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北極小雪狐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7日),由當時的天策上將、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在李家父子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配合默契,直到唐朝建立。高祖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東征西討鞏固唐朝政權,名望遠超太子李建成。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也野心勃勃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李世民集團逐步佔上風,最終李世民選擇先下手為強,設計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並逼迫高祖李淵退位,繼承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 2 # 牧雲tt之城

    李淵有好幾個兒子,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都有建功立業在這個過程中李世民籠絡了好多人才,平定天下後。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這時的李世民感到了危及,經過一番密謀,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殺死了李建成和他的黨羽。並且逼迫皇帝李淵讓位於李世民,自己被為尊太上皇失去了權利。從此李世民開啟了“貞觀之治”從後世功績來看李世民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

  • 3 # 週週說古今

    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並不複雜,甚至在有唐一代,這樣的事件至少發生過三次,時間放大到古代史,這樣的事情就更多。但它之所以這麼著名,是因為它在特殊的歷史節點起到了特殊的歷史作用。

    廣義上講,它是歷史承前啟後之轉折,開啟了一代盛世。狹義上講,玄武門之變是歷史上十分精彩也是十分典型的一次宮廷政變。說它精彩是它涵蓋了太多家國春秋,說它典型是因為它是歷史上無數宮廷鬥爭的簡單縮影。

    首先,它是和稀泥的政治的必然產物。和稀泥主要是指唐太祖李淵。客觀說,李淵並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從晉陽起兵到決勝中原再到安定海內,李淵作為團隊領袖,他的作用並不十分顯著和突出,尤其是在他的二兒子秦王李世民面前。鑑於此,李淵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存在。為了鞏固地位,李淵不得不搞起所謂的平衡術,即拔高大兒子以平衡二兒子的影響。但礙於李世民太過突出,所以李淵不得不在兩者間和稀泥,搞平衡。最終導致兩者旗鼓相當,不可調和。為此,李淵甚至考慮過分封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分別於長安於與洛陽。開國之君,居然能想出如此裂土分封之策,李淵之渾可見一斑。

    其次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前述,由於李淵的放任,李建成和李世民集團的矛盾由創業之初的萌芽狀態逐步發展到後期的不可調和狀態,尤其在天下篤定之後,面對皇儲的巨大誘惑,這樣的矛盾更表現得不共戴天。玄武門之變只是一瞬,但在這一瞬的前後都可能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建成集團抑或世民集團,誰動手在先,誰更周全,誰就可能笑到最後。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場零和遊戲。

    第三是父子情也是權力斗的犧牲品。眾多分析材料表明,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之變並不單是針對建成而來。在非此即彼的態勢下,要想爭取更多的勝算,掌控全域性是必由之路。由此,李世民的奪權之路也必然侵犯父親李淵的利益,儘管在之後盡力彌補,但這樣的親情裂痕也很難挽回。

  • 4 # 老楊頭148216570

    玄武門政變是一場兄弟之間奪取皇權的宮庭政變o李世民在這場鬥爭中殺死李建成丶李元吉奪取政權當上了皇帝o李世民可稱得上是位有道明君丶出現了真觀之治△

  • 5 # 臣妾沒空

    宣武門之變的歷史真相是:李世民是要控制李淵,並非要殺死他老哥和老弟。

    歷史上,凡是發動政變的都是要剷除或者控制當朝掌權者,至於那些小蝦米,其實無關緊要。真正控制了最高權力,小蝦米不足為慮。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記載:“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

    記載中的重點在二千人,兩千人的兵力是很少的。李世民既然發動政變,不可能只准備二千人,說明玄武門並不是重要的征戰之地,那麼重要的地方在哪裡?

    很顯然在皇帝李淵那裡!

    還有一點可以看出,李世民的重點不是玄武門!

    在玄武門戰爭打響的時候,李世民在哪裡?那時候,李世民早就在李淵那裡了!

    玄武門事變前一夜,李淵召見李世民,問他“太白見秦分”的事情,李世民心快,直接咬定李建成與後宮妃子私通。李淵一聽,大怒,其他事情還好說,這是家醜啊。這個必須得召見李建成來對峙!

    李世民一早就在李建成入宮必經之地,玄武門設下了埋伏,並且秘密派兵控制了李淵。這是一石三鳥的計謀!

