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可能是錯覺

    曹軍五子良將有三人都是降將,可見曹操的愛才和御人有方;劉備對曹操這點不會不知道,三國志裡曹操面對呂布的投降也確實遲疑了。我們可以簡單推測一下曹操收下呂布會怎麼樣就知道了,接下來有一個重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開戰前發生什麼呢?劉備佔領徐州和曹操翻臉,雙方開戰,劉備方被打的落花流水,關羽降曹,如果這時曹軍有呂布在呢?劉備方只會更慘;那些說留著呂布害曹操的有點道理,但是先不說有沒有機會,十有八九劉備就被呂布打死在前面了……劉備就是知道雙方早晚撕破臉,呂布還是殺了乾淨。

  • 2 # 鬼師

    呂布驍勇善戰,佔領徐州,自比諸侯,坐擁七健將和陳宮,卻被曹操水淹困於白門樓下不得已而投降。

    他言:我能爭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如果我能夠幫助你,在將來的戰事當中,定然能夠讓你高枕無憂。

    曹操一向唯才是舉,招賢納士,卻陷入到了猶豫,呂布是一頭鳩虎,能夠傷人,於是前來詢問劉備。

    劉備在徐州定鼎,廢了頗大的氣力卻讓呂布搶佔,再加上此時此刻,他在曹操的手底下,如果有任何異動怕也難逃一死,於是將心中肺腑之言講出:君殊不知道董卓和丁原?

    一聽此,曹操頓時心驚,丁原乃是呂布提攜者,並且是他的義父,為了董卓給他的權柄和榮華富貴,毅然決然將其頭顱贈予董卓,後董卓也被其在封禪大典取走頭顱,讓他冷顫心驚,不由的心中一涼。

    於是揮手間將呂布斬殺!

  • 3 # 籠中水

    眾所周知,呂布是很能打的,而同樣眾所周知的是,呂布的品行是很惡劣的,三姓家奴嘛,先是做丁原的乾兒子,後來董卓一收買,他就殺了丁原,做了董卓的乾兒子,再後來,被王允略施小計,弄了個義子乾爹大火拼,呂布之為人,路人皆知啊。

    呂布於白門樓為曹操所擒,呂布大叫:我有能打仗的本事,明公你有謀略本事,我們在一起,必是強強聯合,何愁天下不定!

    一番話,說得曹操登時心動。曹操的唯才是舉也是眾所周知的呀,不論品行,只看能力,呂布,我看行!

    但曹操畢竟是曹操,他疑心重,他顯然在想,這小子是個燙手山芋,我若留之,反為其害奈何?

    當時他肯定這麼想過,不然,他為什麼要徵求劉備的意見呢。

    那麼劉備怎麼說的呢?劉備說道:君不見丁建陽董卓事否?

    這句話太毒了,一下就觸到了曹操的心底。

    於是,在一陣大耳賊的怒罵中,呂布被勒死了。

    那麼問題來了,做為對手,劉備為什麼要為對方消除隱患?

    其實這正是劉備精明之處,呂布從前所依者,無論是丁原,還是董卓,都是些庸碌之輩,所以呂布才能屢屢反動得手,而他若隨了曹操,以曹操的奸詐陰惡,管保能把他治得低眉順眼,服服帖帖。如此一來,真成了強強聯合,這實在不是劉備所願意看到的。

  • 4 # 祥子談歷史

    劉備、呂布二人有恩怨嗎?如果沒有,以劉備好仁之名,以其梟雄之智,他會做此損人不利己的事來嗎?答案當然不是。那麼,就剩下了一種結果?劉備、呂布二人恩怨頗深,才會恨到想要對方去死。

    如此說來,劉備、呂布二人為何會結下如此生死恩怨,欲置呂布於死地而後快呢?

    欲解此惑,當從劉備經歷說起。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23歲的劉備與關羽、張飛三人盡皆將全部身家賭在起兵平叛的事情上 。所幸,劉備因軍功被封為安喜縣尉(縣公安局長的角色)。後來,朝廷聞報多有人假冒軍功。因此,朝廷對所有因軍功任命的官吏,將進行重新考查。

    這時,郡府差官督郵來到安喜縣,並住進了縣府驛站。劉備得信後,急忙前來求見。誰知督郵故意為難劉備,不與相見。劉備懷恨在心,衝進驛站將督郵掀翻捆綁,並抽打了兩百鞭子。

    可見,當時的劉備是多麼的嫉惡如仇,多麼的熱血性烈,無怪乎有“昭烈帝”之稱。或許,重點是一個小小的縣尉,又怎麼能夠進入野心勃勃的劉備法眼呢。結果,打了上差,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只能逃命了。

    此後,劉備又先後任下密縣丞、高唐尉、高唐令、別部司馬、平原國相等職。期間,由於劉備善待百姓,深得民心,因而仁義名也被傳開。

    期間,當黃巾餘黨管亥圍攻北海之時,眼見形式危急,因劉備有仁義之名,所以北海相孔融派太史慈突圍後,前來平原劉備處求救。當時,劉備無比驚訝:“孔北海竟知世上有劉備也!”接著,劉備更率三千精兵(田楷處所借)隨太史慈一同救援北海。因此,北海圍解。

    公元194年(興平二年),曹操為報父仇,興兵徐州。徐州牧陶謙恐難相敵,派人到田楷處求救。為此,田楷邀劉備一同往救。期間,由於陶謙見劉備千餘兵馬勢弱,又為其增添四千丹楊兵。此後,劉備便歸為陶謙麾下。不久,因呂布襲取曹操兗州,曹操回救。事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駐軍小沛。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陶謙病危,臨終遺言別駕糜竺:“非劉備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謙病逝後,糜竺便率徐州官民迎劉備進駐除州。同年,劉備收留無家可歸的呂布,令其駐軍小沛。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不久,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率軍迎戰,相互對峙於盱眙、淮陰之地,時間長達1月之久。誰知,就在這時,呂布率軍偷襲了徐州下邳,並將劉備的妻子盡皆俘獲。劉備因此軍心潰散,被袁術所敗,退至廣陵,又為袁術所敗,再行退至海西。正當劉備走投無路之際,糜竺傾盡家資前來助。

