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喵喵植物控
-
2 # 偶遇生活
吃了多年,從小吃到大,到現在都是念念不忘。特別身在他鄉,很懷念家裡的折耳根,雖然外面也有賣,但味道和家裡差太遠了。一種獨特的味道,也是一種鄉愁。
現在來說說它的攻效:折耳根,書名也叫魚腥草。它的功效與作用:1、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的功效;2、具有抑菌抗菌的作用,可提高人體抗菌的能力;3、具有利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4、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功能;5、具有鎮痛止咳、止血的功效。
它有這麼好的作用,所以說對於我來說,是有利無害的。而且還是一種很好的美食,特別適合熱天吃,清熱解暑。
-
3 # 想修改下使用者名稱
從中醫角度講,有藥用價值的都有毒,是藥三分毒!低微毒人體可耐受的亦可作為非主流食材,幾乎完全無毒的方可入選主流食材!
-
4 # 話食科普
那究竟折耳根是不是真的有毒,不可以食用呢?
接下來超哥為大家解答。
答案搶先知:馬兜鈴內醯胺Ⅰ已被確認為損害腎臟的有毒物質,折耳根中也確含有馬兜鈴內醯胺類的物質,但是其含有的馬兜鈴醯胺為AⅡ、BⅡ、FⅡ形態[1],這三種類似物並沒有直接致癌毒性的證據。
雖然沒有證據,但是謹慎起見,超哥建議大家觀望最新研究進展。
【什麼是折耳根】
折耳根別名魚腥草、蕺菜,腥臭草本植物,有異味,是藥菜兩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涼拌、生食、炒食等,同時折耳根又是常用的中草藥,可經提煉製藥 [2]。
【折耳根的毒性】
折耳根被很多研究人員認為有毒不可食用的原因是:其含有馬兜鈴內醯胺這類化學物質,影響人體的腎臟。馬兜內醯胺是馬兜鈴酸在人體內一種代謝物,各項長期研究結果均顯示,馬兜鈴酸為致癌物,其代謝物馬兜鈴內醯胺Ⅰ會損害腎臟。
然而折耳根中不含有馬兜鈴酸,也不含有馬兜鈴內醯胺Ⅰ,而含有的馬兜鈴內醯胺類物質BⅡ、AⅡ、FⅡ。而這三種物質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損害腎臟。所以,另外一些研究人員說:在人體內的機制不能按照馬兜鈴內醯胺Ⅰ類推[3]。
超哥認為兩方都有道理,但是從謹慎的角度,不建議食用折耳根,因為馬兜鈴醯胺類物質的結構太相似了,就算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對腎臟有損害,我們大可不必冒這個險用自己當小白鼠嘗試。
還有一些人認為,折耳根中馬兜鈴內醯胺的總含量約為0.016克/千克,含量是非常低的[3]。而且毒性是慢性的,腎臟有修復作用,少吃一點不怕。但馬兜鈴酸致癌的機制是它的代謝產物 dA-AAI 可以跟人體 DNA 形成加合物,而只需要一個小鹼基被糾纏上突變了,癌症就會發生!簡單來說,致癌並不存在量效關係。
鑑於此,超哥維持原判,能不吃,還是先不要吃。
【總結】
折耳根中確含有馬兜鈴內醯胺類物質(AⅡ、BⅡ、FⅡ),卻不可和被認為具有強致癌性的馬兜鈴酸及造成腎臟受損的馬兜鈴內醯胺Ⅰ混為一談。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三種物質對腎臟有損害。
但謹慎起見,超哥不建議食用。
在食品角度,折耳根僅僅是一種菜,吃不吃都可以的情況下,何必冒險。作為藥物的話,需要更嚴謹更深入的研究。
關注“超哥話食”,一手掌握營養新資訊!
參考文獻
[1]曲瑋,吳斐華,李娟,等.魚腥草中生物鹼類成分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1(6):425-428.
[2]劉作如.無公害折耳根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1,2011(9):24-25.
