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亦稱《南華經》,根據漢代流傳的古本。有52篇。內篇7。外篇28,雜篇14,解說3。共10餘萬字,但傳世的有33篇,內7篇,外15篇。雜篇11篇。《內篇》思想連貫,文風一致。是全書的核心。應當屬於莊子的著作。《外篇》《雜篇》冗雜,有可能是莊子門徒或後學所作。《內篇》是全書的核心。包括《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道充符》《大宗師》《應帝王》7篇。各篇各有中心思想。但又具內在聯絡。反映了莊子的宇宙觀。認識論。人生觀。道德觀。政治觀和社會歷史觀。…………………………………………………………………………《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主旨是講人應該如何才能適性解脫。達到逍謠自由的境界。《齊物論》表述了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強調自然與人是有機的生命統一體。肯定物我之閘的同體融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如果要達到解脫逍遙。就必須齊物。所謂“齊物”就是齊同物。《養生主》主要講人生觀。即養生之道或原則。莊子正面闡述養生的原則。就是要“緣督以為經”,即須乎自然的中道。《人間世》是講世哲學。提出了“心齋”的命題。《道充符》主要是講道德論。透過寓言的形式。寫了幾個肢體殘缺。形狀醜陋的人。但他們的道德卻完美充實。莊子所指的“德”指領悟大道。因循變化。順其自然。《大宗師》的主旨是講“道”和如何“修道”。《應帝王》主要是講政治。透過寓言來強調“無為”的重要性。…………………………………………………………………………《外篇》和《內篇》還有許多價值思想,如在《秋水篇》中提到物質的無窮性,時空的無限性和事物的特殊性。在《則陽》篇中論述了關於矛盾對立面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思想。《天下》篇是介紹先秦幾個重要學派哲學思想的專論。《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後成為道家的經典之一。到魏晉時成為玄學的“三玄”之一。它不但涉及哲學。人倫。政治。而且談論美學。藝朮。語言。生物。養生等方面。他第一次提出寓言。小說時概念。創作了近二百個寓言故事,開創了以虛構的手法。反映現實和表現的理想。
《莊子》亦稱《南華經》,根據漢代流傳的古本。有52篇。內篇7。外篇28,雜篇14,解說3。共10餘萬字,但傳世的有33篇,內7篇,外15篇。雜篇11篇。《內篇》思想連貫,文風一致。是全書的核心。應當屬於莊子的著作。《外篇》《雜篇》冗雜,有可能是莊子門徒或後學所作。《內篇》是全書的核心。包括《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道充符》《大宗師》《應帝王》7篇。各篇各有中心思想。但又具內在聯絡。反映了莊子的宇宙觀。認識論。人生觀。道德觀。政治觀和社會歷史觀。…………………………………………………………………………《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主旨是講人應該如何才能適性解脫。達到逍謠自由的境界。《齊物論》表述了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強調自然與人是有機的生命統一體。肯定物我之閘的同體融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如果要達到解脫逍遙。就必須齊物。所謂“齊物”就是齊同物。《養生主》主要講人生觀。即養生之道或原則。莊子正面闡述養生的原則。就是要“緣督以為經”,即須乎自然的中道。《人間世》是講世哲學。提出了“心齋”的命題。《道充符》主要是講道德論。透過寓言的形式。寫了幾個肢體殘缺。形狀醜陋的人。但他們的道德卻完美充實。莊子所指的“德”指領悟大道。因循變化。順其自然。《大宗師》的主旨是講“道”和如何“修道”。《應帝王》主要是講政治。透過寓言來強調“無為”的重要性。…………………………………………………………………………《外篇》和《內篇》還有許多價值思想,如在《秋水篇》中提到物質的無窮性,時空的無限性和事物的特殊性。在《則陽》篇中論述了關於矛盾對立面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思想。《天下》篇是介紹先秦幾個重要學派哲學思想的專論。《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後成為道家的經典之一。到魏晉時成為玄學的“三玄”之一。它不但涉及哲學。人倫。政治。而且談論美學。藝朮。語言。生物。養生等方面。他第一次提出寓言。小說時概念。創作了近二百個寓言故事,開創了以虛構的手法。反映現實和表現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