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又名海子。明清時西海名積水潭,前海、後海稱什剎海。也有人說由於明代在海子岸邊建了一處寺廟,名什剎海寺,所以海子就隨之而稱為什剎海了。為此,關於什剎海名之由來,便成一謎。關於什剎海之謎,周汝昌曾發表文章這樣寫道:一般的或公認的說法是,什剎海之得名是由於明代在海子岸邊建了一處寺廟,名叫什剎海寺,因此這裡的海子就隨之而稱為什剎海了。這聽來全然是順理成章,名正言順,似無可疑。什剎海寺,據記載,位於龍華寺以西,建於明末萬曆年間,門向東,對著稻田,方圓五十多畝,築舍三十多間,鱗次如號舍的樣子,佛殿只佔其一舍,不另立大殿,格局別緻。可是,那個“順理成章”的說法,細一琢磨,便又生出許多問號來,乃覺理未必順,章未必成。第一,“什剎”之解並不一致。另種說法為另有“九庵一廟”,共為十剎。
第二,對“剎”字也有不同的理解。如謝錫勳的詩,稱為“漢海”,注日“十漢海”。張之洞在他的詩中,又稱之為“石靦海”。靦即閘,石是指前海西口建有響閘,“西海”積水潭之水,來自西北方,東南折而注入前海處也。可見“漢”、“閘”、“剎”三音,還在那裡“混攪”,到底誰是誰非?看來還待研究。第三,土著居民口中的實際讀音,與文人墨客又不一樣,他們稱呼的,完全不像外地人從“本本”上看來的“學生腔”那樣,清清楚楚地念作“什剎海”,而是說“十j”或“十je”海的,那音又像“界”,又像“籍”,因是“十”字重讀,“”輕讀,所以聽起來是介乎二者之間。但無論如何,真正老北京沒人念成“剎”的。
第四,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大意說這片大水面是明代豪富沈萬三窖藏銀子的地方。沈萬三被“整”了,他的銀窖被掘發了,才形成的這一大片“坑”,云云。傳說的人還有意強調說:“這原叫十窖海,不是什麼十剎海!”
這就表明:從老百姓到文化人士,各層各界,實際上都不“承認”那個“剎”,包括寫法和讀法。那麼,真是從萬曆年蓋了個“什剎海寺”才出現的這個給海再強安在頭上的新名字的嗎?可就令人滿腹生疑了。現在的“外三海”,即積水潭、後海、前海,原本也沒有分稱,只叫積水潭,或泛稱海子。積水潭也寫成積水灘,後來專歸了德勝以西的那片水,那時把一座清代商邸改作醫院,即以積水潭為名。此名是大俗話,是一點兒“雅味”也沒有的。此“潭”旁建有淨業寺,可是後來很多詩文家都把後海稱作“淨業湖”了,此為一奇。再者,什剎海本在後海邊,可是後來以至今天,又把“什剎海”一名專指前海了,此又一奇。在早,最西的積水潭有“蓮池”之名,可是後來又專稱最東的前海為“蓮花池”、“蓮花泡子”,此亦古今之變,非奇而亦覺為奇!