    首先,可以控制李淵,控制朝廷權力。

    其二,可以殺死最大的競爭對手李建成。李元吉只是順帶的。

    第三,死無對證。李建成是否與後宮私通的事情,誰也說不清了。

    綜上,玄武門政變,是李世民針對李淵的,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只是順帶的事情。

  • 6 # 蒼松院

    玄武門政變的歷史真相是秦王李世民要奪取國家的統治權。

    唐高祖李淵後期,朝中主要有三股政治派系:一、以李淵為首的皇帝黨;二、以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為首的太子黨;三、以秦王、天策上將李世民為首的秦王黨。

    這時候,皇帝李淵年事已高,李唐王朝極需要一個接班人。太子黨和秦王黨的鬥爭,已經公開化、白熱化。天無二日,兩雄不併立,到了必須要一個結果的時候。

    於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使盡各種辦法,一步步削除秦王黨的勢力。秦王世民,胸懷天下,對於皇帝的寶座是志在必得,-當然不會做案板上的待宰魚肉。於是,他決定武裝奪權,最終發生玄武門政變。

  • 7 # 古今烽火臺

    玄武門是隋唐洛陽宮城的正北門。

    宮城的正南門是應天門(隋朝時稱則天門),從應天門一直向北走1270米,便到了玄武門。玄武門雖然是北門,但出玄武門向北,並非洛陽郊外,玄武門北還建有兩個隔城,即曜儀城和圓璧城。

    這就是說,要從宮城上邙山,須先穿過玄武門,再透過曜儀城和圓璧城,才能抵達最北邊的龍光門,龍光門之外,就是邙山了。當年,將士常在邙山山腳下習武操練,唐高宗和武則天則登上龍光門觀看。

    一 玄武門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在讀者的印象中,玄武門應該在長安,李世民搞過玄武門政變。

    其實,中國古都有許多玄武門,洛陽當然也有玄武門了。要弄清為啥有許多玄武門,需弄清古代方位的指代詞。我們知道,當代地理方位是用東、南、西、北來表示的,古代則以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東、南、西、北。

    “青龍”指東方之神,代表東方位置。“朱雀”指南方之神,古都南門多以“朱雀”冠名,如金陵朱雀門、長安朱雀門等。“白虎”指西方之神,有凶煞之意,一般不做城門名,只用于禁地名稱,如《水滸傳》中的白虎廳、白虎堂等,都是禁地。“玄武”指北方之神,代表北方位置,古都北門多以“玄武”冠名。

    自古以來,玄武門多有大事件,不是政變,就是謀殺。僅在唐朝,玄武門政變就有四五次。玄武門能“吃”人骨頭,也能過帝王車。一些人在玄武門搞政變,促使新皇帝上臺,結果被封官晉級;另一些人則在玄武門敗亡,喋血於城牆之下。

    玄武門玄之又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在玄武門搞政變,何以能夠屢屢成功?其實,這是由唐代皇宮規制決定的。在唐朝,都城的皇家宮殿是帝王居住和聽政的場所,即政治權力中心,而唐代實行兩京制,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的辦公場所大致相同,長安太極、大明兩宮和洛陽宮城的宮殿建築格局完全一樣,都是沿著南北向軸線對稱排列,分為外朝、內廷兩個部分。

    外朝主要是皇帝打理朝政、舉行宴會的宮殿和部分官署所在地,內廷是皇帝和后妃的寢宮和花園,也是帝后起居遊憩的場所。從地理位置上看,外朝位處皇宮的南部,內廷則處於皇宮的北部,因此,皇宮北邊的城牆對內廷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北城牆上的城門更是要害,作為宮城正北門的玄武門,可謂要害中的要害了。

    宮城城牆的許多城門,都由宮廷衛士把守。玄武門外設有兩廊,禁衛軍司令部駐此,稱為“北衙”,擁有堅固的工事和精銳部隊――所以當政變發生時必須首先控制玄武門,控制了玄武門就可以控制內廷,控制了內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與后妃,進而控制朝廷乃至整個國家。

