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蓮娃L

    孩子沒出息,是為父母培養的;孩子有出息,是為別人培養的。

    先來看看沒出息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第一類沒出息的孩子大多數上個普通大學,畢業後能夠順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比較少,除非自己就是本地人。所以這類孩子比較多的會選擇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或者離父母比較近的城市工作,因為跑到大老遠外的小城市,不如回到環境相對熟悉的地方,人脈、房價等方面都有優勢。因此這類孩子逢年過節沒有金錢、距離、時間的顧慮,可以經常回家看望父母,父母能夠得以更多享受天倫之樂。

    第二類沒出息的孩子可能乾脆沒上大學,就在本地隨便讀了個什麼學校,於是大多數可以本地就業,留在父母身邊,每個週末都可以跟父母見面,有的甚至天天和父母在一起吃飯。當然,父母有什麼需要,孩子也能隨時到場,父母有病有災了,孩子也能時常探望和照顧,讓父母孤單無助的時候不多。

    再來看看有出息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也有兩類,一類是出國留洋,定居國外了,父母可能三五年都見不上一面。去國外看望孩子的父母,大多數不是不習慣,就是語言不通,出行舉步維艱,能長期跟孩子一起居住國外的極少。這類孩子可能是企業精英,可能是科研人才,他們的工作可能惠及許多人,但對於父母而言,這類孩子早就不屬於家庭和父母了。

    第二類有出息的孩子大學畢業後留在大城市打拼,往往也承擔著重要的工作,甚至擔負著國家的重任。他們為社會、為國家努力,很少有時間去顧及父母,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數也極少,所以他們是屬於大多數人的,反而不屬於自己的父母。他們的父母只能從他們的成績和貢獻裡獲得安慰。

    所以,大多數沒出息的孩子沒有光芒,卻親近溫暖父母;大多數有出息的孩子光芒耀眼,卻讓父母遙不可及。

  • 2 # 想把日子過得雲淡風輕

    曾在網上看見有人調侃:一等優秀孩子是給外國培養的,二等優秀孩子是給國家培養的,三等孩子才是自己的。

    這說法好似是有點……。

    很多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大學畢業後,跑其它國家去了,優秀的孩子呢,大學畢業後,很多都留在其它大城市發展,學習一般的孩子,長大後很多留在父母身邊就業、成家。

    原來的鄰居,家有兩個兒子,從小特別優秀,就是別人家孩子那種,一路順風順水,名牌大學畢業後,一個到了加拿大,一個在上海,現都在當地成家立業,兒子兩三年回來看看雙親,呆的時間也不長,平時也就給父母打點電話什麼的,他父母從年輕時起,就是笑臉發光,自豪無比,四周羨慕的人,前些年身體好時,兩個還去看看兒子,現在老兩口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也不想走了,養老呢?說在兒子處有諸多不習慣,故土也難離,平時逢年過節,真的冷清孤獨的讓人寒心,年初丈夫突然得急病,還是在鄰居幫助下,才送進醫院。

    另一鄰居家兩姊妹,一路走來,學習沒少讓爸媽操心,學習的專業和學校都不是很有優勢,畢業後都回到當地成家立業,逢年過節,帶著愛人孩子回父母家,那是一個熱鬧,平時爸媽有點什麼事,兒女們也是你來我往的忙著,有年過端午節,請鄰居老兩口來一起過,鄰居感動得眼含熱淚,說很多年沒有這種一家人熱熱鬧鬧,幸福快樂的感覺了,但後來再請被婉拒,想來怕觸景生情。

    一次聽鄰居間閒聊,說最怕在家裡突發重症,孤獨呢也習慣了,語言中透著淒涼。

    筆者認為:人中輕年時的苦,不算苦,因為你還有希望,你可以奮鬥,可以努力,老年了,體弱了,無助、孤獨、衰弱才是真正的悲哀,兒女都靠不到,還靠誰?

    古語說得好:父母在,不遠遊!很有道理!

  • 3 # 偉心透明

    這個問題很明顯,不著答覆,大家都很明白,這不是吧,原來最優秀的孩子,他們絕對不會待在父母的身邊,有時間給父母聊家常,他們所接觸的是大世界,大世面,甚至任何一種家庭形式與他們都無法容納,況且農村家庭和一般工人家庭,就更不相適宜了。光憑生活上吃的,有可能免強適宜,因為從小愛吃媽媽所炒的菜。其它都是千里之遙,因為越出息的孩子,他們會在外國工作,和發展,在國內的一線城市發展,這就說明離家的,路途距離的遙遠。還有心裡距離和語言距離更是很遙遠了,也不容易給父母親說上開心的話,讓父母親聽來就很高興,喜笑顏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