-
5 # 挑食坊
折耳根,這種食材相信大傢伙都不陌生,特別在南方,好這口的孩子覺得“沒吃過的人不足以語人生”,然而受不了其味道的則認為“吃它的一刻全世界的海鮮都在我嘴裡拉shi”。如此兩極分化嚴重的東西,最早源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因為吃不習慣,而將其命名為“魚腥草”。
那麼重點來了,折耳根究竟是否有毒呢?
在2017年權威科學雜誌《Science》子刊《科學 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發表一篇文章,來自新加坡的一個科學家小組揭示了在亞洲地區肝癌與傳統中草藥之間存在關聯的廣泛證據,研究稱,需要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防止人們食用一種被稱為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學物質。馬兜鈴酸被證實與腎衰竭和泌尿道癌症有關。由於馬兜鈴酸的毒性與致癌性,含有這種化合物的藥物在西方很多國家是被限制或禁止使用的。
透過查詢相關文獻,可以得知魚腥草含有“馬兜鈴內醯胺”,這種物質對腎有潛在的危害。在中國,含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的東西主要有兩類:中草藥及其相關製劑與折耳根(魚腥草)為代表的美食,涼拌折耳根就堪稱涼拌界的經典之作。
其實就食用折耳根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著爭論。因為從目前研究資料來看,沒有因為食用或藥用折耳根(魚腥草)而引起腎病、癌症的報道。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折耳根實則為藥類,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應當辯證的看問題,只要用量適宜,也不存在大問題。
每當和身邊人談起折耳根是否有毒的問題上,喜歡折耳根的人像是護犢子,馬上會說,談毒性不談劑量是耍流氓,馬兜鈴酸有個量的問題,只要不是海量吃,沒事兒。有的毒素的確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有毒性,達不到那個量的話人體能夠解毒,不會造成傷害。
但對於平日注意養生的吃貨而言,出於身體考慮,還請嘴下留情呀!
最後的最後,附上幾張折耳根高畫質大照,作為各位折耳根寶寶的福利,希望寥寥片字,能解各位心中所惑。
-
6 # 容151762477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對咳嗽喉嚨發炎有效果。它本來就屬於藥食同源的草藥,是草藥就會有一點毒性,而黃帝內經裡說過,中藥的毒性即它的偏性,正是這個偏性,對咳嗽發炎有治療效果。我們每天吃那麼多含新增劑那麼多的東西都不怕,害怕一點有用的毒性嗎?
-
7 # 美食來臨
折耳根到底有沒有毒呢?其實折耳根是有毒的,從小吃到大的美食,突然發現有毒,我也是大吃一驚呀!根據某些研究機構所做的檢測折耳根是含有某種致癌的化學成分,百度上寫的叫馬兜鈴內醯胺。據說這個東西對腎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是這是一個慢性的影響。
這種致癌物質折耳根的含量非常低低,但是不能因為它的含量低,就忽視它的存在,長期食用折耳根是不行。偶爾食用折耳根還是安全的,但是不能長期食用的。人體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少食用人體是可以承受解決的!有句俗話: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生病。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好處多,但是也有一點負面的影響。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
折耳根的功效也是非常多的,清熱解毒,利尿消炎,抑制細菌,增強抵抗力。折耳根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元素等營養成分。要說到折耳根的食用方式那就很多了,以涼拌居多,炒燉其次,還有作為調味品而使用。折耳根的烹飪方式多,菜式也是非常多,口味鮮美,清脆爽口,帶點甜帶點辣帶點腥。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反正我不是經常吃折耳根,偶爾吃一下。還有那個有毒的名字我也百度修改,以前記不住名字!都被大家都說造謠啦!
