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匡娛樂匯

    鄙人認為屬實:

    證明1:在陳壽所著紀傳體史書《三國志》中有記載;

    證明2:諸葛亮《前出師表》中提及“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也提供了佐證。

    回答完畢。

  • 2 # 石三叔

    什麼是三顧茅廬?

    故事講的是劉備,禮賢下士三次到草廬中求見村夫諸葛亮,諸葛亮被其感動,出山輔佐劉備三分天下,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這裡就不多贅述。

    三顧茅廬的故事,確有史料記載

    三顧茅廬的故事,在史料中確實能找到:

    一是《三國志》,其中記載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當然,在古代這個“三”,也可能只是指“多次”,並不是一個實數“3”。

    二是《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三顧茅廬的故事,史料中有不同的聲音

    比如史書,《魏略》如是記載:“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簡單來說,就是諸葛亮自己跑去見了劉備並發表意見。

    雖然同為史書,但一般來說《魏略》在引用、考證史料等方面要強於《三國志》,很多方面更加可信一些。

    歷史的迷霧

    所以嚴格來說,結論只能是:這個故事有據可依,但也存疑。

    中華文化流傳千年,歷史中充滿了迷霧,在迷霧中求索真相,也是探究歷史的樂趣之一吧!

  • 3 # 掌心記

    “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口口相傳明君賢臣間良性互動的經典故事,史書、小說、戲曲、詩詞中都能覓到蹤跡,可以說已經深深植耕於中華文明深處。

    但這樣一個故事真實性如何,在歷史上卻還有一翻爭論。

    歷史上有關三顧茅廬的主流記載

    經典小說《三國演義》用了足足兩個章回的篇幅(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回),將劉備如何禮賢下士、,三次到南陽隆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全過程,進行了非常精彩生動的敘述,使得“三顧茅廬”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誦。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演義,不是正史,有關“三顧茅廬”的正史出處主要有:

    1、諸葛亮的《出師表》

    《三國志.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出師表》記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2、陳壽的《三國志》

    《三國志.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記載: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3、陳壽編的《諸葛亮集》序表

    《進諸葛亮集表》記載:"時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

    4、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漢紀五十七中記載: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

    其中《出師表》是諸葛亮準備第一次北討伐時,呈給後主劉禪的的奏章,收錄於《三國志》和《諸葛亮集》中,這正是“三顧茅廬“最原始的出處。司馬光《資治通鑑》引用了上述觀點。

    二、歷史上“三顧茅廬“另一個版本

    然而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在《三國志》注裡引用了《魏略》和《九州春秋》裡有關“三顧茅廬“的記載,卻是另一個版本:

    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裴松之在注裡將以上記述,與諸葛亮的《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的有關記述進放在一起行對比。

    如果按《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應該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這和我們通常的認知差別就有點大了,估計多少會讓我們這些崇拜諸葛亮的三國迷們有些坐不住了。

    不是說好了的,是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請諸葛亮出山的吧?

    三、”三顧茅廬“真實經過有關考證

    《出師表》沒證據說是偽作,《三國志》是正史,《魏略》和《九州春秋》也是正史,正史和正史打架,這就讓我們後人不知道該去幫誰了。

    但如果綜合有關記載,仔細分析,合理推斷應該是有些線索可考的。

    首先,《三國演義》的記述原於《三國志》,只不過對整個”三顧茅廬“的過程寫得太藝術化,太過誇張,這也是作者為了突顯諸葛亮的才學過人,智慧超凡,劉備的寬厚仁德,求賢若渴,塑造一對明君賢相的佳話。所以我們只作文學作品欣賞便可。

    其次,在《出師表》裡明白地寫到:”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如果不是真實發生的事,諸葛亮不會也不敢這麼寫。因為在古代君臣之間等級森嚴,作為臣子寫給皇帝的奏章,應該是件非常嚴肅慎重的事,特別是諸葛亮這個一個注意自己聲名的人,

    所以既然諸葛亮這麼寫了,而且作為生活在那個年代,以嚴謹修史著稱的陳壽,也在《三國志》和《諸葛亮集》裡進行了同樣的描寫,“三顧茅廬“應該是不容懷疑的真實事件。

    那麼,既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也歸於正史系列,那又怎麼年看待呢?

    《史通·古今正史》謂“魏時京兆魚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

    《魏略》是曹魏郎中魚豢私自撰寫的,晉代魏後,魚豢就沒有出仕了,可見魚豢是忠於曹魏而恥為晉臣的。

    這政治立場在他編的《魏略》裡也非常明顯,比如《三國志》記載的“操自領冀州牧”、“曹操自為丞”、“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而在《魏略》裡則變成了“天子以公領冀州牧”、“漢罷三公官,置丞相,以公為丞相”、“天子使郗慮策命公為魏公,加九錫”。

    所以《魏略》的政治是偏向曹魏的,劉備的蜀漢與曹魏是敵對關係,抑劉揚曹加所難免,

    另外《魏略》提到孔明是“北行見備”,按照實際上樊城與隆中的地理方位。應該是“東行”才對,故事記述劉備親口承認自己和劉表都不如曹操,也是在變相抬曹操,貶劉備。

    基於《魏略》的政治立場,“諸葛亮自薦說”只能聽一半信一半。

    所以裴松之得亮點了他的觀點:

