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史微課堂
-
2 # 偽裝的觀點
這個牽扯到了很多事情,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劉備稱帝心切,獻帝雖然被廢,卻沒有被殺,他老人家著急的登上了帝位,結果天下心向漢室之人大多對他產生了反感,皇帝沒死你就稱帝了,看來你就是個想篡權的混蛋!
另外,劉備當年處置劉璋父子的手法讓心向漢室的人十分失望,反倒是孫權很妥善的安排了他們,結果搞得蜀內人心向背,不斷有人反叛。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諸葛亮當年並非沒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常年浸淫政治的他立刻就看明白了局勢,別說他自己奪位,就是要支撐蜀漢政權,也只有發動北伐一個選擇。
好處有三,第一是統一蜀中人心和輿論,第二是以北伐向天下人宣示自己才是漢室正統,第三是藉助戰爭消滅盡可能多的蜀中世家,穩固統治。
可以說,蜀漢北伐,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必定失敗的戰爭,因為他們只能以天子征伐的禮儀進兵,結果就是以卵擊石,還不得不碰。
像魏延那種奇襲子午谷的計策,就算再怎麼有成功機率,諸葛也不可能使用,因為天子征伐哪能偷襲?
後來,諸葛死後,知道魏延無人可以壓制,特別安排人待他抗命就將其斬殺,而他的繼任者姜維也忠實的執行了他的北伐戰略,可惜被鄧艾鍾會兩人所破。。。
-
3 # 少年曆史觀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從當時曹魏和蜀漢各自內部面臨問題出發。
曹魏身處北方,經濟基礎雄厚,實力遠強於蜀漢和東吳。可也正是身處北方,中原相繼歷經黃巾起義、軍閥混戰,經濟破壞嚴重,生產力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加上赤壁之戰的慘敗,曹魏更是元氣大傷。
這樣的大背景下,曹魏戰略地位又是極度差勁。北方面臨少數民族烏桓的威脅,東面遼東尚未平定,南面孫劉聯盟兩面加擊。因此曹魏此時的基本國策便是:對外積極防禦,對內休養生息。
反觀蜀漢,雖與東吳經歷夷陵之戰,孫劉聯盟瓦解,但在諸葛亮的努力下又重歸於好,南中叛亂也在諸葛亮的平定下一勞永逸。由此可知蜀漢當時的大戰略背景是好與曹魏的。
蜀漢實力雖遠弱與曹魏,可兩國大戰略形勢決定了蜀漢為攻,曹魏為守的基本格局。如果蜀漢不能趁曹魏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取得大的戰略勝利,一旦曹魏解決內患,恢復經濟。到那時,蜀漢必敗無疑,畢竟經濟實力是決定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
另一方面,假如蜀漢不進行頻繁的北伐,不等曹魏來攻,蜀漢自會內部瓦解。
我們知道蜀漢內部勢力複雜,主要有以諸葛亮、魏延、黃忠、蔣琬、費禕等為代表的荊州派,還有以李嚴、法正、董允、譙周等為代表的益州派。兩派鬥爭嚴重,荊州派作為外來派卻掌握蜀漢軍政大權,益州派代表本地門閥士族利益卻沒有很大權力,因此政治矛盾突出,即使是諸葛亮也很難平衡兩派鬥爭。因此只能頻繁北伐,企圖將內部矛盾轉移。
兩種原因之下,導致了諸葛亮憑藉九萬軍隊仍然北伐。
-
4 # 謝金澎
劉備訪賢,三顧茅廬請動諸葛亮出山後,形勢立即改觀。按照諸葛亮的規劃,進入巴蜀之地,站穩了腳跟,聯吳抗曹,終於在赤壁大戰中打敗曹操,得到了三足鼎立的機會。從此分庭抗禮,有了放手一搏,“匡扶漢室”的機會。
雖然皇叔一向志向遠大,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但是志大才疏,卻弟兄三個一直惶惶如喪家之犬,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得了臥龍先生,突然發覺,理想原來可以那麼近。但是,原本君臣齊心,認真經營的大好局面,卻因為剛愎自用、過度自信的關二爺大意失荊州而破局。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出現了巨大的缺口,劉備又不聽勸告,強行討伐吳國,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那點家底丟在了夷陵。
這個時候的蜀國已經是元氣大傷了,在三國之中實力變成了最弱。諸葛亮又韜光養晦,苦苦經營,好不容易有一點起色,開始六出祁山,力圖恢復中原,以區區數萬兵力對抗數十萬的魏國,可以說不是智者所為。原本有很多反對聲音,諸葛亮卻力排眾議,一意孤行,以他的戰略眼光,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一、先帝遺命 時不我待
隨著歲月流逝,諸葛亮漸漸老去,劉禪又是一個扶不起來的主,先帝移命,復興漢室,眼見自己的雄心壯志隨著時光流逝,漸漸消磨,心下憂急。倘若劉禪是可造之才,諸葛亮也可以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到蜀國實力足夠時,再行北伐。但是他擔心自己一朝千古之後,天下一統大業未成,蜀國恐怕就會亡在劉禪手裡。
隆中對時,自己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暢談天下大勢,規劃了統一步驟和方略,那個時候還有劉備一起扛,如今他是獨木難支。只好跟時間賽跑,“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蠶食雍涼 集聚國力