古書中對“後來的什剎海”的稱呼。就有很多種,如:南海,後湖,玄武湖,雞頭池,蓮塘北湖,玉河,玉泉…這麼些稱號,可說是大家都在混亂叫,本無定名可知。“什剎海”云云,顯然是這種情形之下“應運而生”的硬安上去的東西,從遼、金、元到明代大分年代,都沒有過那樣一個怪名目。用句成語,也許是“不足為訓”吧。“十”、“什”、“石”下面的那個音,畢竟應為何字?看來還是個謎,還有待史地專家們抽空考證一下。從西北方流來的這條“河”,本來是城郊外的一帶野水荒灣,位於遼金都城的東北方向。元代拋棄了舊都城,另於它的東北地區建新城,名曰大都,一下子把這條野水荒灣圈進了大都城,成了重要的漕運海子與“太液池”,至此,這條“河”的六“段”的第三段,交了紅運,地位抬高,身價百倍。
這還不算,等到明代加築皇城,竟將那些“段”強行“隔離”,於是,“內三海”再也不是“人間”,而變成“天上”了,萬民無從瞻仰了。從此,“外三海”才又變為“半野水”—被摒於皇宮內苑,但還幸居神京皇城的城牆之內。可是,變化並不到此為止。辛亥革命以後,為了推翻帝制,打倒皇權,所以連“皇”城也拆除了,於是宮內的太液北海)得與宮外的“前海”重新“見面”。這時,外三海雖然是“外”,實居城“內”再到解放以後,過了些年頭,又把那座基本上是元、明、清三代大力經營的世界惟一的古都城,儲存完好的北京大城全部拆掉。於是,“外三海”從“仍居城內”又變成了“無內無外”,無以名之了。
這一帶水域,海、湖、池、泡、塘、潭……人們都為它擬取佳名,它的特色極多極大,金代已在此處建起規模宏麗的離宮,而宮左卻又“引泉”種稻。這種稻,一直經歷元、明、清、民國各代,遺風餘跡,長期未斷,直到近年填平前海的西半以建“體館”這才絕跡。再加上元代漕運的大碼頭所在,海子邊側興起了百般的商業盛況,而且也有名園古剎。明代則寺廟新增,琳宮接望,貴家名園也越發密佈於左右。這樣的一處奇特的“綜合性景觀”,不但在全北京無可再覓第二處,就在全國,也未必能有與之媲美的地方。它是“城市山林”,過去盛產蓮荷菱芡,鷗鳧翔集,林木蔭濃,而不遠又是樓臺金碧,宮闕崔嵬。所以金代的著名詩人滏水趙秉文,把這裡比作唐代長安城畔的名勝“曲江”之地。
元代海子岸邊有萬春園,新進士聚會於此,完全是仿效唐時典故美談,而明代將這兒的一座大剎海印寺改名為“大慈恩寺”,更是有意要想“恢復”曲江故事——曲江之側,慈恩寺有大雁塔,新登第的進士“雁塔題名”一典,就是這裡了,著名的杏園、樂遊原……也都相接密邇。如此看來,“什剎海”的歷史,其中包涵著極為豐富而美麗的歷史文化內容,而這種文化內容是應當重視、保護與弘揚的。就連如何保護它的歷史風貌特點特色,也要十分注意,而不要走那種“修葺一新”實際是弄成“沒有圍牆的現代化的公園”那種地步。
什剎海,又名海子。明清時西海名積水潭,前海、後海稱什剎海。也有人說由於明代在海子岸邊建了一處寺廟,名什剎海寺,所以海子就隨之而稱為什剎海了。為此,關於什剎海名之由來,便成一謎。關於什剎海之謎,周汝昌曾發表文章這樣寫道:一般的或公認的說法是,什剎海之得名是由於明代在海子岸邊建了一處寺廟,名叫什剎海寺,因此這裡的海子就隨之而稱為什剎海了。這聽來全然是順理成章,名正言順,似無可疑。什剎海寺,據記載,位於龍華寺以西,建於明末萬曆年間,門向東,對著稻田,方圓五十多畝,築舍三十多間,鱗次如號舍的樣子,佛殿只佔其一舍,不另立大殿,格局別緻。可是,那個“順理成章”的說法,細一琢磨,便又生出許多問號來,乃覺理未必順,章未必成。第一,“什剎”之解並不一致。另種說法為另有“九庵一廟”,共為十剎。
第二,對“剎”字也有不同的理解。如謝錫勳的詩,稱為“漢海”,注日“十漢海”。張之洞在他的詩中,又稱之為“石靦海”。靦即閘,石是指前海西口建有響閘,“西海”積水潭之水,來自西北方,東南折而注入前海處也。可見“漢”、“閘”、“剎”三音,還在那裡“混攪”,到底誰是誰非?看來還待研究。第三,土著居民口中的實際讀音,與文人墨客又不一樣,他們稱呼的,完全不像外地人從“本本”上看來的“學生腔”那樣,清清楚楚地念作“什剎海”,而是說“十j”或“十je”海的,那音又像“界”,又像“籍”,因是“十”字重讀,“”輕讀,所以聽起來是介乎二者之間。但無論如何,真正老北京沒人念成“剎”的。
第四,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大意說這片大水面是明代豪富沈萬三窖藏銀子的地方。沈萬三被“整”了,他的銀窖被掘發了,才形成的這一大片“坑”,云云。傳說的人還有意強調說:“這原叫十窖海,不是什麼十剎海!”