-
8 # 電信系陳谷釗
其實嘛,逢藥三分毒。折耳學名魚腥草,本身含有毒性,但是毒性較小,一般情況下這種毒性對人體並沒有太大傷害。但是有腎病的患者就得慎用,魚腥草會對腎臟造成損傷。
-
9 # 六爺解答
個人食用角度來說,是沒有毒的。
魚腥草,名見《名醫別錄》。唐蘇頌說:"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名見《名醫別錄》。唐蘇頌說:"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產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四川廣漢市高坪鎮引入田間規模種植,現已帶動周邊鄉鎮近萬畝種植面積,形成目前中國最大折耳根種植基地。
關於它的食用價值 :可為野菜蔬食,煮過就沒有腥味。在雲南、貴州和鄂西各地,魚腥草是一種冷盤的原料,主要食其根莖。方法是洗乾淨後切段,拌醬油、辣醬、蔥、鹽食用。口感比較獨特,初食者需要適應後才會喜歡吃。 在四川,也叫豬鼻拱,除了利用根莖,做涼拌菜或炒菜之外,還將葉子當做蔬菜。在越南、寮國,葉子是很重要的作料。日本少數農村家庭也偶爾摘葉子做油炸菜的一種材料。 做法: 一、涼拌做法 涼拌魚腥草
【調料】:鹽、醬油、幹辣椒 、花椒麵
【做法】:
1.將魚腥草的老根、須掐去,留下嫩白根及葉片,用清水多洗幾遍,洗淨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鐘,撈出控幹水分待用;也可以用開水焯一下。
2.將幹辣椒切成段,放到溫油中炸至酥脆,發出香味,連同油一塊倒入碗中待用;
3.將魚腥草放到盆裡,放入鹽、醬油、花椒拌勻,即可食用,口味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地域的不同著相應調整。
【特點】:
麻辣酸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提示】:
1.食用時魚腥草只能吃白根和葉,食用時必須用冷水泡,消除異味。
2.冬春交際時其剛吐嫩芽,味道最佳。
二、魚腥草蒸雞做法 魚腥草蒸雞
【原料】:
1.主料:嫩母雞1只(重約1500克),魚腥草200克。
2.調料:精鹽、味精、蔥段、薑片。
【製法】:
1.將雞宰殺、去毛、內臟、腳爪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淨血汙。將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段。
2.取湯盆1只,放入全雞、精鹽、姜、蔥、和適量清水,上籠蒸至雞熟透,再加入魚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籠。
【功效】:此菜由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魚腥草與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雞肉相配而成,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溫中益氣的功效。可作為肺膿瘍、虛勞瘦弱、水腫、脫肛等病症患者的輔助食療菜看食用。 魚腥草炒雞蛋
三、魚腥草炒雞蛋
【原料】:
1.主料:鮮魚腥草150克,雞蛋4只。
2.調料:精鹽、味精、蔥花、素油。
【製法】:
1.將魚腥草去雜洗淨切小段,雞蛋磕入碗內攪勻。
2.鍋內油燒熱,投入蔥花煸香,放人魚腥草煸炒幾下,倒入雞蛋一起煸炒至成塊,加入適量水和鹽,炒至雞蛋熟而入味,點入味精推勻即成。
【功效】: 此菜是由魚腥草與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雞蛋相配而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作為肺炎、肺膿瘍、癰腫、虛勞出血、目赤、熱痢等病症患者輔助營養食療菜餚使用。
四、魚腥草炒肉絲
【原料】:
1.主料:豬肉200克,魚腥草100克。
2.調料:精鹽、味精、薑絲、溼澱粉、豬油、鮮湯。
【製法】:
1.將豬肉洗淨切絲,放碗內加鹽、溼澱粉拌勻。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段。鹽、味精、溼澱粉、鮮湯兌成汁。
