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器(encoder),是一種輸入模擬影片訊號並將它轉換為數字訊號格式,以進一步壓縮和傳輸的硬體/軟體裝置。像影片的mpeg4,音訊的mp3,ac3,dts等,這些編碼器可以將原始資料壓縮存放,剛才都是常用的編碼格式,還有些專業的編碼格式,一般家庭基本不會用到。為了在家用裝置或者電腦上重放這些影片和音訊則需要用到解碼軟體,一般稱為外掛。比如mpeg4解碼外掛ffdshow,ac3解碼外掛ac3fliter等。只有裝了各種解碼外掛你的電腦才能重放這些影象和聲音。 基本簡介 解碼器是一個重要前端控制裝置。在主機的控制下,可使前端裝置產生相應的動作。解碼器,國外稱其為接收器/驅動器(Receiver/Driver)或遙控裝置(Telemetry),是為帶有云臺、變焦鏡頭等可控裝置提供驅動電源並與控制裝置如矩陣進行通訊的前端裝置。通常,解碼器可以控制雲臺的上、下、左、右旋轉,變焦鏡頭的變焦、聚焦、光圈以及對防護罩雨刷器、攝像機電源、燈光等裝置的控制,還可以提供若干個輔助功能開關,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實際需要。高檔次的解碼器還帶有預置位和巡遊功能。 解碼器分類 解碼器分為軟體解碼器.硬體解碼器和無線解碼器 軟體解碼器 電腦裡所說的解碼器是軟解碼器,即透過軟體方法解出音訊影片資料.與之相對應的是DVD和vcd機,它們屬於硬體解碼器.通常的,電腦所要播放某種格式影片,即需要支援該影片編碼的解碼器,影片解碼器就應運而生。RM/RMVBRealMedia解碼器MOVQuickTime解碼器3GP/MP4解碼器DVD/VOB解碼器Divx解碼器xvid解碼器WMV解碼器 硬體解碼器 解碼器的存在是因為音訊影片資料儲存要先透過壓縮,否則資料量太龐大,而壓縮需要透過一定的編碼,才能用最小的容量來存貯質量最高的音訊影片資料.因此在需要對資料進行播放時要先透過解碼器進行解碼.可以解碼的數字編碼格式有AC-3,HDCD,DTS等。這些都是多聲道音影片編碼格式。如果要達到高保真的水平,有雙聲道的PCM數字編碼的。所以在選擇硬體解碼器的時候應該注意是否支援這些格式的軟體。 無線解碼器 頻率範圍 頻率範圍是指無線解碼器在規定的失真度和額定輸出功率條件下的工作頻頻寬度,即無線解碼器的最低工作頻率至最高工作頻率之間的範圍。單位Hz(赫茲)。無線解碼器實際的工作頻率範圍可能會大於定義的工作頻率範圍。 頻率穩定度 頻率穩定度標識了無線解碼器工作頻率的穩定程度。單位為ppm(partpermillion,百萬分比)。通常無線解碼器的頻率穩定度應在:±1.5ppm左右。 通道間隔 通道指發射接收時佔用的頻率值。相鄰通道之間的頻率差值稱為通道間隔。規定的通道間隔有25KHz(寬頻)、20KHz、12.5KHz(窄帶)等。 調製方式 無線解碼器的調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GMSK 高斯濾波最小頻移鍵控。GMSK調製是在MSK(最小頻移鍵控)調製器之前插入高斯低通預調製濾波器這樣一種調製方式。GMSK提高了數字行動通訊的頻譜利用率和通訊質量。 (二)CPFSK 連續相位頻移鍵控。採用CPFSK調製方式使接收機易於實現,與QPSK的調製方式相比對相位穩定度要求不高,不易受外界溫度噪聲的影響,而且在訊號解調處理時實現低功耗。 (三)QAM 正交振幅調製。QAM是用數字訊號去調製載波的幅度和相位,使載波的幅度和相位受控於數字訊號,常用有16QAM、32QAM、64QAM等。這種調製由於載波的幅度和相位都帶有資訊,所以它比QPSK方式所能傳輸的數位元速率高。 (四)QPSK 四進位制相移鍵控調製。QPSK是一種四進位制的相位鍵控調製方式,可以看成是兩正交的二相調製合成。把相繼碼元的四種組合(00、01、10、11)對應於載波的四個相位(0、±π/2、π)。 資料介面 無線解碼器常見介面為RS-232埠。RS-232-C介面(又稱EIA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序列通訊介面。它是在1970年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聯合貝爾系統、調變解調器廠家及計算機終端生產廠家共同制定的用於序列通訊的標準。