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章彥博
-
2 # 鍾銘聊科學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一點,那就是愛因斯坦實質上沒有直接證明了“原子的存在”,不過他的發現確實能夠成為證明“原子存在”的一個佐證。那究竟是咋回事呢?我們得先從“原子”的發展說起。
原子的發展其實從古希臘時期,學者們在探究世界的本源時,就分成了兩條路徑,一條路就是尋找構成萬物的最小單位,另一條路就是抽象出世界的本質。前者更偏向自然哲學的領域,而後者則更偏向於形而上學。自然哲學這支後來也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科學,在牛頓時代,其實還沒有“科學家”這個詞語,所以你看看牛頓最牛的著作就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在古希臘時代,在探究構成萬物最小單位過程中,有個叫做德謨克利特的,他就提出世界是由原子和虛空構成。不過,這時候對於萬物本源的探討哲學味還很濃厚,德謨克利特並不是具體的某一種粒子叫做原子,這裡的原子和虛空更多的是一種哲學概念。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拉瓦錫的時代,他發現了質量守恆定律,並且繪製了最早的元素表。基於拉瓦錫的理論,道爾頓一直在試圖尋找質量守恆定律的底層邏輯,也就是整個過程沒有發生變化的基本單位。後來,道爾頓就提出了《原子論》,他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
原子真的存在麼?證明原子存在其實是很後來的事情了,不過愛因斯坦確實也參與了其中,這主要是和布朗運動有關。話說在1827年,有個植物學家叫做羅伯特·布朗,是個英華人,他利用顯微鏡觀測水面的花粉,結果他就發現,
花粉正在不規則的運動。花粉的這種不規則的運動就被叫做布朗運動。
後來,到了1877年,有一個叫做德紹兒克思的科學家就試圖解決布朗運動的成因,他就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
花粉的不規則運動應該是因為水中的分子的熱運動造成的結果。啥意思呢?我們可以來簡單地解釋一下,當時其實熱力學已經得到了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溫度本質上是一種運動,是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規則地運動,也被我們叫做分子的熱運動,就像下面這樣。
而溫度本質上就是分子的平均動能,溫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動能也就越大,說白了,就是越熱,分子整體上就應該是動得越歡實。
而花粉的尺度其實很小很小,不過也要稍微比水分子的大一些,當它在水面上時,水分子會有不規則地運動,這時候就會對花粉產生力的作用,使得花粉產生不規則地運動。從這個角度也就解決的布朗運動的成因。
可是,我們都知道,這些都是科學理論,那科學的語言是什麼呢?其實是數學。
德紹兒克思說白了只在原理上對成因進行的分析,可到底對不對,還是要實打實地用數學語言進行論述,這個問題就一直沒有人來解決,直到28年後,也就是1905年,這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在這一年,愛因斯坦發表了數篇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有一篇和布朗運動有關的論文,這名論文名為《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
在這篇論文當中,愛因斯坦利用數學分析方法證明了布朗運動的成因。
而布朗運動其實間接證明了分子的存在,我們要知道的是,根據理論,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也就間接地證明了原子也應該存在。並且,我們還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計算原子的直徑。這個直徑大概在10^-10米,這一點後來也確實得到了證實。
而原子具體長什麼樣,也就是具體的原子模型,則是後來由湯姆遜以及他的徒子徒孫們歷經四代終於搞清楚,而我們也能夠在雲室當中看到微觀粒子的運動軌跡。
到了近代,我們甚至可以透過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到原子,並且用探針在原子層面上進行操作。這些都是切切實實地證明原子存在的證據。
回覆列表
如果你在水中放入一粒花粉,你就會看到一個神奇的現象:花粉在水中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這個現象為什麼很神奇呢?首先,如果我們把水當作是均勻的、緻密的物質,那花粉各個方向上的環境都是一樣的,它憑什麼會運動呢?
其次,它沒有內在能源,又憑什麼會不停的運動呢?要知道,在水中放入一個鐘擺,它就會很快因阻力停下。花粉是如何做到不間斷的運動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原子論的支援。事實上,透過這個實驗,我們甚至可以估算水分子的大小。
沒有原子論,以及分子動理論,就很難解釋這個現象。因為即便是無生命的灰塵,也會在水中發生同樣的運動。很顯然,這不是生物體自身的運動,它一定來自別處。
根據分子動理論,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分子動理論認為,物質都由原子或分子構成。而這些基本粒子都具有一定的速度與質量,它們互相碰撞、隨機地運動,它們的動能就對應了溫度。
若將一個微小的粒子放入水中,它在各個方向上都會受到水分子的撞擊。同時又因為它足夠小,所以各個方向的撞擊就很難均勻。這就產生了隨機的運動。又由於水分子的運動是連續不斷的,所以粒子的運動也會是連續不斷的。
愛因斯坦據此提出了擴散方程,並由此計算出了分子、原子的大小,這是前人從未做到的。
愛因斯坦還誇讚布朗運動是一個「超高解析度的顯微鏡」,使得人們可以在不直接看到分子的情況下,瞭解到分子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