2.鍋放油燒至六成熱,下肉絲炒散,放魚腥草炒幾下,烹入兌好的汁,翻炒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適用於肺炎、肺膿瘍、瘦弱乾咳、營養不良、脫肛等病症。 魚腥草燒豬肺
五、魚腥草燒豬肺
【原料】:豬肺250克,鮮魚腥草100克。
【調料】:料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蔥段、薑片、豬油。
【製法】:將豬肺切成塊,多次洗去血水。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段。鍋加豬油燒熱,放人豬肺煸炒至於,烹入料酒、醬油煸炒幾下,加入蔥、姜、精鹽和適量水,燒至豬肺熟,加入白糖、料酒繼續燒至豬肺熟透,投入魚腥草燒至入味,點入味精即可出鍋。
【功效】:此菜由魚腥草與滋陰潤燥、溫中益氣的豬肉相配而成,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滋陰潤肺的功。魚腥草與補肺潤肺的豬肺組成此菜,具有消炎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作為肺炎、肺膿瘍、肺虛咳嗽、咳血及肺痿等病症患者的輔助食療菜看食用。 魚腥草粥
六、魚腥草粥
【粥方組成】:魚腥草30克(鮮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煮制方法】:將魚腥草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 ̄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將鮮魚腥草擇洗乾淨,切細,待粥熟時調入粥中,納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
【功 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適 應 症】:適用於痰熱壅滯所致的肺癰吐血,肺熱咳嗽、溼熱淋症,水腫尿少,溼熱痢疾等。
七、臘味小炒魚腥草
【食材】:魚腥草、臘肉、大蒜、小紅米椒、鹽、花生油、生抽適當。
【做法】魚腥草摘去細根洗乾淨,將草根部單獨切段,葉子另外摘取出來。蒜切片,臘肉切薄片,小紅米椒切小段。以上食材整理好備用。鍋熱後放入少許花生油,入臘肉片和蒜片翻炒至臘肉變透明狀,此時倒入洗淨切好的魚腥草根,翻炒均勻,放入少許鹽(因為臘肉本身有鹽,所以此處稍微放入一點即可)。放入切好的小紅米椒段,繼續翻炒。再將魚腥草的葉子放入鍋內,翻炒均勻!最後放入適量生抽炒勻即可。
八、魚腥草豬肺湯
【原料】:魚腥草30克,紅棗4枚,豬肺250克。 魚腥草豬肺湯
【做法】:豬肺反覆清洗乾淨,切塊,放入鍋中爆幹水分,再放入水中漂洗,擠幹水,加水適量,下紅棗,文火煮至豬肺熟後,下魚腥草,再煮20分鐘左右,調味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止咳消痛。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肺膿瘍、肺炎屬熱毒壅盛者,症見胸痛,發熱,咳嗽,痰多黃稠等。 九、魚腥草白肉
【食材】: 豬肉一斤 魚腥草一兩 老薑一塊 蒜半個 蔥四棵。 生抽半湯匙 醋兩大匙 白糖一匙 香油一大匙 油辣椒一大匙。 味精適量 料酒兩大匙
【方法】: 1、蔥切段;老薑拍破;蒜拍破後放入白糖搗成泥;魚腥草洗淨折成段。
2、在熱水鍋中放入料酒、蔥段、老薑、豬肉煮熟。
3、將蒜泥、味精、生抽、醋、香油、油辣椒放杯子裡兌成味汁。
4、趁熱將熟豬肉切成大而薄的片。
5、在每一肉片上放三至四根魚腥草,然後捲成卷擺盤。
6、將調味汁淋在魚腥草肉片上即成。
所以呀,看你怎麼來處理,處理好了就是美味哦
-
10 # 曉嵐邊畫邊遊
嗯!我可以非常嚴肅的告訴你,折耳根有毒!有讓人吃了就上癮的毒!哈哈,折耳根那麼好吃的春季野菜,不知道讓多少人迷戀,尤其是川渝地區的人,用折耳根涼拌、做調味品、做佐料,吃得不知有多歡,它簡直就是飯桌上的開胃佳餚!
重慶人喜歡吃折耳根的葉子,取最嫩的芽尖,洗乾淨後加入油辣子、糖、醋、蒜、雞精,拌勻了直接生吃,那滋味又酸又甜又辣,無比開胃,這道涼拌折耳根是重慶家庭春季的餐桌必備!
成都人喜歡吃折耳根的莖部,同樣是涼拌,但曉嵐還是喜歡吃葉子!對了,成都的串串火鍋店裡也有著道菜,折耳根紮成一小扎,放到鍋裡涮,口感比較軟,另外,也會在油碟里加一些折耳根碎,很獨特的味道哦!
