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書彭城

    謝謝誠邀!衛夫人說:善書者不一定會評書,評書者不一定會善書,二者俱備神人啊!王羲之,張芝,孫過庭,虞世南,董其昌等均有書法著作,書法可列神品、上品。今有啟功,張旭光,也有書法著作。唐詩,宋詞可能人人會讀,莫言的《紅高粱》我們也會欣賞點評,但我們能不能寫和他們一樣水平的著作來 是一個大問號。點評別人只是理論豐富,實踐起來是另外一回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更是另外一回事。

  • 2 # 田正中66642308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人:有書法理論知識而沒有實際動手能力的人。有一定的書法知識,也會寫幾個字的半壺水的人。有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的人,別人的都不入他的法眼。有忌恨別人比他好、比他名氣大的人,故意貶低他人抬高自己的人。還有更多牧不勝舉的人……。

  • 3 # 大悔憶智周

    就是所謂“眼高手低”吧。

    即欣賞水平是有的,理論知識是有的,卻缺乏實踐,自己誇誇其談的標準自己卻達不到。就像文學批評家說起文學創作的理論來,說起對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來頭頭是道,但他們或許並不會寫詩寫小說。

    有一種觀點認為,“眼高手低”是好事,因為不會墮入俗流。

    不僅對自己有所警戒,這種多少帶有自以為是和故弄玄虛色彩的批評家,對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傻練的人也算能夠起到警醒作用吧?

    另一種人是不懂裝懂,連常識也沒有卻總是高談闊論目空一切。

    我知道一個業餘水平的“作家”,凡是與魯迅不合的他都認為不是文學。他的一首詩,不過是魯迅小說《鴨的喜劇》的模仿,但現實主義吃香他那詩就是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吃香就是現代主義;今天意象派吃香,他那詩就是意象派,明天自白派的詩吃香他那詩就是自白派。他知道很多時新的名稱,卻不知道內容,更不知道市儈哲學就是不擇手段獲取利益,壓倒他人,他其實不是個詩人而是個市儈。除了物質利益的算計,他渾身上下沒有一點高尚的形而上的情感。

    還有一個“搞書法的”,成天大罵帖而歌頌碑,張口閉口學帖的字是俗書。其實他所謂“碑”卻是除了臨過兩天張遷碑啥也不知道,偶爾寫個楷書、行書,橫的收筆動作居然是隸書收筆動作——這種連常識都沒有的人,評價別人的楷書、行書書法肯定是信口開河毫無根據。

    知道得越多的人說得越少,何況書法的一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是文學藝術受到批判、遍地文化荒蕪的特殊年代造就了這些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半吊子、無知無畏的人。

  • 4 # 吳下不才

    你發現了現下社會的一種現象,就是動手不如動口。嘴皮子很溜,莫名其妙的理論一大通,寫起來字不像字,一講就是什麼墨法或者章法,都是些畫畫的或者很玄乎的東西,網路時代其實也正常,言論自由嘛,聽不下下或者看不下去就當放屁好了,寫字這玩意主要看的是功夫,也就是花的時間多少,路子走正,時間下去總會寫好。

  • 5 # 王四一

    眼高手低是常情!“人之患好為人師”。不過,幸賴此常情、亦有此患,才有可能使一個人知恥而後勇,真正沉下心來,日思暮想,追慕前賢!天長日久,字寫得好倒還在其次,重要的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學者大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聞者足戒……延續中華優秀文脈!

  • 6 # 歲月靜好1242658

    看戲和演戲是兩回事。會看的未必會演。書法也是一樣,這種現象,明顯的是眼高手低。但有一批會看的,至少說明有欣賞水平,書法有群眾基礎。群眾基礎是所有藝術的土壤和動力。對這些人也要寬容。至少比不聞不問要好。

  • 7 # 日損軒舒鳴

    客觀的說,這一說法輕視理論的重要性,過分重視實踐!寫書法的字不行確實會讓人鄙視,但是隻會寫字的人,不重視字外之功的往往又會成為“書奴”或者寫字匠,很難達到非常好的階段,而去當代人認為書法大師也應該是知名的學者。而且書法史上著名的書法家往往也是理論家,孫過庭有《書譜》、米芾有《海岳名言》、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康有為《廣藝舟雙輯》。不對書法史、書論有著宏觀的認識,對自身發展道路也不會明確!總之,一個真正的書家兩方面對得有較高的造詣,不應對立起來!

