才能。

  • 5 # 狐筆春秋

    倘若我要說什麼命定之人,必有天助,勢必會有人要指責我導人迷信。但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無能為”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牛逼的兩個草根皇帝,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成長經歷卻神乎其技的一致。同樣的出身低微、同樣的被迫造反、同樣的成就偉業、甚至於在他們問鼎中原的過程中,還同樣有著一批自幼成長、玩耍的夥伴、朋友。如此,還有誰否認“天之所起,人不能違也”的事實?

    一:人格魅力爆棚的“無賴子”——劉邦

    在現代人眼中,漢高祖劉邦無非就是個“生性懶惰、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流氓”罷了,在加上“楚漢相爭”過程中,經過司馬遷的有意渲染,漢高祖劉邦的形象自然也就更加不堪。但這終究只是存在於文學作品之中的別人所希望我們看到的劉邦而已,而並不是真真正正的存在於歷史生活之中有血有肉的劉邦。

    應該說,不論司馬遷對劉邦的為人有多不屑,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太史公終究還是一位很有職業道德的史學家。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不僅長得“隆準而龍顏,美鬚髯”,相貌堂堂、儀表端莊;而且為人“仁而愛人,喜好施捨、性情豁達,平生抱有極大的志向,不屑於從事普通老百姓所從事的職業”。並且在而立之年,又參加了秦王朝組織的公務員考試,並且順利透過考試,成了“泗水亭長(相當於縣級單位的公安局局長)”。雖然,司馬遷在文後又加了“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的話。但在我看來,這不僅不足以損及劉邦的聲譽,反而為他更平添來幾許魅力。因為,根據司馬遷的描摹,我們幾乎可以有邊界的暢想一下劉邦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身高昂藏、鼻樑高挺,高高隆起的額頭兩邊長著特別漂亮的鬢角和鬍子,十足一個美男子的形象;再加上他本人仁義而愛人、樂善而好施、性情豁達且志氣恢宏。並不會隨意與人發生糾葛;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個令人豔羨的地方公務員的身份,掌握著整個泗水縣的暴力機關,這在古代“官本位、權為尊”的時代裡,劉邦絕對是泗水亭當地不可忽視的存在。

    再加上曾經做過遊俠的身份,使他根本不耐官家的威儀,處世為人、行為舉止往往帶著些江湖做派。所謂“才散而人聚”正是劉邦身上這種“身在公門卻又似遠處江湖”的矛盾交錯的感覺,使同為公門中的人不甚忌憚他,而遠在江湖市井的百姓又不甚忌憚他。因此,在他身邊也就漸漸的聚集起一批“輕生死,重然諾”的朋友。

    二:高檔次的交際圈註定了他身邊沒有孬種

    所謂“貓有貓道,鼠有鼠道”,對於曾經做過遊俠的劉邦而言,能入他法眼而同桌吃飯、大碗喝酒的角色,勢必都是“意氣相投”的豪傑之流。再說,就他當時的境況而言,好歹也是公門中人。再加上大秦帝國素來崇尚“以吏為師”的治國法則,對於官吏的選拔和擇取都相對嚴格,能進入帝國編制序列混飯吃的又有哪個是“尋常易於”之輩呢?由此也就可以斷定,在劉邦身邊聚集的絕不是所謂的“酒肉朋友”這麼簡單。

    且說“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這樣一個家世清白、背景深厚,自幼即接受良好傳統教育,成年之後又順利進入帝國機關,成了一個業務嫻熟、能力突出、備受帝國長官器重、數次邀請他前往中央做官的狠角色。卻還是不顧旁人非議,不由自主的被劉邦的個人魅力所吸引,常年與劉邦廝混在一起,甚至還在自己的許可權範圍之內,心甘情願的為劉邦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

    再說因為“蕭規曹隨”而名留青史的曹參,早在起義之前,他就已經是帝國的“獄掾”,相當於沛縣管理監獄的典獄長。同樣是個人才出眾、能力突出的角色,在當地有著相當的名望與地位。

    還有後來的汝陰侯夏侯嬰,在追隨劉邦造反之前,他同樣供職於朝廷,是沛縣馬房裡負責養馬駕車的司機,之後又因為能力出眾,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縣吏”。

    以上三人,可謂是劉邦初起之時的核心所在,若非後來天下大勢風雲陡轉的話,想必憑藉他們的能力,想要在秦朝這樣一個“以吏為師、唯才是用”的帝國裡也是能夠暫露頭角,各有天地的。換言之,說這些人都是“酒肉朋友”的話,我實在想不出說明才是“真正的朋友”來。一如後世公務員“朝九晚五”的工作而言,劉邦和他的“同事們”只是在下班後的閒暇之餘,聚餐娛樂的次數多了一些,再加上劉邦年過而立還不曾婚配,又不像當時大多數青壯年一樣,埋頭于田畝生產之中,自然難免會因此而遭人非議。