說到底,折耳根也叫魚腥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具有抗菌、利尿、消炎、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回覆列表
作為一枚川人,對摺耳根總是戀戀不忘的。
折耳根我每年都吃,真吃了不少。寫這個回答的一天前,剛好又吃了一盤涼拌折耳根。唉,管不住這嘴。
不過,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先說答案,折耳根到底有沒有毒?真相就是折耳根確實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化學成份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actam)
折耳根從來都不是小清新口感的傑出代表。如果說,很難選擇一種蔬菜來為四川或貴州重慶等西南數省人極為複雜的味覺代言的話,晚春,一種叫植物學上叫蕺菜的多年生小草本的白色小花就在南方山野間靜靜的開放。
真正的四川人,哪怕遠在海外天邊,對這種有著濃烈土腥味,鄉土氣息十足的美味都會戀戀不忘。無論是它略帶紫紅色嫩白的根還是闊卵形葉片,都會成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美味。這種來自三白草科蕺菜屬的植物通常被四川人叫做側(折)耳根、魚腥草、豬鼻拱。吃根吃葉,燉湯涼拌,如你所願。
對於折耳根,愛它的人難已割捨,恨它的人也恨之入骨。宋蘇頌說: “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這種魚腥之氣令許多人初嘗此味者極為不適,甚至令人作嘔。
就比如編寫中國植物誌第20(1)卷三白草科Saururaceae的那位老先生,他開宗名義的表達了自己強烈的好惡,在蕺菜那一條第一句話只有四個字。
“腥臭草本”
儘管有證據表明蕺菜含有一種叫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actam)的化學成份,馬兜鈴內醯胺是馬兜鈴酸的代謝產物,這種化學成份在馬兜鈴科植物中廣泛分佈。在其它科的植物中,除了折耳根,也有許多植物含有馬兜鈴內醯胺的成份,比如厚朴。
馬兜鈴酸會引起人類的腎臟損傷,於是過去被人類做為傳統草藥使用的長相怪異的馬兜鈴科植物被人類視為了魔鬼化身,臭名昭著,也成為了許多人口誅筆伐的物件。
儘管折耳根並沒有直接檢測出含有馬兜鈴酸這個談虎色變的天然毒物,而是含有馬兜鈴酸的代謝產物馬兜鈴內醯胺,它也好不到哪去了,於是近幾年對它的聲討真的是不絕於耳。這麼多專家痛心疾首的關心你的健康,有的人還發出了或惡意的嘲諷或憤怒的吼聲,你你你還吃折耳根,不聽我的你就是三觀有問題、智商堪憂、死了活該,讓人覺得有一種不僅僅是把折耳根還包括你都必除之而後快的感覺。
不管怎麼說,結論是清晰的。在許多人的眼裡,折耳根不再是“純天然的野菜綠色又健康”的蔬菜了,這讓恨折耳根並視折耳根為腥臭草本的人真的是拍手稱快。
和提問的提主說的一樣,我也是吃了這麼多年,從小吃到大。這種味覺複雜的三白草科蕺菜屬植物,於我,是一種難以割捨的癮。
但這句話就如同,我爺爺我奶奶吃了XXX後病就全好了,我村子裡的老人說XXX吃了會XXX,我們農村(城市、小區)吃了多年沒事,這的確都不能構成證據而成立。
而多種明確的證據指明瞭馬兜鈴內醯胺有導致腎病的風險,東亞地區尤其是西南地區也是腎病高發的地區。這兩者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絡,還未被確定證明,這是一種必然還是巧合。但是風險可以瞭解,你也可以選擇。
在滿足口腹之慾和健康風險之間,沒必要隱瞞什麼,社會公眾可以瞭解,得到一些知情權。反正,我真的認同那些認為折耳根有毒的科學世界觀,也非常願意轉達他們的觀點。但是,我慚愧,我不科學,過於留戀人間的煙火,我個人還是會繼續吃折耳根的,我喜歡它濃烈土腥味。
馬兜鈴內醯胺能夠在身體中積累,可能導致或誘發病變,成為健康風險。折耳根不是飯,每天都要吃很多。和讓部分專家諄諄告誡的折耳根相比,我總感覺食用油、米飯,它們帶來的風險會更大。
黃麴黴毒素Aflatoxin,人類已知的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同樣能夠在身體中積累,可致肝癌、可誘發其他臟器癌變,無處不在。它就像一個健康殺手藏在你每天都會食用的糧食裡,潮溼的廚房食物保管不善引起的黴變,在亮晶晶的食用油中,也許就含有黴變的花生榨出的油,亮晶晶的白米之中就有看不見的黃麴黴素。花生是否受到黃麴黴汙染,肉眼也看不出來,必須透過檢測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