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誤解:表示永恆的愛情或對愛情的承諾
詩的名字叫《擊鼓》,講述了戰士們跟隨將軍平定敵國,久久不能還鄉。長期的軍旅生活使袍澤間產生了深厚的友誼,戰士們紛紛執手相約,白首偕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原詩中的本意的確是戰士之間的一種諾言,而不是感天動地海誓山盟的愛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誤解:誤以為是作者想要表達對意中人的愛戀之情,最後卻經歷挫折的苦悶。
這首詞其實是作者寫給友人的,在其失戀後寬慰他的作品,詞的全名為《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從“柬友”二字可以看出作者本意並不是所謂的懷念和意中人初識的美好回憶,而是借女子之口規勸友人趁早放下。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誤解:以為紅豆一定是象徵愛情的,所以認為作者是在寫對女子的愛慕之情。
《相思》這個詩名廣為人知,但它還有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是唐代著名的歌手,也是作者王維的好友,所以這首詩其達的是王維對李龜年的深厚情誼,不捨他離去,但卻只能讓多采些紅豆,記住自己的祝福。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誤解: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描寫真摯愛情的詩詞,逝去的人長埋黃土,活著的人無限追思,所以才有這樣飽滿的情感。
本詩其實是白居易寫給他的好友元稹的,60多歲的白居易驚聞元稹逝世,悲痛交加,在元稹靈柩經過洛陽之時揮淚寫下祭文。所以本詩描寫的自然也是白居易和元稹的深厚友誼,而不是後人附會的愛情故事了。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誤解:和喜歡的人共度時艱,不如各自放下,去大江大湖裡尋找自由
這裡的互相持的兩個人,並沒有感情彩,“相忘於江湖”的意思,不是說曾經相識的彼此因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斷絕聯絡。而是指兩個不包含愛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誤解:以為寫夫妻之間恩愛的小事,在見公婆之前詢問丈夫自己的妝容是否合時興。
然而作者是借夫妻之間的對話,巧妙的試探張籍這位主考官,自己考試是否能透過。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誤解:找到一個情意專心的伴侶,然後相愛到老永遠幸福。
雖然作者是否是卓文君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但這首詩本身的確是描寫了一個棄婦形象,男子產生二心之後,女方表示決絕的態度。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誤解:希望相愛的兩個人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夠共享這美好月光
詞開篇的序言就已經點明”丙辰中秋,歡飲達具。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很明顯,這首詞是寫給他弟弟蘇轍的。等但願人長久”的意思是“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心,所以啊,這句詞和什麼情啊愛啊的沒有半點關係。
…………
還有很多很多,這次主要挑選被誤解為和愛情有關的詩詞,如果有需要後續再補充別的O(∩_∩)O
6月8日更新: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誤解:一輩子想去人間仙境,可做夢也沒夢到人間仙境原來在徽州。誤以為是讚美徽州。
這首詩如果看整首的話就明白了——“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事實上,詩一開頭就把徽州描述成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地方:要沾財氣,多半得到黃山白嶽之間的徽州去。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誤解:Sunny對映下的彩霞與野鴨一起飛翔。
落霞不是彩霞,理解“落霞”的含義必須放在南昌的地理環境中去分析。宋人吳曾在其《能改齋漫錄·辨霞鶩》一文中寫道:“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原來,當時的南昌地區,八九月間,田野裡活動著一種飛蛾,數量極多,在江上飛舞時,紛紛墜落水中,引得江魚群遊爭食。
當地人管這種飛蛾叫做“霞蛾”,簡稱為“霞”。“霞蛾”紛墜如雨,也引得野鴨(鶩)游來爭食,於是便出現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奇異場景和壯觀畫面。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誤解: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誤以為屋漏是屋頂漏水的意思。
“屋漏”應當解釋為“房子的西北角”。從詩文來看,“屋漏”解釋成“房子的西北角”,恰好和“床頭”相對,對舉成文,符合古詩文的詞句格局。同時,用屋子裡的兩個不同的位置,泛指整個屋子,說明屋子全都溼了——無干處。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誤解:夫妻沒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做什麼事情都非常費勁導致感情破碎
又是一句望文生義的詩,大家可以瞭解一下元稹和韋叢的故事,就能對這首詩很好的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我知道這種陰陽相隔的悲恨人人都會有,但一想起我們做貧賤夫妻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讓我特別悲哀。”不是上面後人的過分解讀和延伸出來的意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誤解:女子愛慕男子
越人歌的主角是兩個男生( ˘ω˘ )☞♡☜( ˘ω˘ )敲重點,其他的可以自行科普
好了今天先補充到這
客官們看完給個讚唄,下次才有動力接著更新啊⁽˚̌ʷ˚̌ʺ⁾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誤解:表示永恆的愛情或對愛情的承諾
