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醇格桑花

    記得,非常清楚,那也是我最快樂的回憶了,

    在鄉里讀初一時擁有的第一輛腳踏車,我爺爺給我買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那時候讀書要走兩個小時的路程,一條土路(走路),一條公路(騎車),現在想想真的很遠很遠,冬天天不亮就得打起火把出發了,中午在學校裡帶飯盒和米去蒸飯吃,零用錢每天一塊錢,下午放學騎車時都是四五個同學一起走,車子放在開小賣部的婆婆家,走在土路上只有一個人回家,現在想想自己膽子還是蠻大的,其實當時膽子小,路上有狗啊牛啊豬啊鵝啊這些都會害怕,大路走不回去就走小路田坎這些,躲的遠遠的走!

  • 2 # 軒雄

    八零年五月參加工作,每天坐公交車上下班很不方便,六月家裡煩人託竅學了一張車票,父母出錢給買得,記得是一百六十多塊,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 3 # 都問都答

    進入新時達以來,各行各業都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尤其是人們的出行,從原來的步行到上世界80年代的腳踏車,再到21世紀初的摩托車、小轎車,一直到現在的高鐵、飛機,這足以體現我們國家的飛速發展。雖然已經到高速發展階段,但是人們對腳踏車依然情有獨鍾,簡單、方便、實惠而且還能鍛鍊身體,現在城市裡好多共享單車,這恰恰說明我們城市的交通更希望是公共交通。下來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第一輛腳踏車的經歷。

    那是我剛上小學的時候,那會剛是21世紀初,我生活在農村,家裡離學校5里路,我經常徒步前行,等到我4年紀左右時,我擁有了第一輛腳踏車,是那種老式的28,我當時很小,只能把腿掏進那個車梁底下去蹬,那會常常摔倒,經常身上有傷,但是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每天可以騎腳踏車去上學,還可以在後面駝一個人,那種神奇和自信比現在駕駛汽車還爽。當時呢,我的家境在農村來說一般,因為我爸爸經常在外面打工,每個月有固定工資,在我剛學會騎腳踏車時就給我買了人生第一輛腳踏車,現在那輛腳踏車還在原來老家的後院裡,不夠十多年沒騎了,那個車子輪子已經壞掉了,車身全部生鏽了,但是我一直沒有當垃圾處理掉,因為我覺得那是一種情懷。謝謝邀請

  • 4 # 書卷詩意時光

    我的第一輛腳踏車是永久牌。時間回溯到1981年,我工作當通訊時,單位給專配的,也是當時單位配的第一輛腳踏車。

    在當時那個年代,汽車是稀奇、且奢侈的統配物資。由於工作原因,腳踏車成為我代步的工具。當我從領導手中鄭重接過腳踏車時,看到同事和朋友羨慕的眼神,心情非常激動。但也面對另外一種尷尬的窘境,身邊沒人會騎腳踏車的,只能由自己折騰,於是選擇在操場裡溜圈,當時上車都不會,保持不了身體平衡,起初摔過幾跤,推著腳踏車跑,但第一次上車是在一個小下坡時學會的,上車後手腳無措,把控不好腳踏車,偶爾也受點小傷。在經過兩小時試駕後,接到第一個任務,去當地郵局寄掛號信,當忐忑不安小心翼翼騎車到街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如此幾次就熟練了,出行特別快捷,因此也自豪不已。經過3月的琢磨,後來我騎車技術日益精湛,最終達到可以雙手不扶車把上下坡自如,我騎車出行就成了一道風景,嬴得很高的回頭率。

    曾記得有一次與幾個朋友星期天上街趕集,我給大家露了一手"絕活",撒把騎車,在急馳中從腳踏車跳下,車的慣性保持前行,而我追上車躍上腳踏車前行,象雜技團後腳踏車表演,出盡了"風頭"。

    至今當回憶的年青的“瘋狂"時,仍心存害怕,當時只為炫技,根本忽略了安全,想起仍有後怕!

    如今腳踏車己很普及,並已發展成代步的"小黃車",健康綠色出行的風景。但我仍懷念有腳踏車陪伴的美好時光。

    人不瘋狂枉少年!

  • 5 # jn顏青

    首先謝謝大師兄的邀請。我的記憶中第一輛屬於自己的26式上海鳳凰腳踏車(中間有橫樑)是父親95年在房東那裡花了90元買的二手貨。我家是歷城區唐王鎮的,家裡的情況在村裡是倒數的,父母親便在92年去市裡打拼,在羊頭裕賣過水果,賣過饅頭,在血站那條路與經十路交叉口賣過冷盤,後搬至窯頭住,跟房東合住一個院,房東是補胎的,手裡自然少不了腳踏車。記得五年級下學期某天晚上,我在唐王給父母寫信告知初中需要腳踏車代步,我在信中寫的要“銘牌”腳踏車,錯別字,呵呵!那個時候有個“捷安特”非常有名,後來信寄出去了,收沒收到就不知道了。後來我也沒問父母。現在好了,買箱酒都送一部山地車,日子啊都不敢去想。

