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英影視
-
2 # 唐風宋月
武則天沒功績,都是吹出來的。
武則天是不是一個好皇帝?跟許多歷史人物一樣,武則天的形象也被無限放大或者說無限扭曲了。從而變得不真實。在傳統史書中,武則天被妖魔化了,什麼牝雞司晨,就是母雞打鳴,跟公雞下蛋一樣,不是她的活兒她要幹,從而擾亂了倫理綱常,這是從男權主義佔絕對地位的時代而言的。到了近代,女權主義高漲,武則天的形象大變,成為了甄嬛一樣的受害者,各種被侮辱和被損害,最後忍無可忍,只好奮起抗爭,這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我們從四個方面分析。
首先武則天篡唐對不對。其實從朝代更迭的角度而言,世間沒有不亡之國,也沒有萬代千秋之朝,武則天有本事,把李唐江山奪了,自己當皇帝,當然未嘗不可。因為李唐的江山也是從楊隋手裡篡來的麼。武則天的周朝其實相當於王莽的新朝,王莽隔開了前後漢,武周隔開了前後唐。其實從真實意義上講,李旦手裡李唐已經亡國了,只是後來又復辟了。但是武則天赤裸裸的從自己幾個兒子手裡搶來江山,還殺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把李旦李顯好端端的守成之君整成兩個精神病,這也有點太駭人聽聞了。自古虎毒不食子,只聽說兒子從老子手裡奪江山的,很少有老子從兒子手裡奪江山的,何況還是親媽。雖然說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但是親媽對兒子下手,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可謂亙古未有。
第二武則天想不想還政李唐。我可以負責任的講,不想,一萬個不想。她想立姓武的人繼承武周江山,她有兩個候選人,一個是武承嗣,她同父異母哥哥武元爽的兒子,請注意,武元爽還是被她整死的。其實武承嗣跟她並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再就是李旦,當時已經叫做武旦了。武則天因此非常糾結,武承嗣說,自古以來哪有立異性為太子的道理,你姓武,當然要立姓武的。狄仁傑說,自古以來那有立侄兒為太子的道理,小心以後沒人給你上墳燒紙。人家武承嗣當了皇帝,只會給武元爽上墳燒紙,你就是孤魂野鬼知道不。還是兒子好,兒子能給你燒點紙。武則天正在糾結中,武承嗣病死了,武則天毫無選擇,只能立李顯。但是如果順利交接,那麼李顯繼承的就是武周江山而不是李唐江山,所以才有了五王政變,政變之後的江山才重歸李唐。
第三,武則天統治時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才子陳子昂在《上軍國利害書》說當時“自劍以南,爰至河、隴、秦、涼之間,山東則有青、徐、曹、汴,河北則有滄、瀛、恆、趙,莫不或被饑荒,或遭水旱,兵役轉輸,疾疫死亡,流離分散,十至四五,可謂不安矣”。武周證聖元年李嶠上表說:“今天下之人,流散非一,或違背軍鎮,或因緣逐糧,苟免歲時,偷避徭役,此等浮衣寓食,積歲淹年,王役不供,簿籍不掛,或出入關防,或往來山澤,非直課調虛蠲,闕於恆賦,亦自誘勸愚俗,堪為禍患。”唐玄宗開元十二年五月《置勸農使安撫戶口詔》中也說到武周“天冊、神功之時,北狄、西戎作梗,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水旱相仍,逋亡滋甚,自此成弊,至今患之”。所以說老百姓真的算不上好到哪裡去。
至於武則天的濫殺無辜和屢興大獄,把李唐宗室誅戮殆盡,我們也可以看作是狗咬狗,略過不提。我們只說說它的積極作用。那就是武周時期以洛陽為政治中心,幾乎專挑關隴集團下手,將關隴集團從北魏以來形成的強大勢力幾乎可以說摧毀殆盡,從而使得相當多的小地主階級的寒士進入上層權力中樞,導致幾百年來計程車族門閥統治轉變為寒族地主統治。為後世宋朝的平民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所以武周時期的統治是很糟糕的,尤其到了後期幾乎不得人心,因此才有了李唐的復辟。如果武周真的應天順人,李唐早滅了,歷史上也就六十多年,短命小朝廷而已。
-
3 # 語見
武則天還是一位傑出的帝王,要不然她也進不了中國古代十大傑出帝王的排行榜。就連毛主席都說: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第一:整頓吏治,嚴懲貪吏
武則天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反之,對於那些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好官,武則天則破格提拔。
第二:重視農業,輕徭薄賦、興修水利
武則天認為“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她對農民是:“勸農桑,薄賦役”,對地方官吏是:把境內農田好壞作為獎懲標準。與農業密切相關的就是水利工程,所以武則天掌權21年間,興修地方水利工程有19項。正是因為這些好政策,武則天期間的國家和地方儲糧都很豐富,且戶口顯著增加。武則天執政末年,人口戶數從高宗時的380萬戶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這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資料。
第三:穩定邊疆
武則天執政的時代,繼承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族懷柔政策和“降則撫之,叛則討之”的策略,所以武周時期邊疆穩定!正是由於武則天善於治國,所以她執政期間國家穩定,經濟繁榮,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裕。武則天的這些功績都為後來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所以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才會說武則天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回覆列表
武則天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幾乎每一部連續劇我都看過,我感覺武則天之所以千百年來飽受熱議,只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而且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她打破了常規,突破了世俗,有著堅韌不拔的性格,破除萬難的決心,我認為是女性勵志的典範。
她的主要貢獻我個人感覺三大點。
一是“勸農桑,薄賦役”,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二是“戰突厥,鎮吐蕃”,極大的穩定了邊疆形式。
三是“重科舉,用人才”,有力的推動了文化發展。
英子說姓原文創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