    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意思是說,按《三國志》的記載,不是諸葛亮先見的劉備,這個已經很明確了,把《魏略》這個記載也列出來,僅供參考,並非是要否定“三顧茅廬”說。

    最後掌心亮明自己的觀點:諸葛亮先是被劉備手下請到府上座談,諸葛亮藉機主動與劉備搭話,小露一手,才引起劉備的注意,後劉備經過考察摸底,知道諸葛亮是大才,才放下皇叔的架子,“三顧茅廬“,親自去請諸葛亮出山的。

  • 4 # 小編虎哥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給我們講述了太多的經典故事和歷史史料。裡面英雄豪傑輩出,為了共同的夢想,大家齊心協力,肝膽相照,正應了那句古話--時勢造英雄。

    其中有一處經典之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做自己的軍事,完成自己的霸業。劉備貴為皇叔,只聞諸葛亮其人,未見其真實才能,怎麼做到親自去請三次呢?

    在官渡大戰之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無路之下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臥龍崗有一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劉備和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三人各自武功本領均在萬人之上,單打獨鬥絕對不成問題。但是說到帶兵打仗,以謀略應對當時的複雜局面,劉備感到很無助。身邊缺少一個謀士來給自己出謀劃策。

    第二次,劉備聽人說諸葛亮正好遊玩回來,帶著關張二人冒雪前去請諸葛亮出山相助,這次諸葛亮在家為什麼沒有答應劉備呢。因為史料記載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自傲的人,他認為自己的才能非常的高,如果一見面輕易答應難以顯示自己的重要地位。其實真實原因應該是諸葛亮想考驗一下劉備,人人都說劉皇叔為人真誠,以仁德待人。諸葛亮也想了解一下自己未來的主子是個什麼脾氣性格。果不其然,劉備是個開明之人,能與之共圖大事。

    第三次,雙方都已有了瞭解,諸葛亮瞭解了劉備一方的實力和處世之道,劉備也聽聞了諸葛亮對當今天下各派實力的判斷和對策。對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策非常贊同。兩人一拍即合。這次成功出山助劉備成就一方霸業,自己也功成名就。得到了後人極大的稱讚。

    也會是說,實際劉備去了三次,但真正請諸葛亮是兩次,因為第一次沒見到人,沒有進行深入的交流。後面兩次會面直接對後面三國時代的歷史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5 # 傲視蒼穹39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要參照劉備死前、死後的政治格局來分析;

    1、終劉備一生,在軍事上並沒有重用過諸葛亮。從這一點看,是可以否定“三顧茅廬”說的;因為,劉備當時自己並沒有底盤,最急需的是軍事人才,尤其是有如曹操的荀彧一樣的頂級戰略家。曹操發展之前,沒有荀彧,也只能到處碰壁,甚至要去依附於袁紹。有了荀彧後,一直按照荀彧的策略做,終成天下霸主。而劉備相當清楚曹操的成功,靠的是什麼。所以,當時劉備急需的,並不是治理天下的大才。而諸葛亮自吹的,也僅是管仲、樂毅之才。管仲是純政治人才,樂毅厲害,可“時人莫之許也”!這就證明諸葛亮的“黃婆賣瓜”,也並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的。既然人們不認可,就不會有人去替他吹。沒人為他吹噓,他的“名氣”從何而來?一個自吹有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能力的人,而且還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年青人,劉備會辛辛苦苦的“三顧”嗎?反正,我是不信的!既然,劉備辛辛苦苦的把諸葛亮請出來,為何不用?這完全是說不通的!

    2、關羽、張飛,開始跟著劉備的時候,雖然曾經為劉備“禦侮”,應該多少也表現過一些能力的。可劉備此時還是把他們二人和他的“年少、眾徒”一樣的對待,並沒有把他們當成什麼左右手,更遑論“兄弟”了。直到數年後,劉備和趙雲一起,跟著田楷防禦袁紹有功,劉備成了平原令,跟著升為平原相後,才把關、張特別提升為“別部司馬”分統他的部屬——那些“年少、眾徒”。這時才“食則同席、臥則同蹋”的“恩若兄弟”!可見;劉備用人,是要看到你的確切實力,才會考慮的。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是一個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完全陌生的人,就被徐庶吹一句,他就會全信不疑?根本就是扯淡!

    3、諸葛亮的真正掌權,是在劉備的死後。他是靠自己奪取的全力!劉備賦予他的,僅僅是國家治理權,軍機大事是不需要他參與的。李嚴才是“管內外軍事”的“軍機大臣”!是諸葛亮利用丞相的權力,奪取了李嚴的軍權,並把李嚴排斥出國家、軍事核心圈而大權獨攬的!所以,關羽諸葛亮“忠心”說,我不認為是真實的!對此,我只能用一句最適合他的詩詞形容他:“周公恐懼留言後,王莽謙恭下士時”!