  • 8 # 千千千里馬

    我覺得這話說得有點鬧意氣了吧?什麼叫“評點別人的書法口沫橫飛?”就是評點別人的書法作品都吐血了,又能怎麼樣呢?

    我們講個故事吧。據說古代有個善彈琴的音樂大師叫俞伯牙,他的音樂才能非常高超,可是,沒人欣賞得了。有一天,一位砍柴的大叔,聽到俞伯牙在彈琴,就坐在一邊聽琴,等俞伯牙一闋彈畢,發現一個樵夫在聽琴,他很生氣,我的琴怎麼到了只配樵夫觀看熱鬧的地步?於是,俞伯牙抱琴,準備把琴給砸了,這時樵夫說,先生的琴聲《高山》。俞伯牙非常震驚,他真聽出來了,於是又彈一曲,樵夫說,此《流水》也。俞伯牙非常感激,於是拜樵夫好友。那位樵夫叫鍾子期。後來,鍾子期死,俞伯牙絕琴,不再撫琴。這就是著名的《知音》傳說。

    《知音》這個傳說大家都知道,根本不是什麼事實。但是,這裡面有一個道理,值得我們欣賞。這就是說,不會彈琴會聽琴,也是常有之事。

    比如,不會踢足球,會看啊,不會演戲會聽啊等等,你想想,都是曹雪芹一級的大師,才能讀《紅樓夢》,都是李白才能讀《贈汪倫》那寫作有意義嗎?

  • 9 # 祖龍漢

    這種現象不僅在書法界有,而且在各個行業裡都有。

    對別人要求特嚴,對自己認為自己是最好。不會欣賞別人的美好,總是發掘別人的缺點。正是這樣的一批人,把批評當作罵人,自己過嘴癮,不遺餘力損人。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這個現象長期存在,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會有,永遠不會消失。

  • 10 # 子衿書法

    善鑑者不書,善書者不鑑。評論和實際書寫,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具有實際書寫能夠的人,他們的精力往往被臨帖學習所佔據。他們自己能夠把寫字的各種技法巧妙的運用在實際書寫之中。卻並沒有完善的總結分析各種書寫技法的理論。並不是能寫一手好字,就可以把其他人的作品優劣分析的透徹到位。

    書法評論,需要具備豐富的書法理論知識。 但往往具有書法理論的人,他們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分析鑑賞的方面去了。這類人包括收藏家,書畫經營者,書法理論研究者,職業書評者。這些人有的根本就不寫,但他們敏銳的眼光及豐富的鑑賞能力,卻比專注於書寫的人更勝於鑑別作品的優劣。

    收藏家和經營者,他們要面對的是風格體系各異的書法作品。面對這些作品,是不能絲毫帶有自己的主觀偏向。砸進去的都是真金白銀。如果他善於書寫,或多或少的都會以自己擅長的風格去判別。難免就會出現偏差失誤。再一方面,他們的精力更多的是放在研究各家的風格特徵上。這會佔去大量的時間。

    王羲之的書法無人能及。是不是就不可以去評論?再有,評論並不是批評。更多的還有讚美,鼓勵。總不能因為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讚賞而遭非議吧!就算是對他人的作品提出批評的意見,也不能要求批評者一定要會寫。就如你去飯店吃飯,不合口味的菜,總不會先去打聽一下廚師的級別,不如你的水平你才能對不合口味的菜提出意見?如果水平比你高,是不是就忍氣吞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寫刑事賠償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