此外,諸葛亮以攻為守、跨凌邊界、震盪宇內,既給魏國帶來軍事壓力,也帶來政治壓力。魏國畢竟是取代漢獻帝稱王,曹操時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已經喪失,而蜀漢集團興漢討賊的旗幟仍然擁有政治合法性,對一些懷念漢朝的人依舊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源於自信 事必躬親
諸葛亮治蜀最大的優點就是殫精竭慮、捨我其誰、勇擔責任;他的最大問題也是事必躬親,大小事情親自過問。他之所以凡事皆要親自過問,就是源於過度自信。一個過度自信的人就會過度的對別人不放心。
諸葛亮以為,放眼天下,除了他,已經沒有人能夠承擔兌現先帝遺命的責任。同樣的,放眼天下,只要他要親自出手,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結果事與願違,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
四、轉移矛盾 維持穩定
諸葛亮治蜀法律嚴苛,從劉備活著開始直到蜀漢政權覆滅始終有一個沒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外來集團和本土集團的衝突,這是蜀漢最嚴重的矛盾。比如他廢李嚴就是這個矛盾的一次爆發。蜀漢本土的世家大族勢力是一股,稱為益州集團;劉焉劉璋父子帶來的外來戶是一股,稱為東州集團;劉備奪取益州又帶來了一大幫人,稱為荊州集團。
在政治地位上,荊州集團權勢最盛大,其次是東州集團,荊州集團是又得合作又得壓制,但是本土派無疑是要打壓的,益州集團一直是心懷不滿。劉備剛入蜀時就曾經大肆鎮壓,諸葛亮上臺之後,法律嚴明,一視同仁,在內部鬥爭一時半會壓制不下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動對外戰爭,只要去打仗,大家都有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肉吃。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皆幾無成效,這是很多人質疑他北伐決策的重要原因,但詳細地分析每一次北伐行動,其實都有獲勝的契機,也並非全是無解之局,奈何蜀漢國運不濟,出現了馬謖失街亭、李嚴誤事等事件。曹魏方面卻出了個司馬懿,穩紮穩打,不留破綻,這才導致北伐勞師廢餉,無功而返。
諸葛亮這個人雖然沒有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麼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算無遺策,但是卻可以算是千古忠臣。劉備去後,以興蜀漢天下為己任,勤政愛民,不擅權篡位,兢兢業業,死而後已。這樣的人,無論為臣為友,都堪稱楷模,值得學習。
-
5 # 古人事今來用
諸葛亮北伐,原因有其下幾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這是中國大一統的傳統觀念的影響,諸葛亮也是一個愛華人士,不想眼睜睜看著祖國分裂,所以一心想要去使祖國重新進去統一狀態,讓人民不在因為打仗而死傷無數,勞財傷民。
二、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當年三顧茅廬請出他,為的就是恢復漢室,使國家迴歸正統。他既然答應了劉備,就應該盡心盡力去幫助劉備完成這一宏圖偉業。
三、劉備死前託孤,讓諸葛亮沒有辦法不去北伐。劉備死了,當年的原班人馬也所剩無幾了,這個當年共同制定的任務,當年共同的理想,一下子落到了諸葛亮身上,如若不去北伐,諸葛亮可能覺得自己對不起已經戰亡的兄弟們,將士們。
四、劉備將阿斗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既然答應了劉備,那必定會為阿斗鋪平道路,只有去把對手打敗,才能保證阿斗以後不在會受到威脅。
五、蜀國,與魏國吳國相比,處於最不利的地位,最為強大的是魏國,綜合國力也最強,而且,自古以來北方就是全國的經濟重心,人才濟濟,要想保住蜀國,那必定得去打擊魏國,以攻為守,否則就相當於慢性死亡了。
可能也有其他的原因吧,我個人想到的就這些了。
回覆列表
雖然曹魏有40多萬軍隊,曹魏如果要攻打蜀漢的時候,心裡是會有很多的顧忌的,因為諸葛亮基本上每一次北伐,東吳的陸遜也再北伐,而且成績比諸葛亮好。
北有南匈奴,東有公孫家族,到後來司馬懿騙曹爽架空曹家軍權,以至於內部非常的亂,司馬家族和曹氏家族戰爭不斷,所以40多萬軍隊不能完全用到。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蜀漢打曹魏是很容易的,但是曹魏如果要想去打蜀漢的話,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對於曹魏的將士們來說,主要就是要預測到蜀軍下一次會從什麼方向進攻,然後要守住這個地方,而蜀軍就是進攻。
諸葛亮北伐是因為自己知道蜀漢地盤小,經濟,農業不足,而曹魏恰恰相反,曹魏在中原地區。隨著時間發展,曹魏會越來越強大,那個時候伐魏是不可能的了。
諸葛亮的目標是打下西涼和部分的中原,作為發展,然後在慢慢的拿下曹魏。可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