  • 6 # 大黃Go

    我記憶中買的第一輛腳踏車標誌是兩個鴿子的好像是雙鴿牌吧,姑且就叫他雙鴿牌腳踏車,當時我六年級升初中,家裡把我送到了20公里外的鎮子上上初中,家長沒辦法接送,就給我買了輛腳踏車,還好可以寄宿,每週也就周天早上和週五晚上騎一下。我記得當時家庭條件很艱苦,屬於公立初中學費都交不起,四處借錢才交的學費,當時我爸在外地打工,我媽在家帶我和我姐上學,雖然我初二的時候她也外出打工了。離初一開學前5天左右(記不清了),我媽媽帶著我去縣城買腳踏車(40分鐘的公交6塊錢,還是挺貴的),因為我媽媽很長時間沒去過縣城了,縣城變化太大,我媽媽很快就迷路了,帶著我在城裡饒了半天,也沒找到賣腳踏車的地方,直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我媽媽說算了不找了,要帶我回去了,餓了一天我們倆都沒吃飯,在回去坐車的路上看到一家小米線店,我媽媽就帶我進去了,我點了份拉麵,我媽媽也是拉麵,我媽媽因為沒吃過米線跟著我點了拉麵抱怨了一下說米線好吃,面上了,我幾大口就吃完了,把湯喝的一滴不剩,媽媽吃的慢,又把她碗裡的面夾給我,我加了回去說飽了,等媽媽吃完我又把她碗裡的湯喝完了(第一次吃拉麵,太美味了.....)吃飽喝足後去路上坐車,不幸的是我媽媽搞不清那邊路是回去的路,由於害怕坐反了車,問了好多人,才確定坐車的方向,坐上車後我們並沒有回家,而是到我們附近的鎮子上下來了,媽媽又帶著我在鎮子上轉了半天,終於在街道的拐角處修理腳踏車的地方找到了可以出售的腳踏車,腳踏車沒幾輛,我能騎得更是屈指可數,於是我媽媽就給我跳了一輛雙鴿牌的腳踏車,淡淡的紫灰色,帶著銀色的車籃,沒有中間的橫杆,我個子小,騎著挺方便的,當時我媽媽給了150塊錢,看的出我媽媽挺心疼的,畢竟一年的收入也沒幾個錢,付完錢後,媽媽騎著腳踏車帶著我回家了。坐在腳踏車後心裡沒有一絲開心,因為知道媽媽快要出去打工了,以後要自己面對生活,即使擁有這兩嶄新的腳踏車可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這兩腳踏車陪伴了我整個初中的時光,雖然是新車,但是騎起來並不安逸(可能鏈條沒油吧),上學、趕集、找朋友玩全靠他,對於坐不起十幾塊錢公交的我來說,腳踏車無疑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了。

  • 7 # 該使用者回來了

    謝邀,我當時買第一部山地腳踏車時,一是為了上下班方便的同時可以強身健體,二是為了增加週末的休閒活動,一般週末都是邀三約五的和朋友騎著山地車去城市周邊的山裡騎行,一騎就是一整天,雖然很累,但也樂趣多多,拍拍照,聊聊天,呼吸大自然的空氣,其實買部腳踏車不必要討論家境,騎腳踏車分為多種人,有的為了代步,有的為了鍛鍊,有的為了炫富,這裡不討論這類人,代步車幾百的就行,而鍛鍊的從幾百到幾萬的跨度很大,這裡面有真鍛鍊的就像我,有假鍛鍊的,何為假鍛鍊,就是那些到哪裡都和你討論車的配置的,騎車體能卻最差的那一類,而我就無所謂,只要自己騎著舒服,在自己能力和理想範圍內愛怎麼弄就怎麼弄,我的車組裝下來也不過五千多,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騎著自己感覺很舒服,陪我騎行了上萬公里了!去過最遠的一次長途騎行,來回將近一千公里,沿途的風景不是開車能夠領略到的,真是痛並快樂著,聊到這裡估計大家也會有自己的一個騎車定位了。

  • 8 # 左右武士

    謝謝邀請。我記得當時一臺永久牌腳踏車價格在120左右,還得託關係搞到腳踏車票,才能購買。我75年參加工作,工資19元,不吃不喝得攢半年多,當時腳踏車是奢侈品,對我來講可是望塵莫及,上下班只能靠步行,有特殊事時,還得求同事或小夥伴借車騎。77年工資漲到38元結婚了,78年有了孩子,不得不到車市花30元買一臺白山牌舊腳踏車圓了夢,當時心情不光高興而且激動,因為終於有了自己的腳踏車,我將它清洗得乾乾淨淨,還配備了車鈴,換了新座套,車把前安裝自己用鐵絲製作的兒童座,每天接送孩子去託兒所、小學畢業,上下班買菜都用它。這輛腳踏車一直陪伴我很多年。

  • 9 # 老茶居士

    三八大槓,永久的童年記憶。

    那是很小的時候了,家裡有輛三八大槓,應該是鳳凰牌吧,那時這車可真的是實用加娛樂,在我們農村也是很拉風的。

    記得,估計是還是小學的時候,我表哥說要表演雜技,挑戰用三八大槓一次最多能帶多少人。

    後來幾個堂兄弟啊表兄弟啊,七七八八的一上,最後竟然有7個人,後座椅坐著兩個,前面趴著的有,大槓上做的也有,總之就是塞滿了。一路騎啊騎的,好不爽快。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全部摔的大八叉。

    那時家境也一般吧,車其實基本屬於標配。

    後來上了中學,需要寄宿,也騎過幾年,很是耐用。

    這就是記憶中的三八大槓了。

    朋友們,你們呢?????

  • 10 # 旅行逗

    哈哈說道這個我就來精神了

    那個時候剛剛學校出來實習 為了每天不去擠公交車花了80塊錢買了一個二手的還是變速車18s的 噢喲 無論下雨都要騎起上班 出去玩

    真正意義的第一臺車 那個時候實習工資800 除去租房吃飯 為了買車吃了2個月的刀削麵買的捷安特馬克我記得還是1298 一天騎了飛叉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鄧麗君沒有去世,那麼現在是什麼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