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1、勸學詩

    【作者】顏真卿 【朝代】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讀書

    【作者】陸游 【朝代】宋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

    歸老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規定自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3、勸學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透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4、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貞白 【朝代】唐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鑽研中。

    5、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陸游 【朝代】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拱辰享為什麼用完會有紅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