    事後,呂布聽陳宮之言,將劉備妻子歸還,令其於小沛駐軍。不久,當呂布聞聽劉備新招募士卒達上萬人,擔心其有圖謀自己之意,隨後率大軍攻打小沛。劉備不敵,敗退後投奔曹操。

    此時,劉備已有35歲。也就是說,劉備透過12年的奮鬥,終於有一塊革命根據地,並打算以此為基業,現實自己的人生抱負。誰知,“咔嚓”一聲,夢想被自己收留的“白眼狼”呂布敲了個粉碎。

    對於任何人來說,這不明顯是要人命的節奏嗎?特別是對於已年至中年,又一事無成的劉備來說,又豈能不恨。

    這時的曹操卻非常仗義,可能確實很想收服劉備之心。接著,曹操不但給了劉備兵馬糧草,還奏請獻帝封其為豫州牧。因此,劉備也有“劉豫州”之稱。

    那曾想,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劉備剛剛有個棲身之所。呂布再次派遣高順、張遼領大軍前來進攻劉備。當時,劉備不敵,曹操立即派遣夏侯惇前來救援。結果,還是被呂布所敗,妻兒再次失陷,隻身逃至梁國地界與曹操大軍相遇。接著,劉備隨大軍一同征伐,救回妻兒,隨後兵逼徐州下邳城下。

    後來,便發生了水淹下邳,呂布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叛變之事。公元199年(建安四年)2月7日,呂布見大勢已去,要求麾下士卒取其首級前去請功。麾下士卒不忍心為之,呂布只好下城投降,並被曹操士卒所捆。呂布要求曹操鬆綁,曹操譏笑道:“捆綁老虎怎能不緊。”接著,呂布又提出,自己可以為曹操平定天下。正當曹操猶豫之時,劉備附耳道:“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因此,曹操不再猶豫,下令縊殺呂布。死前,呂布罵道:“大耳兒,最是無信。”

    俗話講: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更何況是呂布處處想置劉備於死地,並且將劉備的大好前程毀於一旦,這份恨豈不更勝殺父之仇。由此,劉備想要報仇雪恨,想要置呂布於死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5 # 泊圖泊途

    關於呂布之死,《呂布傳》裡寫到:

    呂布被綁的死死的,便對曹操說:“明公為何綁我這麼緊?”曹操笑著說:“綁老虎能不緊嗎?”呂布又說:“現在我成了俘虜,以後曹公你執掌步兵,我統領馬軍,天下何愁不定?”曹操露出遲疑的神色。此時劉備不問自言:“您看不到丁原和董卓的事嗎?”曹操點了點頭,呂布大罵:“劉備最沒信用!”

    (《三國演義》劇中被擒呂布)

    還有一個說法略有不同:

    呂布表示願意為曹操執鞭墜鐙,並對劉備說:“你是座上客,我是俘虜,替我說兩句好話。”曹操笑著說:“你直言就行,不要拐彎抹角。”說著就想放了呂布,曹操有一主簿,對曹操說:“此人斷不能活。”曹操笑著說:“我想救你但是主簿不讓。”呂布因此就死了。這多少有些曹操戲耍呂布的意味。

    無論怎麼樣,劉備都沒起到好作用,就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劉備也是給呂布來了個落井下石。這個情節倒是很符合史書的記錄。

    (《三國》劇中呂布轅門射戟)

    呂布救過劉備,那就是“轅門射戟”的典故,這個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裡面都有,袁術的紀靈要打劉備,呂布做好人,弄了個轅門射戟的把戲。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但是這並沒有贏得劉備多少的好感,呂布多為了自己考慮,救劉備也並非出自他對劉備的“愛”,而是怕劉備被袁術滅了之後,自己被袁術包圍,說白了就是用劉備當擋箭牌。

    本來劉備是徐州的地頭蛇,在劉備抵禦袁術的時候,呂布把劉備老巢給端了,“轅門射戟”就發生在被斷老巢後。想想劉備也不能傻到看不出呂布搪塞紀靈救他是啥心思。

    (《三國演義》劇中劉備和呂布,應該是最後一面了)

    呂布同袁術時好時壞,同樣對劉備也是如此。“轅門射戟”算是三家最平和的時間點,袁術要稱帝,呂布和袁術反目;之後呂布又同劉備反目派高順進攻劉備,劉備妻子都被俘虜了,這是第二次被呂布擄妻子。其實曹操早就在混亂中看到端倪,曹操說:“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呂布傳》)”

    所以即便曹操當時沒能殺呂布,之後呂布也免不了一死,曹操並不傻。

    所以劉備都恨透了呂布,就算一言不發也不會給他求情。

    有人覺得如果劉備把呂布勸到曹操陣營裡對劉備好,其實也不恰當,因為:

    1、劉備雖然自詡為漢室宗親,但是當時天下還沒有曹操獨大的傾向,他對曹操的恨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對呂布的恨卻是明明白白的。

    2、以曹操的智慧還是能分辨出好壞的,即便短時間內不能察覺也不會持續很久,劉備假意給曹操安呂布這個炸藥包,曹操一旦看出,對劉備沒有一點好處。

    所以,呂布也算是徹底沒救了。

  • 6 # 看遍山川

    劉備從陶謙手裡得了徐州,那是私下人情交易,說來不合法。曹操丟擲“二虎競食”之計,一方面幫劉備在漢獻帝面前討得正式任命文書,一方面要求劉備殺掉呂布。這時候正是呂布兵敗來徐州投靠劉備,劉備不傻,如曹操所願真把呂布做了,將來曹操來搶徐州就太容易了。

    劉備把曹操的書信給呂布看,並安慰呂布,表示我劉備不會做此不義之舉,呂布當然感激涕零。

    不久,曹操那邊又丟擲“驅虎吞狼”之計,挑唆徐州劉備和袁術關係,讓漢獻帝下聖旨令劉備攻擊袁術,曹操暗中派人秘密通知袁術,稱劉備上表說袁術的壞話。袁術沒腦子,照著曹操的部署舉兵攻打劉備。呂布鑽了個空子佔領了徐州,袁術要想和呂布結盟,提出條件要呂布殺了劉備,呂布表示劉備對自己有恩,自己佔了別人地方就算了,不想再把人家怎麼滴了。呂布還來個“轅門射戟”拉了個偏架,替劉備化解了危機。