它的全名是“資料終端裝置(DTE)和資料通訊裝置(DCE)之間序列二進位制資料交換介面技術標準”該標準規定採用一個25個腳的DB25聯結器,對聯結器的每個引腳的訊號內容加以規定,還對各種訊號的電平加以規定。 注意事項 解碼器與編碼器的區別 在多媒體方面,編碼器主要把模擬視音訊訊號壓縮資料編碼檔案,而解碼器把資料編碼檔案轉為模擬視音訊訊號的過程。解碼器的分類: 解碼器按照雲臺供電電壓分為交流解碼器和直流解碼器。交流解碼器為交流雲臺提供交流230V或24V電壓驅動雲臺轉動;直流雲臺為直流雲臺提供直流12V或24V電源,如果雲臺是變速控制的還要要求直流解碼器為雲臺提供0-33或36V直流電壓訊號,來控制直流雲臺的變速轉動。 按照通訊方式分為單向通訊解碼器和雙向通訊解碼器。單向通訊解碼器只接收來自控制器的通訊訊號並將其翻譯為對應動作的電壓/電流訊號驅動前端裝置;雙向通訊的解碼器除了具有單向通訊解碼器的效能外還向控制器傳送通訊訊號,因此可以實時將解碼器的工作狀態傳送給控制器進行分析,另外可以將報警探測器等前端裝置訊號直接輸入到解碼器中由雙向通訊來傳誦現場的報警探測訊號,減少線纜的使用。 按照通訊訊號的傳輸方式可分為同軸傳輸和雙絞線傳輸。一般的解碼器都支援雙絞線傳輸的通訊訊號,而有些解碼器還支援或者同時支援同軸電纜傳輸方式,也就是將通訊訊號經過調製與影片訊號以不同的頻率共同傳輸在同一條影片電纜上。 解碼器的電路是以微控制器為核心,由電源電路、通訊介面電路、自檢及地址輸入電路、輸出驅動電路、報警輸入介面等電路組成。 解碼器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系統主機配合使用。 ●解碼器到雲臺、鏡頭的連線線不要太長,因為控制鏡頭的電壓為直流12伏左右,傳輸太遠則壓降太大,會導致鏡頭不能控制。另外由於多芯控制電纜比遮蔽雙絞線要貴,所以成本也會增加。 ●室外解碼器要做好防水處理,在進線口處用防水膠封好是一種不錯的方法,而且操作簡單。 ●從主機到解碼器通常採用遮蔽雙絞線,一條線上可以並聯多臺解碼器,總長度不超過1500米(視現場情況而定)。如果解碼器數量太大,需要增加一些輔助裝置,如增加控制碼分配器或在最後一臺解碼器上並聯一個匹配電阻(以廠家的說明為準)。
編碼器(encoder),是一種輸入模擬影片訊號並將它轉換為數字訊號格式,以進一步壓縮和傳輸的硬體/軟體裝置。像影片的mpeg4,音訊的mp3,ac3,dts等,這些編碼器可以將原始資料壓縮存放,剛才都是常用的編碼格式,還有些專業的編碼格式,一般家庭基本不會用到。為了在家用裝置或者電腦上重放這些影片和音訊則需要用到解碼軟體,一般稱為外掛。比如mpeg4解碼外掛ffdshow,ac3解碼外掛ac3fliter等。只有裝了各種解碼外掛你的電腦才能重放這些影象和聲音。 基本簡介 解碼器是一個重要前端控制裝置。在主機的控制下,可使前端裝置產生相應的動作。解碼器,國外稱其為接收器/驅動器(Receiver/Driver)或遙控裝置(Telemetry),是為帶有云臺、變焦鏡頭等可控裝置提供驅動電源並與控制裝置如矩陣進行通訊的前端裝置。通常,解碼器可以控制雲臺的上、下、左、右旋轉,變焦鏡頭的變焦、聚焦、光圈以及對防護罩雨刷器、攝像機電源、燈光等裝置的控制,還可以提供若干個輔助功能開關,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實際需要。高檔次的解碼器還帶有預置位和巡遊功能。 解碼器分類 解碼器分為軟體解碼器.硬體解碼器和無線解碼器 軟體解碼器 電腦裡所說的解碼器是軟解碼器,即透過軟體方法解出音訊影片資料.與之相對應的是DVD和vcd機,它們屬於硬體解碼器.通常的,電腦所要播放某種格式影片,即需要支援該影片編碼的解碼器,影片解碼器就應運而生。RM/RMVBRealMedia解碼器MOVQuickTime解碼器3GP/MP4解碼器DVD/VOB解碼器Divx解碼器xvid解碼器WMV解碼器 硬體解碼器 解碼器的存在是因為音訊影片資料儲存要先透過壓縮,否則資料量太龐大,而壓縮需要透過一定的編碼,才能用最小的容量來存貯質量最高的音訊影片資料.因此在需要對資料進行播放時要先透過解碼器進行解碼.可以解碼的數字編碼格式有AC-3,HDCD,DTS等。這些都是多聲道音影片編碼格式。如果要達到高保真的水平,有雙聲道的PCM數字編碼的。所以在選擇硬體解碼器的時候應該注意是否支援這些格式的軟體。 