    三:即便現在你還蒙塵受夠,一旦風雲際會,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很多人只看到劉邦的“酒肉朋友”們後來都建功立業了,但卻從未有人仔細思考過,即便沒有後來的“群雄並起以亡秦族”。就劉邦這幾位朋友的能力而言,他們的人生境遇、事業前途照樣會過得豐富多彩、不可限量。當然,在自身實力足夠強悍的同時,再遇上一個有魄力、有能力、有眼光的領導。那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自然也就是題中應有之意,根本不必刻意去追逐。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若不是他們本身就是能力出眾的角色,即便後來劉邦給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舞臺,又豈能在上面翩然起舞、叱吒風雲?就像韓信一樣,若不是自身素質過硬、能力夠強,又豈能被劉邦從萬軍之中揀拔出來,一度成為漢室集團中實至名歸的二把手,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之上,與號稱“千古無二”的楚霸王同臺競技、一較長短?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換言之,有才之人或許會沒有出人頭地之時,但無才之人,即便天然就有千載難逢的良機,縱然能得志一時,又豈能風光一世,而這也就是為何古人每每感嘆“自古紈絝少偉男”的原因。當他們沉醉在良好的家世背景、豐厚的生活資料所帶來的風光無限時,他們又何嘗不是在消磨屬於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呢?

    所以說,男兒當自強,與其“臨淵羨魚”還不如“退而織網”來的乾脆而實在。

  • 6 # 狸玖月

    劉邦我們都非常熟悉,他在沒當上皇帝之前可以說就是一個地痞無賴,不過後來人家胸懷大志成了漢高祖,而當時他的那些就朋友也都成了大將軍,其實主要原因是當時劉邦非常信任他們,願意讓他們學習,在經過的戰爭多了以後,他們自然就懂得了排兵佈陣,後來經過十幾年的鍛鍊,都練就了一身的本領,自然就都成為軍事大才了。

    當初跟隨劉邦的朋友中有賣豬肉的,趕車的還有收髒水的,反正沒有一個是念過書上過學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劉邦出身不高,他身邊的朋友也是如此,不過成為大將軍的首要條件不是頭腦也不是家世而是活著,畢竟命都沒了還那什麼做將軍。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能夠活下來的人都是成功人士,劉邦的這些朋友也不例外,當初跟著他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戰死了,生下了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在剛剛進入戰場時可能懵懵懂懂,但是經過幾年的歷練後,他們都學會了一身本領,能夠獨當一面,後來運用自身的能力成為了大將軍。

    不過他們能夠成為將帥之才最主要的原因是跟對了人,如果劉邦失敗了,那麼他們也只能成為戰俘或者戰死沙場,怎麼會有後來的風光生活。當時項羽手下也有很多能人異士,但是他本身非常有才華,所以看不上別人,導致那些人最後都離開他投奔了劉邦,如果當時那些人繼續跟隨項羽,估計也沒有後來的拜將封侯了。

  • 7 # 揚生解史

    自古以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邦做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從小就自帶光環,他性格豪爽,喜歡結交朋友。能聚集在他身邊的人,雖然職業不同,但都是身懷絕技,絕非平庸之輩。可謂是志同道合之士,絕非單純的沽肉朋友!

    在中國的歷史上,領導從小就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打江山奪取天下的絕非劉邦一人。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一位。如李善長、徐達等就是朱元璋小時玩伴。

    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是與劉邦、朱元璋成不了玩伴的!

  • 8 # 人心之光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劉邦的開國功臣團裡,許多出生微末,但是之後都能成為耀眼的人才。並不是說他們天生就強常人,而是他們跟隨劉邦,一起在秦末亂世中磨礪,最後一步一步成長為傑出人物。

    其實劉邦自己就是裡面最典型的一個。劉邦出身平民,自己到三十多歲還是一個混混。身無長物,囊中羞澀。和已經成為秦朝編制,國家職員的蕭何沒法比。

    劉邦在起義初,連續在豐城敗了三次。如同范增所說:“沛公在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但是在攻入咸陽後,這個來自沛縣的小混混,徹底張開了眼睛。當時的咸陽毫無疑問是天下最富饒的城市,全天下的財貨,美女,權利都集中在這。

    但是劉邦他忍住了,他放棄了這些眼前唾手可得的財貨,因為他想起了,決定了,他有更高的追求,他要整個天下,他要成為秦始皇那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帝。就同他第一次看見秦始皇出行時所發出的感慨:“大丈夫當如是!”