    劉呂二人要好地稱兄道弟,呂布是劉備的義兄,曹操又安排他們協助自己圍攻袁術,等袁術一死,曹操直撲徐州活捉了呂布。

    劉備在徐州的時候,曹操想滅了他,呂布來投劉備,二人共同的敵人是曹操,當然結義成兄弟,恨不得抱在一起。曹操想法讓劉備和袁術火拼,袁術和劉備結了樑子,呂布和曹操又有仇,後來劉備投靠了曹操,這哥倆在當時兩強關係中各佔一席。

    袁術被滅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在曹營的劉備再不需要呂布作擋箭牌來抵抗袁術或曹操。曹操和呂布一戰,最大的受益者第一當然是曹操,第二就是劉備(包括他的預期),如果呂布死,劉備除了先前得的豫州,盤算指不定還能再次得到徐州,呂布如果活著,那麼劉備和徐州從此八竿子打不著。

    事實也是,曹操奏請漢獻帝把呂布的左將軍封給了劉備,獻帝親自接見了劉備認了他作皇叔,劉備的旗號從此有了號召力。另外呂布的活,將來只能對劉備有害,“終不為人下”的劉備能讓曹操麾下再添一員猛將麼。

    在曹操的“請教”下,劉備從牙齒縫裡蹦出的些話直接要了呂布的性命,似乎劉備在這一片刻稍欠一點他一直標榜仁義的厚道。羅老先生也不顧忌這一點,可能他覺得劉備忽悠的是“漢賊”曹操和“三姓家奴”呂布,情有可原就正一眼閉一眼吧。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別說劉備在關健時候擺了呂布一刀,只要劉備有機會,都會想著把呂布幹掉,無論於公還是於私,劉備都會斷送呂布性命。

    劉備為人仁義,呂布為人不忠,劉備雖然五易其主,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但一直都是以為獨立的姿勢存在,並且劉備沒有作出傷害所投靠之人的行為,反而是劉備因為巨大的名聲而得到各方勢力的一致尊重。

    反觀呂布,原是丁原手下,投靠董卓時殺了丁原,投靠王充時殺了董卓,投靠袁紹時,袁紹不敢留,投靠劉備時,劉備好心收留結果被呂布恩將仇報奪了徐州城,這樣一個呂布,簡直就是賣友求榮的反面教材,誰收收留呂布?

    劉備與呂布本就是三觀不合的人,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各自為求生存而打天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呂布死了,劉備不是少一個對手,為什麼不斷送呂布的性命,況且呂布還帶著武力值一流的一幫團隊。

    當然了,劉備與呂布還有不少個人恩怨。

    徐州牧陶謙病逝時,將徐州託付給劉備,劉備經過徐州官員的相勸,同意了接收徐州,在劉備短暫的主政徐州期間,呂布因為在與曹操在爭奪兗州的三年戰爭中失敗,無路可去,逃到徐州,劉備好心收留了呂布,結果劉備在前線與袁術打仗時,呂布在後方偷襲劉備的城池,俘虜了劉備的妻子,自已佔了徐州。

    劉備前線無法取勝,後方又被偷襲,軍隊潰敗,走投無路,只得向呂布投降,呂布也收留了劉備,並讓劉備駐守在小沛,劉備與呂布的位置一下子來了個對調。劉備心裡的落差可想而知,全因為收留了呂布才導致徐州的失守,劉備可是有雄心大志的人啊,劉備不像呂布,呂布只是想割據一方,有個落腳處,可劉備志在天下,全因為自已一念之間,導致巨大的失敗,為了生存,只得低聲下氣。

    當然了,劉備駐在小沛時,袁術曾派紀靈率3萬兵馬攻打劉備,呂布出於扼制袁術的考慮,擔心袁術將勢力伸到徐州,於是以轅門射戟的方式救了劉備一次,當時呂布的手下曾勸呂布不要救劉備,呂布出於抵制袁術的目的,救了劉備,這是政治行為。

    於是劉備又在小沛慢慢發展,招兵買馬,以圖東山再起,呂布見劉備勢力一天天大起來了,又開始攻打劉備,劉備又被呂布打敗了,只得去投靠曹操,之後劉備與曹操合力進攻呂布,終於在下邳打敗呂布。

    這個時候,劉備與呂布的戰爭都沒有結束,劉備在小沛是被呂布趕走投靠曹操的,然後劉備與曹操一起合力擊敗呂布,呂布眾叛親離,被曹操俘虜,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

    為什麼劉備要勸曹操殺死呂布?

    很簡單,呂布這個人為了自已的利益是反覆無常的,前有丁原、董卓作為例子,曹操也明白呂布的為人,就算劉備不勸,曹操也容不得呂布,曹操與呂布也有一大堆的仇恨,呂布可是佔了曹操的兗州三年了,曹操用了三年才擊敗呂布,那是曹操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時刻,曹操幾乎就要放棄,沒有糧食吃,就吃人肉,在最困難的時候,曹操一時想著投靠袁紹,放棄自主,辛虧被程昱勸住。

    曹操留著這麼一個人,放心嗎?不放心,不放心就只有殺了。

    而劉備也與呂布有著千絲萬縷的仇恨,要不是他呂布,徐州城不是劉備的嗎?這是奪城之恨,別以為劉備仁義就不會殺人,就沒有脾氣,當初劉備鞭打督郵就是脾氣暴發,亂世之中,要自保就得殺人,無論於公於私,劉備都想殺了呂布,少一個競爭對手。

  • 8 # 劉子魚

    劉備為何在關鍵時刻斷送呂布的性命?

