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歸真的書畫與文字

    到底是“有何不敢看觀音?”還是有一尊叫”有何不敢看觀音“的觀音呢?在下覺得應該是問,不敢看觀音吧?第一讓人想到的是,自己做了虧心事,或者自卑,才不敢直視觀音吧。如果所問的是觀音菩薩,那就好理解了,屬於宗教佛教的疑問。但是問題只提“觀音”。觀音在中文語系中,並非特指觀音菩薩,比如書上說,觀音而識人。跟觀音菩薩不沾邊。

    姑且以觀音聖號來理解了。

    對於宗教,尤其是佛教,自古以來,除非是心地極為良善的人,或者有修為德行的法師或居士,能心平氣和直視觀音菩薩外在的相與精神層上的相,其他大多數人們,哪怕面對的是一尊塑像,也會生出各種情緒苦樂煩憂,總統來看,就是畏。因為佛教信仰深深刻入人們血液基因中。也有人好像天不怕地不怕,但是真到了生死關頭,或者遇上天大難關,心底自然而然就會生出對天地,對觀音菩薩,甚至對鬼神的精神依託。當然有一種人例外,那就是徹底白痴與精神病人。

    比如一個幹了不好事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他就算不跪拜觀音菩薩,跟著朋友去寺廟,你去注意瞧瞧,哪怕是路過觀音塑像前,也是急匆匆過去,不敢多停留,那雙眼睛還真的不敢久看觀音。

    真正具有善良善根的人,看觀音菩薩如自己父母,所以極為親熱,看似在膜拜,其實心底裡的善已經跟觀音菩薩產生了精神聯結,故而只有敬。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真正善良的人,他(她)本身就是觀音菩薩的一道分身一般。

    至於自卑,說到底並非身份或出生的卑微,而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從心裡產生對觀音菩薩的敬畏,不敢直視菩薩。這其實是好事,知道自己業力不淺,那就慢慢改正,終有一天就會自信直視菩薩。

    筆者淺陋的認為:我們當觀音菩薩是神祇,那麼我們就會卑下。我們當觀音菩薩是聖賢,那麼我們就會禮敬敬重。我們當觀音菩薩是自己父母,那麼作為兒女的我們,為何要畏懼呢?如果我們當觀音菩薩是自己的老師,那麼作為學生的我們,學觀音的言行教誨,就是合格的學生。

  • 2 # 金陵五阿哥
    尋根究源

    眾所周知,“我從此不敢看觀音”典出自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乃是梁山伯對祝英臺說的,是他們愛情的見證。

    由於梁山伯在不知祝英臺是女兒身時就已傾心祝英臺,所以在看到她的耳洞時,就立馬懷疑她是女孩子。於是問:英臺你是不是女孩,為什麼會有耳洞呢?

    祝英臺搪塞說:打耳洞是有原因的,梁兄何必多疑呢?我的家鄉酬神廟會比較多,年年都是我扮觀音,一來二去幹脆打了耳洞。還責備梁山伯:你念書就好好唸書!你不想著前程,不想著早日考取功名,卻想著男女之事太不應該了。

    梁山伯聽完後不僅沒理會祝英臺的勸告,反而說:“我以後不敢看觀音了。”潛臺詞是說我怕自己看到觀音就會想起你,看一次心動一次。這正是題目所說“為何不敢看觀音”的出處。

    這句戲文是那麼的美,表白講究而又含蓄,對愛慕的表現恰到好處卻又餘音繞樑,越品越美妙。梁山伯不愧是情聖。

    古為今用

    我看到有許多朋友喜歡把這句話放在顯眼的位置,比如簽名或者標籤處。原因有三:一則利用它的大膽來吸引眼球,二則紀念梁祝那段震古爍今的愛情,三則對自己愛情留下一些期盼。比如“真的菜菜”。

    菜菜自從“敦煌之路引”系列火了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最近又發了“為何不敢看觀音”,一樣的驚豔。我想,她用這句話應該是想說:看,我的觀音扮相精妙絕倫,應該可以同祝英臺一比吧!不得不說,菜菜的系列作品充滿了空靈,還略帶些神聖的感覺,很好的體現了中國傳統神仙的形象,非常的好。

    祝大家都能收穫完美的愛情。

    此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自己在愛情中能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