    二 洛陽是玄武門政變的支撐點

    歷史上第一次玄武門政變,發起人是秦王李世民,滅掉的是其兄李建成政治集團,發生地在唐代西京長安,支撐點與大後方是東都洛陽。

    從隋末大戰到唐朝建立之初,洛陽始終是李世民的勢力範圍,他與隋兵作戰的主戰場在洛陽,他的赫赫戰功是在河洛地區建立的,他在洛陽培植並充實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李淵稱帝,國號為唐,年號武德,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哥哥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為齊王。由於李世民聲譽卓著,蓋住了太子聲威,李建成擔心他奪其太子位,一次次設計謀害,最直接的一次是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差點就被毒死了。

    有人勸李世民乾脆回到老根據地洛陽,伺機行動,或稱王或稱帝,不要在長安與太子爭鋒。李世民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他悄悄派人到洛陽鞏固政治家底,作了相應的鬥爭準備。

    鬥爭已經白熱化了,李建成政治集團密奏李世民有謀反之心,李世民則密奏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淫亂後宮。老爺子李淵看後愕然,回覆:將於明日召見兄弟幾人和眾大臣,一起對質,弄個明白。“謀反”與“淫亂”二者比較起來,謀反者必死,淫亂者卻未必。李世民感到危險,決定先下手,地點選在李建成入朝的必經之路――太極宮玄武門。

    李世民訂了三套方案:

    第一,利用已經收買的玄武門將領,事先於玄武門埋下伏兵,襲擊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地除掉競爭對手,這是“擒賊先擒王”。

    第二,如果玄武門作戰不利,就堅守玄武門,控制皇帝。把皇帝控制在手裡,一切命令都能以皇帝名義釋出,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三,如果再不順利,將以洛陽為最後退路,秘密通知洛陽各方面,集結預備部隊,作好應變的準備,控制東都洛陽,伺機西擊長安。

    在實施第一套方案時,李世民讓尉遲敬德精選70餘名精銳騎兵,長孫無忌、侯君集、張公謹、秦叔寶、程咬金、段志玄、 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悉數披掛上陣,一舉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順利當上了皇帝。

    玄武門政變的頭號功臣尉遲敬德,後來成了“門神”,他的畫像被貼在老百姓的門上,依我看他哪裡會去保護老百姓,他只是玄武門的“門神”、李世民的“門神”罷了,他的畫像應貼在玄武門上做廣告。至於長孫無忌、侯君集、秦叔寶、程咬金等有功之臣,人人都被封官晉級了,其中絕大多數人的畫像還被請上了凌煙閣。

    因為第一套方案成功實施,所以就沒有實施第二套、第三套方案,這樣一來,就委屈了事先被派往洛陽臥底的那些人。想當年李世民派屈突通、溫大雅坐鎮洛陽,讓張亮押送大量金銀到洛陽,廣聚了洛陽人心,鞏固了根基,洛陽作為他的大後方和第二戰場,已經儲存了必要的軍糧和人馬。試想,若李世民玄武門政變失敗了,他率領秦叔寶、程咬金等一群干將再來洛陽打仗,不定折騰出多少驚濤駭浪呢!

    三 玄武門經常上演“全武行”,這裡不太平

    李世民透過玄武門政變登上皇位,這為後世埋下了危險的伏筆。後來,他的後代先後在長安、洛陽玄武門發動多次政變,喋血不止。

    《舊唐書》記載: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春正月,麟臺監張易之與弟司僕卿昌宗反,皇太子率左右羽林軍桓彥範、敬暉等,以羽林兵入禁中誅之”。當時武則天年老病重,一些對她不滿、希望恢復大唐社稷的官員,在宰相張柬之以及崔玄穆起事。張、崔與左羽林將軍敬暉、李多祚等帶領羽林兵500多人佔領玄武門,並把太子李顯從東宮迎出,一同闖入武則天居住的迎仙宮,斬殺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即位,復唐國號,史稱“神龍革命”。

    由此看來,玄武門真是血腥之門,一旦發生大事件,不是改朝就是換代,不論是在長安還是在洛陽都是如此。在後來的“韋后之亂”中,韋后也挾持中宗登上玄武門門樓,最終毒死了中宗。而臨淄王李隆基後來也聯合太平公主佔領玄武門,斬殺韋后和安樂公主,又一次成功實施了政變。

    由此看來,玄武門含了一個“武”字,上演“全武行”,從來不太平,是一個政變之門、多事之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第一次-求首一首歌歌詞好像是第一次見?