    劉備收留被曹操大敗的呂布,讓呂布屯兵於小沛,呂布卻趁劉備東征袁術時奪取下邳,結果劉備只好依附呂布,劉備屯兵於小沛。袁術派兵攻打劉備時,呂布怕劉備若戰敗了,自己將被袁術包圍,搞了一個轅門射戟救了劉備。後來劉備兵力增加,呂布又命高順攻打劉備,劉備大敗被曹操所救,最後呂布被曹操打敗,殞命白門樓。

    所以說呂布多次坑劉備在先,先奪徐州,再奪小沛,此時已經38歲的劉備(在古代已經算是中老年了),好不容易靠弘雅信義有了個地盤,要不是劉備福大命大,也步入丁原董卓的後塵了。

    可以說,沒有呂布,劉備不至於被袁術打敗後無家可歸,更不至於被高順打敗而去曹操那裡當上賓,以至於在許都每天想著如何裝孫子如何跑路(這是後話),劉備幫了呂布,呂布卻趁火打劫,有點血性的人也不會說以德報怨。

    《三國演義》中是曹操問劉備意見,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三國志》總有兩種說法:

    布與其麾下登白門樓。兵圍急,乃下降。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

    曹操用兵都是有家族成員參與領兵的,張遼主動請降,曹操收歸賬下,呂布則說“明公將步,令布將騎”也是極其作死的表現,如果曹操還殺讓其他想歸順曹操的人怎麼想?劉備則就坡下驢給了曹操臺階。

    《三國志》注英雄記中:

    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觽近在外,不可寬也。”

    劉備沒說話,王必說呂布的親隨就在外面,不能鬆綁。

    無論過程是怎樣的,曹操圍了呂布個把月,應該想過抓住呂布如何處置,即使沒有,謀士也會提過,即便再沒有,生殺大權也在曹操,曹操如此精明多疑的人,也不會因為劉備一句話而殺了呂布,更多的想試探劉備。

    如果劉備勸說曹操不殺呂布

    1、呂布不死會感激劉備嗎?並不會,劉備收留呂布反而被奪了徐州;

    2、曹操殺了呂布,曹操沒什麼損失,但會怎麼想劉備?劉備故意留呂布在我身邊殺我吧

    參見《三國演義》中論劉備的詩:

    傷人餓虎縛體寬,董卓丁原血未乾。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

    如果劉備勸說曹操殺呂布

    1、曹操不殺呂布,呂布和劉備結仇。不過呂布奪徐州奪小沛,已經是死對頭了啊。

    2、曹操殺呂布,曹操心想呂布這樣的人殺了也不可惜,讓劉備背個殺呂布的罪名,皆大歡喜。

    另外在瞎嘮一句,呂布雖然厲害,但對外作戰基本都以失敗告終,而對內作戰都贏了,都贏了...

  • 9 # 戴草帽的小老鼠

    呂布被捉,面對曹操時已服軟,但一旁的劉備卻落井下石,不但沒有搭救呂布反而讓曹操趕緊殺了呂布。為何劉備會這麼恨呂布,筆者推測,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呂布奪過劉備地盤。

    徐州本來是陶謙讓給劉備的,結果呂布落難跑來投靠劉備,於是劉備給了他一個叫小沛小地方。沒想到,呂布趁著劉備關羽出去、張飛喝醉的一天,把徐州給佔了,反過來把小沛給了劉備。丟徐州,不僅讓劉備丟了城池,最重要的他還因此辜負了徐州百姓的信任。想當初,陶謙多次給劉備徐州,劉備推辭多次,結果是老百姓集體上訪強烈要求後,劉備最後不得不接下的徐州。平生第一個地盤被你呂布搞沒了,劉備對呂布不滿也是自然。

    二、因為呂布,所以劉備才會落魄投靠曹操。

    劉備出道多年,到處寄人籬下苟且偷生,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兵馬和城池,結果因為呂布的搗亂,這一切又沒了。如果沒有呂布的投靠,就不會有徐州的被奪,也就不會有劉備被迫投靠曹操。在劉備當時看來,投靠了曹操,就相當於被軟禁了,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他把所有火氣撒在呂布身上也不奇怪。

    三、如果曹操接受了呂布,那麼劉備在曹營的地位會受影響。

    如果曹操收羅呂布了,那麼以劉備的資歷和能及來說,必定會被呂布壓著,那麼日後藉機帶兵出逃的機會就很少了。從後來藉口阻擊袁術而帶走曹操五萬人馬的事實來看,劉備早就蓄謀已久。如果當時有呂布在,這項美差或許就是呂布的,而輪不到劉備了。從這個因素看,劉備除掉呂布是為了在巴結曹操時少一個競爭對手。

    劉備家人被呂布捉過兩次,這麼丟臉的事,也可能是一個原因吧。

  • 10 # 男兒須讀五車書

    劉備這時候只要鬆一口氣,心腸軟一點,替呂布求了情,那他往後的人生就會受到很大的挫折,因為大家會認為他根本就是濫好人,不是真正的仁德

    曹操也不是完全聽劉備的話,他只是想假借劉備的手除掉呂布而已,否則他在呂布求情以後就赦免呂布,那樣不顯得更寬宏大量嗎?曹操不是一開始就想殺呂布,但是他聽了劉備的話之後,就下定決心要殺呂布,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劉備的話一針見血,他告誡曹操,你要想想以前丁原的結果如何,董卓的結果又如何。僅僅三言兩語就讓曹操聽得很明白了,意思就是現在不殺呂布,終會養虎為患

    換作現代人,說話就沒有那麼藝術了,可能會直說,難道你也想被他幹掉嗎?那樣曹操的反應就會完全不一樣:我又不是董卓,我又沒有丁原那麼笨,我會被幹掉嗎?他反而還會把呂布留下來,那呂布肯定也會因此記恨劉備,反過來專門對付劉備。所以說,許多話雖然就差那麼點點,但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劉備的話說得恰到好處,一方面表達了他對仁德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讓所有人都對仁德有了很堅定的信念,而且還達到了殺呂布的目的。各位想想看,如果劉備直接建議殺掉呂

    布,結果曹操把呂布留下來,那呂布心裡頭就只有劉備一個敵人了,那

    他不是很麻煩嗎?