這就表明:從老百姓到文化人士,各層各界,實際上都不“承認”那個“剎”,包括寫法和讀法。那麼,真是從萬曆年蓋了個“什剎海寺”才出現的這個給海再強安在頭上的新名字的嗎?可就令人滿腹生疑了。現在的“外三海”,即積水潭、後海、前海,原本也沒有分稱,只叫積水潭,或泛稱海子。積水潭也寫成積水灘,後來專歸了德勝以西的那片水,那時把一座清代商邸改作醫院,即以積水潭為名。此名是大俗話,是一點兒“雅味”也沒有的。此“潭”旁建有淨業寺,可是後來很多詩文家都把後海稱作“淨業湖”了,此為一奇。再者,什剎海本在後海邊,可是後來以至今天,又把“什剎海”一名專指前海了,此又一奇。在早,最西的積水潭有“蓮池”之名,可是後來又專稱最東的前海為“蓮花池”、“蓮花泡子”,此亦古今之變,非奇而亦覺為奇!
古書中對“後來的什剎海”的稱呼。就有很多種,如:南海,後湖,玄武湖,雞頭池,蓮塘北湖,玉河,玉泉…這麼些稱號,可說是大家都在混亂叫,本無定名可知。“什剎海”云云,顯然是這種情形之下“應運而生”的硬安上去的東西,從遼、金、元到明代大分年代,都沒有過那樣一個怪名目。用句成語,也許是“不足為訓”吧。“十”、“什”、“石”下面的那個音,畢竟應為何字?看來還是個謎,還有待史地專家們抽空考證一下。從西北方流來的這條“河”,本來是城郊外的一帶野水荒灣,位於遼金都城的東北方向。元代拋棄了舊都城,另於它的東北地區建新城,名曰大都,一下子把這條野水荒灣圈進了大都城,成了重要的漕運海子與“太液池”,至此,這條“河”的六“段”的第三段,交了紅運,地位抬高,身價百倍。
這還不算,等到明代加築皇城,竟將那些“段”強行“隔離”,於是,“內三海”再也不是“人間”,而變成“天上”了,萬民無從瞻仰了。從此,“外三海”才又變為“半野水”—被摒於皇宮內苑,但還幸居神京皇城的城牆之內。可是,變化並不到此為止。辛亥革命以後,為了推翻帝制,打倒皇權,所以連“皇”城也拆除了,於是宮內的太液北海)得與宮外的“前海”重新“見面”。這時,外三海雖然是“外”,實居城“內”再到解放以後,過了些年頭,又把那座基本上是元、明、清三代大力經營的世界惟一的古都城,儲存完好的北京大城全部拆掉。於是,“外三海”從“仍居城內”又變成了“無內無外”,無以名之了。
這一帶水域,海、湖、池、泡、塘、潭……人們都為它擬取佳名,它的特色極多極大,金代已在此處建起規模宏麗的離宮,而宮左卻又“引泉”種稻。這種稻,一直經歷元、明、清、民國各代,遺風餘跡,長期未斷,直到近年填平前海的西半以建“體館”這才絕跡。再加上元代漕運的大碼頭所在,海子邊側興起了百般的商業盛況,而且也有名園古剎。明代則寺廟新增,琳宮接望,貴家名園也越發密佈於左右。這樣的一處奇特的“綜合性景觀”,不但在全北京無可再覓第二處,就在全國,也未必能有與之媲美的地方。它是“城市山林”,過去盛產蓮荷菱芡,鷗鳧翔集,林木蔭濃,而不遠又是樓臺金碧,宮闕崔嵬。所以金代的著名詩人滏水趙秉文,把這裡比作唐代長安城畔的名勝“曲江”之地。
元代海子岸邊有萬春園,新進士聚會於此,完全是仿效唐時典故美談,而明代將這兒的一座大剎海印寺改名為“大慈恩寺”,更是有意要想“恢復”曲江故事——曲江之側,慈恩寺有大雁塔,新登第的進士“雁塔題名”一典,就是這裡了,著名的杏園、樂遊原……也都相接密邇。如此看來,“什剎海”的歷史,其中包涵著極為豐富而美麗的歷史文化內容,而這種文化內容是應當重視、保護與弘揚的。就連如何保護它的歷史風貌特點特色,也要十分注意,而不要走那種“修葺一新”實際是弄成“沒有圍牆的現代化的公園”那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