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威哥看歷史

    三國演義裡這麼寫是為了體現出劉備是仁義之君,是正統,和曹操,孫權之輩不是一路人。亂世有仁義之心那是真聖人,因為出來這個仁義之心當時他也沒什麼了,要不怎麼凸顯出他的個人魅力。

    五虎上將這麼忠於他,也跟這仁義之名有關。

  • 2 # 朝天登

    劉備的哭是激動的淚,見了兄弟,嫂子,弟妹就關心,是大家庭的心,有高興事一同激動的淚,痛苦的事共同流淚,幾人能做到?

  • 3 # 星下靜思

    羅貫中先生把劉備刻畫成一個愛哭的人,意圖在褒揚漢室正統,讓世人同情正統中的弱者。羅貫中用傳神之筆,把人們認為沒有本事的哭,在劉備身上刻畫成了一門藝術,不論是真哭還是假哭,讓劉備用眼淚哭出了水平、哭出了江山。羅貫中為劉備量身訂做的無敵殺器-----哭,用七種哭,留住了人才、凝聚了人心、打下了江山!為兄弟哭。劉關張三結義後,誓共生死。關羽在麥城兵敗被擒,不屈而死,讓劉備痛徹心扉。劉備哭的昏絕於地,三日滴水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此時劉備大業剛有眉目,為下步一統天下既需關羽,又需荊州,二者皆失,讓劉備如斷手足,心底流血!

    為謀士哭。劉備有了兄弟,想成大業卻無智囊,好不容易得到徐庶,剛剛嚐到甜頭,卻被曹操用計騙走。在送徐庶去曹營的路上,為了能多看徐庶一眼,劉備一邊大哭,一邊要砍盡遮擋看到徐庶的路邊樹林,讓隨從人員唏噓不己。劉備誠心之哭有感應,徐庶撥馬而回,為劉備揭開了諸葛亮的“紅蓋頭”。

    為武將哭。當陽兵敗後,劉備被曹操的特戰部隊衝擊得妻離子散。幸而有趙雲,於曹軍陣中七進七出,救出了劉備的老婆和兒子阿斗。劉備感動的滿眼是淚,在看到渾身是血的趙雲,一邊哭一邊接過阿斗便摔在地上,說為了他幾損我一員大將。一哭一摔,讓趙雲感動的五體投地,心中誓死相隨!

    為自己哭。古語云,男子漢四十而立。劉備四十多歲還寄居在劉表屋簷下,兩人在喝酒時上廁所,劉備發現因多年不騎馬而髀肉復生,又感於四十多歲而無所事事,想著想著就哭起來了。這一哭,劉備又找到初心了,又開始了創業征途。

    為老婆哭。劉備在徐州時,有了家室,受曹操擺佈外出征戰,留張飛守家。張飛卻因酒誤事,被呂布搶了城池,連劉備老婆都丟了。在見到劉備時,張飛羞愧地想自殺。劉備抱住張飛大哭,說出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著名江湖論斷。這一哭,明面上讓隨他的兄弟感激涕零,內心裡為保護不了老婆而自責。

    為名聲哭。火燒新野後,劉備攜民渡江,開始戰略大轉移。一路上,民眾流離失所,哭聲震天,又加上曹軍攻擊後民眾死傷無數,漸有怨聲。劉備及時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先是把民眾死傷歸罪於己,大哭而欲投江;又因民眾落水而大哭,大哭而欲自刎。兩次大哭,及時引領了民眾情緒,哭也能把罵名轉化為美名。

    為孩子哭。夷陵之戰兵敗,劉備鬱悶無比,無顏回朝,很快病倒在了白帝城。睡夢中,關羽張飛又來報喪信,大哭而散。自知時日無多的劉備,召來諸葛亮等人安排後事。劉備大哭後,囑咐諸葛亮,阿斗可輔便輔,不成器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再沒心眼的人也能聽出話外之音。真是字字如刀,把諸葛亮逼上了一條不能退、不能 棄、不能反的路,阿斗扶不起來,那就只能攜著幼主的手往前走!

  • 4 # 宛如清揚

    羅貫中為何把雄才大略的劉備寫成了愛哭的人?