  • 11 # 可能是錯覺

    曹軍五子良將有三人都是降將,可見曹操的愛才和御人有方;劉備對曹操這點不會不知道,三國志裡曹操面對呂布的投降也確實遲疑了。我們可以簡單推測一下曹操收下呂布會怎麼樣就知道了,接下來有一個重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開戰前發生什麼呢?劉備佔領徐州和曹操翻臉,雙方開戰,劉備方被打的落花流水,關羽降曹,如果這時曹軍有呂布在呢?劉備方只會更慘;那些說留著呂布害曹操的有點道理,但是先不說有沒有機會,十有八九劉備就被呂布打死在前面了……劉備就是知道雙方早晚撕破臉,呂布還是殺了乾淨。

  • 12 # 鬼師

    呂布驍勇善戰,佔領徐州,自比諸侯,坐擁七健將和陳宮,卻被曹操水淹困於白門樓下不得已而投降。

    他言:我能爭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如果我能夠幫助你,在將來的戰事當中,定然能夠讓你高枕無憂。

    曹操一向唯才是舉,招賢納士,卻陷入到了猶豫,呂布是一頭鳩虎,能夠傷人,於是前來詢問劉備。

    劉備在徐州定鼎,廢了頗大的氣力卻讓呂布搶佔,再加上此時此刻,他在曹操的手底下,如果有任何異動怕也難逃一死,於是將心中肺腑之言講出:君殊不知道董卓和丁原?

    一聽此,曹操頓時心驚,丁原乃是呂布提攜者,並且是他的義父,為了董卓給他的權柄和榮華富貴,毅然決然將其頭顱贈予董卓,後董卓也被其在封禪大典取走頭顱,讓他冷顫心驚,不由的心中一涼。

    於是揮手間將呂布斬殺!

  • 13 # 籠中水

    眾所周知,呂布是很能打的,而同樣眾所周知的是,呂布的品行是很惡劣的,三姓家奴嘛,先是做丁原的乾兒子,後來董卓一收買,他就殺了丁原,做了董卓的乾兒子,再後來,被王允略施小計,弄了個義子乾爹大火拼,呂布之為人,路人皆知啊。

    呂布於白門樓為曹操所擒,呂布大叫:我有能打仗的本事,明公你有謀略本事,我們在一起,必是強強聯合,何愁天下不定!

    一番話,說得曹操登時心動。曹操的唯才是舉也是眾所周知的呀,不論品行,只看能力,呂布,我看行!

    但曹操畢竟是曹操,他疑心重,他顯然在想,這小子是個燙手山芋,我若留之,反為其害奈何?

    當時他肯定這麼想過,不然,他為什麼要徵求劉備的意見呢。

    那麼劉備怎麼說的呢?劉備說道:君不見丁建陽董卓事否?

    這句話太毒了,一下就觸到了曹操的心底。

    於是,在一陣大耳賊的怒罵中,呂布被勒死了。

    那麼問題來了,做為對手,劉備為什麼要為對方消除隱患?

    其實這正是劉備精明之處,呂布從前所依者,無論是丁原,還是董卓,都是些庸碌之輩,所以呂布才能屢屢反動得手,而他若隨了曹操,以曹操的奸詐陰惡,管保能把他治得低眉順眼,服服帖帖。如此一來,真成了強強聯合,這實在不是劉備所願意看到的。

  • 14 # 祥子談歷史

    劉備、呂布二人有恩怨嗎?如果沒有,以劉備好仁之名,以其梟雄之智,他會做此損人不利己的事來嗎?答案當然不是。那麼,就剩下了一種結果?劉備、呂布二人恩怨頗深,才會恨到想要對方去死。

    如此說來,劉備、呂布二人為何會結下如此生死恩怨,欲置呂布於死地而後快呢?

    欲解此惑,當從劉備經歷說起。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23歲的劉備與關羽、張飛三人盡皆將全部身家賭在起兵平叛的事情上 。所幸,劉備因軍功被封為安喜縣尉(縣公安局長的角色)。後來,朝廷聞報多有人假冒軍功。因此,朝廷對所有因軍功任命的官吏,將進行重新考查。

    這時,郡府差官督郵來到安喜縣,並住進了縣府驛站。劉備得信後,急忙前來求見。誰知督郵故意為難劉備,不與相見。劉備懷恨在心,衝進驛站將督郵掀翻捆綁,並抽打了兩百鞭子。

    可見,當時的劉備是多麼的嫉惡如仇,多麼的熱血性烈,無怪乎有“昭烈帝”之稱。或許,重點是一個小小的縣尉,又怎麼能夠進入野心勃勃的劉備法眼呢。結果,打了上差,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只能逃命了。

    此後,劉備又先後任下密縣丞、高唐尉、高唐令、別部司馬、平原國相等職。期間,由於劉備善待百姓,深得民心,因而仁義名也被傳開。

    期間,當黃巾餘黨管亥圍攻北海之時,眼見形式危急,因劉備有仁義之名,所以北海相孔融派太史慈突圍後,前來平原劉備處求救。當時,劉備無比驚訝:“孔北海竟知世上有劉備也!”接著,劉備更率三千精兵(田楷處所借)隨太史慈一同救援北海。因此,北海圍解。

    公元194年(興平二年),曹操為報父仇,興兵徐州。徐州牧陶謙恐難相敵,派人到田楷處求救。為此,田楷邀劉備一同往救。期間,由於陶謙見劉備千餘兵馬勢弱,又為其增添四千丹楊兵。此後,劉備便歸為陶謙麾下。不久,因呂布襲取曹操兗州,曹操回救。事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駐軍小沛。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陶謙病危,臨終遺言別駕糜竺:“非劉備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謙病逝後,糜竺便率徐州官民迎劉備進駐除州。同年,劉備收留無家可歸的呂布,令其駐軍小沛。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不久,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率軍迎戰,相互對峙於盱眙、淮陰之地,時間長達1月之久。誰知,就在這時,呂布率軍偷襲了徐州下邳,並將劉備的妻子盡皆俘獲。劉備因此軍心潰散,被袁術所敗,退至廣陵,又為袁術所敗,再行退至海西。正當劉備走投無路之際,糜竺傾盡家資前來助。

