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
2 # 銅陵城山旅遊區
謝邀請,黃梅戲是我們安徽的名戲,從小我們耳聞目濡許多黃梅戲,老年人對於一些名段,都會哼幾段。雖然沒有那麼專業,但也韻味十足,很地道很好聽。例如《女附馬》中的《中狀元》,《天仙配》中《夫妻雙雙把家還》。如果想很快入門,一個是要有這方面愛好,用心學,天資好,會很快學會。就猶如我們這兒許多小孩,跟著老人們看聽,很自然學會。包括上面的名段,聽看過N遍,自然會唱。黃梅戲發源地安慶最有名,銅陵是相鄰市,最早是嚴風英,近代吳瓊馬嵐,都非常有名。
-
3 # 宏泰文化策劃
黃梅戲是安徽的地方戲種,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於安徽安慶,它有以下幾大特點:語言生動普及,唱腔優美流暢,曲調豐富多彩,表演載歌載舞。它的演唱技法強調字與聲、詞與曲的結合親切自然,行腔婉轉,圓潤細膩,聲甜字美,含蓄嬌媚,體現著音樂化的語言和語言化的音樂。
1.最基本的——咬字、吐字
黃梅戲以安慶官話為主要語言,韻味很濃,所以最好學學安慶話。要對安慶地方方言的準確地恰當應用。很多人旋律哼得挺到位,但演唱起來卻沒有黃梅戲的韻味。問題就出在對安慶地方方言的把握上。
比如《夫妻雙雙把家還》這段:
(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男)綠水青山帶笑顏,(女)隨手摘下花一朵,(男)我與娘子戴髮間。這其中的“綠”字就要唱成“路(lu)”,摘”字要唱成“則(ze)”
另外黃梅戲中有許多“衣兒喲,呀兒喲,呀子衣子呀”之類的虛詞襯詞以及一些如“得、了、哪、嘛、哈、啥”等各種結構的語氣助詞,也需要婉轉的唱出來。
2.美化聲音,調節氣息
黃梅戲的音域擴張不是很大,一般都在3-5之間迴圈變化,所以要有選擇、有針對性的進行氣聲、字聲結合的練習,例如嗓音較窄,音量較小的可多以“a”“o”“e”或“ma”“mo”等開口音練發聲;嗓音較散、較悶、較暗的可多用“i”“ie”“mi”等練發聲,選擇“也”字韻、“起”字韻的唱段來練唱。透過訓練使自己“自然音區”的聲音結實明亮,紮下良好的基礎,然後再向高、低音區進行擴張。日常演唱中,“以真聲為主,略摻假聲,以真帶假,混淆難分”。
關鍵主要還是首先就是要多聽,達到爛熟於心的境地,其次,要跟著電視多唱唱,不要怕唱的不好聽,仔細體會其中的韻味再者。
回覆列表
安徽地方戲黃梅戲,是古代湖北黃梅縣人發大水時逃荒要飯,把當地流l傅的採茶戲,帶到了安慶(安慶宿松縣與黃梅縣交界)。安慶自古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濃厚。安慶籍黃梅戲著名演員嚴鳳英,將安慶方言注入採茶戲進行加工而成。一九五七年《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在華東地區文藝會演中獲獎,被拍成電影受到文化部表障。爾後安徽省重視黃梅戲這個劇種,特別是黃梅戲鄉安慶市建立了許多黃梅戲劇團戲劇院,出現了嚴鳳英,王少舫,王少梅,黃宗毅等黃梅戲藝術人才。黃梅戲新秀不斷湧現,韓再芬,吳瓊,馬蘭,黃新德,汪菱花,吳玉蓮等等就是黃梅戲拔尖人才。安徽省合肥成立了黃梅戲劇團,湖北省也成立了黃梅戲劇團,出現了許多劇目,生活小戲《打豬草》《鬧花燈》《王小六》等,傳統劇目不計其數,有《小辭店》《蕎麥記》《烏金記》《孟莉君》《漁網會母》等等,黃梅戲在安徽湖北兩省黃梅戲已深入千家萬戶。黃梅戲發揚壯大,是與安徽省委重視黃梅戲是分不開的。據悉:今年十月一日國慶節期間,安慶市將舉行第八屆黃梅戲藝術節,黃梅戲這朵絢麗之花,一定會開得鮮豔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