      我簡單地說下我的個人觀點,長篇留待高人。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小說嘛,難免就愛來點虛構的,在羅貫中構建的三國世界裡,蜀漢是正統,諸葛亮是神人,曹操是奸雄,魏國吳國的那些個對手,有許多都不是好人,劉備呢,雖是皇叔出身,卻有著一顆仁心,簡直是以仁得天下的標本,於是乎劉備成了愛哭包,為百姓哭,為部下哭,為漢室哭,總之,一到該哭的點就眼淚嘩嘩的,不要力氣似的,“仁君”啊,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讀過歷史的朋友們就都看出來了,劉備哭的次數相當少,哭劉表,哭劉封,哭髀肉啥的,感覺很正常,相較於孫權,恐怕都不算多,更別說是曹操了,其實曹操給我的感覺倒是真的痛哭就許多回,哭典韋,哭陳宮,哭袁紹,哭荀攸,曹衝什麼的,曹操這個文藝老青年,殺人不眨眼,可愛流淚是真的,性情中人。

      劉備其實很有能力,很有謀略,不輸於曹吳等人,為什麼作者要把劉備寫成愛哭包?

  • 5 # 海市蜃樓128276533

    小說,咱不會寫,但人物事件要有多樣才行。曹操、孫權、劉備相同的一統志向,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不同的事業道路。

    曹用奸雄得天下,孫用情義霸天下,劉用正統立天下,三個人都喜歡人才,都會用感動吸人才,曹賞賜,孫敬酒論傷,劉哭啼摔孩子。

    劉備沒什麼本事,但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三請孔明,才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 6 # 給影視劇一句旁白

    羅貫中屬於把劉備美化了,其實在亂世之秋,誰能稱得上真正的君子?

    劉備在羅貫中的筆下是君子嗎?不,一個君子會為了自己結拜兄弟的復仇,而至幾十萬將士的生命和蜀國後期長久發展而不顧去攻打東吳嗎?

    說到劉備愛哭,無非就是隻是演技高超罷了,用婦人之心當做仁人之心換的大家的跟隨罷了。

  • 7 # 寂寞梧挏

    大多數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瞭解的三華人物,《三國演義》雖然在四大名著中,甚致在其他歷史性小說中屬於史實性最高或者較高的著作。但小說必竟是小說,他成書目的,就是為了迎和讀者的心理,也就是讓讀者喜歡愛看。在這方面《三國演義》無疑是成功的。正是他的成功讓許許多多的人喜歡的同時,也間接誤導了很多人。使人們印象中偏離了史實,把有些真實的歷史人物汙名化了,也把許多歷史人物聖人化了。當然了作者創造一部著作除了為了迎合讀者的心裡外的同時,也會把個人感情加進去。在整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羅貫中,羅老先生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孔明,羅老先生無疑是諸葛亮的鐵粉,他把諸葛亮塑造成一個高大光輝,沒有一絲缺點理想中的人物。既然這麼一個出彩的人物,他所跟隨為之忠貞不渝的主公也應該是一個憂國憂民,理賢下士仁義之君。為了襯托諸葛孔明的光輝高大形象,羅貫中老先生把劉備塑造成一個愛哭的人物,當然了劉備的哭不是貪生怕死,更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他的哭是為民而哭,為國而哭,為那些忠貞不渝,戰死殺場的將士而哭,這一哭不但沒有貶低劉備的形象,反而更襯托突出了劉備是一位憂國憂民,愛民,愛兵如子明君聖主的高大形象。所以說劉備每一次的哭都是哭的恰到好處,每一次哭都是獲益良多啊。常言道:“士為知己者而死”,所以說諸葛孔明跟隨劉備一點也沒委屈了自己,反而證明自己是良臣遇明主,譜就了一部千古佳話。

  • 8 # 伏桀

    正好本人是劉備迷,也準備重新寫一本關於劉備的“正史”小說,回答這個問題也比較有興趣。

    -

    事實上,這東西不用想得那麼複雜,羅貫中其實本意並不是想把劉備寫成愛哭鬼。也不是想寫成這樣的懦弱性格,而是他發力發偏了,另一個層面,也可以說是時代的代溝。

    -

    羅貫中的時代,恰恰是一個動盪的時代,羅貫中的一生,打過仗,也見過元朝統治的殘酷,以及張士誠等人對於權利金錢的迷戀,所以羅貫中想寫的劉備,原本是他所希望侍奉的明主,“仁義,有德,知人善用,體恤百姓”,一個所謂的正道明主的形象。而雄才大略這個詞的背後,也意味著很多負面的東西,殺伐果斷等於殘暴,智謀無雙等於狡詐等等,原本劉備的很多東西,被他分攤到了其他的角色身上,就想塑造一個完整得沒有瑕疵的仁義之君。