    事後,呂布聽陳宮之言,將劉備妻子歸還,令其於小沛駐軍。不久,當呂布聞聽劉備新招募士卒達上萬人,擔心其有圖謀自己之意,隨後率大軍攻打小沛。劉備不敵,敗退後投奔曹操。

    此時,劉備已有35歲。也就是說,劉備透過12年的奮鬥,終於有一塊革命根據地,並打算以此為基業,現實自己的人生抱負。誰知,“咔嚓”一聲,夢想被自己收留的“白眼狼”呂布敲了個粉碎。

    對於任何人來說,這不明顯是要人命的節奏嗎?特別是對於已年至中年,又一事無成的劉備來說,又豈能不恨。

    這時的曹操卻非常仗義,可能確實很想收服劉備之心。接著,曹操不但給了劉備兵馬糧草,還奏請獻帝封其為豫州牧。因此,劉備也有“劉豫州”之稱。

    那曾想,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劉備剛剛有個棲身之所。呂布再次派遣高順、張遼領大軍前來進攻劉備。當時,劉備不敵,曹操立即派遣夏侯惇前來救援。結果,還是被呂布所敗,妻兒再次失陷,隻身逃至梁國地界與曹操大軍相遇。接著,劉備隨大軍一同征伐,救回妻兒,隨後兵逼徐州下邳城下。

    後來,便發生了水淹下邳,呂布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叛變之事。公元199年(建安四年)2月7日,呂布見大勢已去,要求麾下士卒取其首級前去請功。麾下士卒不忍心為之,呂布只好下城投降,並被曹操士卒所捆。呂布要求曹操鬆綁,曹操譏笑道:“捆綁老虎怎能不緊。”接著,呂布又提出,自己可以為曹操平定天下。正當曹操猶豫之時,劉備附耳道:“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因此,曹操不再猶豫,下令縊殺呂布。死前,呂布罵道:“大耳兒,最是無信。”

    俗話講: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更何況是呂布處處想置劉備於死地,並且將劉備的大好前程毀於一旦,這份恨豈不更勝殺父之仇。由此,劉備想要報仇雪恨,想要置呂布於死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15 # 泊圖泊途

    關於呂布之死,《呂布傳》裡寫到:

    呂布被綁的死死的,便對曹操說:“明公為何綁我這麼緊?”曹操笑著說:“綁老虎能不緊嗎?”呂布又說:“現在我成了俘虜,以後曹公你執掌步兵,我統領馬軍,天下何愁不定?”曹操露出遲疑的神色。此時劉備不問自言:“您看不到丁原和董卓的事嗎?”曹操點了點頭,呂布大罵:“劉備最沒信用!”

    (《三國演義》劇中被擒呂布)

    還有一個說法略有不同:

    呂布表示願意為曹操執鞭墜鐙,並對劉備說:“你是座上客,我是俘虜,替我說兩句好話。”曹操笑著說:“你直言就行,不要拐彎抹角。”說著就想放了呂布,曹操有一主簿,對曹操說:“此人斷不能活。”曹操笑著說:“我想救你但是主簿不讓。”呂布因此就死了。這多少有些曹操戲耍呂布的意味。

    無論怎麼樣,劉備都沒起到好作用,就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劉備也是給呂布來了個落井下石。這個情節倒是很符合史書的記錄。

    (《三國》劇中呂布轅門射戟)

    呂布救過劉備,那就是“轅門射戟”的典故,這個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裡面都有,袁術的紀靈要打劉備,呂布做好人,弄了個轅門射戟的把戲。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但是這並沒有贏得劉備多少的好感,呂布多為了自己考慮,救劉備也並非出自他對劉備的“愛”,而是怕劉備被袁術滅了之後,自己被袁術包圍,說白了就是用劉備當擋箭牌。

    本來劉備是徐州的地頭蛇,在劉備抵禦袁術的時候,呂布把劉備老巢給端了,“轅門射戟”就發生在被斷老巢後。想想劉備也不能傻到看不出呂布搪塞紀靈救他是啥心思。

    (《三國演義》劇中劉備和呂布,應該是最後一面了)

    呂布同袁術時好時壞,同樣對劉備也是如此。“轅門射戟”算是三家最平和的時間點,袁術要稱帝,呂布和袁術反目;之後呂布又同劉備反目派高順進攻劉備,劉備妻子都被俘虜了,這是第二次被呂布擄妻子。其實曹操早就在混亂中看到端倪,曹操說:“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呂布傳》)”

    所以即便曹操當時沒能殺呂布,之後呂布也免不了一死,曹操並不傻。

    所以劉備都恨透了呂布,就算一言不發也不會給他求情。

    有人覺得如果劉備把呂布勸到曹操陣營裡對劉備好,其實也不恰當,因為:

    1、劉備雖然自詡為漢室宗親,但是當時天下還沒有曹操獨大的傾向,他對曹操的恨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對呂布的恨卻是明明白白的。

    2、以曹操的智慧還是能分辨出好壞的,即便短時間內不能察覺也不會持續很久,劉備假意給曹操安呂布這個炸藥包,曹操一旦看出,對劉備沒有一點好處。

    所以,呂布也算是徹底沒救了。

  • 16 # 看遍山川

    劉備從陶謙手裡得了徐州,那是私下人情交易,說來不合法。曹操丟擲“二虎競食”之計,一方面幫劉備在漢獻帝面前討得正式任命文書,一方面要求劉備殺掉呂布。這時候正是呂布兵敗來徐州投靠劉備,劉備不傻,如曹操所願真把呂布做了,將來曹操來搶徐州就太容易了。

    劉備把曹操的書信給呂布看,並安慰呂布,表示我劉備不會做此不義之舉,呂布當然感激涕零。

    不久,曹操那邊又丟擲“驅虎吞狼”之計,挑唆徐州劉備和袁術關係,讓漢獻帝下聖旨令劉備攻擊袁術,曹操暗中派人秘密通知袁術,稱劉備上表說袁術的壞話。袁術沒腦子,照著曹操的部署舉兵攻打劉備。呂布鑽了個空子佔領了徐州,袁術要想和呂布結盟,提出條件要呂布殺了劉備,呂布表示劉備對自己有恩,自己佔了別人地方就算了,不想再把人家怎麼滴了。呂布還來個“轅門射戟”拉了個偏架,替劉備化解了危機。