無線解碼器 頻率範圍 頻率範圍是指無線解碼器在規定的失真度和額定輸出功率條件下的工作頻頻寬度,即無線解碼器的最低工作頻率至最高工作頻率之間的範圍。單位Hz(赫茲)。無線解碼器實際的工作頻率範圍可能會大於定義的工作頻率範圍。 頻率穩定度 頻率穩定度標識了無線解碼器工作頻率的穩定程度。單位為ppm(partpermillion,百萬分比)。通常無線解碼器的頻率穩定度應在:±1.5ppm左右。 通道間隔 通道指發射接收時佔用的頻率值。相鄰通道之間的頻率差值稱為通道間隔。規定的通道間隔有25KHz(寬頻)、20KHz、12.5KHz(窄帶)等。 調製方式 無線解碼器的調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GMSK 高斯濾波最小頻移鍵控。GMSK調製是在MSK(最小頻移鍵控)調製器之前插入高斯低通預調製濾波器這樣一種調製方式。GMSK提高了數字行動通訊的頻譜利用率和通訊質量。 (二)CPFSK 連續相位頻移鍵控。採用CPFSK調製方式使接收機易於實現,與QPSK的調製方式相比對相位穩定度要求不高,不易受外界溫度噪聲的影響,而且在訊號解調處理時實現低功耗。 (三)QAM 正交振幅調製。QAM是用數字訊號去調製載波的幅度和相位,使載波的幅度和相位受控於數字訊號,常用有16QAM、32QAM、64QAM等。這種調製由於載波的幅度和相位都帶有資訊,所以它比QPSK方式所能傳輸的數位元速率高。 (四)QPSK 四進位制相移鍵控調製。QPSK是一種四進位制的相位鍵控調製方式,可以看成是兩正交的二相調製合成。把相繼碼元的四種組合(00、01、10、11)對應於載波的四個相位(0、±π/2、π)。 資料介面 無線解碼器常見介面為RS-232埠。RS-232-C介面(又稱EIA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序列通訊介面。它是在1970年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聯合貝爾系統、調變解調器廠家及計算機終端生產廠家共同制定的用於序列通訊的標準。它的全名是“資料終端裝置(DTE)和資料通訊裝置(DCE)之間序列二進位制資料交換介面技術標準”該標準規定採用一個25個腳的DB25聯結器,對聯結器的每個引腳的訊號內容加以規定,還對各種訊號的電平加以規定。 注意事項 解碼器與編碼器的區別 在多媒體方面,編碼器主要把模擬視音訊訊號壓縮資料編碼檔案,而解碼器把資料編碼檔案轉為模擬視音訊訊號的過程。解碼器的分類: 解碼器按照雲臺供電電壓分為交流解碼器和直流解碼器。交流解碼器為交流雲臺提供交流230V或24V電壓驅動雲臺轉動;直流雲臺為直流雲臺提供直流12V或24V電源,如果雲臺是變速控制的還要要求直流解碼器為雲臺提供0-33或36V直流電壓訊號,來控制直流雲臺的變速轉動。 按照通訊方式分為單向通訊解碼器和雙向通訊解碼器。單向通訊解碼器只接收來自控制器的通訊訊號並將其翻譯為對應動作的電壓/電流訊號驅動前端裝置;雙向通訊的解碼器除了具有單向通訊解碼器的效能外還向控制器傳送通訊訊號,因此可以實時將解碼器的工作狀態傳送給控制器進行分析,另外可以將報警探測器等前端裝置訊號直接輸入到解碼器中由雙向通訊來傳誦現場的報警探測訊號,減少線纜的使用。 按照通訊訊號的傳輸方式可分為同軸傳輸和雙絞線傳輸。一般的解碼器都支援雙絞線傳輸的通訊訊號,而有些解碼器還支援或者同時支援同軸電纜傳輸方式,也就是將通訊訊號經過調製與影片訊號以不同的頻率共同傳輸在同一條影片電纜上。 解碼器的電路是以微控制器為核心,由電源電路、通訊介面電路、自檢及地址輸入電路、輸出驅動電路、報警輸入介面等電路組成。 解碼器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系統主機配合使用。 ●解碼器到雲臺、鏡頭的連線線不要太長,因為控制鏡頭的電壓為直流12伏左右,傳輸太遠則壓降太大,會導致鏡頭不能控制。另外由於多芯控制電纜比遮蔽雙絞線要貴,所以成本也會增加。 ●室外解碼器要做好防水處理,在進線口處用防水膠封好是一種不錯的方法,而且操作簡單。 ●從主機到解碼器通常採用遮蔽雙絞線,一條線上可以並聯多臺解碼器,總長度不超過1500米(視現場情況而定)。如果解碼器數量太大,需要增加一些輔助裝置,如增加控制碼分配器或在最後一臺解碼器上並聯一個匹配電阻(以廠家的說明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