    -

    所以通篇看劉備,以一個邏輯去看,三國演義的劉備的確在品德上沒有缺點,甚至於說連人性本該有的陰暗和脾氣都沒有,但羅貫中就是認為這樣的君主才是明君。站在現在的角度,這種人就是偽君子,所以魯迅才會說三國演義的劉備仁德至於假呢。

    -

    最後不得不感慨一句,寫歷史小說不能想當然去篡改歷史,這樣的結果真的會冤屈很多人。劉備不僅僅是雄才大略,而且還是三國時期文韜武略響噹噹的大師,天下人為之驚恐的存在,卻在羅貫中的洗腦下變成了小白臉

  • 9 # 柳勇57820261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三國演義有其偏向性,不管是漢獻帝的東漢末期,還是劉備的蜀漢,都是這部小說中正統。那麼劉備愛哭,哭在哪些地方。呂布沒有打哭劉備,曹操沒有打哭劉備。按小說的寫法,一是哭自己在劉姓天下岌岌可危時無能為力,二是哭百姓對他不離不棄跟著受苦了,三是為自己拼死拼活的兄弟而哭,四是為自己劉姓同宗不得善終,家業被人奪而哭。劉備從來沒有因為戰事失敗沒有因為處境危難哭,反而他的路是值得同情的。為劉姓天下而哭是為忠孝,為百姓而哭是為仁愛,為兄弟哭是為重情重義,為同宗哭是為家族沒落而哭。無論從哪個方面,劉備的哭都是能提升劉備的個人形象的。劉備雄才大略可以不哭,那不就是另一個曹操了嗎?自古仁義之君仁義之師都是心懷天下,以天下蒼生安居樂業為己任,而且以此和曹操的形象作對比,更加提升劉備形象,也從側面襯托出劉備忠義,劉姓正統。

  • 10 # 阿賢ZQT

    《三國演義》裡不止劉備愛哭,其他三華人物也愛哭,比如曹操跟孫權不比劉備哭的少。劉備為人“少語言,喜怒不形於色”,是一個深沉內向的人,絕不會動輒掉眼淚,全憑自已一雙白手起家,是一個為政治而活的,他的為人應該是心鐵如石。要論哭倒是曹操隙比較容易哭,他也算是一位詩人感情比較豐富。

    劉備哭的時候,是率性而哭,是應該哭的場合,不該哭的時候,劉備並沒有哭。當一個人感傷自己年紀大了而一事無成,他會不哭嗎?比如摔孩子,趙雲差點因為孩子沒命,這孩子能不摔嗎?但是誰會真的摔啊,換做是你,你也不會真的摔自己孩子,都是做樣子卻必須要做,這樣才對得起趙雲,對得起所有出生入死的兄弟,然而這不能說是虛偽。

    最近,黑劉備的論調有很多,大量否定中國傳統價值觀和儒家文化,對中國的歷史無認同感,而劉備作為儒家文化所推崇的,自然也就成了替罪羊。因此老一輩學者多有批劉備者,但是其實這種否定中國傳統的做法教科書也是不認同的,因為中國的貧弱,並非因為我們的歷史傳統的專制,因為,我們封建社會其實是比西方的封建社會要民主先進的,而這正是因為中國的儒家文化,比西方的宗教信仰要先進太多,我們貧弱僅僅是缺乏時間而已,而並不是因為中國的傳統,讓人民有劣根性。一個人真正的成功應該是留名青史,死的時候問心無愧也就是成功了,從這一點上來看,劉備曹操都成功了,因為他們都為自己所堅持的堅持了一輩子,所以無論成敗都問心無愧。而且很多捧劉備的成功學也誤解了劉備,因為第一,劉備的江山不是哭出來的,創業之時備受艱辛。第二,劉備的仁義也不是為了收買人心的,而是一種內在特質,沒法模仿,第三,劉備不是隻會收買人心,他是有自己的才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爪槐通常是用什麼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