    於是他委曲求全,躲過了鴻門宴的殺機。他聽從項羽安排,被封到漢中等待入主中原的時機。他任用韓信蕭何張良等賢臣良將,一步一步的前進,最後和項羽,那個只用了三萬就能殺爆他五十萬的項羽,中分天下,劃楚河漢界。最後十面埋伏,將西楚霸王項羽殺於烏江。

    戰勝了項羽,天下初定,他接下來要對曾經的手下,朋友動手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等,這些會威脅,會造反,會破壞他的漢朝的人傑,都要剷除。

    而這個時候,曾經的面對項羽會澀澀發抖的劉邦,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成長到正面對壘,統軍能夠和英布這種猛將抗衡的水平。殺掉了韓信,彭越,英布之後他漫長的平叛討伐逆王的末半生開始,今天有哪個王造反,明天又有哪個侯搞事。

    最後的最後,天下英傑盡老去,他發現,同時代的那些戰友,手下,敵人,全部都被他踩在了腳下。他已經是最強的了。

    呂后擔心他死後,朝政不穩,問他“ 蕭相國死後,由誰來接替呢?”

    劉邦說曹參。

    呂后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

    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說:“以後的事你也不會知道了。”

    識人用人恐怖如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諸葛亮臨死託事便是模仿這裡。

    秦末的亂世造就了劉邦崛起的時勢,劉邦等人,在亂世中磨礪,開創了大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吧。

  • 9 # 智立方3

    當時的統治雖有大義與峻法。然這些鬥不過奸詐小人。奸滑之徒一但掌握軍事,統治者又無堅實民意基礎,失敗理所當然。

  • 10 # 鷹在長空16

    道理很簡單,不論幹什麼事,還是安邦治國平天下需要有豐富閱歷,如果書本能教出千古一帝,能教出安邦定國的能臣還怎麼會亡國更替?這個問題就象今天全世界六十多億人,為何出一個馬雲一個道理。

  • 11 # 狼煙一九三一

    用週期率回答吧:起事之時艱難困苦,唯有一心一意,聚精會神,才能在萬死中求一生存,因此沒有一人不賣力,沒有一事不用心。因為大家地位相等,機遇相等,競爭自由,由於出身微賤,一旦釋放出能量,就會超常發揮。沒有官階大小區別,只有功勞大小分享,上面只對下面說取勝就行,下面在其範圍內自由發揮,有的甚至超出軍令行動而奇襲得勝者,比比皆是。這是和平時期論資排輩不能比的。

    漢武帝不是大膽起用出身微賤的衛青霍去病而揚名千古嗎?

  • 12 # 大明錦衣衛士

    大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自己本身就是遊手好閒的人物,朋友大多都是混混出身在正常不過了,英雄不問出身高低,時勢創造英雄,一個大字不識的人可以遠比飽讀詩書的鴻儒更有智慧,這是無可爭議的真理,劉邦的朋友之後全是軍事人才這有什麼奇怪。

    歷史上這樣的人物可是太多了,比如統帥三軍的衛青,橫掃大漠的霍去病,這兩個還不夠說明問題,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經歷可以說和劉邦基本一致,兄弟朋友都是布衣起家,個個都是善戰的將軍,朱元璋是赤貧,他混不起,要填飽肚子,而劉邦是亭長,是十里秦官,就是這樣毫無背景的朱元璋,一手開創了普照寰宇的大明王朝。

    漢高祖劉邦依靠著這些朋友平定了秦末亂世,締造了漢朝,繼承了秦始皇的事業,真正意義上把華夏融合起來了,實現了大一統,開起了中國新紀元,對後世影響深遠。

  • 13 # 三俗兒82488335

    這都是成功者光環,一個成功奪取皇權的集團都會有這種光環,光武帝的南陽功臣集團,明洪武的淮西集團,甚至現代的將軍縣都是這樣的集團。劉邦的豐沛老兄弟,真的有不可或缺才能的只有蕭何一人,其他都是風口上的豬,吹起來的。劉邦當了皇帝,沒有經歷退潮,我們看不到這些人水下沒穿褲子的樣子,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水平。

  • 14 # 九十九卷經

    所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人過一百,必有將才。每個人人的潛力都是巨大的,只是大部分人一生到頭,很多潛力甚至天賦都被埋沒發揮不出來。

    沛縣跟隨劉邦起義的,也有幾百上千,起義後征戰縱橫,都得到鍛鍊,潛力得到發揮,所以其中很多人成為將相。就像江西興國,是將軍縣,就是參軍的人多,自然能成就出一批人。

  • 15 # 常風

    因為劉邦成功了,人會隨著層次的提升而提升的,普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一定能力的也跟不上劉邦的腳步,跟上的都是傑出的人才呀!

  • 16 # 傷心望帝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其實劉邦的朋友並不都是人才。他的朋友絕大多數都是平庸之輩,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有才能的留下了姓名。所以才顯的全有才能。ok!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PX小天改了8個數字,代表三個失敗,熬夜練習豹女,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