    劉呂二人要好地稱兄道弟,呂布是劉備的義兄,曹操又安排他們協助自己圍攻袁術,等袁術一死,曹操直撲徐州活捉了呂布。

    劉備在徐州的時候,曹操想滅了他,呂布來投劉備,二人共同的敵人是曹操,當然結義成兄弟,恨不得抱在一起。曹操想法讓劉備和袁術火拼,袁術和劉備結了樑子,呂布和曹操又有仇,後來劉備投靠了曹操,這哥倆在當時兩強關係中各佔一席。

    袁術被滅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在曹營的劉備再不需要呂布作擋箭牌來抵抗袁術或曹操。曹操和呂布一戰,最大的受益者第一當然是曹操,第二就是劉備(包括他的預期),如果呂布死,劉備除了先前得的豫州,盤算指不定還能再次得到徐州,呂布如果活著,那麼劉備和徐州從此八竿子打不著。

    事實也是,曹操奏請漢獻帝把呂布的左將軍封給了劉備,獻帝親自接見了劉備認了他作皇叔,劉備的旗號從此有了號召力。另外呂布的活,將來只能對劉備有害,“終不為人下”的劉備能讓曹操麾下再添一員猛將麼。

    在曹操的“請教”下,劉備從牙齒縫裡蹦出的些話直接要了呂布的性命,似乎劉備在這一片刻稍欠一點他一直標榜仁義的厚道。羅老先生也不顧忌這一點,可能他覺得劉備忽悠的是“漢賊”曹操和“三姓家奴”呂布,情有可原就正一眼閉一眼吧。

  • 1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別說劉備在關健時候擺了呂布一刀,只要劉備有機會,都會想著把呂布幹掉,無論於公還是於私,劉備都會斷送呂布性命。

    劉備為人仁義,呂布為人不忠,劉備雖然五易其主,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但一直都是以為獨立的姿勢存在,並且劉備沒有作出傷害所投靠之人的行為,反而是劉備因為巨大的名聲而得到各方勢力的一致尊重。

    反觀呂布,原是丁原手下,投靠董卓時殺了丁原,投靠王充時殺了董卓,投靠袁紹時,袁紹不敢留,投靠劉備時,劉備好心收留結果被呂布恩將仇報奪了徐州城,這樣一個呂布,簡直就是賣友求榮的反面教材,誰收收留呂布?

    劉備與呂布本就是三觀不合的人,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各自為求生存而打天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呂布死了,劉備不是少一個對手,為什麼不斷送呂布的性命,況且呂布還帶著武力值一流的一幫團隊。

    當然了,劉備與呂布還有不少個人恩怨。

    徐州牧陶謙病逝時,將徐州託付給劉備,劉備經過徐州官員的相勸,同意了接收徐州,在劉備短暫的主政徐州期間,呂布因為在與曹操在爭奪兗州的三年戰爭中失敗,無路可去,逃到徐州,劉備好心收留了呂布,結果劉備在前線與袁術打仗時,呂布在後方偷襲劉備的城池,俘虜了劉備的妻子,自已佔了徐州。

    劉備前線無法取勝,後方又被偷襲,軍隊潰敗,走投無路,只得向呂布投降,呂布也收留了劉備,並讓劉備駐守在小沛,劉備與呂布的位置一下子來了個對調。劉備心裡的落差可想而知,全因為收留了呂布才導致徐州的失守,劉備可是有雄心大志的人啊,劉備不像呂布,呂布只是想割據一方,有個落腳處,可劉備志在天下,全因為自已一念之間,導致巨大的失敗,為了生存,只得低聲下氣。

    當然了,劉備駐在小沛時,袁術曾派紀靈率3萬兵馬攻打劉備,呂布出於扼制袁術的考慮,擔心袁術將勢力伸到徐州,於是以轅門射戟的方式救了劉備一次,當時呂布的手下曾勸呂布不要救劉備,呂布出於抵制袁術的目的,救了劉備,這是政治行為。

    於是劉備又在小沛慢慢發展,招兵買馬,以圖東山再起,呂布見劉備勢力一天天大起來了,又開始攻打劉備,劉備又被呂布打敗了,只得去投靠曹操,之後劉備與曹操合力進攻呂布,終於在下邳打敗呂布。

    這個時候,劉備與呂布的戰爭都沒有結束,劉備在小沛是被呂布趕走投靠曹操的,然後劉備與曹操一起合力擊敗呂布,呂布眾叛親離,被曹操俘虜,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

    為什麼劉備要勸曹操殺死呂布?

    很簡單,呂布這個人為了自已的利益是反覆無常的,前有丁原、董卓作為例子,曹操也明白呂布的為人,就算劉備不勸,曹操也容不得呂布,曹操與呂布也有一大堆的仇恨,呂布可是佔了曹操的兗州三年了,曹操用了三年才擊敗呂布,那是曹操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時刻,曹操幾乎就要放棄,沒有糧食吃,就吃人肉,在最困難的時候,曹操一時想著投靠袁紹,放棄自主,辛虧被程昱勸住。

    曹操留著這麼一個人,放心嗎?不放心,不放心就只有殺了。

    而劉備也與呂布有著千絲萬縷的仇恨,要不是他呂布,徐州城不是劉備的嗎?這是奪城之恨,別以為劉備仁義就不會殺人,就沒有脾氣,當初劉備鞭打督郵就是脾氣暴發,亂世之中,要自保就得殺人,無論於公於私,劉備都想殺了呂布,少一個競爭對手。

  • 18 # 劉子魚

    劉備為何在關鍵時刻斷送呂布的性命?