詩的名字叫《擊鼓》,講述了戰士們跟隨將軍平定敵國,久久不能還鄉。長期的軍旅生活使袍澤間產生了深厚的友誼,戰士們紛紛執手相約,白首偕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原詩中的本意的確是戰士之間的一種諾言,而不是感天動地海誓山盟的愛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誤解:誤以為是作者想要表達對意中人的愛戀之情,最後卻經歷挫折的苦悶。
這首詞其實是作者寫給友人的,在其失戀後寬慰他的作品,詞的全名為《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從“柬友”二字可以看出作者本意並不是所謂的懷念和意中人初識的美好回憶,而是借女子之口規勸友人趁早放下。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誤解:以為紅豆一定是象徵愛情的,所以認為作者是在寫對女子的愛慕之情。
《相思》這個詩名廣為人知,但它還有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是唐代著名的歌手,也是作者王維的好友,所以這首詩其達的是王維對李龜年的深厚情誼,不捨他離去,但卻只能讓多采些紅豆,記住自己的祝福。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誤解: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描寫真摯愛情的詩詞,逝去的人長埋黃土,活著的人無限追思,所以才有這樣飽滿的情感。
本詩其實是白居易寫給他的好友元稹的,60多歲的白居易驚聞元稹逝世,悲痛交加,在元稹靈柩經過洛陽之時揮淚寫下祭文。所以本詩描寫的自然也是白居易和元稹的深厚友誼,而不是後人附會的愛情故事了。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誤解:和喜歡的人共度時艱,不如各自放下,去大江大湖裡尋找自由
這裡的互相持的兩個人,並沒有感情彩,“相忘於江湖”的意思,不是說曾經相識的彼此因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斷絕聯絡。而是指兩個不包含愛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誤解:以為寫夫妻之間恩愛的小事,在見公婆之前詢問丈夫自己的妝容是否合時興。
然而作者是借夫妻之間的對話,巧妙的試探張籍這位主考官,自己考試是否能透過。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誤解:找到一個情意專心的伴侶,然後相愛到老永遠幸福。
雖然作者是否是卓文君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但這首詩本身的確是描寫了一個棄婦形象,男子產生二心之後,女方表示決絕的態度。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誤解:希望相愛的兩個人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夠共享這美好月光
詞開篇的序言就已經點明”丙辰中秋,歡飲達具。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很明顯,這首詞是寫給他弟弟蘇轍的。等但願人長久”的意思是“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心,所以啊,這句詞和什麼情啊愛啊的沒有半點關係。
…………
還有很多很多,這次主要挑選被誤解為和愛情有關的詩詞,如果有需要後續再補充別的O(∩_∩)O
6月8日更新: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誤解:一輩子想去人間仙境,可做夢也沒夢到人間仙境原來在徽州。誤以為是讚美徽州。
這首詩如果看整首的話就明白了——“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事實上,詩一開頭就把徽州描述成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地方:要沾財氣,多半得到黃山白嶽之間的徽州去。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誤解:Sunny對映下的彩霞與野鴨一起飛翔。
落霞不是彩霞,理解“落霞”的含義必須放在南昌的地理環境中去分析。宋人吳曾在其《能改齋漫錄·辨霞鶩》一文中寫道:“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原來,當時的南昌地區,八九月間,田野裡活動著一種飛蛾,數量極多,在江上飛舞時,紛紛墜落水中,引得江魚群遊爭食。
當地人管這種飛蛾叫做“霞蛾”,簡稱為“霞”。“霞蛾”紛墜如雨,也引得野鴨(鶩)游來爭食,於是便出現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奇異場景和壯觀畫面。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誤解: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誤以為屋漏是屋頂漏水的意思。
“屋漏”應當解釋為“房子的西北角”。從詩文來看,“屋漏”解釋成“房子的西北角”,恰好和“床頭”相對,對舉成文,符合古詩文的詞句格局。同時,用屋子裡的兩個不同的位置,泛指整個屋子,說明屋子全都溼了——無干處。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誤解:夫妻沒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做什麼事情都非常費勁導致感情破碎
又是一句望文生義的詩,大家可以瞭解一下元稹和韋叢的故事,就能對這首詩很好的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我知道這種陰陽相隔的悲恨人人都會有,但一想起我們做貧賤夫妻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讓我特別悲哀。”不是上面後人的過分解讀和延伸出來的意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誤解:女子愛慕男子
越人歌的主角是兩個男生( ˘ω˘ )☞♡☜( ˘ω˘ )敲重點,其他的可以自行科普
好了今天先補充到這
客官們看完給個讚唄,下次才有動力接著更新啊⁽˚̌ʷ˚̌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