    4、獨攬大權後的諸葛亮做了什麼呢?首先;劉禪的前後左右、包括御林軍,全部換成了諸葛亮的心腹親信;董允、向寵等。朝中實權派,基本上也是他的人;蔣琬、費褘等。軍中的核心,也幾乎全部換成了他的貼心心腹;馬謖、楊儀等。只有一個魏延,是他不得不用的人。一是魏延經營漢中八九年,熟悉漢中的一草一木。二是漢中是蜀漢最大的軍區,幾乎佔了蜀漢軍隊的一半,也是蜀漢最有戰鬥力的野戰軍。這些軍隊長期跟著魏延,不是誰一個命令就能離間得了的。這也是一伐時,為何不用魏延去對付箕谷的曹真、不用魏延去街亭,而是隨主力攻打祁山的原因。三是蜀漢的頂樑柱,就是魏延。即使有劉備的“四大將軍”在,也沒有真能強過魏延的。可況,四大將軍均已作古。所以,對魏延是不得不用。連劉備的唯一貼心好友趙雲,因為他沒有自己的部屬,都被排斥在核心圈之外!

    5、為什麼之有蜀漢不設史官?東吳稱帝比蜀漢遲的多,都有設立史官。蜀漢作為大漢正統的繼承者(至少,他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卻不設史官。為什麼?國家該設立什麼部門管什麼事,完全是丞相的責任。蜀漢四萬多官員,不設史官是為了節儉?說不過去吧!那就只有一個解釋;設立史官,對諸葛亮不利!而陳壽所寫的《三國志·蜀書》部分,基本上是以蜀漢的存檔資料、《諸葛亮集》裡面的記述為藍本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以及他的接班人因為把控著皇帝、國政、軍隊的上下左右內外,寫什麼東西、怎樣寫、前面的存檔該怎樣改,都是諸葛一系說了算。旁人甚至連知情權都沒有,包括劉禪!陳壽只能“照本宣科”。所以我一直認為;“蜀書”部分,是《三國志》中可信度最低的!

  • 6 # 提拉米蘇航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張飛的居功自傲描繪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這段“三顧茅廬”的故事,是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加以藝術構思而創作的。

    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茅廬”,學術界各有說法。

    《三國演義》中關於這第一次見面的記載是:劉備帶領軍隊駐紮新野時,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願見他嗎?”劉備說:“你帶他一起來吧。”徐庶說:“可以主動登門去見此人,但不能讓他來拜見您。”可見,是劉備親自到諸葛亮那裡去請求拜見、賜教。共三次前往,才得以相見。但沒有寫關公、張飛同往,也沒有說明是在茅廬中相見。 諸葛亮自己寫的《出師表》中也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幾句話,證據確鑿。

    陳壽在《三國志》中寫到了《隆中對》,對劉備三次往訪以及諸葛亮論天下形勢的內容記載得更為詳細。劉備“三顧茅廬”一直被當作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典範。劉備當時困難重重,急需人才,從情理上看,“三顧茅廬”是極有可能的,所以歷代沒有人對此事的真實性有過懷疑。

    但現在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認為“三顧茅廬”的記載難以令人相信。諸葛亮是胸有宏圖之士,劉備請他出山,當然正合其意,他豈能大擺架子,而不抓住這個可能失去的機會?當時的諸葛亮只有27歲,劉備則是個有聲望的政治家,對諸葛亮怎能那樣低聲下氣地苦求?雖然前一種說法中以《隆中對》作為證據,但當時,曹操幾十萬南征大軍正威脅著劉備,《隆中對》不提這個緊迫的現實問題,是不合乎情理的。

    同時,劉備第一次見諸葛亮,不會安排現場記錄。所謂《隆中對》,很有可能是後人附會《出師表》而杜撰的。據此,“三顧茅廬”之說就不可信了。三華人魚豢寫的《魏略》中,也提到了劉、諸葛二人第一次相見的情景。《魏略》中說劉備屯兵於樊城時,曹操方已統一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曹操馬上就要對荊州發動進攻。荊州劉表性情懦弱,不曉軍事,難以抵抗。諸葛亮於是北行見劉備。劉備因為諸葛亮年紀小,根本不重視他。

    諸葛亮透過分析對當今政局及相應的對策,才使劉備逐漸信任他。最後,劉備才“以上客禮之”。西晉司馬彪《九州春秋》的記載也大同小異。從諸葛亮本身的積極進取的態度來看,《魏略》、《九州春秋》的記載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有人則綜合了這兩種說法,認為“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的樊城自請相見都是真實可信的。清代學者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說諸葛亮初見劉備於樊城,劉備雖以上客待之,但沒有特別器重他。等到徐庶舉薦時,劉備再次相見,才逐漸有了很深的感情。並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見,再次相見是在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後來非常感激,因而記入了《出師表》中。

    諸葛亮與劉備究竟是“一見”,是“再見”,還是“三見”,這隻有當事人知道了,然而,“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吸引了無數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一級Msoffice、怎麼才能考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