    劉備收留被曹操大敗的呂布,讓呂布屯兵於小沛,呂布卻趁劉備東征袁術時奪取下邳,結果劉備只好依附呂布,劉備屯兵於小沛。袁術派兵攻打劉備時,呂布怕劉備若戰敗了,自己將被袁術包圍,搞了一個轅門射戟救了劉備。後來劉備兵力增加,呂布又命高順攻打劉備,劉備大敗被曹操所救,最後呂布被曹操打敗,殞命白門樓。

    所以說呂布多次坑劉備在先,先奪徐州,再奪小沛,此時已經38歲的劉備(在古代已經算是中老年了),好不容易靠弘雅信義有了個地盤,要不是劉備福大命大,也步入丁原董卓的後塵了。

    可以說,沒有呂布,劉備不至於被袁術打敗後無家可歸,更不至於被高順打敗而去曹操那裡當上賓,以至於在許都每天想著如何裝孫子如何跑路(這是後話),劉備幫了呂布,呂布卻趁火打劫,有點血性的人也不會說以德報怨。

    《三國演義》中是曹操問劉備意見,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三國志》總有兩種說法:

    布與其麾下登白門樓。兵圍急,乃下降。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

    曹操用兵都是有家族成員參與領兵的,張遼主動請降,曹操收歸賬下,呂布則說“明公將步,令布將騎”也是極其作死的表現,如果曹操還殺讓其他想歸順曹操的人怎麼想?劉備則就坡下驢給了曹操臺階。

    《三國志》注英雄記中:

    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觽近在外,不可寬也。”

    劉備沒說話,王必說呂布的親隨就在外面,不能鬆綁。

    無論過程是怎樣的,曹操圍了呂布個把月,應該想過抓住呂布如何處置,即使沒有,謀士也會提過,即便再沒有,生殺大權也在曹操,曹操如此精明多疑的人,也不會因為劉備一句話而殺了呂布,更多的想試探劉備。

    如果劉備勸說曹操不殺呂布

    1、呂布不死會感激劉備嗎?並不會,劉備收留呂布反而被奪了徐州;

    2、曹操殺了呂布,曹操沒什麼損失,但會怎麼想劉備?劉備故意留呂布在我身邊殺我吧

    參見《三國演義》中論劉備的詩:

    傷人餓虎縛體寬,董卓丁原血未乾。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

    如果劉備勸說曹操殺呂布

    1、曹操不殺呂布,呂布和劉備結仇。不過呂布奪徐州奪小沛,已經是死對頭了啊。

    2、曹操殺呂布,曹操心想呂布這樣的人殺了也不可惜,讓劉備背個殺呂布的罪名,皆大歡喜。

    另外在瞎嘮一句,呂布雖然厲害,但對外作戰基本都以失敗告終,而對內作戰都贏了,都贏了...

  • 19 # 戴草帽的小老鼠

    呂布被捉,面對曹操時已服軟,但一旁的劉備卻落井下石,不但沒有搭救呂布反而讓曹操趕緊殺了呂布。為何劉備會這麼恨呂布,筆者推測,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呂布奪過劉備地盤。

    徐州本來是陶謙讓給劉備的,結果呂布落難跑來投靠劉備,於是劉備給了他一個叫小沛小地方。沒想到,呂布趁著劉備關羽出去、張飛喝醉的一天,把徐州給佔了,反過來把小沛給了劉備。丟徐州,不僅讓劉備丟了城池,最重要的他還因此辜負了徐州百姓的信任。想當初,陶謙多次給劉備徐州,劉備推辭多次,結果是老百姓集體上訪強烈要求後,劉備最後不得不接下的徐州。平生第一個地盤被你呂布搞沒了,劉備對呂布不滿也是自然。

    二、因為呂布,所以劉備才會落魄投靠曹操。

    劉備出道多年,到處寄人籬下苟且偷生,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兵馬和城池,結果因為呂布的搗亂,這一切又沒了。如果沒有呂布的投靠,就不會有徐州的被奪,也就不會有劉備被迫投靠曹操。在劉備當時看來,投靠了曹操,就相當於被軟禁了,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他把所有火氣撒在呂布身上也不奇怪。

    三、如果曹操接受了呂布,那麼劉備在曹營的地位會受影響。

    如果曹操收羅呂布了,那麼以劉備的資歷和能及來說,必定會被呂布壓著,那麼日後藉機帶兵出逃的機會就很少了。從後來藉口阻擊袁術而帶走曹操五萬人馬的事實來看,劉備早就蓄謀已久。如果當時有呂布在,這項美差或許就是呂布的,而輪不到劉備了。從這個因素看,劉備除掉呂布是為了在巴結曹操時少一個競爭對手。

    劉備家人被呂布捉過兩次,這麼丟臉的事,也可能是一個原因吧。

  • 20 # 男兒須讀五車書

    劉備這時候只要鬆一口氣,心腸軟一點,替呂布求了情,那他往後的人生就會受到很大的挫折,因為大家會認為他根本就是濫好人,不是真正的仁德

    曹操也不是完全聽劉備的話,他只是想假借劉備的手除掉呂布而已,否則他在呂布求情以後就赦免呂布,那樣不顯得更寬宏大量嗎?曹操不是一開始就想殺呂布,但是他聽了劉備的話之後,就下定決心要殺呂布,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劉備的話一針見血,他告誡曹操,你要想想以前丁原的結果如何,董卓的結果又如何。僅僅三言兩語就讓曹操聽得很明白了,意思就是現在不殺呂布,終會養虎為患

    換作現代人,說話就沒有那麼藝術了,可能會直說,難道你也想被他幹掉嗎?那樣曹操的反應就會完全不一樣:我又不是董卓,我又沒有丁原那麼笨,我會被幹掉嗎?他反而還會把呂布留下來,那呂布肯定也會因此記恨劉備,反過來專門對付劉備。所以說,許多話雖然就差那麼點點,但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劉備的話說得恰到好處,一方面表達了他對仁德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讓所有人都對仁德有了很堅定的信念,而且還達到了殺呂布的目的。各位想想看,如果劉備直接建議殺掉呂

    布,結果曹操把呂布留下來,那呂布心裡頭就只有劉備一個敵人了,那

    他不是很麻煩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宵節提燈籠是象徵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